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0 開發區三位“名嘴”各顯神通,贏下這場“大比武”!

開發區三位“名嘴”各顯神通,贏下這場“大比武”!

近日,相城區舉辦了一場

“百姓名嘴”理論宣講骨幹的評選活動

开发区三位“名嘴”各显神通,赢下这场“大比武”!

來自開發區的三位“骨幹”

入選了此次骨幹名單,他們分別是

漕湖街道的朱根法夫婦

漕湖學校的劉浪

以及北橋街道的範林根

开发区三位“名嘴”各显神通,赢下这场“大比武”!

他們都做了哪些事情才能成為骨幹呢?

↓↓↓

朱根法夫婦

开发区三位“名嘴”各显神通,赢下这场“大比武”!

個人名片

朱根法,一名具有50年黨齡的老黨員。他和妻子朱勤英都是文藝愛好者,老朱負責創作,妻子負責將作品搬上舞臺。

老朱的創作均來自日常的生活,他的作品

《漕湖花園真正好》、《老年朋友真幸福》都是宣頌拆遷安置後的新生活,《十八大精神來指引》《喜慶擁護十九大》更是黨性直觀的體現。在相城區舉辦的“吳音傳唱”活動中,老朱創作、妻子在臺上演繹的《我的家鄉在漕湖》被觀眾所認可,更加激起了他創作的熱情。今年是改革開放四十週年,老朱有感而發,創作出《漕湖人民真有喜》,歌唱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美好生活。

夫妻倆說:從日常生活中的相敬如賓,到文娛生活中的相輔相成,老年生活能這樣充實,是最好的,我們就喜歡這樣寫寫唱唱,唱出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

劉浪

开发区三位“名嘴”各显神通,赢下这场“大比武”!

個人名片

劉浪,漕湖學校的一名教師,工作12年,奮鬥了5所學校,從蘇北到蘇南,和學生演繹了無數個故事,每一個故事都如同一幅美麗的畫卷。

來蘇南任教兩年

劉浪像伯樂一樣,挖掘出班級中的“千里馬”

↓↓↓

五年級,我們班有一個彭同學,學習認真,沉默不語。伊始,我認為他是一個只會讀書能考試的學霸。一個月過去了,學校組織一次演講比賽,這位男孩竟然主動報了名,當彭同學演講結束後,臺下掌聲陣陣,很成功。那一次演講後,我關注他就多了起來,通過了解,我知道這個男孩比較喜歡閱讀和寫作,讀了很多書,我就引導他平時積極參加校內外組織的各種活動,並均能獲獎,他而且能自編自導自演相聲,令人嘖嘖讚歎,現在他已經成長為一個陽光帥氣的大男孩。

开发区三位“名嘴”各显神通,赢下这场“大比武”!

劉浪老師,始終認為

教師要善於發現班級中的“千里馬”

並能引導他不怕吃苦地

馳騁在知識的大草原上

最終一定是幸福的

因為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劉浪老師坦言:“可能的話,我會把我的名字劉浪改叫劉住,留在相城大地,因為在這裡我很幸福!”

範林根

开发区三位“名嘴”各显神通,赢下这场“大比武”!

個人名片

範林根,出生於北橋街道蓮花莊村倪家灣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從小喜愛戲曲,演戲曲、唱戲曲、撫絲竹、學創作。八年前,63歲的範林根懷著一顆熱忠公益的心,一手組建了“漕湖之聲”喜慶隊;八年來,他帶領著團隊下鄉進城送大戲,活躍在群眾文藝的第一線,其中有苦,但更多地,是喜悅。

开发区三位“名嘴”各显神通,赢下这场“大比武”!

範林根——

北橋是全國聞名的戲曲文化之鄉,有著深厚的戲曲文化底蘊,我又是一個戲曲愛好者,成立一個團隊可以把有著共同興趣愛好的草根藝人組織起來,更好地為北橋乃至相城、蘇州的戲曲文化添磚加瓦,更重要地是能讓百姓們樂活樂活,讓他們在茶餘飯後不出家門就能看戲聽戲。

开发区三位“名嘴”各显神通,赢下这场“大比武”!

近年來,喜慶隊《老年朋友想開點》

《共築幸福新家園》、《蘇州風光好》等自編節目

演奏百姓喜歡聽的《中花六版》

《四合如意》等經典名曲

隨著“漕湖之聲”喜慶隊的名聲越來越大

演出的次數明顯增多

便萌發利用這塊陣地宣傳黨的政策和

改革開放大好形勢的想法

开发区三位“名嘴”各显神通,赢下这场“大比武”!

在全國上下都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同時,喜慶隊自編自演錫劇說唱《歡慶十九大》。之後帶領團隊自發組織開展文化志願服務活動,下鄉進城,將十九大的精神用百姓喜愛的方式傳送到百姓所需的每個角落,目前為止,“漕湖之聲”喜慶隊以宣傳十九大為主題,

參與三下鄉、群眾文藝巡迴演出等15餘次。

开发区三位“名嘴”各显神通,赢下这场“大比武”!

已經63歲的範林根唯一想做的就是

深入生活、紮根基層

為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

傳播黨的聲音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

我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

開發區的三位宣傳骨幹

切切實實用心付出

為周圍的人帶去關心的同時

更起到了傳聲筒的作用

希望能有更多的傳聲筒

不斷為開發區區廣大群眾的

理論知識普及工作貢獻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