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曾經是家裡的頂樑柱,如今高位截癱、大小便失禁……你願意幫他嗎

N晚報記者 孔嘉敏 通訊員 金 娜

圖片由劉惠惠提供

走進石松林暫時寄住的地方,6平方米左右的空間,幾件簡單的傢俱差不多填滿了整個房間,地上堆放著雜物,想要在房間裡行走,得用跨的。房間裡有些異味,蒼蠅滿天飛。

石松林躺在床上,雙腿萎縮得厲害,妻子劉惠惠在一旁泣不成聲。石松林在述說自己的遭遇時並沒有哭,可是當說到年邁的父母和一雙兒女時,也忍不住哭了起來。

2017年11月14日的那個上午,是石松林噩夢的開始。

曾經是家裡的頂樑柱,如今高位截癱、大小便失禁……你願意幫他嗎

希望過上安穩幸福的小日子

石松林1990年出生,河南開封人。家中父母身體一直不太好,特別是父親,患有糖尿病,每個月打4次胰島素就要花費近兩千元。石松林是家中獨子,也是這個家的頂樑柱,努力賺錢讓家人過上好日子,是他唯一的目標。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幾年前石松林來到嘉興打工,平時在工地上接一些活,有時候還接點裝修的活。石松林總說自己娶了一個好媳婦,不僅為他添了一雙可愛的兒女,還一直在後方幫他照顧父母和孩子,所以他才能在前方毫無顧慮地打拼。

石松林一個月能掙六七千元,除了生活開銷,剩下的全部寄回家中。一家人過得不算富裕,但還湊合。

時間一年一年過去,孩子大了要讀書,家裡的開銷也就更大了。去年上半年,劉惠惠也跟隨石松林來到嘉興打工,在一家工廠找到了工作,一個月有四五千元的收入。

在劉惠惠看來,多一份收入總是好的,這樣日子才能過得更好些。如此一來,夫妻倆加起來每個月有一萬多元收入,除去兩人在嘉興的必要生活開銷,就算加上父母與孩子們在老家的醫療費、學費以及他們的生活開銷,每個月都還能有一些結餘。這讓夫妻倆很開心,一直期盼的美好日子,終於離他們又近了一步。他們不求大富大貴,只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過上安穩幸福的小日子。

一起意外壓垮一個家庭

2017年11月14日,那一天是石松林噩夢的開始,那個上午發生的事,他永遠都不會忘記。

“那天上午我從一家裝修公司處接了一個散活,他們讓我去一戶人家中拆除一面牆,9點50分左右吧,我來到房主家中,站在腳手架上敲擊牆面,突然,部分牆體倒塌砸倒了腳手架,而我也從腳手架上墜落在地。”石松林用“痛不欲生”來形容當時的感覺,他說第一瞬間是蒙的,沒有痛感,隨後痛感才慢慢襲來,那是一種撕心裂肺的痛。

石松林被立即送至嘉興武警醫院治療,但因傷情過於嚴重,轉院至上海第六人民醫院接受手術治療,隨後又到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接受康復治療。

高位截癱並伴有大小便失禁,這是診斷結果,這個結果徹底擊垮了石松林的家庭。

“醫療費已經花了近30萬元,我們自己家的積蓄只有幾萬元,剩下的全是跟老家的親戚朋友借的。”30萬元,對於石松林和劉惠惠而言,簡直就是一個天文數字,劉惠惠邊哭邊感謝親戚朋友,她說要不是親朋好友的救助,他們這個家撐不下去。

石松林的母親得知兒子出了意外,急得心臟病犯了。石松林的父親為了省錢,停用了胰島素,久而久之眼睛也變得不好了。石松林的女兒在學校被同學問道:“你爸爸怎麼坐在輪椅上呀?”6歲的女兒倔強地回答:“我爸爸只是受傷了,他會好起來的。”

“有時候想想不如就這麼走了,可是轉念一想我真就這麼走了,才是不孝順。我還這麼年輕,上有老下有小,我不能這麼不負責任地離開。”說到這裡,石松林再也忍不住,哭了出來。

“這件事對他打擊很大,本來年輕力壯又是家裡的頂樑柱,突然之間……他有些輕度抑鬱。”劉惠惠在一旁說。

你願意幫一幫他們嗎?

石松林在老家休養期間,醫生對他說,每3個月到半年就要去醫院複查一次,可是自上次從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出院後,石松林就再也沒有去醫院複查。“沒有錢啊,飯都快吃不起了!”他重重地嘆了一口氣。

不僅沒錢復查,石松林就連藥都捨不得吃。“尿墊、尿不溼、導尿管這些都必不可少,光買這些就是一項大開銷了,除了消炎藥,別的藥都停了。”劉惠惠說,因為高位截癱、大小便失禁,所以需要導尿管,有時候導不乾淨會引發炎症,石松林也因此經常發燒。

去年意外發生後不久,石松林就將裝修公司、房主等起訴至南湖區人民法院,近日,該案即將開庭。石松林在劉惠惠的陪同下回到嘉興,準備參加庭審。

這段時間,石松林和劉惠惠暫時寄住在親戚狹小的租房內。石松林一直躺在床上,身下墊著尿墊,雙腿萎縮得厲害,雙腳還有些浮腫。

因為要照顧石松林,劉惠惠也辭去了工作。“眼下我們真的負債累累,村裡給我們開了貧困證明,可是,我們沒有了固定收入,每個月的補助只是杯水車薪。”

走投無路之下,劉惠惠想到了求助晚報,希望晚報的好心讀者幫幫他們這個風雨飄搖的家庭。

石松林總是自責地說自己連累了這個家庭,他說眼下只希望渡過這個難關,可是他卻無能為力。

聽了石松林的遭遇,你是否願意伸出援手幫一幫這個無助的家庭?如果願意,請聯繫晚報熱線828281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