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你覺得規則面前需要人性化嗎?人性化的背後是否會帶來問題?你如何評價瑞典遊客事件?

轉身遠眺遠處那一抹夕


規則必須守,生活在同一個空間的不止一個人、一家人。就個案說,很想知道從曾氏一家走進旅館到報警之間,究竟有多長時間?曾先生究竟多大努力進行了交涉?昨天有一則芬蘭的“暖心”新聞被用來“打臉”瑞典,但我們不知道瑞典這家旅館是否最初階段也提供了“暖心”服務。又有昨天剛龍應臺的一段文字,瀋陽警察幫助路上受傷男子,龍氏比較意外瀋陽警察的為民著想。有人留言,跟瑞典警察比比看,咱家的才是人民警察。這裡有一點不能類比。假使曾氏一家因為客觀原因流落街頭或身體不適,瑞典人甚至瑞典警察一樣會很人道很寬大。但不是。曾氏一家三口出現在旅館,明明白白是去“買”服務的,這一條謀生鏈,全球哪裡都一樣,必須有一定的規則、秩序,才能養活全球巨大人口。這是另一種秩序。旅館站櫃檯的,也是謀生的人,要論不公平,對他們而言也不公平。瑞典警察出現的時候,曾氏一家不是處於劣勢的良民,是製造騷亂者。這不一樣。曾經與省城一位老警察聊天,他說“警察難當”,跑警察局來往沙發上一躺,“我沒錢了,送我去火車站”。不送就給差評。這種事還不止一樁兩樁。出門看世界,對比一下,也是希望咱們自己的生存環境越來越好。

教堂,在西方人眼中是求助的地方,一無所有的人可以去那裡尋求庇護。警察把他們送那裡,也許有輕蔑的想法,但是一種解決辦法,因為他們妨礙了其他人的正常生活。

也有人談到愛國。大多數人不是名人不是偉人,每天兢兢業業在做中國人而已。但做一個普通人才最難,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比任何意義的愛國都更愛國。


京夜聊


我認為曾先生沒有違反規則,而是溝通上出了故障,雙方都有責任,因為中瑞文化差異太大。曾先生外出旅遊,還是抱著在家過日子的心態去的,把旅遊當享受,花了錢就是大爺,說實在的,中國遊人幾乎都有這種心態,我有時見遊客與導遊衝突,遊客也霸道了一點。那天我陪老婆去蛋糕店,衝進來一個滿臉橫肉的小夥子,說的什麼,沒注意聽,那樣子象要殺人,那聲音比張飛還嚇殺人,其實小事一樁,預訂的蛋糕沒按時到,我看那售貨員一句話也沒回駁,在瑞典,百分之百報警抓人了。我們的觀念,顧客是上帝,花錢找快樂。我估計,這一套,在西方行不通,我沒出過國,不知老外怎麼想的。我小姨妹夫是加拿大洋人,想問題與小姨子相反,以交稅為例,加拿大有許多抵扣優惠,小姨子總要斤斤計較,儘量少交稅,而姨妹夫則反對,要多交,常常被罵“蠢東西”。我感覺,洋人有點像機器人,程序都是設定好的,對於程序之外的問題,不知怎麼處理,沒中國人那麼多花花腸子。大廳裡不能休息,這是老闆定的,服務員無法更改,服務員就不考慮如何找一個妥善方案,簡單報警了。可能警察大腦的程序設定的更簡單,直接給你送墳地。我提一建議,外出旅遊要放鬆心情,遇事讓七分,切不可抱住舊觀念不放。我常說,出去了,我就是一乞丐,不討錢,只討累。


朵朵佬爺


規則執行是否需要人性化?一個答案二部分:不需要,需要。有規則不能人性化。有規則可以人性化。是說可以人性化。因為規則的基本特徵是強制性的。既遵守的強制性。維護的強制性。所以,規則與人性化不交集。這就決定了規則不需要人性化。這是有原因的。規則本質是非自由的,人性本質則是自由的。規則是被動的,人性是主動的。一旦規則被人性化,必然被人性化腐蝕,規則的價值就不復存在。所以,規則需要強制來維護,不能人性化。然而,任何事物都是辯證的!有句話說,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這句話在許多方面有其合理性。用在規則執行上同樣適用。既規則執行可以人性化,有其存在的空間與適用的合理性。如果將規則劃分成不能人性化和可以人性化二種,不能正確解釋。就是說,沒有規則不可以人性化。但可不可以,決定在情理法的條件及其比例關係,還有就是副作用的有無大小。比如,有車闖紅燈。車上有急病病人,這是理,病人急需救治,這是情,闖紅燈,這是法。但此時路口車輛不多,紅燈剛起,不會也沒有影響交通,危害性極低。此時情理大於法,因此,在執行交通規則上允許人性化。


簡直簡直


悟空呀悟空你掄一個題目讓我回答,置我於輿論的風浪間,你組抱雙手左手託著腮幫子冷眼相看,點狀元評優劣,你好損呀(玩笑)。但也是,提供話題讓人共思,共想。讓人們共長共進,對社會也是個善舉,嚥了。

曾先生一家是我們的國民期間流出的好多信息,目前是單面之詞,不可置多評,但就視頻內容來看,警察的行為是略顯粗暴的這是其一。曾先生一家在孤力無援之時那無奈的嚎啕讓人心痛這是其二。

但問題也來了,一組外國的遊客和一方瑞典國酒店和警察,構圖上游客明顯處於不利的(狀態)。遊客的處境值的(同情)。

但就是這狀態和同情引發了輿論的譁然,這狀態是如何形成的?

推測,曾先生一家是遊客化錢方,我們既然已經到了瑞典,進了你們的店,且也預訂了客房進了店(只是)時間差的問題。

推測,酒店方的認識是你們所訂房的時間,也就是店方和租方的法律約定(預訂)兌現的時間還設有到,酒店對你們是不承擔任何義務的,所以請你們(出去,還是上來就是滾出去)這語言之間的用詞對於後面事件的發展或會起到催化或消化的作用。

曾先生一行還有個能超越規則的理。那就是父親的病和母親虛弱的身子。

推測,酒店方的認識是一組和酒店還沒達成法律互約(預訂)產生相互承諾前提下的你們,對不起,國有國法,店有店規,目前你們不是我們的客戶,所以有病也好虛弱也罷,因為酒店不是慈善機構,抱歉。(這當中所發生的語言使用態度顯示,發聲的高低,酒店立埸的傳遞,曾先生的訴求形態,包括在旁看的父母的臉部表情,形體語言,等等都會左右兩方的情緒)。不是當事人,詳情還有待公佈。

接下來便是我們所看到的視頻內容,說實話看錶象我同情遊客。看內容我有點沮喪。孤力無援也好,無奈憤怒也罷,寧可站著砍頭,也不願跪著訴求的我,只有沮喪和婉惜。我會無言面對江東父老的。

說了這麼多還沒有回答悟空大師的考題,規則面前需要人性化嗎?規則是從憲法大法下派生出來的如,刑法,民事訴訟法等等,細則不及的方面定個區域性的,點面形的特定環境下讓人們去遵守的條列,如(瑞典酒店讓員工和客戶去遵守在這個環境下的工作和約束客戶的行為舉止)對客戶,遵守時間,住店付錢,不大聲喧譁,不隨地吐痰,不隨手扔垃圾等等的狹義上的約束為規則,突破了規則,則涉及到法如(瑞典警察的出動)。你悟空問需不需要人性化?不是需不需要的問題,肯定有人性化之舉。假設同景同地同樣的二個人用同樣的手法造成了同樣的傷害,一人被判了二年,一個被判了三年,為什麼?這當中有傷害的起因,認罪的態度等,造成結果的不一樣,在認定犯罪過程中這就是人性化。但又和瑞典酒事件裡的有人性化和沒有人性化又有區別,現場的當事雙方多少會產生情緒化,推測,警察的考量是不是在爭論過程中場面的難控,且某一方語聲的呷高,會影響其它客戶的利益和權利,所以讓曾先生一家從酒店割開,(瑞典有沒有禁止接近法不得知),這裡就產生了規則和人性化之爭了。

我們預訂了酒店,到的不是時間點又天燈瞎火的,且父病母弱的,我們是店裡的客人,付點錢給通融一下吧,民主社會是慈善業的先驅,想當然思維下得到的不必然的結果。這是曾先生一家的思維。

推測,酒店方是以法津(預訂)為宗旨,用法定的你協我約的法律承諾來保證酒店的正常運營,且賦於店有店規,用法和規來衡量店和客戶的紐帶關係(有點冷)。

但正是有法有規的執行造成了西歐社會的現狀(聲明:不是洋奴,只希望中國更超越姓洋的氏們,不光是財富,技術,更有意識上的超前),產生了西方文明,有想否定的人,但結果會很尷尬的。

所以悟空呀,你這個提問提的太大了,規則和人性化可以並舉,也可以對立。場景,時間,起因,溝通,語言的表達,雙方的思濾,你理解了我便是人性化了,你不理解我,甚至拒絕我那就是規則上的死板(我們常用的)。論到底是國與國,對國民教育的不同,理解迴路也不同。我的提議是拋棄理所當然,情可以講但法更在前,法應該講,當然講,多少的情也可酌,(前面提的犯罪例)。問題是突發事件時的法規和情如何去理解的問題了。不帶情緒下的判斷會更正確。瑞典政府成立了第三者調查組在進行調查,我希望是在不帶有色眼情,沒情緒化本著法規來定出結論,多少理解一點出遠遊者那空煩無底的情緒。(但這不是對和錯之間的理由)。

規則本有情,情在無奈下出規則,遵守了規則就是遵守了情。每個人不以情去綁架規則和法律,中國大地春光無限明媚!!!


亞華36195


問題不在人性與規則上,問題出在理解上,比如,外國人對中國人形象的理解,你只要是哭鬧的,被視為演戲!

你求情,會視為耍賴!'就是說,你求人,必會扮可憐,求人得逞後,就會另一個面孔,神氣得很,這種過橋抽板的個別人害了很多有需要幫助的人。

第二就是認為中國人耍小聰明,蹭旅店也是這些人的小伎倆!為什麼開頭好好的,工作人員會突然態度大變,就是這個問題,你訂了最便宜的旅店,還要蹭大廳,這一下子就把你看扁了。非讓你離開不可。

關鍵一點,就是老人在場,理解為,你們就是:難民式的賴著不走。這是使得人家怕趕你不走,搶先報警拉你走。為什麼拉去墳場?就是讓你不得不反思自己,如果拉你去警察所,你可能還就蹭了一晚了!

所以,是對人理解的偏見造成了問題的出現!


閒適人家


曾先生自己一家被旅館允許在大堂內休息後又再去帶回陌生女子,這就好比我之前舉過的例子,你好心讓在你家門口屋簷下避雨的人來門廳裡避雨,他卻熱情洋溢的替你邀請別人進來一起避雨了,請問你會不會發飆?你會人家瑞典人就也會。這根本不是什麼瑞典人只認規則不認人情。

我說過好幾次了外國人並非冷漠到只說規則不懂人情,外國人很懂人情,只是你自己要識相要感恩,並且絕對不能認為是天經地義的。

可以說瑞典女警對這三人的處置其實很有人情,要公事公辦歧視你搞大可以上手銬帶走,可以直接羈押留案底,還可以接下來直接遣送回國。光是留下案底以後就別想拿到申根簽證了。卻被國人理解為虐待……

我不說別的國家我在瑞典挪威德國這些號稱冷漠的國家遊玩都被照顧過,根本不存在冷漠一說。

我在自己生活的城市也熱情幫助過人,也冷漠拒絕過人,比如別人問路,如果客氣的說勞駕請教,我也會禮貌回答甚至帶他前往,若是莫名其妙走上來喂告訴我這地方怎麼走,那我也會手一揮去去去。這是人之常情。


Julian我自己


戰爭年代國家民族意識高於一切,

和平年代普世價值應該高於一切。

現在是和平年代,那三個人首先是三個沒有教養的人,然後才是中國人。

全人類不分種族有教養的人應該一致譴責,沒有教養的人就隨意了。


野龍吟宵


規則是明確的,人性是模糊的,很多時候、有些地方,人性講多了就變成了人情,付出的額外成本就多了,甚至就越界了,所以這個度不是那麼容易掌握的。

那就回到規則吧。


球是一種態度


規則要看是什麼規則。對任何規則而言,對人的尊重和對人性的良知敬畏才是前提!就那曾姓一家的遭遇,請問瑞典警察的所做所為算有人性嗎?說到底,那是千里迢迢來你們這裡做客的旅客想解決當夜的住宿問題呀。況且是二個老人!我也反感曾姓一家在視頻中的動作。但有一點我們必須搞清,那是他們的這些動作是在瑞典警察粗暴且毫無人性的舉動後發生的。試問在異國他鄉,深更半夜被粗暴對待,不知警察下一步會幹出什麼的恐懼,一個老人已經暈昏過去的著急,叫天天不應喊地地不靈,他們除了儘量讓旁人注意他們他們還能幹什麼?!瑞典警察毫無人性的野蠻在先,他們不夠文雅的動作在後。一個先,一個後,一個是毫無人性的暴力,一個是不夠文雅的呼救,孰是孰非,孰輕孰重,還不清楚!至於那些死也要為瑞典警察洗白,對自己深受警察不人道暴力對待的同胞而毫無同情心的跪洋奴,我只能呵呵了。對了,今天是九一八,如果再來一次日本侵華,這些個人是否也會為日本鬼子找幾點該來侵華的理由?


長簫吹風


公道自在人心!大國風範不能因為三個戲精而越走越偏!外交禮節當然要表明態度!就算是背景還有其他所謂政治因素,但不能混為一談。我們不應該有錯不認,也不應該避重就輕。愛國情懷與小市民自私自利的醜態無底線的道德綁架!事實就是事實!就像廣大網友所說的。瑞典警方固然也有執法問題(不能說是錯誤),因為西方某些國家的執法操作與我國不同。不能一概而論,更不應該指責。可以討論交流!讓兩國在一些細節方面更人性化,更包容些。也需要讓我們祖國人民能看見法制社會的提高!體現高素質高知識的前進方向!別再出現更多低成本的惡性犯法事件。漫延到互聯網平臺上。變成了逆向法制教育。唯有自重,才能得到尊重。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尊重!對個人如此,對國家也一樣。回想一下外交史上許多成功案例!回想下偉大的周總理!咱們是應該驕傲的!與諸君共勉!最後說一句;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