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老嬸種的無公害西紅柿為什麼賣不出去

老家的老嬸以種菜為職業多年,最初老叔和老嬸兩個人一起忙乎家裡的一畝蔬菜大棚和一畝露天菜地。但老嬸總覺得兩個人種二畝地太浪費勞動力,所以過了一段時間她就讓老叔外出去幹瓦工活,自己一個人在家種菜,忙的時候讓老叔幫個忙。

老嬸在女人中絕對是女漢子中的女漢子,吃苦能幹不說,還是學習創造型人才。老話說快馬趕不上菜市行,現在種菜更沒那麼簡單,除了要掌握各種蔬菜的種植技術以及新的種植方法,更要了解各種蔬菜的價格年變化規律和天氣情況,做到人無我有,否則豐產不豐收將成家常便飯。

不瞭解的人都以為農業沒什麼風險,其實現在農業的風險比工業慘不忍睹。以老嬸和二姐兩家今年春天種的露天芹菜為例,兩家同一天種的芹菜籽,但老嬸種下菜籽後用一大塊塑料布把整塊地蓋上,二姐家則沒有。用塑料布把整塊地蓋起來是老嬸的獨創,而由於塑料布有保溫和防止水分,這樣老嬸家的芹菜秧苗比二姐家的早長出地面10天,此時再把塑料布撤掉。而就是早出來10天的時間之差,老嬸賣芹菜的時候一塊錢一斤,一畝地賣10000多塊錢,等過幾天二姐家的芹菜也可以賣時菜價跌倒不到一毛錢一斤,而僱人收芹菜工錢都得一斤付一毛的工錢。

這就是豐產不豐收,賣的菜錢都不夠工人的工錢,更不要說前期投入的菜籽錢、農藥錢、化肥錢、水點錢、分秧和拔草的人工錢。總之,一茬菜沒趕上好價就所有投資顆粒無歸,降低損失的唯一辦法就是用旋耕機把菜打碎直接還田。

老嬸憑著自己的智慧和勤勞,這些年種什麼菜都沒賠過錢,但沒想到今年種的無公害西紅柿卻讓老嬸賠的一塌糊塗,還剩一肚子氣。

老嬸種的西紅柿不是豐產不豐收,是市場和當初的自己的預見相差太遠。

生活水平提高後人們現在開始關注吃的東西質量。去年老嬸在大棚裡單獨種了一畦西紅柿,沒用一點化肥農藥,除了自己吃外都送給了親戚朋友。大夥吃了後都反應好吃,而且和市場上買的味道不一樣。大家的這一信息反饋堅定了老嬸種無公害西紅柿的想法,因為老嬸一方面從各種新聞報道中知道現在提倡無公害種養殖,另一方面為了調研市場,老嬸親自去了城裡的好幾家大超市,每家超市都有專門的無公害蔬菜櫃檯,標著的菜價都很高。

由於有了這些市場調研與分析,今年春天老嬸在自家的大棚裡信心滿滿地開始種無公害西紅柿。平心而論,老嬸為了這一計劃確實沒少下辛苦下本錢,單從肥料上講都是花高價買質量最好的自然發酵的雞糞做底肥,至於農藥一點都不用。秧子長了蟲子,老嬸都是用手一個個抓,常是一忙乎就是一天。更重要的是老嬸的西紅柿都是自然成熟,絕對不打催熟劑。

老嬸下這麼大辛苦種的西紅柿,但沒想到賣的時候給城裡供貨菜販子不願意要。不願意要的理由讓老嬸很無語,因為他們說老嬸種的西紅柿放不了三天就得有壞的,別人家的賣不了放一禮拜都沒事。老嬸知道他們說的是事實,因為現在的黑科技能不僅讓西紅柿放一禮拜都壞不了,而且手感橡皮球、重量象鉛球,黃瓜、豆角等也可以在冰箱放一個月保持不變色,而有時買的桃放多久都還硬邦邦的。

批發商不願意要,老嬸只好逢集日自己去賣。市場上許多人問完價後不買老嬸的西紅柿不說,還奚落老嬸的西紅柿品相不好,個沒別人的大,色沒別人的紅。老嬸好說歹說解釋自己的西紅柿沒用一點化肥和農藥都沒用,甚至洗淨掰開讓他們親自嘗,最後都沒幾個人買。很多人是願意買,但必須大大大的便宜。氣得老嬸一到家就罵街:這年頭這人就得騙他,你不騙他他不買你東西,就得給他用化肥農藥。

蔬菜批發商不願意拉,自己去集市賣被人嫌個小,就這樣老嬸的西紅柿改革沒掙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