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5 揭祕粉絲集資利益鏈:粉絲應援愛豆的錢,最終落入了誰的口袋?

《創造101》選手的公開集資超過4000萬元,而比賽早已落幕,各家粉絲為偶像應援集資的賬目卻似乎仍未算清,豆瓣、微博等平臺陸續出現了不少對集資去向的質疑,甚至有人稱,某選手的粉頭(注:粉絲團的頭目)已捲款跑路喜提海景房。

粉絲的支持、熱情、單純和好意,本不該是本糊塗賬。

這位粉絲對“粉絲集資”的質疑就挺有代表性的:“集什麼資?誰發起的?誰來管理?有公開賬目嗎?有去向監管碼?我說了會為愛花錢就會花,有CD就買,有劇就追,有電影上映就去看,有代言也會入,可粉絲應援集資?幾十萬的賬目誰負得了責?你們不怕嗎?”

小飯今日化身一個粉絲代表,來探究這個問題:我為偶像應援的錢,經過了層層“利益鏈條”,最終落入了誰的口袋?

1.粉絲後援會

粉絲後援會的“應援”、“集資”被解讀為:把資金彙集起來,方便統一進行合理的資金安排,拿大錢辦大事,更有效率。

在《創造101》大火的時候,有粉絲曾透露,她每天在騰訊視頻上為“愛豆”投票,但效果不佳:每個普通用戶每天投票上限是11票,買會員定製卡就可以投132票;但如果買20張卡,則需要每天切20個賬號去投票,大部分粉絲沒有這樣的時間。

於是,她把錢給了愛豆的粉絲後援會,後援會組織有時間的粉絲成立“打投組”專門給愛豆投票,最大化地使用粉絲的投票錢。

這便是粉絲願意把錢交給“組織”的最主要原因:自身時間、影響力和能力有限,但“組織”能夠高效、規模化地為偶像應援,發揮抱團優勢,儘可能為偶像提供支持。

據瞭解,較為成熟的粉絲後援會都有其組建框架及內部管理,比如負責各種群組的管理、打投組、美工組、視頻組、數據組、輪博組、控評組、應援物寄發、應援會集資平臺鏈接管理、集資代打微信號、支付寶賬號、總賬會計、總賬審計等各種環節,均有專人負責,且在不斷髮展壯大的過程中還會“招新”。

後援會、粉絲站等粉絲團體不斷髮展和,“賬目問題”也隨之而來——賬目不公開、監管方缺失等問題是被粉絲集中質疑和詬病的焦點。

其實,也有不少明星的應援會是及時公開賬目的。比如張藝興的“XingPark”,將所籌總金額、使用金額、應援物資單價明細,剩餘金額清晰公佈出來。

揭秘粉絲集資利益鏈:粉絲應援愛豆的錢,最終落入了誰的口袋?

劉憲華的粉絲集資則會公佈每一位粉絲的集資明細、總金額、總支出、賬目餘額和實際餘額。

揭秘粉絲集資利益鏈:粉絲應援愛豆的錢,最終落入了誰的口袋?

上述這種主動、及時公開“賬目”的粉絲應援團體並不少,粉絲應援的錢得到了合理高效的使用。

但隨著集資平臺、集資手段越來越多樣化、便利化,粉絲集資的資金總額越來越大,速度也越來越快,一些問題逐漸暴露出來,比如前文提到的“《創造101》比賽早已落幕,各家粉絲為偶像應援集資的賬目仍未算清”等問題。

粉絲團體畢竟不是專業的審計公司,超過4000萬元的集資金額也不是一筆容易清算的小數目。

比較正規的後援會集資,會建立QQ群全程監督資金使用情況,在應援結束後,有些還會請專業審計對賬目進行核算並公示。但無論粉絲經驗多豐富,涉及鉅額的資金流動,必然存在巨大風險和隱患。

當“粉頭”跑路真正發生時,大多數粉絲除了在網上進行聲討,別無他法。

由此,粉絲團體中處於決策、領導地位的的“粉頭”這一身份逐漸受到外界的關注。

2.“粉頭”(粉絲團的頭目)

正是由於經常有大規模的集資應援活動,“粉頭”橫空出世,成了粉絲圈中的重要角色,他們可以通過群、官方論壇、貼吧等發佈信息,號召甚至煽動粉絲集資。

粉頭儼然是粉絲圈中的kol,一般是後援會或偶像應援網站的負責人,也是日常集資款項的主要負責人。要組織一個完整的職業粉絲團,一個經驗豐富、能力強的“粉頭”起到關鍵作用。

粉頭處於粉絲圈高層,對粉絲具有號召力,有知名度和影響力的粉頭會引起偶像、經紀公司的注意。因此,他們比一般粉絲更容易接觸到偶像,掌握偶像的相關信息信息。

所以,近年來不少“粉頭”開始利用偶像“反向圈錢”,形成自己的利益鏈條。早期一點的粉頭會利用自己的明星資源,販賣明星的航班信息,滿足粉絲的接機願望。還有一些“前線”粉頭拍到明星照片後,拿到“飯圈”售賣,這種“代拍”市場很大,粉絲願意為這種照片買單。也有粉頭在集資售賣偶像周邊、應援物資時從中賺取“差價”。

此外,還有“職業化”的粉頭,在偶像暫未大紅的時候建立應援網站(俗稱“站子”),等到偶像有了一定熱度和知名度,就轉手賣站換錢。

粉絲的一部分應援錢,被部分粉頭以“營利”的方式賺走了。對此,粉絲普遍表示是“心甘情願”的,畢竟雙方是自由買賣關係。

還有一種令粉絲無奈的“不可控力”,是粉頭”圈錢跑路“,這種損失往往是巨大的。

有粉絲透露,在偶像比賽期間,她們集資了30多萬元,但負責人最終沒有為偶像買卡投票,資金去向不明,比賽當天“粉頭”還宣佈關閉站子。

近幾年,這種案例逐漸增多,圈內很多粉絲戲稱,“粉頭當得好,喜提海景房”。

這讓粉絲的應援錢白白流失。但由於監管缺失、粉頭缺乏資質審核,對粉頭及各種應援站的身份認證並沒有明確標準,而粉絲應援集資平臺對籌款發起方暫時未有嚴格的審核和追責機制,粉絲也無可奈何。

3.粉絲平臺

《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這兩檔節目走紅,帶火了一批粉絲平臺,比如OWhat、摩點、好願網等。

揭秘粉絲集資利益鏈:粉絲應援愛豆的錢,最終落入了誰的口袋?

僅拿《偶像練習生》為例。據明星資本論統計,在粉絲應援平臺Owhat上,《偶像練習生》前20名的練習生粉絲就集資了超過1300萬,有近50個粉絲團體參與。這還只是公開的集資金額,為了在決賽階段不暴露底牌,各家粉絲組織有意隱藏了部分集資金額,如果算上隱藏金額和散粉自發參與的投票活動、同款購買,保守估計粉絲貢獻出了2000萬元。

揭秘粉絲集資利益鏈:粉絲應援愛豆的錢,最終落入了誰的口袋?

這些錢主要被花在投票、線下應援、生日應援和雜誌集資等項目上。粉絲為了宣傳及支持偶像,會做一些燈箱廣告、商業中心LED屏投放、機場廣告和公交車車身廣告等,在《偶像練習生》節目錄制或線下見面會,粉絲也會做一些應援,花籃、廣告牆、易拉寶、燈牌、手幅等一應俱全。

那麼,粉絲平臺依靠什麼盈利?

業內人士透露,粉絲集資平臺分為主打“應援”的和主打“眾籌”的兩種。

主打“應援”的粉絲集資平臺,提供各種應援商品,小到周邊製作,大到地鐵、大巴、機場的廣告投放等,每種應援形式被視為一件商品,此類平臺盈利主要來源於差價。

而主打“眾籌”的粉絲集資平臺,則以各種主題活動幫助粉絲籌集資金,此類平臺則好比資金託管方,盈利模式主要靠眾籌抽成。有粉絲稱,每個眾籌平臺抽成點不一樣,有的是3%,有的低於3%。

也就是說,粉絲為偶像應援的錢,也有一小部分,流入了粉絲平臺的“腰包”。

4.活動主辦方

活動主辦方從粉絲應援中盈利的模式,騰訊可以說最有發言權——《創造101》由騰訊視頻、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聯合出品。

截至6月23日中午12點,101整體粉絲公開集資達到4453萬元,加上未公開數目以及各種私人集資,最終整體集資超過5000萬元。

集資項目,除了極小部分用於常規的自制周邊和應援之外,剩下的將悉數用於購買騰訊視頻的會員卡。因為粉絲必須要購買騰訊的定製會員卡,才能獲得121票;有了大量的票,才能把自己的偶像“投”到靠前的位置,最終送偶像出道。

可以說,在《101》定製卡投票階段,錢是投票的唯一條件:如果要幫助偶像出道,砸錢是粉絲唯一能做且需要做的事情。

超過5000萬元的集資,最終成就了一部分粉絲的偶像成功出道,同時,也讓騰訊公司賺了一筆。

5.品牌廠商

應援力度的大小直接決定著愛豆的星途,粉絲們深諳這個道理。

所以,為了讓愛豆留在舞臺上、持續曝光、擴大知名度,粉絲們不惜花費重金應援來證明愛豆的市場價值,以此來倒逼經紀公司和市場給愛豆提供更多的資源。

舉幾個案例證明粉絲應援的瘋狂購買力:

易烊千璽登上《尼龍》雜誌封面時,3萬本雜誌1.5秒內售空,每本售價50萬,銷售額150萬元;

王源登上《時尚芭莎》封面,16萬冊8秒內售罄,銷售額接近500萬元;

王俊凱的電影《解憂雜貨店》上映,其單個站子就組織了109場包場活動。

揭秘粉絲集資利益鏈:粉絲應援愛豆的錢,最終落入了誰的口袋?

各品牌廠商也深知這一點,他們也樂於與粉絲團隊強大的“流量明星”合作,讓產品銷量暴增。

此外,也有粉絲為了遵循遊戲規則,被“捆綁”式的讓品牌商獲利。

比如,在《偶像練習生》的投票階段,農夫山泉的投票規則是:買一箱維他命水,送48次投票機會,3月28日決賽前最後一次購水,票數翻倍。為此,很多粉絲一邊喊著維他命水難喝,一邊整箱整箱的購買。

據瞭解,在節目的加持下,活動期間農夫山泉線上銷售額增長了500倍,五款維他命水總共賣出了6.7萬筆,按照許多粉絲一筆買好幾箱來算,賣出10萬箱的話,銷售額就是1000萬元。

粉絲們依靠強大的購買力,成就了偶像的影響力,也成就了各廠商的銷售額。

————————————————————————————————————

“我現在已經傾家蕩產了,所有的錢都拿去集資,現在只能省飯錢了,反正我18歲了,又不會長個子,過了這個月,一切都好了。”這是一位年輕粉絲說的話。

小飯只想說:請理智追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