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班主任提醒:小學一二年級不狠抓,三四年級拉開差距!

有的家長說:小學一年級孩子基本不用管,隨便考考就能打95分,讓孩子自己學就好了。其實不然。一二年級,是孩子學習態度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期!而三年級,則是分水嶺,三年級易出現的問題有哪些?有什麼有效對策呢?


小學一二年級所學的知識點固然是小學階段裡最少的、最淺顯的,孩子不用費特別大的力氣就能學會。但是,孩子之間拉開的差距豈是試卷上的數字就能全部展現出來的?


班主任提醒:小學一二年級不狠抓,三四年級拉開差距!


01

為什麼都說三年級是分水嶺?

“三年級是道坎兒”,這句話在家長、老師中廣為流傳,三年級是小學階段很重要的轉折期,對孩子的一生有很大的影響。那麼,三年級孩子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轉”在生理和心理特點變化明顯,是培養學習能力、情緒能力、意志能力和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


“轉”在孩子從一名兒童成長為一名少年,逐漸有主見。


“轉”在孩子的情感發展由易變性向穩定性過渡。從情感外露、淺顯、不自覺向內控、深刻、自覺發展。


“轉”在從被動的學習主體向主動的學習主體轉變。請我們的家長做個有心人,在瞭解孩子們所處的這個特殊時期之後能結合自己孩子的特點給予幫助和教育,多和孩子談談,瞭解孩子真正的想法。


班主任提醒:小學一二年級不狠抓,三四年級拉開差距!


今天小美為大家分享:為什麼說小學三年級會是孩子學習成績出現兩極分化的分水嶺?

在分享現象之前,強調的重點是:


1. 對於學習好的孩子,不管在三十年前還是當下,並不是他們死記硬背的能力有多強,而是他們掌握更靈活高效的學習技巧和方法。


2. 知識和能力全面型的孩子,一定在區域範圍內有著超越同齡的閱讀量。

說完了重點,來分析為什麼三年級為什麼是孩子第一次的分水嶺。


02

三年級出現斷層的原因

語 文

YU WEN

從三年級開始,大量的閱讀理解/非教材的題型開始出現,寫作從1-2年級的看圖寫一句話開始變成寫好200字的文章,如果小朋友在1-2年級沒有合適的訓練,在語文的學習上會突然開始出現滑坡。

隨著教育改革,語文對閱讀和寫作的能力考察其實在不斷的強化,如果孩子沒有很好的在1-2年級積累這方面的能力,那麼在三年級短期很難獲得較好的應試成績。


英 語

YING YU


從三年級開始,即使是學校用的教材,也從1-2年級的簡單的句型開始增加大量的閱讀段落,這對孩子的詞彙量、閱讀能力要求開始有拔高式的要求。

如果孩子積累的詞彙量不夠語感沒有很好的得到訓練,那麼在考試中閱讀理解和聽力這2個題型就會讓孩子相差10多分的距離,在這2種題型上相差了10多分,如果背單詞和語法上再相差個十分八分,這樣的差距只要被拉開,就很難被彌補。




數 學

SHU XUE


從三年級開始,試卷上出現大量的應用題,對在一二年級只重視孩子運算能力的家長來說,三年級的應用題會讓孩子有壓力,因為應用題考察的不再簡單的是孩子的運算能力,而是對讀題、理解、思考、快速作答的能力,如果孩子連題目都讀不懂,那麼在得分最高的應用題上,往往丟分最多。


班主任提醒:小學一二年級不狠抓,三四年級拉開差距!


很多家長可能會有這樣的感受:


當孩子拿著一張80分的數學試卷回家時,在家長的監管下孩子那些錯題他們全會了。這裡面不僅僅是馬虎,還有很多孩子在快速答題時不能準確的理解題意,特別是對於那些要思維繞彎子的題型,他們在短時間內讀不懂,為了完成卷面,只好快速作答,而結果十有八九都是錯的。

但是這些錯題拿到家裡時,慢慢讀給他們聽,帶著孩子慢慢理解,他們就都能算出來,可是課堂上和考試過程中老師不會為了一兩個學生放慢節奏!


其實差的不是孩子的運算能力,而是孩子的思維習慣和閱讀理解的能力!

在多年的教學中遇到很多這樣的學生,在1-2年級的時候考試每次都是三百(語數外都是一百分),但是到三年級時突然和同樣三百的一群孩子拉開了距離,為什麼會這樣?

拋開孩子本身的因素之外(我不認為孩子智力之間有多大的差距),都是家長疏忽了對孩子紮實的學習能力基本功的訓練。


03

一二年級

家長該幫孩子抓什麼呢?

● 抓 學 習 能 力

1. 語文閱讀理解的能力 【請注意是閱讀理解的能力,不僅僅只是閱讀量】

閱讀理解的內容有太多了,但是很多家長一味的重視孩子多讀課外書,反而忽視了對語文書的幾十篇課文的精讀,在小學1-2年級,如果家長能夠帶著孩子精讀完所有的語文課本教材,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就不會差。

家長怎麼教呢?如果家長真有心,在書店有語文課本對應的教師指導用書,把語文的教師指導用書買回家,和孩子一遍遍的精讀文章,一篇精讀的文章比十本故事書都有效。

家長如果不重視,錯過了最佳訓練期,到3年級以後開始忙於給孩子補很多的窟窿(語文要補、數學要補、英語也要補),反而沒有時間和精力耐心的幫孩子建設閱讀理解能力,孩子陷入到盲目的應試提升成績上去,捨本逐末。


2. 數學的邏輯思維能力

對在1-2年級的孩子來說,時間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家長需要幫助孩子適當補充邏輯思維的能力,邏輯思維的獲得方式有很多,奧數是其中的一種。【學習奧數可以,但是千萬別陷入到對超級難題的解題追逐中去】


奧數的根本是幫助孩子拓寬思維方式,在各種應用中靈活的轉變自己的思路,家長要本著這樣的目的去訓練,也有很多的有關邏輯思維類的教材,家長可以買回家和孩子一起練,不上奧數班就幫孩子訓練邏輯思維,是完全可以的。


3. 英語的聽力和閱讀能力

對聽力來說,家長需要帶著孩子不斷聽。對閱讀而言,有很多的英語繪本可以帶著孩子一起讀,大量的閱讀和詞彙量的積累,對孩子的英文學習是唯一的高效手段。


但是很重要的一點是如今很多家長都很重視孩子的讀和聽,在寫上卻沒有下功夫,導致很多孩子認識單詞會認讀短句,但是不會寫。在小學階段1-2年級的英語中,對寫沒有太高的要求,但是最基本的訓練還是要有的,畢竟在應試考試中孩子需要寫。


班主任提醒:小學一二年級不狠抓,三四年級拉開差距!


● 抓 學 習 態 度

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孩子的成績並不能說明什麼,但在這個時候,孩子的學習態度卻是最重要的。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學習態度端正的人,往往學什麼都能學的比別人快、比別人好,比別人牢。


家長“孩子隨便學學就會,不用太努力”的想法,肯定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態度。學習態度是積極主動的還是消極被動的,是認真努力的還是敷衍應付的?在上學初始就樹立的學習態度,會嚴重影響孩子今後的學習乃至生活。

一二年級知識點比較少,學起來比較簡單,所以有精力的孩子課外時間可以不用花特別多的功夫在學習上,多發展些其他興趣。但學習態度必須端正,不能隨便學學。


班主任提醒:小學一二年級不狠抓,三四年級拉開差距!


● 抓 學 習 習 慣

小學一二年級是孩子可塑性最強的時期,也是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階段。


孩子在學習習慣方面的差距已經悄悄拉開,習慣也不是一天兩天養成的。剛上學的孩子還是一張白紙,如果不注意好習慣的培養,可能就會慢慢養成很多不良習慣,這些可能對今後的學習起到重大的影響。


如果家長此時盯緊一些,把習慣培養好,以後就輕鬆了。如果家長此時偷懶,將來需要數倍的精力來彌補、修正、償還。所以此時家長要重視,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合理安排時間的習慣、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和獨立閱讀思考的習慣等。


班主任提醒:小學一二年級不狠抓,三四年級拉開差距!


04

三年級易出現的問題及對策

➤ 學習的自控力和主動性不夠

進入三年級後,我們會明顯發現孩子的運動量變大了,加上學習壓力的增大,難度的增加,孩子娛樂的時間變少了,在長時間的學習中,學生會產生疲倦感。


這時孩子就會想方設法宣洩自己的情感,學生容易變得浮躁,學習不踏實,成績時好時壞,起伏大,不容易靜下心學習,作業不應該犯的錯誤多,這些都表明孩子的自控力欠缺。


與此同時,學生的主動性不夠也引起了我們的注意。比如說:老師佈置的作業完成後,不願意做額外的提高作業或家長佈置的作業;好詞好句的摘抄,老師不硬性規定,自己就懶得去做,存在著“惰性”。


對策:給孩子確立明確具體的目標

這裡的目標有兩個:一是遠期目標,即理想。


讓學生明確學習的意義,把學習和自己的理想、社會事業聯繫起來,這個理想不一定就是孩子以後從事的事業,但是孩子有了一個奮鬥的目標,會產生持久而主動的學習動力。


二是近期目標,最好是一兩週內通過孩子努力就可達到的。

在這過程中,我們要注意經常關心和詢問他們的學習情況,對他們所取得的每一個進步表示祝賀,當他們表現不佳時,也要給予適當的批評。一個目標達成後,再製定一個新的目標。給孩子適度的壓力。孩子年齡小,許多事情的利害尚不知曉,不太懂得學習的意義,不願意在課本知識上多下功夫。所以,需要我們對他們施加適當的壓力,而不能聽憑學生完全自由行事。


➤ 探索難題的精神欠缺

與低年段的閱讀理解不同,除了對字、詞、句的把握,中年段的閱讀理解更多的是對段落的理解,要學生歸納段落的主要意思以及中心思想。這對學生來講是很困難的。

在平時的練習中,如果遇到讓學生談談自己感受的題目,懶一點的學生就不想做了,等著老師和好同學講答案,長時間下來,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越來越差,心理壓力也會越來越嚴重。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數學中,稍難的題目學生就自動放棄了,導致自己越來越懶。


對策: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面對難題不自信、害怕,根本原因是沒有掌握解決此類問題的根本方法,所以對課堂上老師傳授的方法要認真聽,同時要學會舉一反三,靈活地運用知識,題目“百變不離其中”,掌握了方法,就能將難題轉變為做過的、熟悉的題目。


讓孩子體驗成功,逐步養成探索精神。在家輔導孩子的時候,不要將答案完全告訴孩子,要有意識地將題目分成幾個步驟進行,這樣可以降低難度,讓孩子一步步完成,及時肯定他的成功,讓他產生滿足感。這樣伴隨著孩子愉快的情緒體驗,他會進而產生進一步學習的願望,慢慢會對難題消除恐懼感。


➤ 讀書的質量不高

  • 第一,很多學生讀書是裝樣子的。一方面是裝給老師和家長看,希望受到表揚,另一方面是裝給自己看的,純粹完成任務。


  • 第二,讀書的質量不高,讀完就忘,一點印象都沒有,一點積累都沒有。所以孩子在寫作文時,感到沒話說,內容空洞,語言蒼白。


經常有家長表示:“我們家孩子也看了很多書啊,為什麼寫作文還是沒有提高呢?”讀書質量不高就是原因了,你要分析,究竟是孩子在裝樣子,還是確實不會做積累,一個是態度問題,一個是能力問題,要區別對待。


對策:家長與孩子一起閱讀

大家可以為孩子購買、訂閱合適的圖書報刊,創設一個閱讀環境,全家一起養成看書讀報的習慣。要注意的是,書最好不要訂得過多,書要少而精。


為防止“走馬觀花”,家長可以與孩子共讀一本書,共同討論書中的問題,並指導孩子做讀書筆記和好詞好句摘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