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宋徽宗違背盟約在先,金太宗師出有名

宋徽宗違背盟約在先,金太宗師出有名

自古凡開國之主都是英雄之器,金國的完顏阿骨打自然也是。

當年完顏阿骨打率領女真人反抗遼國,以區區2500人起步,就打下了一座寧江州,再以3700人,就打敗遼軍十萬,取得了出河店大捷,這種戰例史上少有。

完顏阿骨打有此才能,再加彪悍的女真人也正如遼國重臣耶律保機所言,一旦滿萬就不可敵,所以接下來的事,就基本不必多說了。

完顏阿骨打的兵馬滿萬,正在出河店大捷之後,此戰一勝,他就毫不客氣地建立了金國,做了皇帝。

他在登基那天說道,遼以鑌鐵為國號,取其堅也,然而鑌鐵雖堅,終究會壞,唯有金不壞不變。金色白,我完顏部尚白,因此國號大金,改元收國。

他那金竟是專為克遼來的。

阿骨打1115年正月初一登基,當年當月,就親率大軍直撲黃龍府前哨,開始了著名的“銀府”之戰(黃龍府是遼國的經濟命脈)。

這一次他是以2萬打敗了遼天祚帝親率的70萬。

銀府大捷打得遼國一蹶不振,徹底奠定了金國在東北的地位,於是阿骨打的盛名立刻吸引了大宋君臣的目光。

他們眼看著遼國要完,立刻做出了聯金伐遼的決定。

宋徽宗派出使者的時間,是在公元1118年,他們雙方几經往來,卻是到1120年,才通過海路,達成盟約的,此即是歷史上所說的“海上之盟”。

其中規定如下:

雙方地位平等,宋負責攻打長城以南的遼國燕京,金負責攻打長城以北的遼國中京,革命勝利後,燕雲之地歸宋,西京之地歸金,雙方誰也不得單獨與遼國媾和。

宋在這個盟約中唯一不夠出息的,是以前每年輸送給遼國的歲幣,現在要輸給金國。

金國現在還顧不得把手伸到大宋呢,不是說好的兩國平等,各負其責嗎?大家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才走到一起來的,實在不明白大宋為什麼會是這麼個籤法。

如果這按照我們古人一貫的策略,是權宜之計,先糊弄著再說,那大宋也是用錯了地方。

你大宋如此羸弱之下,還學人家三國玩這種把戲,這豈非玩火?你滅遼之後,可有想法變強,有能力自保圖天下?你起初的外交都如此弱勢,這後面怎還可能有所謂的平等?

從後面的事實來看,宋徽宗好像還真是這麼想的,所以他接下來的玩火自焚,就毫不奇怪。

1121年,當阿骨打派人來大宋通報軍情,要求宋徽宗按誓約出兵時,口口聲聲誠義不渝,義當如約的宋徽宗竟一兵一卒不發。

他本來是自己主動要求與金國兩面夾攻,共圖問罪之師的,這時候真要開仗,他卻在那擔憂起遼國勢大,一旦失敗,如果遭到遼國反攻怎麼辦了。

阿骨打無奈,只好一面生著悶氣,一面單獨帶兵西征,好在他足夠強悍,竟一路攻下上京、中京,追得天祚帝沒命地亂竄。

阿骨打一路凱歌,宋徽宗這才見獵心喜,忙命令童貫點起15萬兵馬,直奔燕京而去。他是想趁機痛打落水狗,同時還想佔道義,佔地盤。

我出兵了啊,就是晚點而已。

然而誰知道,那金國在阿骨打手下是落水狗,在宋徽宗這裡卻依舊是猛獸,眼看著那麼不經打的遼軍,童貫那15萬兵馬竟一戰就敗,再戰再敗,屢戰屢敗。

反正遼兵是凡跟金軍開打,就一定是病貓被追著跑,一跟宋軍打就一定轉眼變成老虎,追著宋軍跑,這弄得童貫無法,最終只好不顧金軍不得越過長城三關的原則,私下裡把燕京也交給了阿骨打。

此事若非阿骨打不久病倒,死去,其實完全不需要他弟弟,金國第二代皇帝吳乞買來做。

金國是在1125年2月,捉到天祚帝的,遼國至此滅亡,金太宗吳乞買僅到10月份,就向宋朝發出了大軍,他用的理由正是你們違背盟約。

宋徽宗即便沒有違約之事,金國也必有發兵的一天,但是他這事做的到底太不地道。一個背信棄義的國家是無法贏得尊重的,而大宋隨後的戰爭表現,就更讓人瞧不起。

當初遼國也不是沒想殺掉還沒成勢的完顏阿骨打,但是終因為找不到話柄,又見阿骨打太過英雄,而沒有敢。

金國如此強盛,這多大的兇險,然而宋徽宗在開始的時候卻依舊還能整天花天酒地,紙醉金迷!他竟是直到實在不行的時候,才有了一個掩耳盜鈴之術,把皇位傳給兒子,以太上皇的身份,一轉身逃去了亳州。

他這居然也叫一國之君。

宋徽宗父子做的最難堪的事是在1126年12月30日,他們父子是自己走出汴京,去金營面見金軍大帥宗翰、宗望,請求投降的。

一代英傑趙匡胤的這兩個孫兒就這樣親手把自己送入了囚籠。

文 九鴉

圖 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