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如何判斷一個投資項目該投不該投?

導讀

這是投資前的研究過程,包括初步研究篩選、行業研究、公司研究,我們看看都要研究什麼。

一、初步研究篩選

項目信息收集上來以後,要進行初步研究和篩選,可以首先將一些真實性、盈利能力、市場前景、產業發展、組織及團隊存在問題的項目排除出去。

項目信息的表現形式一般有商業計劃書、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申請報告等,一旦投資人對產生了興趣,需要進一步研究,最好統一為商業計劃書形式,這樣比較直觀,也比較能夠反映融資方的真實想法。

商業計劃書一般包括企業與團隊介紹、產品與服務、市場需求分析、競爭性分析、市場營銷策略、盈利模式與財務分析、融資計劃與使用方案、風險與防範、結論以及附件等,基本可以把項目的背景、需求及競爭、融資目的及計劃以及項目真實性佐證等問題表述清楚。

對於投資人來說,商業計劃書是認識項目的第一個工具,也是進行項目初步研究篩選的重要依據,應該從多個角度帶著疑問地進行研究閱讀。

下面,就從項目的初步研究篩選的方法展開討論。

(一)研究項目在幹什麼

首先要能夠對公司的產品或服務進行一個清晰的定義。該產品和服務帶來什麼價值或者解決了顧客的什麼問題。

接下來需要弄清楚公司的目標市場是什麼。實際上就是項目的產品或者服務賣給誰,已經賣給了誰,還可以賣給誰等。

再下來要弄清楚行業前景(市場容量) 和潛在的增長機遇如何。實質是市場上有多少人、多少金額會購買這種產品和服務,未來可能又有多少人、多少金額會加入到這個購買的行列,當前的市場發展到了哪種程度,未來的市場增量又能有多大,增速是什麼樣的。

把握住這幾個問題,基本上就能弄清楚項目在幹什麼了。

(二)項目的盈利模式和目前財務狀況

首先要弄清楚項目的盈利模式是什麼,其在盈利模式裡面的構成比例如何。

其次是這種盈利模式的最大優點是什麼。這種盈利模式與其他同類產品或服務的盈利模式有何不同。如果別人也採用這種盈利模式,那我們又有什麼競爭優勢,是壟斷了供應商,還是實現了產業鏈的一體化。

最後是公司的財務狀況如何。項目的盈利成長性怎樣。項目的毛利率和淨利率水平如何、為什麼會毛利率高而淨利率較低,是否管理成本過大,等等。

(三)研究項目的行業地位

首先要研究項目處在行業及子行業產業鏈的什麼部位,是處在有利位置還是不利位置。項目的上游、下游是些什麼企業,項目有沒有被或者使別人前向一體化或者後向一體化的可能。

其次要研究項目的行業及其子行業競爭狀況如何,誰是主要的競爭對手,競爭對手在市場中的地位如何,項目能否排進行業的前三名或者前五名。

最後要研究項目的價值主張是什麼,就是面對行業的競爭,希望通過什麼策略來取得競爭的勝利。是堅持成本領先戰略以進行價格競爭,還是堅持質量取勝走高端市場等。

(四)研究項目的競爭對手

研究項目的競爭對手,需要研究項目處於什麼樣的市場地位,佔有多大的市場份額,主要競爭對手的市場份額有多大,項目同主要競爭對手相比,在下列哪些要素中具備什麼優勢。

1.技術

要弄清楚項目是否具有某些專利和知識產權,如果有,則該技術在國際上處於什麼地位。項目研發經費投入和研發能力如何,有多少專利技術儲備,有多少科研人員,他們的教育和工作背景怎樣等。

2.壁壘

研究項目是否具有壟斷資源,該壟斷資源依賴於什麼要素,是政府權力、天然優勢,還是某種合作或者稀缺資源。這種壟斷給企業帶來了什麼好處,這種壟斷被別的企業打破的可能性有多大,可能在多長的時期內被打破等。

3.成本要素

研究項目是否具有某種低成本優勢,比如土地成本、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機器設備折舊、運輸成本、財務成本、管理成本等。

4.營銷

需要研究項目採用什麼營銷戰略,是價格競爭還是其他,是依靠自己營銷是走代理商渠道,以及是否有完整的營銷網絡,是否有長期的銷售協議,營銷隊伍的專業能力如何等。

(五)研究項目的融資規劃

首先要研究公司需要融資多少,符不符合私募股權基金的投資定位,是否需要聯合投資或者放棄。

其次要研究項目融入的資金怎樣使用。這是非常關鍵的一點,融入的資金幹什麼決定了資金的作用和項目的發展方向,也決定了融資活動中雙方的討價還價。

最後需要研究項目融資後股權結構如何,私募股權基金佔到了多少,是否屬於合理的持股範圍和價格範圍等。

二、行業研究

為了取得對項目的獨立、客觀、公正的認識,私募股權基金經營管理團隊要拋開項目融資方提供的材料,對項目開展獨立的行業研究。

主要可以從下列五個方面進行:

1.行業的宏觀環境研究

首先要研究行業對於經濟環境、宏觀調控、出口增長、投資增長的依賴程度,研究行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作用如何,是否得到政府的鼓勵和扶持,是否會受到政府的宏觀調控,是否符合國家的科學發展、節能減排、環保、資源節約等指導方向等。

其次要研究行業的格局如何,是充分競爭、寡頭競爭還是寡頭壟斷,是民營企業主導還是國有經濟主導。

最後要研究行業的發展階段,弄清楚行業是處於初創、增長、成熟、衰退等的哪個階段,行業處於不同的階段則未來的發展潛力也有所不同。

2.行業裡知名企業比較

對行業裡知名企業的比較,先要看行業裡是否有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業績如何,近3年來的增長如何,市場佔有率如何,是否有虧損的上市公司,為什麼虧損等。

如果沒有上市公司,則要分析為什麼沒有上市公司,可不可能出現上市公司。在未來的上市公司裡,行業前3名公司近年業績如何,增長如何,市場佔有率如何,有無上市計劃,媒體關注度和曝光率如何,知名企業本無重大新聞事件,評估新聞事件對行業的影響等。

3.行業前景預測與判斷

對行業前景預測與判斷十分重要。要弄清楚行業的市場容量,以及未來3—5年的市場增量,要分析行業的消費者和潛在消費群體,以及消費群體可能出現的變化和增長的速度等。要分析行業的進入壁壘和退出的成本,預測行業的增長比率和衰退週期等。

4.行業的制約因素

可以從原材料及供應商、人力資源與勞動力成本、技術創新與知識產權保護、替代產業與技術、市場需求與消費者的遷移、成本控制等多個方面考察行業的制約因素,目的是為了比對私募股權基金擬投資項目與這些制約因素的關聯程度。

5.關聯行業的發展態勢和影響

關聯行業可以簡單區分為替代、互補、供應、消費等行業,關聯行業的發展態勢和對行業的影響對於項目的發展有密切的聯繫。

三、公司研究

公司研究主要從下列幾個方面進行:

1.核心競爭力研究

核心競爭力研究主要從項目盈利模式、市場地位、壟斷特性,品牌影響、供應鏈、技術壁壘、成本優勢、質量管理,客戶資源、營銷手段等要素人手。

2.管理團隊研究

要從價值觀和人格魅力、夢想追求和現實目標、誠信和社會責任、成功與分享,執行力和創新力、競爭與合作、專注和專業等多個角度對企業(項目)的管理團隊進行研究,最好得出比如百分制裡的一個分值,方便進行橫向對比。

考核一個項目到底可行寫不可行,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都是必要的。

3.管理水平考量

主要從生產管理、供應鏈管理、售後服務等方面進行考量。

(1)生產管理

主要包括工藝流程設計是否合理、標準化程度高低、員工是否訓練有素、質量控制水平和廢品率高低等評估。

(2)供應鏈管理

主要包括對採購管理、庫存控制、發出商品管理、應收應付賬款管理等管理水平的考量評估。

(3)售後服務

主要考量企業的售後服務體系是否完善、售後服務是否及時、顧客的意見是否得到充分重視以及進行顧客滿意度調查等。

4.盈利能力考量

主要從企業的毛利率、淨利率、總資產收益率、淨資產收益率、經營性現金流等財務指標進行考量,可以與行業前3名企業進行橫向比較。

此外,要對企業的價值進行評估,包括賬面價值、潛在價值、財務風險等指標的量化估值。

5.企業文化和制度建設研究

主要包括員工對企業發展目標和經營理念的認同度、員工待遇、激勵機制、獎罰實施等方面的考察研究。

6.制約企業發展的要素研究

要研究和分析制約企業發展的要素,可以結合行業研究裡面的制約因素分析來進行。要考慮投資後能否通過增值服務幫助其消除或改善這種制約因素,來決定是否進行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