08.31 國家發話了,能幫你養老的,除了孩子,還有它

人這一生最最痛苦的是什麼?

人活著,錢沒了。

最近發生的許多事都和養老有關。

先有專家提出“生育基金”向不生孩子的人徵稅,後有以房養老政策,馬爸爸也在支付寶裡上線了終身養老金“全民保”,而最近人大常委會審議的民法典草案裡,已經悄沒地把“計劃生育”這條給去了……

這一輪赤果果地已經是打明牌了。

所以,你懂了麼?

落到我們個人頭上,現在可以做的,就是好好給自己規劃養老金。

小貝已經分析過“全民保”值不值得購買(支付寶1元錢養老,靠譜嗎?),除了“全民保”,眼下還有一個很熱門的產品,就是養老目標基金,這個來頭就大了。

在國家養老政策的號召下,多家基金公司發行了一系列的養老目標基金,獲批的有14只基金,其中華夏養老目標日期2040(FOF)已經發行,另外13只在9-10月也會陸續推出。

這架勢不禁讓小貝想起了今年6月份時,大張旗鼓宣傳的戰略配售基金,就是號稱會投資百度、阿里、騰訊CDR的那個基金,就連多年不見的老朋友也冒出來私信小貝,到處都看到這個新聞,銀行客戶經理也給他推薦了這個,到底好不好呀?

小錢當時還寫文章分析過,“媽媽說過,人多的地方要小心”,後來的故事和股市大家都知道了,不到2個月,涼涼了。

那這次國家號召你買養老目標基金,給自己存點養老金,靠譜不?

小貝就來和你好好說說。

1

養老目標基金學的是美國的做法。

這要從美國人的養老金怎麼來的說起,他們退休後養老金有三個組成部分。

第一塊是國家層面的社保,這個我們也有,不用小貝多介紹。對美國人來說,這部分不算多。

第二塊是企業年金,就是公司和你個人各出一部分錢,放到一個專門賬戶裡進行投資。美國著名的401K計劃,就是這個,佔了美國人養老金裡的大頭,等於是養老靠公司和自己咯。

第三塊是自己攢啦,如果有錢多補充一些更好嘛,買個商業養老險或者自己存錢投資。

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美國人最重頭的養老金放在了401K計劃裡,這些錢幾乎就是美國人的命脈了,投資什麼比較合適呢?

跑贏通脹,要的吧?

不然想要安享晚年,有點難。那麼平均下來,年化收益率得高點。

安全,安全,安全,要的吧?

一輩子的錢都在這裡了, 賺不賺錢還在其次,發生虧損那就太慘烈了。

於是,養老目標基金就誕生了,這是基金公司專門針對養老資金的投資需求,量身定做的基金品種。

推出之後,大受歡迎。

有巨量的養老金撐腰,這一類養老目標基金髮展迅猛,成為了美國市場中比重非常高的基金品種。

2

這個基金和我們平時買的普通的基金有啥不同,到底它是怎麼針對養老金的投資需求來設計的呢?

其實,邏輯很簡單。

年輕人風險承受能力高,虧了錢東山再起就是了。所以,年輕的時候,股票我可以多配置一點,債券少買一點。高風險對應高收益,雖然有虧損的風險但來錢也快呀。

隨著年齡漸漸增長,養家餬口的事都來了,風險承受能力下降,比之前要保守一些,那麼股票的比例往下調,相對安全穩健的債券多買一點。整體的收益也會比之前低一些。

到了快退休的時候,股票的比例一再下調已經接近零了,這時候全部配置的都是低風險的債券,求穩,收益率也最低。

年輕階段獲得高收益,逐步下降到較低的收益率,整體的回報綜合平均下來,也還是不錯的,理論上,達到跑贏通脹又安全的目標基本沒啥問題。

對每個人來說,投資其實都是這樣一套邏輯,伴隨著我們的生命週期,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有不同的側重點。由於養老資金基本上是長期不動的,一投資就是幾十年,所以,我們就可以依照生命週期的規律來管理養老金。

這樣的基金嚴格來說,叫做生命週期基金。分為兩類,一類是目標日期基金,按照退休的年份來設計;另一類是目標風險基金,按照風險承受能力來設計。

比較常見的就是目標日期基金,名字裡會帶有一個年份,帶有2040,意思就是按照2040年退休來設計。

比如已經發行的華夏養老2040三年持有混合(FOF),權益類資產的配比就符合逐步降低的規律。

國家發話了,能幫你養老的,除了孩子,還有它

2018年到2030年權益類資產倉位可以在35%-60%之間,2031年到2035年下降到30%-55%之間,2036年到2040年,這一比例就只有11%-36%了。

3

我們來看看,首批養老目標基金具體都有哪些?

國家發話了,能幫你養老的,除了孩子,還有它

點擊查看大圖

現在看到這些名字,你知道是啥意思了吧。

這批養老目標基金,清一色都是FOF,中文叫做基金中的基金,也就是說,它不是直接買股票、買債券,而是從市面上挑選優秀的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基金來買。

等於你僱了個基金經理,幫你配置、投資不同的基金。

另外,名字裡還有“幾年持有”這個字樣。

在國外,由於這些基金是由養老資金直接購買的,這些錢本來就要等到退休才拿得出來,基本上買了都是常年不動的,這樣有利於基金的運作。

但在國內,投資者相對不成熟,一虧就擔心,頻繁交易的現象比較普遍。明明是建倉的好時機,基金經理也買了很有上漲潛力的股票,結果投資者覺得行情不好,虧錢了,紛紛要贖回,基金經理也不得不賣掉手裡的持倉。所以,為了促使投資者長期持有,讓投資策略能夠發揮作用,這次統一都

設置了1到5年不等的封閉期。

買之前要明白,拿出來的錢,至少在封閉期的時間內,是不會動用的。

根據小貝前面介紹的原理,想必大家也能明白投資養老目標基金的關鍵了。

第一,根據自己的養老目標日期,來選擇日期比較接近的基金,比如打算2036年退休,理論上,買2035就比2043更合適一些。

第二,買了之後長期持有。不要看重短期的排名,頭幾年由於權益類佔的比重大,波動大是正常的,在冬天砍樹,必然等不到春天到來。

第三,基金公司在管理養老金方面經驗豐富,就更有可能獲取比較好的收益。這次基金公司都是摩拳擦掌,網羅人才,組建養老金管理團隊,佈局這塊大蛋糕,都非常重視。

4

那麼,小貝到底推不推薦買呢?

答案因人而異。

我自己不打算買。

原因有幾點:

第一,是FOF就回避不了雙重收費的問題,本身我買這隻基金就有申購贖回費、管理費,這隻基金去買市面上其他的基金,又會涉及到申購贖回、管理費,成本太高了。

第二,養老目標基金並不保本也不能保證收益,到底怎麼樣,前途未明。

從它的設計原理上看,是挺靠譜的。但理論歸理論,我們知道股市有牛熊週期,如果到了牛市時,剛好它的權益類比例已經下降到很低,股票基金持倉少,那麼市場特別好也跟它沒有什麼關係了。而且股票和債券一定是負相關的嗎?遇到債市大熊的時候,持有大量債券基金也不一定就不虧錢。

而小貝自己配置各類基金比例,定投場內基金,成本更低,就沒必要讓別人來替我投資啦。

所以,養老目標基金更適合那些沒有精力學習,也不想麻煩的人,全權交給基金經理幫我管理養老錢。

買商業養老險,拿到多少錢差不多是固定的,但優點是如果活得比較長,一些終身養老保險承諾終身支付,不怕人活著,錢沒了;

買養老目標基金,收益不固定,根據業績來,有可能回報更高,但怎麼花,還是要自己安排。兩者各有優劣,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

但不管怎樣,都要從現在開始,重視你的養老金。

靠山,山會倒;

靠人,人會跑;

唯有自己,最可靠!


PS:最後通知一遍,今天8月31日是此次力哥會員集中招募的最後一天,過了今天就不能入會啦,要等半年後才會再次開啟入會通道。

會員能獲得的服務有很多,比如免費獲贈會員服務期內力哥推出的付費課程、紙質圖書,免費閱讀上百本力哥推薦的經典電子書,免費優先參加力哥線下活動、免費查閱荔枝匯理財知識庫(過往會員授課的精華)……

還有專職班主任,一對一,手把手指導你如何具體理財操作,無論是你現在持有股票/基金的診斷分析和配置調整,力哥七步定投策略的詳細解釋和定投方案設計,對房產的購置建議,高危期P2P投資的調整建議和風險提示,性價比最高的最適合你的家庭保險規劃等等。

今晚8點,力哥將在新會員群主持開學典禮,分享我理財10多年來最寶貴的心得體會。

國家發話了,能幫你養老的,除了孩子,還有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