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袁立:有些人永遠修煉不出“中國式的情商”

袁立:有些人永遠修煉不出“中國式的情商”

袁立和“戲精的誕生”之間的互撕已經到了白熱化階段,引發的風波不斷在擴散,整個過程中袁立的表現讓很多聲音都以為她“瘋了”。

想必她參加節目的初衷,應該和很多演員一樣,想試試運氣,看看能否在綜藝時代再紅一把。而當她被刷下來、憤怒地討要說法時,她的目的應該也很單純——只想證明自己不是剪輯的樣子:“我不是精神病”。

當年以全國入學成績第一名考進了北電92表演系,明眸皓齒,青春無敵,而且年少得志,比章子怡成名早,憑《永不瞑目》、《鐵齒銅牙紀曉嵐》一系列走紅。而在國內娛樂圈追求流量的大環境之下,類似她這樣的優秀演員,沒有機會,當然也沒出作品。這些年,她的精力主要在公益事業上,持續多年關注塵肺病人,用自己的錢,長年親自到艱苦環境中,與當地人同吃同住。

作為演員,她並不輸張國立、章子怡、劉燁,在息影多年後以“誕生”為名接受他們的評判,要強如她內心難免落寞,又不想把這種落寞表現,也不想像其他選手那樣謙卑剋制,所以她在臺上的“過度活潑”表現,應該是保護“堅強”的自我,尤其面對章子怡成了前輩導師,新一代鄭爽、歐陽娜娜們流量小花的當紅,又久不演戲,舞臺表現自然會有別扭、不自然甚至尷尬的場景。

袁立:有些人永遠修煉不出“中國式的情商”

她身上巾幗不讓鬚眉的豪爽,直來直去的性格都讓她很難放下身段去迎合誰,也說服不了自己去適應、遷就那些規則。

實際上,這場戰爭也不是晉級不晉級的事兒。

10月12日節目組小導演邀請她上節目,為說服她,對方承諾她晉級。現場她的觀眾投票也遙遙領先,三位導師投了對手,所以她被淘汰。事後小導演向她道歉,大曝節目組太(尤其丹丹)不厚道,與此同時她還在落實合同與討要勞務費。

12月初節目組又高調宣傳說來參加節目的都是自己主動找上門的,沒有報酬,她在微博表示不滿後,發現自己的微博只能發圖不能發文字,懷疑節目組搞鬼。

等到12月9日播出後,她被無數網友謾罵時,才發現自己被剪輯成一個陰陽怪氣的“神經病”大媽,形象大毀的她一怒之下,把與小導演的全部對話不打碼地貼出,將“潛規則”公諸於世,把80萬元勞務費捐給公益基金。

之間兩個月,落實合同、討薪沒惹怒她,被提前爆出淘汰,也沒惹怒她。真正惹她暴怒的是,看到自己的表演形象被剪輯、扭曲成了一個神經病!

為什麼她逮誰懟誰?只不過意識到自己被耍了,掉進人家挖的大坑裡,所以才對所有人失去了友好度。

有點像2014年金馬獎組委會為博晚會看點,以“許諾得獎”騙鞏俐出席典禮,以《歸來》入圍金馬獎的鞏俐,專門借了幾百萬服裝珠寶,走紅毯時喜氣洋洋,料想影后已是囊中之物,卻未想敗給一個沒有名氣的臺灣演員。鞏俐拒絕出席慶功宴,又通過經紀人公開稱金馬獎是業餘電影節,不專業不公平,說這是她第一次參加,也是最後一次。組委會當然也是推鍋給聯絡人溝通不當。

袁立參加的這個節目,也不是什麼拼演技的節目,在觀眾投票領先時,導師竟然可以說你很好,“但是,我希望他們回到學生時代,再出一個作業,所以很抱歉,我選張彤。”好似同學聚會的節奏,概括了之前什麼章娘娘的表情,丹丹的情懷和劉火華的善良。

原本一切還沒到魚死網破的地步,損人利己就想得寸進尺,為了收視率,節目組可能覺得,反正臉皮也撕破了,乾脆再剪輯一番抓眼球,完全不管人家的形象。

換位思考,被人這麼耍,誰不炸?也許別的演員能忍,畢竟還要吃這碗飯;也許很多人也要忍,底層職員迫於生計只好打碎的牙全嚥進肚子裡,繼續苟且生存,期待有一天用“我現在比你過得好”來安慰自己;也許還有人的忍是為了有朝一日,能以更有力的強權去雪恥。

可袁立的沒忍,你可以說她傲嬌、說話不經大腦,個別言論顯現某些知識淺薄。但她就是那種心氣大的女人,被欺負了,就一定要討個說法,執行力超強超快,為達出氣目的,完全不計後果。你可以說她完全沒有與年齡匹配的成熟,沒有冷靜理性的頭腦去分析與思考,抉擇得失。

她的性格決定了她必定那樣做,她就要一門心思要討回公道,想必她明白為此將要承受的代價,而其所有他人,難道不應該也為自己的言行買單嗎?

她的過往形象,穿衣打扮性感與否,信仰宗教與否,與此事毫無關聯。因為這件事,才對她做的公益事業有所瞭解。一個直性子的前知名演員,比較單純,並沒有自詡公知,也沒有以做公益進行道德綁架。

袁立:有些人永遠修煉不出“中國式的情商”

一個性情中人,可能不會去權衡這些行為是否體面,在她們的認知裡,也不同意把受委屈要當成一種人生錘鍊,說得好像受委屈是人生的一種必然,難怪陳丹青說美國人長了一張沒受過欺負的臉。

人人都在討厭不公平、不公正,而當有人出頭時,他們又責怪其不懂人情世故,情商太低,不顧周圍人的感受和利益,對其幸災樂禍大加諷刺,而一旦人家爭取來權利,又歡天喜地一起坐享其成。

人無完人,袁立對公益的堅持和深入讓人很佩服,她只是做了她的選擇,而不想和這個世界同流合汙。世界上多一些這樣的人,才有可能變好。

是最奢侈的奢侈品,是真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