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有人說“一根火柴不能給三個人點菸”,原因是什?

83118BDXJC


一根火柴不能給三個人點菸有著一定的世界歷史淵源,與中國傳統文化也有關係,更為靠譜的原因竟然是火柴的長短決定的。下面且聽有書君一一到來。

一、對生命的敬畏和尊重——世界歷史淵源。

相傳在二戰時,漆黑的夜晚,漫漫長夜,堅守在前沿陣地的士兵,用什麼來解憂打發時間呢?當然最好的就是香菸了。

有一天夜晚,一個士兵和昨晚一樣,掏出了煙,給坐在一塊兒的戰友都給後拿起了火柴,“撲哧”一場劃亮了一根火柴,給第一個戰友點菸,接著又給第二個戰友點菸,在他給第三個戰友點菸時,德軍的子彈擊中了第三個戰友,第三個戰友犧牲了。


原來在他為第一個戰友點火時,狙擊手就發現了,只是不能太確定而已,到第三次時已完全能瞄準了。

這件事情傳到營地,就是無論怎麼節約,一根火柴不能點燃三個人的香菸,並作為一個禁忌傳到了每個士兵的心裡。

後來即使有了打火機,這個習慣也保持了下來,點菸不要點第三個人,否則會帶來生命危險,這是對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而這次出事的陣營也是中國的盟軍,自然中國人就知道了。


二、陰陽有別——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

中國有句俗語,“事不過三”,不然到了三就意味著不成棄或不相容、散夥的意思。


一起喝煙的都是兄弟,自然不會希望散夥,那就更不會用一根火柴點第三根菸了。即使用打火機,在點了二個人後,也要讓打火機熄滅了再打一次,才為第三個點菸。

大家都知道,無論是道教還是佛教,在敬香時要麼三根,要麼三柱,不能離開這個“三”字,以表示對道教祖先、佛祖的尊敬或對神靈的尊重,也是一種禮儀。


敬香時有煙,點燃香菸時也有煙,而香燃燒的煙為神靈、佛吸,或點給祖先吸的,而香菸的煙是人吸的。


人不出三界,神、佛與陽相對,陰陽有別,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因此一根火柴只能點燃二根菸,否則是對神靈、祖先的不尊重。

二、火柴太短,去點第三支菸時有風險——最為本真的說法。

室內還好,如果在室外,一般情況下都有風,即使沒有風,人在點燃火柴後,在走向別人為其點菸時,也會帶風。


這時自然而然會用左手合起來為燃著的火柴形成一個保護屏障,點第一個人時還好,第二個時也還將就,到第三個人時火柴只有一小段了。



而火柴前面燃燒的那一段會有灰,為避免傷著手,點菸的那個人會自然而然丟掉火柴,如果這樣已經到了第三個人面前,是極不禮貌的。


為了謹慎起見,一個火柴就只能點兩支香菸了。

這是最為本真的說法了。

現在用火柴的機會很少了,幾乎所有人抽菸都是用的打火機。


雖然不用擔心火柴梗不夠的問題,但有書君還是建議在為朋友點菸時,點了二個人將打火機滅一次,再為第三個人點火,免得在意的人引起誤會,畢竟禮多人不怪嘛!如果無意中得罪了朋友,那才得不償失呢!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這個典故不是中國的,是瑞典人用來騙英國人的。

英國原先有個習俗,是“一根火柴不能給三個人點菸”。很多人從戰爭、禮節、習慣等方面來解釋它的合理性。但這件事根本就沒什麼合理性,這是當年瑞典火柴廠的商人,為了多賣火柴而胡編亂造出來的屁話。

眾所周知,英國人很愛抽菸,而瑞典商人當的是火柴販子,瑞典有個火柴城,名叫Jönköping,這裡有世界上唯一的一個火柴博物館。瑞典商人賣火柴給英國人,但是英國人很會過日子,一根火柴非燒到火柴根才放手,瑞典商人就很生氣,“怎麼能這麼摳呢?”於是造謠說一根火柴不能給三個人點菸,意思是,一根火柴至多隻能點兩個人的煙。聽得人都信了,於是,火柴銷量一下提高了一大截。

這就跟某鑽戒商宣傳它的鑽戒“一輩子只能送一個人”“結婚一定要買鑽戒”一樣。

鑽石是商人炮製出來的偽高檔品,是二十世紀最精彩的騙局,使得鑽石這種跟塑料一樣不值錢的東西賣到幾萬幾十萬,還讓人們深信不疑(在這裡不多做解釋)。戒指商人再宣揚個“一輩子只能送一人”的戒指,那就完美了,韭菜割兩回。全世界的傻白甜都一樣,都是人傻、錢多、欠割。當初愛得深,碰上渣男怎麼辦?當初戀得切,被戴綠帽怎麼辦?

不管不管,不買就是不愛我。

回到火柴上。

火柴商人也是利用的人們的“被尊重感”來製造彼此之間的矛盾,“你竟然不單獨給我用一根火柴,是不是不尊重我?”是不是和一生只能送一個人的戒指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呢?到最後竟被人津津樂道,說成是一個了不起的、神秘的禮節,並從戰爭、戰略、禮節、風俗上來強行解釋,真的是很可笑。

如果你問一箇中國人“為啥一根火柴不能給三個人點菸啊”。

部分中國人會反問:“有這回事?”

另外一部分則會幽默地說:“點多了燙手。”


豆子人民藝術家


這個問題要從軍事的角度去理解分析。

就像老話兒說的,兩人不對火兒,三人不點菸,就是這個道理。

一個權威的解釋是二戰時期,美歐聯軍對陣德意志軍隊,兩軍近在咫尺,躲在陣地裡相互瞄準兒,專門兒打那些死不開竅、偶爾露頭的活靶子。盟軍一個士兵陣地上煙癮犯了,憋得五脊六獸、抓心撓肝,挲摹四周靜寂無聲,忍不住掏出煙來點火,一下子吸引了周圍的弟兄們,都貓腰湊過來點火抽菸,那個火機就一直開著,一個,兩個,三個,輪到了第三個點火兒的時候,對面兒的槍響了,“咕咚”一聲,那個還沒等點著的倒黴蛋兒直挺挺栽在了地面兒上。

原來是點火兒的時候,幾個湊在一起的人竟然忽略了對方的狙擊手,也忽略了自己的身家性命,竟然從戰壕裡站起了身,雖然只是剎那之間,但就是那短暫的一瞬,給了彈無虛發的對手一個絕佳的射擊機會,也讓這傢伙煙還沒抽上一口就匆匆去見了上帝,實在冤哉。

現如今的社交場合兒,也有這樣的規矩,就是無論手裡的傢伙是打火機還是火柴,都只能是至多點兩個,無論如何到第三個都要重新來過,打火機要重新燃起,火柴要再次點燃,這是一個社交常識。

還有那新婚之夜鬧洞房的,一顆巨碩的火柴只能點一支菸,甚至是幾顆火柴都點不著一支菸,這當然是“鬧”的熱鬧所在,但也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無論怎麼算,第三個被點火兒的,都是該死的倒黴蛋兒。

即使是目下的安全時期,輪到第三個人時,即使你不熄滅,對方也會張口吹滅火源,因為誰也不願意充當那個即刻去見上帝的該死鬼。


龍吟148119260


前輩的教導版本:座標安徽某個縣城,按照老菸民的說法,點火不能點3個人,和火柴不火柴的沒有關係,打火機也是一樣的。打火機點菸都需要點兩根之後熄滅,再重新點第三根,或者不點第三根,第三根和其他的對火就可以了。因為三火諧音於散夥,很不吉利,我的家鄉就是這樣的情況。


歷史典故版本:說的是在戰爭期間,點菸暴露位置的事情,一點讓人注意,二點讓人瞄準,三點直接上天,此說法來源於外國,後來流傳到了國內。大致是這麼個意思。


無商不奸版本:和鑽石的“一顆恆久遠”“一生只送一個人”一樣,“一根火柴不能給三個人點菸”也是由商人杜撰出來的,目的就是為了增加火柴的消耗來提高火柴的銷量。一根火柴點三根菸,虧死了。


真實生活版本,按照現在火柴的長度與質量,以及燃燒速度,以及點菸的速度綜合考慮,得出結論,拿火柴點菸,點到三根大概率會燙手。


當然現在沒多少人用火柴了,這個點菸方面的習俗似乎也沒有流傳下來,誰有事沒事數你一把火點了幾根菸,閒著無聊麼,反正我們小輩在一起的時候是不顧慮這些的,嘬就完事了,吹牛時間都不夠還計較這些?


簡族


現在很多人抽菸都是用打火機,但是在過去,大家都是使用火柴,甚至還流傳一句俗語,一根火柴不能給三個人點菸,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要解釋這句俗語,不得不說另一個有趣的事情,現在結婚都要買鑽戒,但是鑽石最開始還沒有塑料值錢。

商家為了抬高鑽石的身價,開始宣傳“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漸漸地鑽石就成了高檔品。

一根火柴不能給三個人點菸,同樣也有貓膩。當年瑞典商人賣火柴給英國人,但是英國人勤儉節約會過日子,一根火柴燒到根部,才肯放手。

瑞典商人看到了,就非常氣憤,英國人怎麼能這麼摳門呢,連一根火柴也不放過,我們必須想想法子賺錢。

於是就造謠,一根火柴不能給三個人點菸,沒想到火柴的銷量提高一大截,漸漸這個說法就擴大到很多國家了。

還有種說法,西方人比較忌諱連續給三個人點菸,這樣會給第三個人和後面的人,帶來非常可怕的厄運,同時也是不禮貌的行為。

在中國也有事不過三的說法,如果一根火柴同時給其他人點菸,第二個、第三個人就會覺得,你也太尊重我了,用過的火柴還給我用。

而且火柴那麼短,點到第三個人的時候,肯定燙手,不信你試試~


找靚機科普君


1、西方的故事

話說,在二戰或者更早的某次歐洲戰爭中,雙方陷入了膠著狀態。士兵們都躲在戰壕裡,狙擊手輪換著監視著敵方的陣地,射擊對方冒頭的士兵。

這種狀態持續了很久,躲在戰壕裡的日子是在不好熬。有個士兵拿出了香菸消遣,士兵們很快湊到了一起,大家傳遞著火柴紛紛點燃了香菸。

戰爭中的物資都是非常稀缺的,尤其像火柴這樣的非必須品,更為珍貴,所以一根火柴點燃後,往往要點很多根菸,當然也會煙對煙的“借火”。

一根,兩根,香菸不斷被點燃,火柴還在傳遞。已經點燃煙的士兵開始吞雲吐霧,所有的抱怨都在吞吐之間消失的無影無蹤,其他的士兵還在等待火柴傳遞到自己手上,期待著享受活神仙般的感覺。

當火柴傳遞到第三個人的時候,突然,“砰”的一聲槍響,第三個士兵倒下了,手裡還拿著香菸和點燃的火柴,火柴很快熄滅了,與士兵的生命一起逝去了。

原來士兵們在點菸和傳遞火柴的過程中,暴露了目標,被敵人的狙擊手盯上了,火柴在傳遞的過程中,給了狙擊手鎖定目標的時間。

後來戰場上就形成了不成文的規矩:一根火柴不給三個人點菸。戰爭結束後,士兵們依然保持著這種規矩,畢竟是用生命換來的教訓。慢慢的,就成了一種社會大眾的習俗。

2、中國的講究

“香菸”傳入中國是近一百年以內的事了,以前都是抽水煙或旱菸袋的,所以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是沒有這個說法的。

“點三根菸”是就是年代香港黑幫電影裡的經典橋段,如周潤發主演的《監獄風雲》,農曆新年,在監獄裡祭奠去世的老婆,但監獄裡的條件,沒辦法燒紙上香,只能用“三根菸”代替“三炷香”。《監獄風雲》太經典了,其他黑幫電影大量借用這一橋段,祭奠死去的兄弟時,往往用煙代替香,體現江湖兒女的感情和不拘小節。

香港經濟的繁榮,香港文化的“北伐”,影響著整個大陸,國內也慢慢開始了模仿,有了“一根火柴不給三個人點菸”的說法,但更側重“不給三個人點菸”。

3、調侃的說法

為什麼一根火柴不給三個人點菸?因為燙手啊!火柴就那麼短,能燒多長時間呢,給三個人點菸,可不就快燒沒了嗎!


師說歷史


最具戰爭味兒的解釋

話說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敵我雙方對峙,在那種死亡威脅環繞的氛圍裡,吸菸也許能讓自己的神經暫時放鬆下來,於是戰壕裡的戰士們就圍在一起吸菸,有人說不會被狙擊手盯上,說點著趕緊扔掉,再說敵我雙方都有狙擊手,敵方的狙擊手不會輕易暴露位置,大家就僥倖的吸菸。

但是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一次吸菸的時候,就被敵方狙擊手盯上了,第一個人點著了火柴,狙擊手看見光就舉起了槍,火柴給了第二個人的時候,對方已經在狙擊鏡裡瞄準了,當傳到第三個人的時候,啪的一聲。。。第三個人倒下了!

由此,第三也就成了他們避諱的事情!

最具中國風的解釋

中國人講究事不過三,總覺得自己要麼被放於第一位,要麼被放在第二位,所以放在第三位大家都不願意。

那些聰明的人掌握了這個心理,於是從來都是一二一二的重複,沒有第三的說法。同樣生活裡出了軌都是叫小三小三,從來沒說小二吧,或者小四,小五,小三就代表後面的一切了!

最具恐怖氣氛的解釋

就像玩筆仙一樣,也許這個世界存在著異度空間,那些異度空間的人,對光也敏感,傳說當給第三個人點菸的時候,第三個人的旁邊總會有些怪異的東西!

我倒是沒試過,不知道是真是假,膽兒大的可以試試!

最具愛心的解釋

這個說法來自於《安徒生童話》中賣火柴的小女孩,小女孩飢寒交迫,把溫暖寄託在點燃的火柴上,那一次火柴還剩三根,當點燃最後一根的時候。。。

第二天小女孩就帶著笑容去世了,所以火的第三次亮起,也是大家避諱的!

最靠譜的解釋

以上解釋,可以接受,但純屬扯淡!最靠譜的解釋是:

火柴長度約3cm,擦然後大概以4-6mm的速度燃燒,如果均勻的燃燒的話,估計可以燃燒5-7秒,傾斜度不同,燃燒的速度也不一樣。

你的手指還還需要捏住約半釐米的長度,我們按照5妙算,當你給第三個人點菸的時候,幾乎就燒到你的手指了!

火焰的溫度在幾百到-1400度左右,我們按照800度算,你的手指能受得了嗎?



行走的糖果


作為一個老菸民,個人認為所謂的一根火柴不能給三個人點菸絕對是一個偽命題!為什麼這樣說?因為禮儀是人規定的,既可以規定就可以打破,正所謂不破不立!作為一個地道的中國人我們經歷了太多陳規陋習的束縛和太多封建禮教的毒害!抽菸本是一種不主張不提倡的個人行為,但考慮到對個人私生活不宜介入太多的態度,我們對個人吸菸一直持不置可否的態度!即不極力提倡!也不過分打壓!期間的分寸自己拿捏掌握!


至於一根火柴不點三煙我是這樣認為的:抽菸必須點火,敬菸自有人給點菸!有煙沒火和有火沒煙及既沒有煙又沒有火都不是正經抽菸的人!過去在物質相對貧乏緊缺的年代,人們一分錢恨不得掰成兩半花!一支菸分多次抽,一根火點數支菸的情形自是不少見!窮就沒了講究!富就生出了許多禮儀!這才是真的!

至於國外的傳說和國內的禁忌當在其次!戰爭年代因為劃亮一根火柴而暴露目標而招來滅頂災難的事例確不少見!這錯不在誰在抽菸和給誰點菸,而是不該劃亮那根火柴!在和平建設年代勞動歇腳圍坐一圈抽菸解困,你敬我點誰還會在乎誰先誰後!又有誰還在乎一根火柴點了幾支香菸,重心在吸菸!而不在形式!只要有煙抽有火點就是一種快樂!


冀之筆


本是路過,誰知看了兩個答案,說的都是什麼和戰爭有關的。個人,不知西方是否也有這種習俗,這裡僅講講我們東方。

我們現在的許多習俗都受道、佛、儒三教的影響。中華,自古就是禮儀之邦,這是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在飲酒、喝茶等一些日常生活上也有體現,以示對客人的尊敬。這些都是儒家“禮”的表現。

給客人遞煙、點菸也有規矩:菸蒂對著客人,表示禮讓——客人拿取方便。點菸時一火不點三——事不過三,也表示對後面客人的尊重——不分尊卑。

而形成這一習俗的第二個原因就是:道、佛的影響。道家以三為尊:三清、三光、三才等。佛門也有特定意義:三寶、三戒等。

道家、佛門對上幾枝香雖無明文規定,但隨信徒、修士的口口相傳:絕大多數人都上三枝香——以示對道祖、佛祖的尊敬,顯己虔誠之心。

久而久之,三枝香就成了拜道禮佛的代表。而所拜者皆為世外神、佛,與陽相對。這就有了“陰陽有別”的說法。煙與香極相似,點之都有煙。不同處:煙為人吸,香為拜祖。

陰陽有別,這是受道、佛文化的影響,是點菸不過三的另一大原因。亞洲國家受中華文明影響極大,現在許多國家還留有中華文明的影子(如日本文字中有漢字等),也包括生活習俗(如韓國也過清明節,甚至還列為自己國家的傳統節日,已申報世界文遺)。

這些生活中的風俗、習慣,都是受文明發展的影響,才逐漸形成,並傳於後世。


儒道之主


點菸其實是一個場合上必不可少的禮貌,故事來源就不說了,但就實際情況而言,之前的火柴燃燒非常快,基本上點完第二個人的時候火已經要熄滅,甚至燙到手指,所以火焰以不能支撐點燃第三個人的煙。“一根火柴不能給三個人點菸”也可以說成是一句廣告語,很經典。

而對於重要場合來說,給別人點菸,尤其是長輩,也是一種尊重,當然尊重別人的時候就會先給他點菸,然後是自己,你不可能直接點完以後再給其他人點,也是一種不尊重。

總的來說現在就是一種禮儀,記在心裡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