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每個人都被幽禁在自己的意識裡”,如何理解叔本華的這句話?

憧靈


中國人很難理解德國這個日耳曼民族,是怎樣從一個野蠻民族飛躍到一個擁有眾多知名哲學家、藝術家、文學家、鐵血軍人的發達國家的。

德國的哲學是非常厲害的,康德、黑格爾、叔本華、尼采等等,還有我們最尊崇的卡爾馬克思。

德國人崇尚理性,哲學上尤其如此。但不好意思的是,德國人卻不理性地挑起了兩次世界大戰。

有一個德國哲學家卻是反理性的,還是一個悲觀主義者,是唯意志論創始人,這個人就是叔本華。

西方哲學強調自我,東方哲學看中的是道。

英國大主教貝克萊說,存在就是被感知!

叔本華說,每個人都被幽禁在自己的意識裡。

有一種說法也很有趣:人生只是一場倒敘回憶。

叔本華為什麼這樣說?這還是哲學認知的事情,他主張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的動力,由此可知,就可以知道叔本華為什麼這樣說了。


龍濤的海闊天空


“每個人被幽禁在自己的意識裡”,你說這句話是叔本華說的,叔本華是哪裡人,TA是男是女是活著,還是已不在人世,我不知道,我當這句話是你說的,你不太明白,我更不明白,我不懂什麼是哲學,我從這句話字的表面意思去試著理解。

我覺得每個人所知有限,有的事你知道,我不知道,有的事我知道,你不知道。有的事你知道,我也知道。

有的事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可能你知道的事經歷的事比我多,見多識廣,你學會了集思廣益是怎麼一回事,大家一起切磋一下,互相學習對彼此有用的東西,你知道的事比一般人多,但不可能你什麼事都知道,你是人,你不是神仙,所以很多事你無從判斷誰是對誰是錯的,因為有的事是錯的也要去做。

比如,一輛火車經過一段路,火車司機看到不遠處有十幾個不懂事的小孩在鐵路中間玩耍,有一個小孩在鐵路邊上玩耍,火車太長又不能急剎車,只能慢剎車,在這一瞬間司機潛意識裡告訴自己,不能死搬硬套,要打破常規救小孩,但沒辦法救全部的小孩,只能把損失盡力降到最低,司機只有把火車開到路邊上去慢剎車,路邊上的小孩就被火車壓死了,路中間的十幾個小孩平安。

許多人說司機是對的,救多數小孩,犧牲一個小孩。但也有一些人說司機是錯的,尤其對路邊的這一個小孩來說,太不公平了,因為TA在路邊玩是對的,那些在路中間玩的十幾個小孩是錯的,因為鐵路中間是給火車行駛的,不是給小孩在路中間玩的。

被火車壓死的小孩,TA的爸爸媽媽很難過,難過是正常的,但沒辦法,只能坦然面對。

我覺得潛意識是人的本能反應,心腸好的人和心腸壞的人可能反應不一樣,經歷多的人和經歷少的人反應也不一樣,聰明人和笨的人反應也不一樣,總之不能一概而論。


隆錦慧


我們都被囚禁在自己的意識裡。理解這句話之前,還請大家嘗試理解這樣一個觀點。我們其實都生活在兩個世界,第一個是我們生存的客觀世界,例如,目前的科學可以證實的,我們生活在宇宙中,銀河系裡的太陽系的一個我們稱之為地球的行星上。月亮圍著地球轉,地球圍著太陽轉,公轉自轉的時間,一年之內的溫度變化等等,這些客觀的事實。另一個世界,就是我們大腦意識營造出來的思維世界了,也可以稱之為你認為的世界,例如,你認為誰好誰壞;你認為別人是什麼樣的人,你認為你在別人心裡是什麼印象;你的衣著打扮;言談舉止會給別人留下如何的印象;你看一部電影或者電視劇的感受。我們的這些自認為,也就是我們的意識受影響的方面的很多,例如自己的情緒,成長的經歷,教育的經歷,身邊人的三觀影響,世俗觀念的影響,這些都構成了我們的意識。我們都是依據自己的意識來做事情的,無論我們的意識是接近客觀真實世界,還是偏離了客觀真實的世界。每個人腦中由意識構成的世界都是不同的,對同一個人,同一件事的看法和解決方案也是天差地別的。按我的理解,這就是我們都被囚禁在自我意識裡的本意。我們做不出超越自己意識的事情。例如,幾百年前的“天方地圓”說,和“地心說”,現在我們知道無比荒謬的結論,在當時卻是大家共同的認知,那時的人也是由那些錯誤的認知構成的錯誤的意識來指導他們做事。而當下的東西我們認為千真萬確的科學事情,以後可能會證實也是錯誤的。而當下我們卻也是按照這些認知構成的意識來做事。我們所有的認知構成了我們的意識,意識分表面意識潛意識。意識決定了我們的思想和行為,我們按照自己的意識來做事情,我們也就都被囚禁在自己的意識中。


簡單魯


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每個人只能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看到這個世界,而無法瞭解他人的意識。正因為如此,我們人類才會彼此隔閡,才會說需要有同理心和共情。因為每個人的意識彼此獨立,所以有了區別之心、執著之心、有了是非對錯、世界隨之變得五彩斑斕。但是最終發現世間一切還是有一個最終的道,佛家又說萬事皆空一切都是幻象,其實都是表達人很渺小執著於自己的意識之中,是苦難的根源,知道頭頂上還有一個宇宙和終極的道(只能這麼形容了,反正都是一個意思),我們就能更好的理解自己就是那個道,就能真正放下自己接納一切,很多我們認為的就不是那麼重要的了。

所以我們人類很容易執著於此而禁錮自己,進而有了愛恨嗔痴、喜怒哀樂,有了各種慾望,無法感受純粹的內心自由和快樂。道德經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也是直接指明瞭我們的世界的發生和我們的意識相關聯,我們的思維本來是混沌的,出現第一個神經細胞並長出樹突開始,我們對這個世界已經開始有了好和壞的區分,再長大些就把世界分成對的錯的,家裡有三個人爸媽和自己,事情開始變得變化多端起來,意識也開始複雜起來,最後大了成熟了發現世界其實精彩紛呈,是非對錯之間還有灰色地帶,隨後年紀稍長了,才開始又不羈對錯,不急於分辨,發現自己內心反而有坦然了… 最終又迴歸於自然和自然規律融為一體。

所有的宗教和一些智慧其實一直在給我們以了人很多啟示,我們置若罔聞。但是隻有最終認識到自己,才能真的和世界融為一體,這即是我們古人說的天人合一。這時你就反而對自己的意識和他人的意識的存在但又不盡相同的事實有了更深的理解。


程昕獵人JEAK


首先理解一下意識的概念,意識是人的頭腦對於客觀物質世界的反映,是感覺、思維等各種心理過程的總和。簡單地說,就是你看到一個事物在你的大腦裡反應後,而產生的想法。意識有很多,如,安全意識,政治意識,大局意識等等。人的意識形態受思維能力、環境、信息等等因素影響。不同的意識形態,對同一種事物的理解、認知也不同。一般來說,物質決定意識,比如工資2千左右的與工資1萬左右的人的意識就不一樣,處事方法也不一樣。再者,思維能力也決定了你的意識,同樣的問題,你只想到一種解法,而思維能力較強的人,就會有多種解法。所以,我們要多廣泛地學習各種知識,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和對事物的理解能力,盡力不要幽禁在自己小意識裡。謝謝!



梅園香雪


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一個人的信念想法,價值觀一旦形成,很難被改變,因為我們都執著在自己的世界裡,我們用自己過往的人生經驗去對這個世界,對世界萬物,對他人賦予意義。因為每一個人的過往的人生經驗不同,生活經歷和成長背景不同,所以我們對這個世界,對世界萬物,對他人賦予的意義是不一樣的。但是因為我們都很傲慢,我們不願意真正的去了解別人的想法信念和價值觀,所以我們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跟我們想象出來的別人在互動,沒有跟真實的人在互動。所以我們很難走進別人的世界,別人也很難走進我們的世界。所以我們都幽禁在自己的意識裡。


漢惠心理工作室但老師


感謝悟空小秘關懷及約題。叔本華是誰我不知道,其思想路數不清楚,本無權敘論。但,單此一句話可談一點自見,其語完全正確,即:一個人的能力僅來源於其人的自經勵經過經受,其它一切僅為參考參照。理解者不對,意識不可能被幽閉幽禁,意識永恆的對生命物質的自體內外偵察著的,除疲累後的睡眠外永不停歇。人及人生以及人群可被知識技術侷限,在沒有創發者出現時,因意識只能專注於現有知識及技術才顯得被囚閉了。這僅限於學仿模仿背記者,而不存在自有所發現發明創造者身上。此個人見不知對否,望諒。


味哎兒


一個人只有在獨處時才能成為自己,誰要是不愛獨處,那他就不愛自由,因為一個人自由獨處時才是真正的自由!

每個人都被幽禁在自己的意識裡,我們的生活樣式,決定了我們自己被自己的意識所控制,你的意識則被你自己的認知,學識,感覺,做控制,所以一個人被自己的感情,觀念,和願望所控制

任何事情都有它之所以如此的理由,或者說沒有一個無法被解釋的事物!


旅行巴士


這是指俗人,也是西方哲學的侷限性!因為西人太強調自我!所以叔本華認為每個人都被囚禁在自己的意識裡!他沒研讀過佛學,所以他說每個人,而佛學就破了這一侷限,佛學認為開悟的人,就不會囚禁在自己的意識裡,強調無我!無我,那麼,哪還有自己的意識呢?所以也不會被囚禁,所以開悟了,成為一個自在的人。這就是佛學的高明之處!


松生空谷5


人的真正的內心被肉體的慾望與麻木所矇蔽。人的意識的根本是真與善的,但是人大多數時間並不是純粹的、理性的、良知的,因為受到身體與頭腦中各種衝動、慾望的影響,真知意識收到矇蔽,自我被身體意識所奴隸。愛因斯坦也說過 人要從自我之中解放出來,說的就是人要從自我墮落與麻木中解放出來,從身體意識中掙脫出來,坐真正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