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寧吉喆:瀾湄合作不發展落後產能

中新社南寧9月13日電 (記者 楊陳 陳溯)“中國與瀾湄國家在合作中相互尊重、平等協商,不強迫彼此接受不符合各自意願和政策法規的合作條件,不尋求超出各國承受能力的過度負債,不發展不符合各國環保能耗標準的落後產能。”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13日在南寧表示。

自2016年瀾湄合作第一次領導人會議發表《三亞宣言》以來,合作已走過三個年頭,瀾湄國家多邊產能合作下一步行動成各方關注的焦點。

當天,“瀾滄江—湄公河國家產能與投資合作論壇”在廣西南寧舉行,寧吉喆表示,目前瀾湄六國正在推進制訂產能合作三年行動計劃、組建瀾湄國家產能與投資合作聯盟、開展“多國多園”合作、建立瀾湄產能合作基金,瀾湄國家多邊產能合作正逐步從共同的意願變成具體行動和現實成果。

中國國家發改委當天在會上發佈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7年,中國對湄公河國家直接投資由22.1億美元增長至36.5億美元,增長65%。工程承包新籤合同額及進出口貿易額均呈兩位數增長。

寧吉喆表示,在當前形勢下,進一步深化瀾湄國家國際產能與投資合作,對於更好地適應複雜多變的世界經濟形勢、鞏固和提高瀾湄國家經濟復甦和增長的穩定性、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推動世界經濟復甦,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積極作用。

寧吉喆就“一帶一路”框架下務實推進瀾湄產能合作分享了四點意見:一是始終秉持“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二是始終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原則;三是始終突出瀾湄合作“不是清談館,而是行動派”的務實特色;四是始終堅持改善投資營商環境、提高合作質量水平的政策方向。

會上,來自老撾、柬埔寨、泰國以及緬甸、越南等湄公河國家政府代表均表示了對瀾湄國家產能合作的支持,肯定了瀾湄國家產能合作在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方面發揮的積極作用,提出希望通過進一步產能合作促進高質量投資,帶動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