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在本科大學讀專科的學生是什麼感覺?

阿里狗


在寫這個題目之前,我們要確定一下國內有哪些本科大學中擁有專科專業。其實在國內二本和三本的本科院校,絕大部分都擁有專科專業。一本院校也有專科專業,只是相較於二本,三本院校來說比較少。比如說揚州大學,哈爾濱商業大學等,相較於普通的本科院校分數較高。

如果要對這一群體做概括,那就是,本科大學裡的專科生,自卑又不服輸,最大的願望是能專升本。


第一、有優勢也有劣勢

當然本人就讀於本科大學的專科專業,相較於在專科院校上學的同學,肯定會有師資力量包括是校園學習環境方面的優勢,與本科生在一起的學習氛圍肯定是不同的。

畢竟國家在本科院校和專科院校中投入的師資力量和包括教育局分配的資金也是不一樣的,這樣的話,本人在本科院校中就讀所享受到的與專科院校相比肯定是不一樣的。


但是有優勢的同時也會有反面,且不說外在如何。就是在本科院校內部就讀,學校裡面有本科和專科兩個不同類別的。定資源方面會向本科專業傾斜,這是人之常情,畢竟學校的主力軍還是在本科專業上面。

第二、單獨列為專升本的優勢

就如同考研一般你在自家院校裡面考研,學校的老師對你這個學生的為人的一個品格、學習態度方面都有充足的瞭解。所以相較於外校的想考進這所學校的考研學生來說,考研的學校更願意招收自己家的學生,專升本也是一樣的,所以說你有優於他們的優勢。

而且自己家的專升本,肯定相較於從專科院校升本科院校來說是簡單的。因為我們在自己家的學校裡讀了三年的專科,對學校老師的出題套路都有一個大體的瞭解。據說相較於其他人的專升本,自己家院校的專升本考取的幾率更大一些,畢竟已經在這裡做過了了三年的考試試題,出題人的方向已經差不多都摸清了。

第三、自身可能會產生一種自卑的心理

我們先說一下如果是在專科院校讀專科,周圍跟你一樣都是專科生,沒有一種比較之分,所以說在心理上也不會有很大的落差。但是在本科院校中讀專科,因為本科院校最主要的還是本科生,專科專業其實佔很少的一部分比例,所以說專科生佔本科生的比例也很少。

所以說專科生生活在這座校園裡,其實看著周圍上課的本科生,總會產生一種低人一等的感覺。因為在一個大環境下都是本科,自己就像是被孤立起來的,這種感覺可能一直壓在心底就像跟刺一樣。

那些在本科大學裡讀專科的學生,他們會有什麼樣的命運?你身邊是否有這樣的學生,歡迎留言評論。

回答系原創,權益受保護,請勿抄襲、搬運。


優學優考策略


不請自來,我來說說我的感受。



我在山東省某重點一本大學讀專科。當時填志願就是衝著”大學“這倆字來的,當時這個學校分數也比較高,分數線只比本科線低了幾分,甚至有的專業的專科分數線要超過本科線十幾分,其實都是為了這個名字來的。

師資

當然老師和本科的老師都是一樣的,所以在教學方面的經驗要比職業院校好很多,有很多種職業院校都有外聘老師。

感受

我們畢竟還是專科嘛,總感覺會被一本的同學看不起,甚至有些比較偏激的同學都是我們是一個學校的,當然也只是個別的,大部分同學還是很好的。

我們專科和二本是一個校區,一本在另外兩個校區,所以平時也沒有什麼接觸,但像一些十大歌手、廣播操比賽、運動會等等一些比賽活動還是在一起辦的。

在這裡上學首先學習氛圍是其他職業院校不能比的,平時圖書館裡去晚了找不到座位的,和其他一些高職學校的比啥中,比如在高數競賽等比賽中我們學校一般全是一等獎,這也歸功於良好的師資力量。

在本科院校里老師比較重視學歷,而職業院校重視就業率,所以我們老師一直勸我們升本或考研(專科可以考研一會詳細說)。2017年山東省平均升本率為25%,而我們系達到了68%。我們班有27人,有3人選擇培訓就業,3人自學就業,有6人選擇直接考研,剩下的全部選擇專升本,而這也得到了學校的大力支持。基礎好點的一般都是自學來專升本,我基礎比較差選擇了外出報班,在輔導班裡大部分是職業院校的學生,同時我也感覺到了差距,我在學校裡向高數這樣的屬於中游就不錯了,而來到這他們的基礎比我更差...差的還很多...我說我們班考研的,同桌驚訝的問我..專科還能考研???



專科可以考研

我們學校為我們開設了自考本科培訓,因為是學校自己開設的,所以價格也很便宜,三年5800。週末或者晚上上課,一年考幾科差不多到最後都能拿到自考本科學位,雖然自考本科不是第一學歷,但是可以達到考研的標準了,有了自考本科就可以直接考研了。



純手機打字,如有錯別字請諒解。


極客猿


現在的本科大學裡還有大專嗎?沒關注過,有也應該不多了吧。

我讀大學那會兒本科裡的大專專業還是蠻多的,當時本科四年,普通大專院校三年,但是,本科學校裡的大專只讀兩年就畢業了。所以我們學校當時就有比我們來得遲一年卻比我們早一年的同學,他們的去向還不錯。可能是當時國家急需要人才。如果是一同進校,早我們兩年畢業的專科生反而比我們後來畢業的本科生髮展得好的人多得是,也可以說是時勢造人才。

我有一同學,當年就是考入如今的某所985高校兩年制大專的金融專業,畢業後分到了財政部。比我們早兩年畢業,1987年的畢業分配和1989年的畢業分配可謂是天壤地別。該同學一直都發展得很好,因為他的平臺要比我們多數人都高。當年中學校慶的時候,他是以知名校友的身份參加的。想想當年考大學的時候,名牌學校、本科學校、大專學校、中專學校好象區別很大,可是若干年後的發展,誰知道呢?

所以,在本科學校讀大學什麼樣的感覺?我想在那個本科學校有很多專科專業的時候,本人應該沒有多少感覺。而且當年跳農門的人,覺得上兩年學以後就可以工作掙錢了,是一件多麼好的事。


蘇小妮


現在有很多本科大學開設有專科的專業,有些是下設學院開辦的,跟本科生不在同一個校區。更多的是那些剛剛升級本科不久的高校,學校裡的大部分專業還是屬於專科。可能我說的跟題主的題目有些出入,但是情況也差不多。

我所在的學校就是屬於後者,學校是15年剛剛升級本科的,當時只有四個本科專業,我作為學校的第一批本科生被錄取進來。學校裡絕大部分都還是專科,我們本科生反倒顯得有些異類。我們被打上了第一批本科生的標籤,每個老師在給我們上課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們作為學校的第一批本科生要如何如何”,我們也很苦逼,作為本科教學的小白鼠,處處都要受到學校的格外關照。

對於我們這第一批本科生,學校也沒有任何的經驗,就這麼摸索的給我們上課。說實話我感覺我們跟專科生沒有什麼區別,除了教材和教學要求不一樣以外。給我們上課的老師同時也給專科生上課,老師雖然嘴上說著我們跟專科生不一樣,但是上課的方式還是很專科生一樣,甚至連講課的PPT,講課的內容都毫無變化。有些老師的PPT還是好幾年前的,就這麼給我們上課。



有些公選課我們還會跟著專科生一起上課,在一個大教室裡,本科生跟專科生幾百人坐在一起上課。我們混跡於專科生之中,毫無區別。但是我覺得很奇怪的是,老師總能在人群中辨別出我們是專科生還是本科生,這是怎麼做的,我們腦門上又沒有貼著本科生三個字。

因為是剛剛升格本科不久,學校的學風和校風還是比較差的,學生懶散,對於學習沒有多大的興趣。上課的時候都是老師在上面說,學生在下面玩,雙方達成了一種默契,就是互不干涉。圖書館裡也沒有人,更多的人選擇在宿舍打遊戲、刷劇。現在的情況慢慢有些好轉了,起碼圖書館裡學習的人多了起來,有時候甚至出現了一座難求的現象。



最後大家可以猜一猜我是哪個學校的,提示一下這個學校的酒店管理專業很厲害,在某份排行榜上位居第一,中山大學都被它甩在了後面。學校的棒壘球也是很厲害的,多次奪得全國大學生棒壘球的第一名,今年也是。


大三老學長


現在其實還是有好多大學都有專科和本科。
我就是在一個本科學校讀的專科,感覺呢有好有壞。在別人問某某某你在哪個學校讀,這時候說出學校的名字,本科學校還挺好。還有在資源方面我們都是共享的,並且我們本專是一起上課的,老師也是一樣的。

本科的課程比專科的少,一個星期就那麼幾節課,而我們一個星期課程都是滿滿的,就像老師常說的本科生花的是四年學完課程,我們專科是三年,比人家少了一年,所以課程比較緊。然後,本科大三實習一年,專科大三也實習一年。實習了本科還回學校學習一年 而我們已經悲催的畢業了,本科還有一年準備畢業,專科實習的時候就要準備了,培訓、找工作。還有,本科畢業是要寫畢業論文而專科是寫一個調查報告。


錦鯉鼠


小編是在山東省某師範類學校讀的大專,當時的高考分數是超二分線20多分,當時是自己想學師範類,所以報二本時報了該學校,但是天不遂人願,二本沒有被錄取。

是上三本還是上專科?

二本沒有錄取,由於山東省的高考報考制度是,第一次沒有被錄取可以報徵集志願,但是看了一下徵集志願發現沒有什麼我可以報的志願了,所以我就報了專科學校,還是那個師範類的學校。



在專科我學到了自己想學的師範類專業,在班裡我的高考成績是第一名。但是第一名有什麼用,我還是專科生。


在學校的餐卡的背面都會標準我們每個人班班級信息,我的是學前教育專,本科的是學前教育本。

我發誓,我討厭專這個字。它帶給我的是一種自卑,一種低人一等的感覺。

別人都是本科,我是專科,我不願被別人提起我是專科。


像風一樣的女孩子


我們知道在我國的高等院校對於普通大專生的設置,其實分別開設兩種方式的,一種是專門開辦的普通專科高職類,另外一種就是在本科大學中開設有少部分的專科專業,這些本科大學大部分是一些二本院校和少部分的一本院校。顯然肯定是本科大學裡面開設的專科專業所需要的分數是比較高的。那麼想必在本科大學裡面讀專科肯定是有著不一樣的感受,那麼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在本科大學讀專科的感覺本質上就是劣勢和優勢之間的問題,但是肯定來說這樣的感受肯定是優勢大於劣勢的,而且這樣的劣勢大多是自己產生而不是環境帶給你的。


NO.1 首先我還是習慣性的講講劣勢吧--- “自己產生的自卑心理”

這樣的心理我相信大多在本科大學讀專科的學生都會有這樣的感受,特別是當學校面積比較小的時候,就難免會出現本科生和專科生同主一個校區的時候,這種自卑的心理將會發展的比較快,很多人看見走在校園裡面的本科生難免會有一種低人一等的感覺。當然現在很多開設專科專業的本科大學都是將專科生另外安排一個校區,將與本科生隔離開來,一方面是避免專科生的自卑心理,一方面也是為了不影響本科生,創造一個更好的學習氛圍。

NO.2 容易受到來自於環境的歧視

這樣的環境主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身邊的本科生,另一個就是自己的授課老師。來自於本科生的歧視因為之間的差距越大這種歧視的程度也就越大,普遍來說這樣偏激高傲的本科生還是比較少的,大部分的本科生還是非常友好和藹的,在與本科生相處中更多的也只是自己自發的自卑,而不是本科生對於的歧視而帶給你的。

來自於老師的歧視也不是佔大比例的,更多的也只是比較個別的現象。那麼老師帶給的歧視可能是這樣的現象,比如說,本科生和專科生同樣都是玩手機,但是老師就會說專科生的課堂紀律就是沒有本科生的好,專科生的認真上課記錄筆記,考試成績好也很難得到老師的肯定和讚美,等等。但是總歸來說這樣的老師還是很少的。


那麼上面兩點就是我所能夠想到的劣勢,下面我來說說這其中的優勢,還是比較多的。一起來盤點下吧。

NO.1 共享學校的優質資源

這種的優質的資源主要是來源於師資和學校的硬件設施這兩方面,首先說說師資吧,在本科大學裡面讀專科的學生,那麼給他們授課的教師大多是給本科生授課的專職教師,這樣的教師水平肯定是要比那種普通大專院校所配備的教師高一個層次的,能夠讓你學習到更多有用的知識和能力。再就是硬件設備,我們知道在中國的公辦大學裡面越是優秀的大學所能得到來自政府的經費就越多,本科大學一般所能擁有的經費是比普通大專院校要多的。那麼開設專科專業的本科大學必然在專科專業上投入的資金也會比較的多,學生所能夠享有硬件設施也會比專門的大專院校要高上一些的。

NO.2 濃厚的學習氛圍

這樣的學習氛圍主要是來自於兩個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公辦本科大學開設的專科專業普遍收分比較的高,大部分都是本科線附近甚至是超過本科線,很多就是三本的分數因為家庭的原因選擇的專科。所以在招收的學生素質上還是比較優秀的,表現的品質也是比較的刻苦專研。大多數專科生也比較的上進,不甘於落後本科生,比較懂得奮鬥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主要是來自於周圍的本科生,特別是和本科生共住一個校區的專科生,你會經常看到那些熱愛學習和知識的同學,無論是在課室還是在學校的陰涼處都能夠看到那些讀書的影子,這些都是一種對你無形的影響。平時圖書館更加是很難找到一個座位,所以這樣的教研氛圍和學術氛圍都是那些普通大專類院校所不能比較的。

NO.3 名氣光環和專升本的優勢

首先名氣光環大多是體現在你和一些親戚朋友的生活交流中,比如說:你阿姨問你:考了那所大學啊?這時候你可以回答***大學,這樣的回答效果絕對是要比你回答***職業技術學院所帶來感覺是不一樣的。當然這也只是滿足下個人的虛榮心而已。

下面說說專升本的優勢的,俗話說“胳膊不要往外拐”,很多985 211大學的學生為什麼考

自己本校的研究生是相對比較簡單的,究其原因還是因為這些老師瞭解本校學生是一個什麼樣學習狀態,瞭解大致的個人品質。誰不喜歡招自家的兵,把機會都留給自己的學生?那麼對於專升本的也是這樣子的,如果你在本科院校讀的的專科,然後再考本校的專升本或者專插本的話不能說有多麼的容易,但是最起碼是有優勢的。


在本科大學讀專科的優勢還是很明顯的,各方面的資源也比較的充足,能夠享受到普通大專院校所沒有的優勢。所以還是希望在本科大學讀專科的學生不要自卑,雖然可能輸在高考這條線上,以後的人生或許會受此影響,但是也絕對不是因此而定,更多還是取決於你自己。

最後希望各位在本科大學的專科同學們,能夠相信自己,並且努力提升自己,我見過也通過太多專科生逆襲研究生的實例,相信你們也是一樣的!

感謝你在無數篇回答中閱讀到這篇回答,可能是處於一種偶然或者有心吧,但是相識即是一種緣分,祝你每天擁抱好心情,生活愉快!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你.


骨子裡的謙卑


本科大學裡的存在專科的原因是該專科院校某些專業在師資硬件資源已經達到本科水平,所以設立為本科院校。但也有一些專業未達到所以以專科存在。這方面在民辦大學中普遍存在著。

我所讀的院校就有專科的學生存在著,也和他們相處過。所以在本科大學讀書的學生情況我還是瞭解一點的

1.大部分的專科學生選擇本科學校就讀,都是看中了學校本科的名頭和是學院師資教育資源,而且讓畢業證書含金量重些,能在畢業後好找工作點。

2.好多本科專科同存的學校裡都有設置有你專門的專升本培訓班,讓想升本的同學經過系統的學習後考取本科。

3.讀專科的同學裡也存在著積極向上的,他們每天為了未來的目標而努力著,為了能出人頭地拼搏著他們或許會努力著考本考研為了考公務員。我不知道他們的努力是為了什麼,我知道他們想要完成自己的夢想就必須刻苦自己。就連就本科的有時都自愧不如。我為他們點贊。

4.專科真的也有一些不好的同學,純屬是花錢買個好的學歷證書。每天在學校裡耍樂,玩遊戲無心注重於學習的,每天放任自己,逃課的也有。(這個我是真的體會深刻啊)畢竟專科沒有像本科那樣會補考重修,他們是清考。我不知道他們是因為高考失敗後,鬥志散失,無心學習還是壓根沒有想過讀大學,只是被迫家裡要求才來的。最後說的是希望那些看不請自己的朋友同學們,請珍惜,沒有回頭路。未來還想重來努力,是真的很累很困難的。


我的言語就這些,如果你認為有不對的可以評論在下方。謝謝


南島先生的信箱


首先,你會感覺到不同的學習氛圍,有種不學習就被超越的感覺。

然後一般本科的資源是共享的,可以和他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認為本科的也沒什麼,和自己沒什麼區別,當然,該努力的還是努力的,就是畢業的時候拿的證讓你感到不同。

最後😂當別人問及你學校的時候,他們會默認你是本科的,自己也不好意思刻意去提,默默保持微笑不說話。

心裡莫名有點小小自卑感,會更發奮圖強有沒有?


專科也可以逆襲本科的(畢竟現在已經有本科不努力,畢業成專科的先例了),只要你醒悟和努力,就怕比你優秀的人比你更努力😂。

加油!


勵志小夥


在本科大學讀專科的學生有什麼感受?對於這個問題,筆者談談自己的感受。

說到大學,大多數人都會為大學分出三六九等,分出等級別次,最常見的分層就是本科和專科,而且在一些本科學校中經常會有專科學生,這種現象也是很常見的,因為本科院校也會有專科專業。

那麼面對這樣的現實情況,在本科大學中專科學生有會又什麼樣的感受呢?

筆者讀大學之時,就曾有一個非常要好的專科兄弟,我們現在的關係也是非常好,而且他現在已經博士畢業,在上海從事醫生職業,年薪也是百萬起。他的經歷讓我對專科生有很大的認知改變,對專科生也是刮目相看。

在大多數人眼中,專科生就是學生群體中的末流,永遠只是鳳尾而已。殊不知,在專科生中也是藏龍臥虎。我在本科大學期間,並沒有感覺我的專科兄弟有什麼自卑感或者天天無精打采,抑或是整天只知道玩兒,啥事也不做。而是每天都會約我泡圖書館,期末與我比老師成績,我現在良好的讀書習慣,也是來自於他。



在本科院校中的專科生在大多數人眼中,可能會被認為壓力非常大,經常會被比的非常悽慘。其實現實並非如此,專科生的大學生活同樣精彩,他們之中的創業精英、學習精英比比皆是,並不輸本科學歷的大學生。


綜合來講,無論是本科生還是專科生,只要有自信,認真努力的專注做事、學習,就不會有什麼不成功,就不會沒有精彩的人生。

歡迎關注“東愛雨公考”,專注教育、體制內、公考問題答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