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1 徐克有拍武俠的執念,是否喪失了講故事的嚴謹

徐克有拍武俠的執念,是否喪失了講故事的嚴謹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曾經在內地紅火的香港電影也開始逐漸走下坡路了。特別是近幾年,鮮有口碑票房俱佳的香港電影出現了。當年的《無間道》被稱為香港電影最後的榮耀,似乎自此之後,香港電影就再也沒有找到過昔日的榮光。

於是,隨著香港電影的逐漸走衰,一大批香港影視業的從業人員也開始逐漸消散,無論是導演還是演員,在公眾的視線中出現的次數愈加減少。陳可辛最近幾年,將重心放在了內地,也拍出了諸如《親愛的》、《中國合夥人》等一些口碑與票房都不錯的電影。

而徐克,則一直在自己的武俠路上,從未停止。而狄仁傑系列,則是徐克最新呈獻給市場的武俠電影,據說計劃拍攝24部。目前已經制作完成並上映了三部,《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狄仁傑之神都龍王》、《狄仁傑之四大天王》。

徐克在武俠電影上的探索與貢獻,是有目共睹的。無論是黃飛鴻系列,還是笑傲江湖系列,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毫無疑問,這些電影無論是在香港電影史還是整個中國電影史,都已經具備了無可替代的作用與意義。

徐克有拍武俠的執念,是否喪失了講故事的嚴謹

然而這些次的狄仁傑系列,其實仍有許多可圈點之處。從第一部《狄仁傑之通天帝國》開始,徐克就加入了很多玄幻的因素,利用現代的科學技術,大量使用了3D等科技合成影像,再融入到傳統的武俠裡,畫面的確磅礴而精緻。

但是從第一部《狄仁傑之通天帝國》到最近剛剛上映的第三部《狄仁傑之四大天王》,儘管拍攝手法還是徐克式的,可是劇情卻有種江河日下的感覺。無論是推理的邏輯設置,還是劇情衝突的轉換,似乎總覺得欠缺了一點什麼。打一個比方吧,就好比吃餃子的時候,總覺得應該有點醋、辣椒、大蒜之類的,這樣才算是一次完成的吃餃子體驗。

除了劇本的打磨、故事的設置以外,在角色的挑選上,這幾部電影比著徐克過去的作品,甚至是與狄仁傑系列的第一部相比,都差了那麼一點兒感覺。

我們現在回想起武俠電影,頭腦中馬上閃現的畫面,是林青霞在《笑傲江湖》中站在水中痛飲美酒的灑脫盎然,是李連杰在《黃飛鴻》系列裡長衫擺地時的玉樹臨風,是張曼玉在《龍門客棧》中對梁家輝眉間含笑的魅惑多情···

徐克有拍武俠的執念,是否喪失了講故事的嚴謹

有時候,我們會不自覺的想,怎麼那個時代的演員都那麼入戲,舉手投足之間,彷彿就是影片裡的人物。可是現在,我們在一部長達近120分鐘的影片中,總是要不斷的將自己已經抽離的注意力拉回到電影上,才能迫使自己完成一次觀影之旅。

至少這部《狄仁傑之四大天王》,我認為無論是故事節奏的把握、劇情衝突的設置、演員角色的演繹等,比著第一部,都稍顯粗糙。當然,在畫面與渲染方面,這依然可以稱得上是一部及格的作品,起碼在這裡沒有那種五毛錢特效亂飛的場面。

我們絲毫不用揣測徐克對於武俠世界的執著與敬畏,一直以來,他就是中國武俠電影的代表人物,能出其右者,寥寥。

只是,在這樣一部熱鬧非凡的電影中,卻總是讓人有種抽離感,似乎會顯得略微不甘。其實,這種內心的不甘甚至是失落,更多的是源於對記憶中武俠電影的回望、一直以來對徐克的高期望。

徐克有拍武俠的執念,是否喪失了講故事的嚴謹

或許是因為眼下大眾都過於焦慮和匆忙,似乎能夠坐下來安安靜靜地講故事和聽故事的人越來越少了。加上資本在電影創作背後的無形推手作用,以至於現在走進影院之後,總會在小小的期望裡藏著一種莫名的恐慌。

這不是徐克這一部電影的問題,有可能是整個中國電影目前共存的問題。每個人都在虎視眈眈的盯著市場,只是有時候,他們可能忘記了,觀眾最後會用腳投出最公正的一票。在中國電影市場如此紅火的今天,如何講好一個故事,或許才是真正而且永遠不變的生存之道。

再回到《狄仁傑之四大天王》這部電影上來,儘管會有一些吐槽,但是依舊可以看出徐克對於武俠電影孜孜不倦的追求與改變。這不是徐克最好的電影,甚至都不能稱之為是最有誠意的電影,但是我們知道,這是徐克一次次對武俠電影不斷追逐與演變路上的又一次努力與嘗試。但是,對好故事的需求,是任何一個觀眾都需要的,也是每一個電影從業人員應該認真考量的。

徐克有拍武俠的執念,是否喪失了講故事的嚴謹


徐克有拍武俠的執念,是否喪失了講故事的嚴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