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在上海工作,房價這麼貴到底買房好還是長期租房划算?

用戶94798199747


個人建議,只要在上海能夠達到購房條件,經濟能力也能跟得上的話還是買房子自住吧。上海目前房價是比較高的了,最便宜的地方也要2萬元一平米朝上,還是郊區的,靠近中環左右的房價一般都在7萬元朝上,內環正常的房價都在10萬元朝上,平均房價5.5萬元一平米左右,由這個房價可以看出上海房價的升值空間確實不大了,但是上海什麼都不多,就是人口眾多,所以每一年的房租都是在漲價的,給你算一筆帳,你買套兩房80平米總價300萬左右,而兩房裝修好的目前租金在4-5千一個月,一年房租費就在6萬左右,而且房租每年都在漲,一年房租漲300-500元,30年以後你的房租最少也交了300萬朝上了,而且租房還要隨時被房東攆走,換房子,而你買房子的價格卻是永遠不變的,再加上租房子永遠住起來沒有家的感覺,也不會精心去裝飾家裡。

我舉這個例子只是外環的房價與房租,要是靠近中環或者市中心的話會更高,我一個朋友在靜安區工作,租房一個月1500元,一個大單間,裡面住了8個人,他租的只是一個床位,由此可見租房是多麼的可悲,哪怕在你房子不增值的情況下買房子都是比租房子更划算的,要是房價增值的話就更好了。

當然也可以選擇在距離你工作地比較近的上海周邊城市購房,周邊城市房價相對於要低很多,本人在上海從事5年多的房地產行業相關工作,見過太多的購房者與租房者,但是往往租房的人沒過幾年就在上海待不下去了,因為日益漸增的房租逼得他們待不下去,而購房者往往會在上海發展越來越好,後面都是想著怎麼在上海落戶了。

你們覺得租房好還是買房自住好呢?


陳登彪


如果題主的提問是:在上海工作,面對高房價,是買房還是租房?

我的回答就是:均可。

但是題主的問題是:買房和租房哪個划算?

那我必須客觀回答:買房划算。

因為租房的租金是你的財務支出,且沒有任何回報。

而買房可以劃分到投資行為,只要是投資就會有回報率,從過去二十年上海商品房的投資回報率來看,一直居高不下。

抖音上最近有個非常火的視頻,畫面中一個胖胖的男士面對鏡頭說:感謝自己的前女友,當年逼自己在上海買房,雖然現在分手了,但是我的房子升值了好幾倍。

以上就是客觀事實,如果你視而不見,依然堅持租房划算,那麼你就不要提這樣問詢式的問題,自己直接寫一篇文章,就談租房如何好,我敢保證評論區裡肯定有很多人支持你。

另外我們可以看看最近幾年上海市商品房成交均價的變化,這裡指的是均價,不是某個樓盤某個時期的某個高溢價。

2015年上海市商品房成交均價:35237元/㎡

2016年上海市商品房成交均價:50017元/㎡

2017年上海市商品房成交均價:50552元/㎡

2018年上海市商品房成交均價:52142元/㎡

租金方面:

2015年上海市房屋租金平均為58.53元/㎡/月

2018年上海市房屋租金平均為75.23元/㎡/月

客觀數據說明:如果你在2015年選擇購買100㎡商品房,截止到2018年,你所購買的商品房已經升值越169萬元。

如果你在2015年選擇租房,這裡以80㎡的房屋舉例,截止到2018年8月,你總共支出租金約:23.5萬元。

以上數據客觀真實,一邊是升值169萬元,一邊是支出23.5萬元,自己對比。


西一安鮮



可以算一筆賬。租一套60平米的房子,小二居,租金如果每月3000元~4000元,一年租金為36000元~48000元之間。租10年,總租金付出36萬~48萬之間。然而,十年後,房子不是自己的。這十年之間,房價上漲了呢,再考慮買房,銀行貸款利率又上浮了呢,稅費又增加了呢。等等。正如2008年至2018年,十年之間,房價像過山車一樣飆升。所有辛苦努力攢下的存款,在買房這件大事上都“白費”了。

如果買一套60平米的房子,房價總值300萬左右,首付5成,150萬。貸款為150萬。供樓20年,月供近9200元左右。租房每月要付租金4000左右。算上供樓多出5200左右。20年後,房子就是自己的。


這又想起了當下最流行的說法,年輕人,要不要動用六個錢包來買房。這六個錢包是指,你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爸爸媽媽的錢包。你愛人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爸爸媽媽的錢包。如果已經結婚或者即將結婚的“年輕人”,你的六個錢包都能支助,買房還是首先。



風輕雲淡之女子


對剛需人群來說,買房對生活質量的影響很大

隨著近年房價的飆升,上海主城區房價均價突破十萬元大關,對普通住房剛需人群來說,為了交納高昂的首付就已經把家族的"六個錢包"掏空了,很多人在這個階段就已經負債累累。並且買房後,不管房子是否已經交付,立馬就會面臨還按揭貸款的壓力,對普通收入者來說,高昂的房貸幾乎會佔去了其家庭大半的收入,這意味著平時過日子得一個銅板掰成兩半花,緊巴的過日子。看見漂亮的衣服不能買,新款的手機不敢買,朋友間的聚會不敢去,更別說購買奢侈品和旅遊了。即使這樣,很多人還沒熬到月底就錢包空空了。這種苦逼的日子何時到頭?如果非要給它加上一個期限的話,那就是30年。

租房的日子會更加苦逼

既然買房的日子這麼苦,那租房日子會怎樣? 這個問題由同在一線城市的深圳資深租客王女士來為您解答:“我在深圳租房生活很多年,由美女都熬成了大媽了,這些年我做的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就是幫房東把他的房貸還清了。”悲哀不悲哀?可憐不可憐?她比唐伯虎更有資格去畫府當傭人。從王女士慘淡的現狀可以看出:不要再說不買房租房是為了詩和遠方了。現在房租已經漲的快和房貸一樣高了,與其替房東還房貸,不如拼命湊足首付,買套房子還自家的房貸,這樣自己好歹還能積累點家業,不像長期租房住,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也就是說,對住房剛需人群來說,買房後的日子苦逼,不買房長期租房住的日子更苦逼。

如果經濟條件允許,還是儘量買房不租房

古人講,有恆產者有恆心。有了屬於自己的房產,會覺得真正成為了這個城市的一份子,而不是流動人口。無論工作還是生活會更有穩定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隨意裝飾佈置自己的小家,相比長期租房可能會面臨的經常搬家或者被房東坑騙,暫時的降低生活質量是值得的。

其實這道理很淺顯易懂,讀書多的人都知道這叫“論掌握生產資料的重要性”。筆者讀書少,是通過兒時玩大富翁遊戲開悟的,因為這款遊戲玩到後期就全靠收房租了。


雨桐撩樓市


不管長期還是短期(3~5年)在上海工作,我建議都需要在上海買房。

不過,2018年不是買房的窗口,預計2019年年後有一個小陽春,可以把握好時機。

一刀切的強制性樓市調控會讓樓市快速降溫,樓市價格也會波動劇烈,擠壓部分泡沫。

但是,資本市場都是資本說了算。你這樣來,我那樣對沖。

受傷的總是低下階層。

資本經濟就是這樣。有錢才能玩的轉,沒有錢的只能奢望。

房子不讓買賣了,就在租賃市場做文章。這裡頭的市場紅利是最靠譜的、最穩定的。

以前是個人租賃市場,現在是機構租賃市場。租賃價格被機構憑空上漲10%以上。

還有,家庭賓館等。

已經,沖銷樓市下跌風險。

就算房產稅來了,租金上去了,多套房的還是屹立不倒。

樓市下跌才是入場的機會,把握這次樓市下跌的時機。

時不再來。

還有,樓市和經濟相關性很強,上海經濟向好,高收入人群增加較快,接盤能力強。

最關鍵的是,市場要面臨資金的洪流。

實體經濟的堪憂,資金流向也在等待時機。


我愛說房產


當然是長期租房。

前提是找到長租房的租約,最好一次20-30年。國外有這樣的成熟公寓,國內我知道北京有,相信上海應該有。

首先,租售比在中國被土地情結扭曲,大家都要求買房,所以租金相當便宜。

其次,你即使買房,我說實在話,你既然問了這個問題,就不是有錢能隨便買房的人,那麼你現在買的一定不是你理想中的住房,那以後改換住房又是花銷。

第三,你買房,能保證住10年以上麼?說實話現在的生活節奏,明年你在哪都不太一定。有20年租約理性上說和購房沒區別。

但是有一點因素要考慮,就是如果你是結婚需要,除了長輩的要求以外,兩人是不是需要一個固定資產來為雙方的未來進行保障。

以上。


諮詢師天生


青浦初中學區房買哪裡好?


花果山神


想在上海的話,如果經濟能力有限個人建議兩個方式!一是在上海買個一室戶,先把戶口落進來,然後慢慢換兩房,再往裡面換!另外一個就是現在上海周邊投資一套,然後慢慢往上海換!畢竟錢越來越貶值,房子在怎麼說也會保值!


房產十年經紀人


租方是給買房的人還房貸,然後租完房你什麼都不剩,買房的剩下一套房,還在上海。

這個小現實大家都知道。

另外,買房和租房的社會權益不同,買房可享受本地社會福利,而租房要排到後面再後面,不知道什麼時候才可能平等享有。

最現實的就是,孩子唸書情況,你要是有錢,這些就無所謂,孩子送國外或者去私人貴族學校。不然的話,還是老老實實去公辦學校,買個學區房什麼的。那房子就顯得很珍貴。

如果你是年輕人,建議是買房。如果你已經過了這段時間,租房也是還不錯的選擇,畢竟住得舒服,還可以隨意換租所。


其他的隨你個人看。


最美居委會劉大媽


我看你還是在上海買一套三房兩廳的好,一次付款不要貸款是更划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