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其實是一個文化景點 天涯海角風景區概覽

“天涯海角”是中文裡富有內涵的一個詞。當代,作為一個真實存在的地點和景點,天涯海角風景區究竟是個什麼樣子?本篇做實地介紹。

天涯海角遊覽區海灘上聳立著許多形態各異的岩石,很多岩石上刻有古今名人留下的字跡。其中最有名的是分別刻有“天涯”和“海角”的兩塊巨石,它們也一直被視為愛情的象徵而成為三亞的標誌性景觀之一。

一曲《請到天涯海角來》唱響大江南北,更使“天涯海角”成為海南和三亞旅遊的標誌和代名詞。

其實是一個文化景點 天涯海角風景區概覽

其實是一個文化景點 天涯海角風景區概覽

我國最早的天涯海角並不在三亞。宋元時期,在當時屬於廣東管轄的欽州和合浦廉州分別有“天涯亭”和“海角亭”,那便是我國最早的天涯海角,那時的古人認為中國的南海與中國的南天相對應,這個南天指的是太陽的行區,即北迴歸線以南。

其實是一個文化景點 天涯海角風景區概覽

到清朝時,康熙皇帝按照孔子的儒經《尚書》重新劃定了南天的界限。隨後便派遣清朝大臣苗受、綽爾代、以及法國路易十四皇帝的使者耶穌會士湯尚賢,三位欽差於瓊州(今海南)馬嶺海邊主持測繪並剖石刻寫“海判南天”四個大字,以此為中國疆域的天地分界處。

其實是一個文化景點 天涯海角風景區概覽

其實是一個文化景點 天涯海角風景區概覽

清雍正年間,崖州的知州程哲來到此處,並在天涯灣的一塊海濱巨石上題刻了“天涯”二字。而後民國年間,瓊崖守備司令王毅又在相鄰的另一塊巨石上題寫了“海角”二字。1961年,郭沫若在“天涯”石的另一側題寫了“天涯海角遊覽區”七個大字。至此,天涯灣畔的這片濱海地帶便成了名副其實的“天涯海角”。

天涯石

其實是一個文化景點 天涯海角風景區概覽

天涯石是景區的標誌和象徵。其獨佔海灣一角,已有億萬年的歷史,石上“天涯”二字乃清雍正五年,崖州知州程哲所刻。

海角石

其實是一個文化景點 天涯海角風景區概覽

海邊矗立著巨大的花崗岩石,最高尖石上題刻著“海角”二字,與“天涯”二字遙相呼應,構成了完整的天涯海角。

南天一柱

其實是一個文化景點 天涯海角風景區概覽

清代宣統年間,崖州知州範雲梯多次體察民情時經常往返於此地,看到此石如此剛正不阿,心裡便立下了 “一日為官,終生為民” 的誓言,後擬書“南天一柱”並命人在此石上刻上“南天一柱”四個大字,以祈求施政一帆風順,國泰民安、豐衣足食之意。

海判南天石

其實是一個文化景點 天涯海角風景區概覽

海判南天石是清朝進行地圖測繪活動留下的測量緯度的標誌。“南天”指的是太陽所行區域,“判”是一剖兩半之意,“海”則指南海。“海判南天”全意就是:“南海”在“海判南天”處分為“天南海北”。

日月石

其實是一個文化景點 天涯海角風景區概覽

日月石是海面上交叉矗立的兩塊巨石,分別刻著“日”、“月”兩個字,兩石構成“心”型,相依相偎,因此也叫愛情石。1986年版電視劇《西遊記》孫悟空從石頭裡蹦出的場景,就是在這取景拍攝的。

歷史名人雕塑園

其實是一個文化景點 天涯海角風景區概覽

歷史名人雕塑園塑有黃道婆雕像、林纘統雕像、冼夫人率兵平叛雕像、鑑真雕像、鍾芳雕像、胡銓雕像、李德裕雕像、趙鼎雕像,他們都與古崖州(今三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三亞人”浮雕

其實是一個文化景點 天涯海角風景區概覽

浮雕表現的是一萬一千多年前舊石器時代,“三亞人”漁獵、採集、農桑、宗教的原始生活場景。

熱帶雨林景觀

其實是一個文化景點 天涯海角風景區概覽

這是景區在野生熱帶植被的基礎上,進行植物修整和移植營建而成的。通過修建人造溪流,營造了溼度和溫度適中的小氣候環境。成為海南熱帶雨林景觀的小小縮影。

結語

天涯海角風景區的存在,使人們心中的“天涯情結”找到了物化的載體。四方遊人慕名來此,沿著歷史名人雕塑園、天涯石、海角石等景點一路盡興遊覽,領略“天涯海角”的文化氛圍,了卻心中“走遍天涯海角”的願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