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9 綠幕替身都沒有,《闖關東》劇組零下30度拍攝兩個月,無人叫苦

雖然近些年國產連續劇總是出現“摳圖”“綠幕”“替身”,也出現了類似“手撕鬼子”等情節,雷劇無數,也導致網友對國產劇評價不高。可就算是如此,裡面也有很多精品,就如數年前《闖關東》,將一個時代,一個家族,以至於一個國家的命運濃縮在一部電視劇中,映射了那個動盪年代生活的不易。

精品電視劇《闖關東》

綠幕替身都沒有,《闖關東》劇組零下30度拍攝兩個月,無人叫苦

從清朝到民國數百年間,黃河下游連年遭災,清朝政府卻依舊禁關,匪患橫行,飢殍遍地,無數背井離鄉的山東人開始一路向北,興起了闖關東。電視劇《闖關東》就是根據真實的歷史事實改編,講述了清末到九一八事變這段時間裡,山東人朱開山一家受生活所迫,背井離鄉歷經磨難闖蕩東北的傳奇故事。

綠幕替身都沒有,《闖關東》劇組零下30度拍攝兩個月,無人叫苦

李幼斌飾演的朱開山,是家庭的靈魂,也是這部劇的靈魂人物。朱開山一家涉及了各個行業,朱開山是一個淘金高手,曾經去挖金礦,九死一生非常了不起,不管走到哪兒都頗受敬重,也能結交到過命的兄弟,老戲骨李幼斌將豪邁義氣的朱開山演繹的淋漓盡致。

綠幕替身都沒有,《闖關東》劇組零下30度拍攝兩個月,無人叫苦

為了呈現朱開山整個家庭的奮鬥史,真實的折射出了整個闖關東的民生狀態,劇組和主創人員不辭辛勞,實景拍攝,各種情節演員都盡力親自上陣,儘可能的還原那個年代真實的樣貌。

綠幕替身都沒有,《闖關東》劇組零下30度拍攝兩個月,無人叫苦

《闖關東》自2006年開機以來,經歷了148天時間,分AB兩個攝製組,3臺攝像機,完成拍攝1669場戲、683頁劇本,拍攝素材共計14000分鐘。這麼龐大的工作量,即使放在現在也是很少見的。

拍攝條件艱難,主演經歷嚴冬,吃住條件差等苦楚,堅持給予觀眾真實感

綠幕替身都沒有,《闖關東》劇組零下30度拍攝兩個月,無人叫苦

據悉,攝製組輾轉黑龍江黑河、雪鄉、海林、葦河、哈爾濱;山東朱家峪、柳埠、周村、膠南;上海松江;無錫等地,轉場達16次之多。據主創人員回憶,拍攝地大多在無人的山間曠野,距最近的一個小鎮也有200多公里的路程,吃住行條件都異常艱苦,連車輛用油都要專車供給。

綠幕替身都沒有,《闖關東》劇組零下30度拍攝兩個月,無人叫苦

在拍攝東北雪原的劇情時,劇組所有演職員冒著零下30攝氏度的嚴寒和漫天的大雪拍攝長達兩個月之久。無論是工作人員還是演員,都克服了週期短、行程長、天氣寒冷、人員安全保障等等難以想象的困難,無人叫苦,十分配合,最終圓滿完成拍攝,呈現了這部史詩般的大劇。

綠幕替身都沒有,《闖關東》劇組零下30度拍攝兩個月,無人叫苦

對比當時的實地取景,現在的“綠幕”體現了時代和技術的進步,但當年電視劇的那份誠意,或許現在欠缺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