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 又到柑橘裂果的高峰期,切莫掉以輕心!

柑橘裂果發生一般從每年的8月份開始,到9月初至10月中旬達到高峰期,自然裂果率在5%-10%之間。遇到久旱降雨或者連續陰雨以及磷肥過多使用的情況,都會增加裂果率,此時達到25%-40%都是正常現象,嚴重的時候甚至達到50%或者更多,給果農帶來巨大的損失。

又到柑橘裂果的高峰期,切莫掉以輕心!

一、柑橘裂果發生症狀

柑橘裂果一般分為三種類型:內裂、外裂和皺皮裂。

1、內裂:開裂從果實的中軸開始,逐漸擴大至果實頂部;

2、外裂:先發位置為果實的果皮角質層,之後由外向內發展,最後白皮層徹底開裂;

3、皺皮裂:果皮的白皮層首先開裂,之後果皮出現凹陷,褶皺出現,發展到最後就是明顯的外果皮開裂。這三種開裂類型發生的原因也不盡相同,比如外裂是由於乾旱等不良環境的影響所造成的,皺皮裂是由於果實在生長期果皮發育部位受損所致。不管是哪種類型的原因造成這種症狀的出現,都會嚴重影響柑橘的品質以及產量,甚至有的果實完全喪失商品價值。

又到柑橘裂果的高峰期,切莫掉以輕心!

二、柑橘裂果發生的原因

1、樹體營養供給差。植株生長健壯,吸收營養物質的能力相對較強,進而保證花芽分化的質量以及花的數量,裂果發生少;而樹體營養供應不足,就會造成花芽分化質量差,花質量差,裂果發生增多。

2、內源激素不平衡。赤黴素和細胞分裂素在柑橘的生長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研究發現在裂果發生期,對樹冠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增加體內激素水平,能夠明顯的減少裂果的發生。在生產上,有的果農會在8月初至9月底噴施赤黴素+尿素或蕓薹素內酯進行防治。

3、品種因素。果實在成熟時,果皮薄的品種抗裂果能力就相對較弱。同時近年來引進的無核或者少核品種也不抗裂,比如貢柑、砂糖橘、南豐蜜桔、朋娜臍橙、早熟溫州蜜柑等。

4、天氣因素。夏季高溫乾旱天氣容易導致果皮組織和細胞受損,而到了秋季降雨增多或者灌水量過大,果肉組織和細胞就會迅速膨大,此時果皮組織因前期受損不能同步膨大,裂果的現象就會發生。因此,果實發育期的氣象、氣溫、降雨以及灌水等因素,都是預防柑橘裂果的重要參考依據。

5、栽培管理不當。相很多果農在柑橘快要成熟的時候,為了增加柑橘的甜味,進而增加磷肥的施用量,這會造成磷多鉀少,果皮變薄。研究發現適當增加鉀肥的施用量,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及時補充鈣肥,能夠增加果皮的厚度,減少裂果發生。因此柑橘肥料的合理施用也是決定柑橘裂果發生率高低的一個重要因素,需要引起注意。

又到柑橘裂果的高峰期,切莫掉以輕心!

三、柑橘裂果的防治方法

1、加強土壤管理,合理灌水。及時的深耕覆土,增加有機肥施用量,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理化性質,增強土壤保水性能,避免乾旱現象瞬時出現。遇上久旱缺雨的天氣要及時進行灌水,保證土壤中水分能夠滿足柑橘的正常生長需求。有條件的果園可以採用噴灌,改善果園的小氣候,提高空氣溼度,使果皮溼潤膨大,避免果皮過分幹縮。條件較差的果園就需要採取一些保水措施,比如行間生草、樹盤覆草等等。

2、增大葉果比。合理疏除病果、畸形果、扎堆果、劣質果等,適當提高葉果比例,這樣不僅能夠有效提高果實的商品率,也會因為減少了水分消耗量降低裂果發生率。

3、生長調節劑噴施。像細胞分裂素、赤黴素等都能夠防止柑橘裂果的發生。噴施時期一般在裂果的發生階段,可以選擇葉面噴施赤黴素或蕓薹素內酯。

4、科學用肥。磷、鉀、氮肥施用比例要合理。在合理施用磷肥的基礎上,適當增加鉀肥的施用量,控制氮肥的施用,合理補鈣,增加果皮厚度,減少裂果發生。在果實壯果期可以適當噴施糖醇鈣,酸性土壤的果園,可以通過施用生石灰等,增加土壤的含鈣量,進而提高果皮的韌性,減少裂果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