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都說中考決定著你的高考?

灬輝輝


有時候想想現在的小孩子,真挺不容易的。

有些甚至幼兒園都要進行升園考試。

不知道有幼兒園決定著你的高考的說法存在嗎?

話說回來,為什麼大家都越來越覺得中考決定高考呢?

上次我分享過自己初中是學渣,到初三才努力一把考上了高中,再考上一所普通的二本學校的經歷 。

底下很多人都說:你初中成績不好是怎麼考上高中的?

我後來查了查,發現確實有很多省份不光是高考變態,中考也變態,中考要是沒有進入一個好的高中的話,其他都難上加難的。

所以呀,中考很重要,高考也很重要,它們一環接一環,都在影響著一個人的未來。

但其實,近些年來關注高考錄取情況,我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

越來越多的高分學霸都是來自於家境優渥的家庭,而且,他們不光是成績好,其他特產愛好也至少精通一種。

最主要的是,他們中的很多人,勝而不驕,甚至也能對著鏡頭說出自己能考出這樣的成績是因為從小享受了很多很好的教育資源的原因。

我之所以提及這些,是因為我意識到:

對於那些家境普通的孩子們來說,從小沒有外教授課,也沒有培養什麼特長才藝,唯一的出路看起來只剩中考、高考了,一定要學的開心才行。

它們確實重要,我不否定 甚至萬分贊成

但這僅僅不夠,要想讓孩子有真正的競爭優勢,一定要從學習態度、學習理念、人生價值觀上給予足夠的指導,他們只有內心強大了,才能應付考試,也能在社會上交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

曾經不知道從哪裡看到這樣一句話,我覺得說得很好:

如果僅僅是考上某個高中或者大學,就是你人生中最成功的事情的話,你的人生就危險了……

所以呀,教育這件事,於學生,於家長,於老師,於社會,還任重道遠。

中考高考,都不足以決定一個人的人生。

你覺得呢?我想聽聽大家的意見,歡迎留言討論哦!

我是Mindy/95後英語達人,每天分享英語學習資訊,更多精彩,不要錯過哦


Mindy與橋上彩虹


我的初中比較坎坷,今天說出來給大家樂呵一下。


  • 背景:我是縣城的戶口在市裡讀書,這導致了後面的很多事件。

當年我在東北某省會城市的工廠子弟校,在那個一個年級只有100多人的學校裡,我的成績很好。但是有一個政策是像我這種戶口不在當地的學生,只有回到所在地參加中考。

當時我們的校長很希望我留下來,也跟我說過儘量幫助我解決這個問題。因此我沒什麼後顧之憂,繼續讀書就得了。但是,到2003年的4月份,我知道了自己必須回到原籍參加中考的消息。

你可以想象,那段時間正值“非典”,人心惶惶。我卻不得不經常穿梭在人群中,往來參加體育考試、實驗操作考試等中考的必考科目。而且每次回來都要接受檢查,測體溫,隔離一天。

後來,我被折騰壞了。

經過多方打聽,我覺得我的成績足夠考到縣城的一中,索性從五月份開始沒有學習了。等到六月25日,中考。

結束之後,我靜靜地等待通知書。也不出意外,成功考取。

  • 但是,原來我打聽過的一中要等到高二才分重點班的規矩,在那一年打破了,因為新換了校長。變成一入學就分了重點班。

我以6分之差沒有進入。

對於學習來說,一是自己努力、二是師資配置、三是學習的環境。

我的自控能力差,很難出淤泥而不染。因此三年之後,我只能考到華東師大,而重點班的學生,很多名牌高校。

經常在想,如果有如果。

我進入了重點班,現在的生活該是怎樣呢?或許我還是喜歡安靜的做個老師,不爭不鬧,圖一份清閒,因為我不太喜歡勾心鬥角的生活。如果說讓我去私企裡面雖然每天加班,工作在頂級寫字樓,每天都西裝革履、咖啡紅酒,很辛苦但是能夠那一份高薪。

我TM也很樂意啊!

所以說中考可能不僅決定高考,也能絕定生活吧!

當然,凡事無絕對,你還有考研,考博,考公為你提供救贖機會。

好好讀書,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朱鐵平


說中考決定著高考的人,有兩種可能性。一是中考的時候成績考的好,高中的時候就可以進入一個重點高中進行學習,但是有的人其實反而不是太適合在重點高中充滿競爭的環境中學習,比如我……

中考的時候,我以全班第五名的成績,全縣第一百六十七名的成績考上了我們縣城的重點高中,分到了重點班進行學習。

然而,在重點班裡面,老師講課的思路很快,其他同學反應也都挺好,但是我卻跟不上節奏,漸漸的漸漸的,我上課要打瞌睡了,開始聽不懂,然後然後我的成績就成是班上最後一名了,應該算是我人生最低谷了吧……

其實說不定,我在低谷時期轉到我們縣城的另外兩所一般的高中裡面進行學習,可能還會有所提升,說不定還會考上一所重點大學,也許現在的命運也就大不同了!

二是中考的時候發揮失誤,進入了一所普通的高中,然而因為你的真實水平其實是上重點高中的,所以說你在普通高中裡面就是展露頭角,備受學校同學老師重視的對象,反而你在普通高中的發展,比你的同學在重點高中裡面的發展還要好……

總的來說,不管是發揮的好,還是發揮失誤,總是會對自己的人生產生不同的影響,也會影響以後的高考……


小墨筆記


這個觀點有點牽強,我舉兩個例子說明。

一個是初中和高中都是同一個學校的同學,另一個是我自己。



先說說我這個同學吧!初一初二並沒有看出什麼端倪,成績也不差,屬於中等水平吧!初三時我們學校共兩個重點班,我在一個,他在另一個,所以我們並不是很熟。本來他就是默默無聞,突然其中一次模擬考考到全年級前三名,名聲大噪。從此以後,就像長了翅膀一樣一飛沖天,任何一次考試都是名列前茅,最後順利考入縣中。高中的時候繼續大展拳腳,高三又是重點班。我們一個年級一共十一個班,重點班兩個,他是從高一開始一直到高考都屬於全年級前十的那種,屬於清華北大的料,遺憾最後只考入華中科大,即使如此也是全國前十的名校,比一般人高出n個等級。



接下來講講我的求學經歷。我初一時在班上第十名左右,初二下學期分入重點班,我在班中也屬於中等水平的那種,老師不管也不顧(老師會常鼓勵好學生,批評差生,對於中間的這部分沒什麼好說的,因為對於進入縣中還差一截,但又比差生強很多)。我沒能一飛沖天,中考落榜,但通過擇校生的身份進入縣中,比考進去的學生要多花一倍還多的錢。那時候家裡確實很窮,記得中秋節回家,老媽說多買幾個月餅吃,老爸說,一人一個都不錯了,哪還能多買幾個,聽到這話我就知道家裡的現狀了,因為我老爸人比較大方,說這話一定是已經到了很窘迫的地步。所以進去縣中後,我只能努力學習,初中的很多知識是沒有學好的,特別是物理和化學,高一時每次期中期末考試我的化學都是六十分邊緣。但有什麼辦法,只能繼續啃,中午兩個小時,別人吃完飯睡到兩點上課,我吃完飯十二點半,回宿舍睡到一點起來,還有一個小時回教室學習。很多同學星期六星期天都去打遊戲,我最多晚上去網吧看看電影,白天繼續學習。就這樣子到了高二下學期,我在班上衝入前十五名。然後分班,到高三第一次模擬考時衝入班級第四名,當然不是重點班,我不聰明,沒有那麼厲害,全靠努力。到高考時沒有那麼好,班裡第十一名,順利進去二本線吧,不算厲害,但初中的時候我根本沒想過我可以考上大學。



同時我也見證了很多反面案例,從初中時考進來的佼佼者,到最後因為遊戲荒廢了學業而落榜。我記得很清楚,我們班裡的多位同學在高考的那幾天還翻牆出去通宵,早上又翻牆回來,遊戲已經讓他們瘋狂到無法自拔的地步。



所以,我想說,關鍵還是看人,知道我那個同學為什麼這麼厲害了不?因為他比我狠多了,他的世界只有學習。所以,在這個多樣性的世界,你想怎麼樣,全看你自己怎麼做。你若不努力,好高中也是你的墳地,你若努力,基礎差也不是大問題。


經典電影解讀


我不太認同這個說法。

說一下我的親身經歷,我中考考的很不好,上了一個三流高中,班裡前幾的考上了重點高中,中等的考上了不上不下的高中

但是高考,那些考重點高中沒的說,上大學絕對穩穩的,但是那些中等的,大多數是考不上大學的,最終上了大專,我從小就喜歡音樂,然後選擇了走藝術生,經過自己的努力,最後考上了一個1B的學校。

在學藝術的期間,我的一個同學,曾經中考630,高中頹廢了兩年,最終也選擇了走藝術這條路,你們說他難道是沒有學習的能力麼?不可能吧。

所以,我感覺,中考決定不了高考,但是他能很大程度的影響高考。

原因一、好的高中,老師講得好,同樣一道題,但是解題方法卻很多,那老師會給你講解題又快又準的方法。好的老師比較注重方法!

二、如果考上了好的高中,首先不必擔心,學習氣氛這一說,學習氣氛絕對好,即使你想玩,也沒人願意,沒人有那閒時間陪你玩,所以,你就會受他們的影響,一起學習。但是一般高中就不一樣了,主要靠毅力。那種學習氣氛相對來說不是很好,只能自己考主觀意識去學習!


阿土說事


為什麼都說中考決定著你的高考?

先說說我自己吧。多年以前,我在一所鄉村初中上學。我學習不能說不認真,可也不能說很努力,因為我們那個時期在農村大家學習基本上靠自覺,可總是會有不自覺的時候的。

中考結束,我在我上的這所學校(只有兩個班,一百號人左右)排名第二,考上了縣重點中學。看起來結果還不錯,可是分數並不高,而且已經落下了偏科的毛病,120分的數學僅有55分,100分的物理也才70分。這樣的成績讓我高中無論怎樣努力,也只能選擇文科,後來考上一個末流的本科(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能考上本科,哪怕末流,也算不錯吧,只是這末流本科比不上那些考中專學校的)。

不能不說,我的中考決定了我的高考。

說中考決定高考,最直觀的當然是中考考得好,就能上好的高中。那些越是有名的中學,招生時越是隨心所欲地挑好生源。上了好的高中,就更能夠觸摸到好大學的門檻。儘管我們常說,就算上個普通高中,只要努力,是能考出好成績的,我們也能舉出一些能夠逆襲的例子,可是這真的是太少了。

往深裡追究,說中考決定高考,是有很多理由的。


首要的是,中考考得好,這表明你有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初中的知識儘管不算太難,可是科目多,要想學好考好,沒有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是不可能的。一個人從小學升上初中,身上可能還有許多頑劣之氣,如果不及時糾正,就會成為前進路上的絆腳石。這個時候需要自律與他律,而他律顯得尤為重要。沒有好的學習習慣,高考要如何考好?一個好的學習習慣,能讓人受用終生。

其次,便是基礎。中考決定高考,在於中考考得好,為高中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學習起來自然輕鬆無比,在高中學習中佔據優勢。你到各個學校去打聽,高中成績拔尖的人,有幾個不是初中成績出色的呢?

第三,中考考得好,進了好高中,學習氛圍就濃厚多了。和一大批成績優秀的人一起學習,不自覺的都要變得自覺了啊。競爭意識也會變強。誰心裡不想要超過別人呢?

第四,中考考得好,上了重點中學,師資和辦學條件都是比普通中學好得多的。都說學習靠自覺,靠自己,可是有好老師指點陪伴,學習起來也要輕鬆得多。

不必再多說了,各位親愛的們,如果家有初中生,一定要趁早管理監督好,須知中考決定高考,決定著人生的大好前程啊!


高興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我覺得這個觀點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接下來我會說說我家孩子的經歷。


1、進入好學校的較好班級上好大學的概率要大得多。

我兒子的高中生活是機緣巧合。那次,綿陽一所學校過來招生,我也沒想太多,覺得如果孩子能出去讀書還是很不錯,於是就給孩子報了名。

誰知在那所學校招生考試是考得很不理想,但孩子還是想去那所重點高中讀書。我就尊重孩子的意見,告訴他: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爬起來。孩子滿口答應了。

然後我再給招生老師聯繫時,老師因為工作忙沒時間搭理我。我一著急就給老師發了個短信,告訴老師孩子中考成績。老師馬上就回信息了,孩子也就如願以償地分到了大英才班。是個二類班級。值得慶幸的是孩子中考考得很不錯,不然就與好的班級失之交臂了。那麼考好大學的幾率又會小很多。


2、選擇時不盲目跟風,要選自己適合的

當下有很多家長看見其他孩子選擇了好的學校和好的班級,恨不得自己的孩子也去。

中考或者自主招生考試的成績往往會決定孩子跟什麼孩子一起生活和學習讓三年,這對孩子的一生是有很大影響的的。

但是我們要選擇適合孩子的能力等級的。孩子學習愉快、不拖後腿、自信,才會有好的學習效果。

我家孩子經過一學期的努力是可以上小英才班的,但是考慮到孩子身體狀況和學習氛圍,我選擇了讓孩子繼續留在大英才班。因為他們班氛圍很不錯,老師經常組織活動,孩子壓力相對較小。

孩子的學習是一步步走下去的,好的學習氛圍可以為孩子搭建更好的平臺。至於結果,還是得看孩子的努力程度和考場發揮。


我是語文教育楊柳依依1977,熱愛工作,熱愛孩子。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現在已經畢業兩年,初中學習很好,去重點學校基本百分之百,結果中考時候失利了,差1分吧。但是當時心中有一個信念,寧當雞頭不當鳳尾,事實告訴我是錯的,應該花錢去重點的。去了二類學校之後,沒有任何學習氛圍,整天玩,第一次考試就從前幾名到了很差,高一課程落下,後面就不好趕了,就破罐子破摔,最後要高考了,前幾個月學了學,最後憑著初中的底子,去了一個二本院校,當然我是整個級部,文科第四名,最後除了幾個藝術生,上本科的也就我們五個人。所以,中考決定高考。


啊哈哈219


其實我本人並不同意這個觀點的,而自己則是個很好的例子。在上初中的時候可以毫不謙虛的說是一個學霸,每次考試都在年級前三。中考過後成功的考上了縣裡的重點高中,親戚們都以為我高中畢業後可以上一個重點大學,但是結果卻只上了一個普通專科,所以我是最有權利說中考並不一定能決定你的高考成績的。

而說出這種話的人,只是主觀的認為,初中的學習是基礎,而且中考成績決定著你在高中的分班,初中學習不好的人,因為基礎沒有打好,在上高中的時候學習會非常吃力,甚至跟不上學習的進度。而且這種人普遍在初中的時候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在高中三年一定會因為基礎差和別人有了差距,高考結果肯定也不盡人意。但是,說這句話的人應該沒有考慮到一些個人因素,比如很多人在高中開始勤奮學習,可以很快的跟上別人的進度,所以,中考決定不了你的高考,只有你自己可以決定!


歡迎在評論中發表自己不同的觀點。

大話精神


不管你是否認可,反正我是非常贊成這個觀點的:中考決定著你的高考。別跟我扯什麼到高中如何逆襲,那畢竟是極少數,中考你所就讀的學校基本決定了你高考所能進的大學層次。

一、先看兩張學校高考喜報,就能感覺到重點高中有多麼重要。由於2018年湖南省頒文不允許各學校發佈高考喜報,我找的是2017年的喜報,長沙四大名校之一的雅禮中學一本上線率92.6%,清華北大錄取六十人以上。可以說跨進了這所大學的門,90%以上就能夠考一本以上重點大學了,關鍵是其中大部分會進入985、211大學。

也許你會說長沙四大名校太高大上,那我們就以岳陽市一中的成績為例來說明。岳陽市一中只在岳陽市城區招生,人數為800人左右,這其中差不多有100以上成績很好的學生被長沙各重點高中挖走了,留下的成績最好的學生集中在岳陽市一中。那麼2018的成績同樣很驚豔。邁進市一中大門,考二本以上機會在98%以上,600分以上達291人,佔比不低。

二、中考成績決定你所就讀的學校。以岳陽市為例,採用陽光招生,按分從高到低進行錄取,岳陽市一中、岳陽市十五中、岳陽市十四中、岳陽中學等進行錄取。之後是普通中學、私立中學、職業學校錄取。全市40%學生以上被分流各職業學校就讀或者綴學。

三、進入普通中學意味著你與985、211大學無緣了。如果你中考沒考好,就有可能被分流到職業學校、私立高中或者是一般的普通高中,這時不說你上什麼一本,就是二本、三本的上線人數都非常少。看看在市區排名第四的岳陽中學,還是示範性高中,2014年文科二本上線率只有5.8%,理科二本上線率也不過27%.排在他後面的還有好幾所高中呢,如果你進的這樣的中學,還有多少希望考一本以上重點大學嗎?

因為你進的是普通高中,同學的水平確實整體要差,不愛學習的同學會更多,去網吧或晚上玩手機的人會更多,晚上就寢時臥談時間會更久。老師上課也會要去維持紀律,講課的深度和進度都受影響,無形中你也會失望,每次考試你可能不太費力就能考班上前幾名,因此你可能會失去參照,其實你的前幾名在另一所重點學校可能已經是倒數的成績,你卻毫無知覺。

中考真的是個分水嶺,希望所有家長要高度重視,中考成績的好壞基本決定了你能考的大學的層次。

以上是我的看法,你們認為呢?歡迎大家關注、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