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掌機市場是要完了嗎?

張立經


首先不得不承認的是,掌機的發展確實受到了手機遊戲的巨大沖擊。掌機對比主機而言,本身就有輕量化、休閒化、時間碎片化的針對性。這種細分市場的運作方針在十幾、二十幾年前十分奏效,畢竟當時的人們(全世界範疇)還是傾向於使用一個專屬的遊戲設備來打發時間,更何況當年通訊設備的硬件處理能力並不足以滿足運行中大型遊戲的需求。

手機遊戲其實是iPhone系列手機帶領智能機流行的一個副產物,它們的硬件實力越來越強,更加便攜的機身和大屏幕也滿足了隨身娛樂的幾乎所有需求。再者,手遊和掌機所面對的受眾也幾乎吻合。正因如此,硬件結構和操縱方式和手機越類似的掌機就死得越慘,比如索尼的“棄子”PSV。

其實主機遊戲廠商都不傻,我們能看到的問題他們也都早就想到過。關於主機遊戲(包括掌機)的未來,其實索尼、微軟、任天堂都早就給出了答案——Play Anywhere(進一步可以理解為“隨時隨地的遊戲體驗”)。

舉幾個例子,WiiU(2012年)就提出了可以擺脫“客廳+電視”的遊戲體驗,讓玩家可以在家庭的任何地方進行遊戲。只可惜受限於當時的硬件機能,Game Pad的信號經常多走幾步就打出GG……嚴格意義上來說,NS這臺主機才是WiiU的最終形態。NS終於可以隨時隨地進行遊戲,注重於分享的同時也可以滿足客廳遊戲的硬件需求。

索尼方面,PSV在誕生初期其實也是索尼PlayStation想要“擺脫客廳限制”的產物。索尼當時認為玩家都會乖乖買兩份遊戲,第三方廠商也會將遊戲同期移植到PSV平臺,再利用PS雲存檔進行無縫遊戲體驗。結果嘛,大家也都看到了。

微軟的“Xbox Play Anywhere”可以說是他們的一個大戰略了,畢竟人家家大業大,也想通過Xbox的招牌豐富Windows 10的遊戲陣容(畢竟這才是微軟的主業),順便把Xbox業務拓展到Windows 10手機。只不過步子邁得太大,放棄Xbox遊戲獨佔性(主機遊戲最重要優勢之一)的同時也惹怒了不少Xbox死忠粉。

三大遊戲廠商的做法其實已經把掌機的未來幾乎“寫死了”,目前唯一有實際戰鬥力且第一方仍在持續出新遊戲的掌機只有3DS,但它的實際官方支持壽命理論上也不會超過3年。可以預見的未來是,掌機的確會淡出主機遊戲市場,不過它們也會以自己的方式“活在”你的其他設備中(如手機、便攜PC、NS等)。這是歷史的必然結果,掌機情懷可以有,但真的沒必要為之惋惜。


≒蕜傷→洎欺


這個我想你是多慮了。起碼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掌機市場還不會滅亡,甚至還可能遇到新的機遇。

為什麼這麼說呢?

1.首先,掌機市場已經存在幾十年了,早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掌上游戲機產業的發展便已起步。1976年,電子遊戲掌機"Mattel Auto Race"誕生了。1980年,任天堂打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臺液晶屏幕遊戲掌機Game&Watch(4340萬銷量),從此以後,任天堂在掌機時代成為一方霸主,儘管索尼後知後覺,在掌機領域發力,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似乎老任在掌機中略勝一籌,從去年發售的新一代掌家用多合一的黑馬switch的2000萬臺銷量就能看出,掌機時代還在繼續!

2.時代在進步,社會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在如此快節奏的生活下,掌機對於大多數遊戲達人來說,更能把閒暇碎片化的時間利用起來。地鐵公交上拿出switch擼一把馬里奧,在塞爾達的開放世界遨遊一番,多有樂趣呀。當然很多人會說,比起掌機,我更願意玩手機遊戲,開黑吃雞,也別有一番樂趣,可你仔細想啊,手機遊戲數量十分龐大,可是優秀的作品卻不多,大部分充斥著VIP,打怪升級套路單一的氪金遊戲,毫無營養可言。也只有一些獨立遊戲工作室嘔心瀝血開發的單機遊戲能夠讓人眼前一亮。對於農藥吃雞這一類的遊戲也只能算作消遣,打發時間,不會長久,也不會帶給玩家持續的熱情與劇情文化帶來的感動。我想,這就是掌機市場依然能夠蓬勃發展的原因吧。因為掌機,開發者一定會用心做遊戲,做真正有趣味的遊戲。

所以,無論索尼是想放棄掌機這塊蛋糕而專攻家用機,還是手機遊戲的方興未艾,都不會動搖老任前進的步伐,我也會一直追隨老任,追隨掌機,只因為她曾帶給我無數感動。


小糊塗神大聰明


可以說…掌機絕對要敗給手機了!為什麼呢?畫兩個圓圈,只要有重疊部分的需求,就容易對比!重疊越多越有優勝劣汰!當初掌機出來幹嘛?彌補主機缺少的“便攜性”!沒有上網聊天功能,聽mp3,看電影,玩掌機照樣歡樂!參考PSP年代!


隨著時間的推移,網絡的發展,便攜性不再是掌機獨特的,蘋果產品ipad便衝擊了掌機,

加上日益強大的第三方遊戲,“遊戲”不再是掌機賣點!於是PSV就已經無力迴天!
平板比起掌機,功能更多電量10小時續航!可以說,除了遊戲,各方面都掉打掌機!聽歌,看電影不再是掌機強項!掌機遊戲還能在平板或手機上用模擬器玩!說真的,掌機真的剩下“遊戲”了!可是在現代社會快速發展,掌機總給人的感覺就是“慢”。不是速度慢。是他跟上社會節奏的速度慢。這方面手機就很好給了我們答案!

當初有個同事,他說只要PSP帶上通話功能,他就一定會買。其實這個想法很好也很對。因為我們現在都希望一個設備的附加值越多越好。可以簡單說,集成各家的優點為一體,那這個設備就比較完美。我們來看一下switch最近動作!可以玩“王者榮耀”!這會提起很多手機玩家興趣!但是終究還是會慢慢衰落!


於是我設想一下,一部設備A,它跟手機樣子差不多,然後可以玩任何掌機遊戲,包括PS的,任天堂的!這樣的手機完美!從此只有手機沒有所謂掌機!反過來,如果有一部設備B,跟switch,PSV樣子差不多,手機能做的一切B都能做,打電話,微信,微博,頭條,直播什麼通通完美!那這個時候手機會隨時間慢慢叫掌機!可以說,掌機遊戲就是賣點,但是手機除了遊戲其他功能都是剛需!微信,支付寶,今日頭條(我沒收錢,不過頭條可以考慮給我打打賞)!

手機有剛需功能,掌機有需求功能!所以手機遊戲日益壯大,掌機必定萎縮!掌機必須迎合剛需,不然…只看玩家興趣與情懷來購買了!(難怪…從古到今能存活下來的東西都可以認為是“剛需”)


8-___-6383


首先來分析一下買掌機的都是什麼人?

1、硬核玩家,2、藍海玩家,3、跟風黨

1、包括同時買了家機和掌機的,以及因為沒有固定客廳或電視或者鈔票,於是只買了掌機的硬核……這些玩家無論時代怎麼變化都會繼續買掌機不解釋

2、指的是那些是遊戲就行,能打發碎片時間就行的玩家,對他們來說玩天天愛消除和玩塞爾達傳說沒區別……甚至更喜歡天天……而這片市場自然是收到智能手機巨大沖擊的……

3、指的是趕時髦的人,周圍流行什麼就買什麼,那有一天掌機不流行了他們也就不買了

那麼123哪個才是人口數量最多的呢?

必然是2,電玩不是人人都玩,但手機和碎片時間幾乎人人都有,然後3必然是跟隨2的,所以這個人群是很大的

但硬核玩家也是不少的、固定甚至略有增加的、堅挺的雖然人口和2、3比要少

所以掌機市場會嚴重萎縮,但絕不會滅亡

將來掌機的發展方向可以參考照相機

智能手機的照相功能日趨完善,於是傻瓜相機顯得沒有存在意義,但單反依然會很堅挺

掌機將來必然是要硬核化的,但這個硬核化絕對不是隻硬件性能的強化,而是像任天堂那樣在現有成熟硬件上做出很多手機做不到的東西


牧野流星樂悠悠


畢竟遊戲市場每年都在變,按說掌機圈這種有點小眾+專精的圈子,在漫長的用戶成長過程中,稍不留神就可能變得邊緣化(曾經的遊戲頑童成家立業無瑕玩耍,掌機變為收藏情懷吃灰品)

另一方面,許多廠商也在試圖蠶食掌機這邊的遊戲玩家,舉個例子,GPD這個國產品牌就推出過一些迷你掌機,對標的就是PSV、3DS這些曾經閃耀的霸主,筆者並不認為未來掌機市場會被完整的幹掉,但被這樣挖牆腳還是很有可能的。

想想看,都為人父母了,即使還在從事遊戲相關內容的職業(比如遊戲主播),資深遊戲大咖也會變得專精起來,不想兒時那樣追新,更多的是懷舊;更進一步,大咖並不會有事兒沒事兒跟人吹王者榮耀又上了多少分。

大神玩得溜的裝備可不止智能手機,也許隔壁整夜肝大表哥的老兄,就是當年掌機圈叱吒風雲的高手。不信你翻翻他的櫃子,PSV、3DS整齊的碼在裡面,盒子上一塵不染;再瞅瞅家裡電視旁,儼然供著PS4或(和)Switch!

然而時過境遷,早年的遊戲浪子如今大多為人父母,生活工作上的拖累,讓那些曾經日夜相伴的遊戲設備漸漸步入吃灰的窘境,出門後還想暢玩3A大作更是奢侈。好在科技發展創新總是能給我們帶來驚喜,比如GPD推出基於Windows平臺的5.5英寸屏PC掌機GPD WIN,就將許多以前僅能在電腦、電視前暢玩的遊戲,搬到了便攜式移動掌機之上,一經發布引發遊戲迷圍觀,並很快在眾人期待之中,更新了第二代6英寸屏幕的迷你掌機GPD WIN 2。

GPD WIN 2不但可以流暢運行DNF、魔獸、LOL以及許多steam單機遊戲,GTA5這類AAA級PC遊戲大作也能輕鬆把玩,目前業內最優秀的掌機代表PSV、3DS也無法完全做到這一點,更何況GPD WIN 2同時做到了小巧易攜帶、性能給力,擁有更小的功耗和更高的續航時間。

GPD WIN 2搭載了14nm工藝的英特爾m3-8100Y處理器+UHD Graphics 615核顯+LPDDR3-1866 8GB內存+M2.2242 256GB固態硬盤,配備6英寸可觸摸夏普炫麗屏,下沉式ALPS原廠雙3D搖桿+傳統L/R鍵+360手柄風格ABXY鍵,自帶大功率渦輪風扇提供背向主動散熱,同時由2x4900mAh鋰電帶來6小時極限的續航。Type-C、USB、Micro HDMI等接口齊全,也頗顯良心。

經B站遊戲大咖實測,1280x720分辨率下,英雄聯盟中特效85幀、GTA5中特效35幀,CSGO平均53幀、使命召喚62幀,彩虹六號59幀、爐石傳說61幀、地下城與勇士73幀、DOTA 2平均70幀;而超級馬里奧:奧德賽、無主之地3、地鐵:逃離等熱門遊戲也能無壓力暢玩,這樣的成績你還奢求什麼?

不止能暢玩3A遊戲大作,有DIY能力的朋友還把GPD WIN 2刷成“黑蘋果”,“全能掌機”的真實無法否認。看看那些厚重的筆記本,再看看長寬厚僅為162mm、99mm和25mm,可輕鬆放入褲袋隨行的的GPD WIN 2,究竟帶上哪一個出門,不用說你也想得通吧!


筆點酷玩


首先不得不承認的是,掌機的發展確實受到了手機遊戲的巨大沖擊。掌機對比主機而言,本身就有輕量化、休閒化、時間碎片化的針對性。這種細分市場的運作方針在十幾、二十幾年前十分奏效,畢竟當時的人們(全世界範疇)還是傾向於使用一個專屬的遊戲設備來打發時間,更何況當年通訊設備的硬件處理能力並不足以滿足運行中大型遊戲的需求。

手機遊戲其實是iPhone系列手機帶領智能機流行的一個副產物,它們的硬件實力越來越強,更加便攜的機身和大屏幕也滿足了隨身娛樂的幾乎所有需求。再者,手遊和掌機所面對的受眾也幾乎吻合。正因如此,硬件結構和操縱方式和手機越類似的掌機就死得越慘,比如索尼的“棄子”PSV。

其實主機遊戲廠商都不傻,我們能看到的問題他們也都早就想到過。關於主機遊戲(包括掌機)的未來,其實索尼、微軟、任天堂都早就給出了答案——Play Anywhere(進一步可以理解為“隨時隨地的遊戲體驗”)。

舉幾個例子,WiiU(2012年)就提出了可以擺脫“客廳+電視”的遊戲體驗,讓玩家可以在家庭的任何地方進行遊戲。只可惜受限於當時的硬件機能,Game Pad的信號經常多走幾步就打出GG……嚴格意義上來說,NS這臺主機才是WiiU的最終形態。NS終於可以隨時隨地進行遊戲,注重於分享的同時也可以滿足客廳遊戲的硬件需求。

索尼方面,PSV在誕生初期其實也是索尼PlayStation想要“擺脫客廳限制”的產物。索尼當時認為玩家都會乖乖買兩份遊戲,第三方廠商也會將遊戲同期移植到PSV平臺,再利用PS雲存檔進行無縫遊戲體驗。結果嘛,大家也都看到了。

微軟的“Xbox Play Anywhere”可以說是他們的一個大戰略了,畢竟人家家大業大,也想通過Xbox的招牌豐富Windows 10的遊戲陣容(畢竟這才是微軟的主業),順便把Xbox業務拓展到Windows 10手機。只不過步子邁得太大,放棄Xbox遊戲獨佔性(主機遊戲最重要優勢之一)的同時也惹怒了不少Xbox死忠粉。

三大遊戲廠商的做法其實已經把掌機的未來幾乎“寫死了”,目前唯一有實際戰鬥力且第一方仍在持續出新遊戲的掌機只有3DS,但它的實際官方支持壽命理論上也不會超過3年。可以預見的未來是,掌機的確會淡出主機遊戲市場,不過它們也會以自己的方式“活在”你的其他設備中(如手機、便攜PC、NS等)。這是歷史的必然結果,掌機情懷可以有,但真的沒必要為之惋惜。


狼叔說遊戲


掌機市場要完了嗎?都說是快了快了,可我覺得這還很難說吧,安卓和蘋果手機也流行這麼多年了,那麼專業遊戲掌機消亡了嗎?並沒有吧,雖然確實沒有以前那麼吃香了,但還是有市場的,以下多聊聊幾句。

手機遊戲仍然無法媲美掌機遊戲



不能說無法媲美,應該說相差甚遠才對,我們現在隨便拿十年前,甚至20年前的掌機遊戲去和現在的手機遊戲比,除了畫面效果比不了,可玩性絕對是秒殺級的,手機遊戲的開發商裡面很少有專業級的,而以前的掌機呢?那些遊戲商可是幾十年都在製作遊戲,指著遊戲吃飯的啊,就好比拿相聲大李去和郭德綱相比一樣,缺乏了底蘊和沉澱,這樣出來的作品往往就比較虛浮沒有內容了,這是十年二十年前的掌機,而如果拿目前主流的掌機和手機比的話,那就更比不了了,上一代掌機,3DS和PSV,手機比的了嗎?目前可算半個掌機的switch lite呢?更比不了,在以後的很多年,我估計也還會是這個樣子,因為手機上面還是缺乏強有力的遊戲開發商支持啊,這些開發商很多都是日本的,他們一定會支持本土的遊戲機產業的。

手機的網絡性分走部分市場



手機玩網絡遊戲實在是太方便了,隨時隨地,而依賴網絡的一些遊戲水平也非常的高,像是目前扔在流行的王者榮耀,吃雞,這個用戶群體和吸金能力簡直是那些老牌遊戲商都為之咋舌的,他們可能也沒有想到世界變化的如此之快吧,而且他們現在也還沒有找到非常好的過渡手段,發行的一些手機網遊熱度和這些比不了,而僅僅這兩種遊戲,已經可以滿足很大的遊戲市場需求了,這也是如今的生活節奏較快吧,內容過於充實的單機遊戲很多年紀大點的玩家已經無心享受了,不是遊戲不精,是玩家們老了,有閒錢閒情的玩家才會去玩的吧。

掌機生命力還能延續



任天堂這次又出了switch的專用掌機版本,前景如何還很難預料,這個得看市場和他們的經營手段,還有遊戲陣容了,玩家們不是不買,是缺乏購買慾望,吸引力還不夠,而索尼如今還沒有新一代掌機的消息,可能PSV的慘敗讓他們有點心虛了,不過如果switch lite銷量火爆的話,他們也一定不會置之不理放棄掌機市場的,說不定這會已經在研發當中了呢,只是缺乏一個契機爆料而已,作為一個老遊戲玩家,也還是很希望掌機市場能夠重現當年的繁榮景象的,但如今手機的性能這麼強大,未來的掌機行業到底前景如何,還得看歷史的車輪往哪走了。


8090遊戲迷


並沒有,其實索尼放棄掌機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大家都知道,索尼經歷了長期的鉅額虧損後,靠著姨夫的精明能幹,愣是將一些不值錢或者投入重大不賺錢的項目砍掉了,雖然大家很可惜,但是對索尼這種靠著工業製造起來的公司,很容易回到巔峰。

這兩年是PS4主機在主機市場飛黃騰達,遊戲軟硬件業務為索尼帶來了大量的現金利潤;索尼的手機攝像頭更是供不應求;更不用說手頭的哥倫比亞影業公司。但是一個企業發展是要有輕重緩急的,前些年虧損的時候,索尼不得不把中心都轉移到一些前景看起來更加好的業務,而同時投入到掌機和主機市場顯然是不太可能。

而任天堂一直都是掌機市場的王者,NDS、3DS更是雄霸整個掌機市場多年,這時候psv呢多是一些炒冷飯的偏門冷作,跟成熟更有遊戲性的3DS相比越戰越疲軟。據最新報道,3DS銷量高達7000萬之巨,而PSV已經長久不公佈銷量,去年知道的只有1300萬,估計到現在最多1800萬,這種鴻溝差距也讓索尼看到了對手的強大,自然不會在這一代PSV下血本。

而最新的任天堂掌機switch,一經推出就是橫掃全世界,可以隨時變為主機,也可以變為掌機拿在手中操作,更是引起來全世界玩家追捧,最近一直處在脫銷之中,淘寶的奸商更是血賺,一臺299美元的機器能賣到2900左右,你能想象到嗎?而且僅僅銷售十個月之後就有八百萬的銷量,預計發售一週年時間就能達到一千萬的目標,而且任天堂也再次強調會增加產能,預估總銷量能達到一億臺以上,這次可能會超越前輩NDS的一億兩千萬臺的最高銷量。

雖然手遊對掌機衝擊巨大,但是從任天堂的銷量來看,玩家並沒有減少,畢竟掌機從遊戲體驗上要遠遠超越手遊,手感,遊戲性,故事性更是秒殺手遊。隨著手機的發展,高品質遊戲雖然也會有,但是掌機也在夾縫中頑強生長,畢竟更好的遊戲體驗是也是玩家所追求的。而且中國市場可能是下一個爆發點,隨著國人的購買力和體驗上來以後,會追求更好更高的體驗,畢竟手機遊戲還是以休閒為主最好。小編認為索尼並不會放棄掌機市場,他可能正在憋下一代掌機的設計,畢竟索尼是不會輕易言敗的尤其是遊戲市場,再過一兩年等索尼完全走過之前的艱難之路後,肯定還會再次登臨掌機市場,靜待王者歸來!


菠菜王子


掌機市場不會完,只不過格局已經從任索爭霸過度到了一超(任天堂)多強(索尼,智能手機,GPD,xbox等等),任天堂就像美國,有著多年的資本積累,索尼如同俄羅斯,獨霸一方,智能手機就像中國,在不斷髮展成為新的領頭者。大環境下索尼也是主動退出掌機市場,助攻家用遊戲機領域,雖然有消息傳出索尼正在研發新一代掌機,但近幾年應該不會撼動ns的地位。



現在任天堂推出了Nintendo Switch,這款既可以當家用機,也可以當掌機的遊戲機。雖然大家一直在爭辯NS到底是家用機還是掌機,但是它具有掌機的特點是毋庸置疑的,而從精靈寶可夢這個正作歷代只登陸掌機的IP登陸NS來看,任天堂至少暫時沒有推出下一代掌機的打算,ns的發佈,直接讓奄奄一息的psv徹底的死透了。


那手機能否代替掌機呢?首先光從硬件上看是沒有太大意義的,比如iphone4s的800mhz雙核,比一般ANDROID四核都流暢,這和系統優化有著直接關係,手機要玩遊戲還是APPLE的產品吧,體驗上一些賽車嗎,fps射擊遊戲之類的遊戲,用陀螺儀操控會有新體驗呢,PSV等等吧,遊戲還不夠多,綜合來說遊戲方面,PSV還是略勝一籌,但只能達到2年前手機參數的標準,而手機遊戲正在快速發展。綜上所述,如果幾年前psv用遊戲性能打敗手機,那麼近年來手機的高速發展(如真八核的出現)也推動了手機遊戲代替掌機的進程。

不玩主機的人,總是理解不了軟件對主機的重要性。 理解不了為什麼性能被PC碾壓、系統封閉、介質保守的主機沒被時代淘汰。 理解不了為什麼任天堂能活在列強的夾縫間屹立不倒。 除了用戶習慣以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軟件素質。 軟件拯救硬件的例子在主機的歷史上比比皆是。 何況任天堂又是三大硬件廠商裡面,軟件素質最穩定的。 即使不看NS的硬件素質,我只知道,如果想玩塞爾達傳說正統新作,NS就算再差,也是唯一的選擇。 當然你也可以說“不玩塞爾達,玩連連看不就好了嗎?”所以ns近年應該不會被手機遊戲取代,更何況像王者榮耀這類的遊戲已經登陸ns平臺,更不用說switch還存在口袋妖怪,怪物獵人,火焰紋章等等著名遊戲ip了~


伱永遠得不到de爸爸


說幾點,首先,掌機市場面向的消費群體就是掌機玩家,雖然現在的手機功能很強大,但是對於某一個領域來講,還無法完全代替專業的設備,手機能照相,但為什麼還是有人要去花大價錢買單反?手機能上網,但為什麼還是有人去買筆記本電腦?手機能聽音樂,但為什麼還有人去買HIFI級的MP3和音樂設備?手機能玩遊戲,但為什麼還有人去買掌機?索尼放棄PSV,只是因為索尼在掌機領域沒有找到合適的位置,定位不精準,並且在與任天堂同期競爭的過程中,也沒有找到相對完善的市場調整,所以放棄,再者索尼從來也不想在掌機領域和任天堂打個你死我活,索尼的發展方向和重點是視頻影音和家用機為主打,索尼更注重視聽效果,而任天堂注重遊戲性和創新。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隨著手機的功能強大確實對一些電子產品造成了衝擊,但這種衝擊只是少部分的人群,就像我上面講到的,專業的事還得需要專來的人和設備來搞,手機是可以玩遊戲,但是論操作和手感還有遊戲性來說手機只是一個附屬功能而以。手機上的遊戲多數為網遊產品,而掌機主打是單機,而且現在的掌機也可以聯網進行多人互動。比如任天堂的 SWITCH 簡稱 NS 所以說掌機市場不會消失,因為掌機玩家不會消失,從GB時代本人就開始玩,一直到現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