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 孩子不會拿筷子、字寫不好,是因為沒做這件事……

孩子不會拿筷子、字寫不好,是因為沒做這件事……

叮噹上大班了,想著馬上就要幼升小了,媽媽今年特別給他報了拼音班、思維班、英文班。

叮噹去上了第一次課後,老師對叮噹的評價整體來說都不錯,尤其思維老師,說叮噹對數和空間的感覺不錯,反應能力很強。但老師們都不約而同的提到叮噹的字寫得太醜,讓叮噹媽回家好好教叮噹寫字。

提起寫字,叮噹媽很為難,她教過叮噹很多次,甚至特別買了字帖讓叮噹瞄,但叮噹的字就是寫不好,叮噹媽也不知道究竟問題出在哪裡。

想來想去,叮噹媽決定給叮噹報一個寫字班,寫字老師上了一次課,就找到了叮噹的問題所在,老師說叮噹拿筆的姿勢很生硬,握筆時手指非常僵硬,這主要是手指肌肉力量不足導致的控制力不夠和手指靈活度不夠造成的,控不住筆就無法把筆拿穩,靈活度不夠,寫字時手部就會非常僵硬,所以叮噹控筆的能力非常弱,字寫得歪歪扭扭,怎麼樣也寫不好。

叮噹媽這次恍然大悟,她說難怪自己教了叮噹很多次,怎麼教叮噹的字就是寫不好,原來問題的根源在這裡。

叮噹這樣的問題並不少見,現在很多孩子存在類似的狀況,究其原因,主要是手部肌肉力量不足,手指靈活度不夠導致的。

這個問題不僅會影響學習,還會影響生活,具體來說,會表現在以下一些方面:

學習上握筆姿勢不對,字跡潦草怎麼寫也寫不工整,書寫速度慢,作業寫不了多久就覺得手累手痠;

生活上穿脫衣服速度慢,即使6、7歲了,依然學不會綁鞋帶、扣扣子、拉拉鍊,更不會做家務,不管是掃地、擦桌子,或是疊衣服手指都特別笨拙

除了學習生活上的影響,手指靈活度不足對玩遊戲也有影響,手指靈活度不足的孩子塗鴉總是亂七八糟,一不小心就會塗在線條外,剪紙也不行,剪出來的線條歪歪扭扭,搭積木再小心也是歪七扭八,串珠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無法做好,不管是捏橡皮泥還是畫畫,與美術能力有關的事情很難做好。有的孩子甚至可能出現擰瓶蓋、擰螺絲等動作都做不好的狀況。

這些問題如果不解決,孩子的學習生活都可能受到影響。所以,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尤其在孩子6個月以後,就要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手部力量,讓孩子的手指肌肉、控制力和精細動作都得到有效的訓練。

如果進行有效的訓練呢?首先在寶寶成長中要根據寶寶在那個階段所具備的能力有意識地針對性訓練。

從六個月開始,寶寶進入口欲期,這時他們最喜歡的活動就是吃手,當孩子吃手時,不要刻意阻止,同時開始幫助寶寶學習移動手肘,手臂,讓他們手部力量越來越強。

八個月以後,寶寶的抓握能力逐漸增強,可以多準備一些能夠練習抓握能力的玩具,讓寶寶習慣抓握。這個階段孩子抓到東西還會往地上扔,這都是正常的,放開,扔掉也是對肌肉能力的訓練,孩子學會放開,肌肉才會更放鬆,要任由孩子多鍛鍊。

剛開始寶寶抓東西都是非常笨拙的,手部肌肉力量沒有精細化,這時要求不要太高,只要他能夠抓得起來就好。當孩子習慣抓握後,再有意識地訓練讓他用指側抓、指尖抓,握拳抓,抓更細的東西。

同時放開的練習也要持續進行,從孩子隨意扔,慢慢讓他習慣把物品扔進固定的容器中,這個容器口可以從大慢慢變小,直到寶寶需要看清楚對準才能慢慢放進去。這其中,手部肌肉和手眼平衡都能得到鍛鍊。

孩子一歲後,就要讓他們學習兩隻手互動,一隻手的東西能夠精準地傳遞給另一隻手,還有學習單手的轉換,可以自如的從手指抓握變成手掌抓握,或是從大拇指食指抓東西轉換成中指、食指、小手指等單手指捏住。

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吃飯,不管他是用手抓,或是慢慢學會拿勺子把食物送進嘴裡,這都是對手指能力的鍛鍊。剛開始孩子的動作可能比較慢,可能需要大人費很多心思,這個時候一定要耐心。

三歲以後,孩子要能夠旋開瓶蓋,擰螺絲,讓孩子練習手上拿著某個物品旋轉,同時練習翫拼圖等,4歲以後,還可以搭配摺紙、串珠、搓橡皮泥、畫畫、剪紙、塗色等動作,訓練視覺能力,手眼協調。

如果發現孩子這些動作無法完成,可以搭配讓孩子做一些訓練手部力量的動作,比如舉重物,練習用手部支撐爬行,當手部肌肉的力量感增強後,小肌肉力量增長了,動作才能更精細。

當這些能力不斷增強,孩子手指越來越靈活,握筆、拿筷子、扣扣子、拉拉鍊、繫鞋帶這些動作就能輕鬆學會。控制力強的情況下,孩子寫字就是很容易的事情了。

所以很多訓練看起來與學習沒有關係,其實都會對學習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需要家長從小開始重視並訓練。這些能力增強後,孩子學習和生活都會更自信。

如果孩子的手指能力不足,也不用太擔心,任何時候發現開始改善都來得及。主要要找到孩子欠缺的究竟是什麼,再針對性地進行訓練才有效。

孩子的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耐心的引導和陪伴是孩子成長最重要的養分!

——END——

【60分媽媽月華】暢銷育兒書作者,國家級兒童心理諮詢師,著有《別等孩子長大了才後悔你現在做得太多》。專注寶寶的吃喝拉撒,生長髮育,學習力培養及身心成長,也關注媽媽的心靈成長,健康的母嬰關係才能培養出更加傑出的寶寶。如果你想孩子身心靈都能更健康,關注我都可以找到答案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