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一些毀三觀的數據

有一種新聞,雖然隱藏的信息量很大,但人民群眾已經被套路慣了,根本不當回事兒。

比如人均收入這種新聞,除了發帖說:不好意思又拖後腿了,怎麼又把我平均了云云,都沒往心裡去。

來看一組統計局發佈的2017年31省份人均可支配收入:

一些毀三觀的數據


解釋下「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含義:

「可支配」的意思刨除五險一金的稅後收入,名義稅前收入還會更多;

「人均」的意思是家庭總收入要平均到所有成員身上。

比如說三口之家,賺錢的是父母,但計算人均時要把孩子算上,所以有孩子的單個勞動力,實際收入還要增加50%,也就是稅前1萬左右;

再來看一組統計局的數據:

2017年,全國90%的三口之家年收入低於20萬;20%的三口之家年收入低於1.8萬;注意,以上數據是家庭總收入,如果算個體,還得砍一半;

還有很多人一看到人均數據就覺得自己被平均了,

「中位數」更能反應真實情況。

咱們就來看看中位數:2017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數是22408元。

繼續拆解,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成5組:

低收入組—5958元/人

中等偏下收入組—13843元/人

中等收入組—22495元/人

中等偏上收入組—34547元/人

高收入組—64934元/人

以上都是客觀數據,沒什麼意思。

說幾個我個人很主觀的結論:

1

現在我說月薪過萬算中產,應該被懟的聲音不會那麼大了吧。

高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64934元,也就是每月到手工資5411元。

稅前1萬,到手7457元,扔到全國就是高收入組的。

當然,月薪過萬在不同城市的排名確實不一樣,如果是一線城市,差不多是中等收入組。

2

比你窮的,大有人在,只是你看不到而已。

拼多多讓我們看到了一部分,它的目標用戶群為中等和中等偏下兩組。在中國,滿足這種畫像的人大概6.4億。

3

很多人覺得,在二三四線城市生活,生活成本低,幸福感就高了。

可看數據的話,一線城市的結餘率反倒是名列前茅,都在30%以上。

4

很多商品和服務的價格,都由高收入組決定,比如房價和房租。

以前我也覺得,一個城市的房租應該和平均工資掛鉤。

後來我不這麼想了,我認為我們所感受到的房租,由高收入群體決定。

不然無法解釋為什麼這些年的房租增幅遠大於社會平均工資的漲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