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多倫多猛龍——很可能又是東部第一

說來有趣,本來擔心大家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在熱門球隊上,到了猛龍這怕沒有問題可提,可沒想到猛龍這期大家的提問水準很高,特別是一位叫凱文-陳的讀者提的四個問題很不錯,如下:

1.猛龍每到季後賽就萎這個現象會改善嗎?

2. 分析一下東部季後賽對手的對位和可能的部署可以嗎?對綠凱、76人,猛龍哪個點可能會被針對?猛龍哪個是強點?

3. 瓦藍到了季後賽真是雞肋嗎?被針對到死?門羅好不了太多

4. 到了季後賽,德羅讚的持球會被誰消化掉?特別是洛瑞走精緻高效路線

以這四個問題為基礎,我們深入展開(我不會完全按這四個問題的順序寫)。

1.猛龍為什麼季後賽就萎靡

多倫多猛龍——很可能又是東部第一


此事說來話長,凱西的亂指揮幾乎成了季後賽的保留項目,現在凱西走了,我們也不用往事重提,再挑指揮的毛病,僅以近兩個賽季猛龍的打法和陣容特點說一下缺陷。

16-17賽季,猛龍季後賽萎在了進攻,他們常規賽百回合能得109.8分,排聯盟第6,季後賽百回合只能得101.3分,簡直崩的不像話,垃圾兄弟季後賽就萎靡的傳說還在繼續,矛頭基本都指向了德羅贊和洛瑞。過於集權的打法的確是崩盤的主因,他們當時是聯盟助攻率最低的球隊,雙槍的回合佔有率也頗高,德羅贊當時的回合佔有率高達34.2%,僅次於威少、考辛斯和恩比德,極為高產,洛瑞回合佔有率24.9%看似不高,但我們說過,洛瑞走精緻效率路線,產量打不高。常規賽猛龍這麼打問題不大,但季後賽防守強度下,過於集權的問題就暴露了——你可以說猛龍處理夾擊能力不行,但也可以說德羅贊和洛瑞的能力就不太適合在季後賽強度下過於高產,他們倆的產量在季後賽全部下滑,德羅讚的回合佔有率降到了29.7%,洛瑞降到了19.8%,同時兩個人效率都有所下滑,後來洛瑞又受傷,球隊進攻就更沒的打,在16-17賽季那會,猛龍主要問題是雙槍在常規賽用相當集權的打法扛了超出他們實際能力範圍的球權,到了季後賽夾擊和更高的防守強度下扛不住時,猛龍的進攻就垮了。

所以17-18賽季猛龍改變打法,把傳導球體系建立起來,更多分享球,讓更多球員參與到進攻後,他們在進攻端就沒有那麼依賴雙槍了,不管是與奇才的系列賽,還是與騎士的系列賽,猛龍的百回合得分都超過了110分,表面上看,16-17賽季季後賽的最大問題被解決了,猛龍上個賽季季後賽的主要問題是防守崩了。

球迷們,包括我自己,也一直認為瓦蘭丘納斯這個點速度慢,防不出來,被騎士這種空間感十足的球隊針對是猛龍防守端最大的痛點。但最近我又反思了一下這輪系列賽,發現問題並不那麼簡單——猛龍今年季後賽的潰敗原因很多,我甚至認為騎士三分球的突然暴擊這種運氣因素也佔了不小的比重,但真正限制猛龍這支球隊上限的,還是他們的球隊核心和鋒線配置。

先從瓦蘭丘納斯說起——瓦蘭是個好中鋒,但在今天的NBA環境下,他在防守端被針對是必然現象,常規賽他在場時,球隊百回合丟106分,也是猛龍所有常規輪轉球員裡最差的一位。問題就是,瓦蘭每場比賽也只打20分鐘出頭,凱西也經常在比賽末段把他拿下,這跟聯盟其他大中鋒的待遇沒什麼不同,瓦蘭在在場時對球隊的綜合影響也是正面的,他是猛龍回合佔有率排第二的球員,進攻端作用很大,如果不是防守端被針對的太厲害,我想凱西很願意留他在場上。

但如果我們單純看瓦蘭在與騎士系列賽裡的在場百回合得失分數據,會得出非常詭異的結論——瓦蘭在場,猛龍進攻變差;瓦蘭不在場,猛龍防守變差。


多倫多猛龍——很可能又是東部第一


這跟我們對瓦蘭這個球員的認識,以及騎士的陣容特徵是相反的。

問題在哪?

看過這輪系列賽的球迷們應該清楚——那是因為凱西拿下瓦蘭後,擺了非常小的陣容,3號位經常是德羅贊或者CJ邁爾斯,過於吃虧的體型導致了猛龍被詹姆斯和樂福完全碾壓,沒有瓦蘭反而防守被爆的更慘。

評論員和球迷們痛罵凱西,覺得再蠢的教練也不能這麼擺陣容。可後來我反覆想這個事,覺得並不簡單——凱西有問題不假,但凱西始終頭鐵的在3號位上擺小體型球員,總有他的理由啊。

當你把陣容擺小的時候,對進攻總會有更高的期待——這也是為什麼進攻能力不錯的瓦蘭下場後猛龍的進攻反而更好,因為凱西用小陣容就是要跟騎士拼進攻,最後對轟打不過,也就輸掉了系列賽。

凱西要拼進攻並不是完全頭鐵,而是猛龍的確有無奈的地方——凱西手裡的牌,和雙槍的能力,決定了猛龍不敢用相對攻防均衡的陣容對抗騎士。

猛龍有這樣幾個特點:

第一,洛瑞提升產量的能力不強。在控衛盛世之戰系列裡,我們分析過這個問題——洛瑞魔球化打法保效率,缺少中距離,缺少無差別單挑能力,職業生涯的回合佔有率都不高,到了季後賽就更低。洛瑞在與騎士這輪系列賽,表現的確不差,回合佔有率19.1%比常規賽平均只低了2.4個百分點,真實命中率高達73.7%,理論上沒得黑——但這還是精緻的高效路線,效率是真的高,問題猛龍在拿掉瓦蘭這樣一個與騎士系列賽保持30%+回合佔有率的進攻絕對優勢點後,這部分球權洛瑞沒辦法幫著消化,任務就只能留給其他球員;

第二,德羅贊可以大量消化球權,但他維持不住效率。與騎士的系列賽,德羅贊在瓦蘭不在場時,回合佔有率達到了驚人的38.6%,但真實命中率只有47.6%——雙槍二人,一個只能保效率,無法大量消化球權;一個大量增加球權後保不住效率,現在看出這個問題有點馬後炮,但凱西會不會有這樣的預期呢?如果他對雙槍足夠了解,我想凱西會有這樣的想法——如果不想辦法優化進攻,光靠雙槍可能打不過詹姆斯和樂福,以及科沃爾...

第三,於是凱西發現他手裡的牌,沒有一張可以提供進攻幫助的同時不傷害防守。這是最頭疼的,拿下瓦蘭後,猛龍的核心陣容剩下雙槍+臨時中鋒伊巴卡,除此之外,凱西還要用兩個人,他手裡有這些牌——

珀爾特爾——防守機動性比瓦蘭防守好,但依然是中鋒,恐怕還是會一定程度被針對,而珀爾特爾對進攻幫助極有限;

西亞卡姆——打4號位防守沒問題,換防彈性極佳,可以對位詹姆斯,但西亞卡姆三分球很差,在德羅贊已經三分很差的情況下,不能再擺一個非空間點;

阿奴諾比——防守當然是最好的,理論上阿奴諾比應該跟詹姆斯同時上下。阿奴諾比常規賽三分球每36分鐘出手4.8次,命中率37.1%,他不是個高產三分手,但也許能做到進攻端基本不拖。可凱西要的不只是進攻不拖,阿奴諾比可以用,但凱西還需要一個點可以幫雙槍分擔進攻壓力;

CJ邁爾斯——他是猛龍配角里進攻最強的,每36分鐘三分出手12.2次,無球大神,常規賽有22.1%的回合佔有率,他出場對猛龍進攻意義重大,但CJ邁爾斯站三號位,猛龍的1~3號位就都可以被詹姆斯和樂福點名,這太容易了;

範弗利特和賴特——他們倆是出色的擋拆手,常規賽回合佔有率分別是19.4%和17.4%,他們對進攻很有幫助,但都是後衛,如果出場,那麼德羅贊要打3號位。

看完你就明白了,理論上如果猛龍要保防守,那麼應該用阿奴諾比+西亞卡姆,但凱西認為洛瑞+德羅贊+阿奴諾比+西亞卡姆+伊巴卡這套終極陣容打不過騎士——我也覺得打不過,因為個配置基本只能靠雙槍掄,而前文說了,洛瑞產量有限,德羅贊保證不了效率,對面光是詹姆斯的託底進攻就很可怕了。

換句話說,凱西認為騎士這支球隊的進攻下限太高了,即使猛龍用一套防守不錯的小陣容去努力限制,也無法把騎士的進攻限制到猛龍小陣容進攻上限夠得著的程度——凱西這麼想可能高估了騎士,因為步行者就做到了,但步行者是靠大陣容做到的,他們有機動性更好的大中鋒,而騎士第二輪射手狀態也更好。

所以凱西堅持了先保進攻——阿奴諾比和西亞卡姆二選一,CJ邁爾斯、賴特和範弗利特三選一,去打最後兩張牌,於是就形成了猛龍與騎士搏命,進攻端保住了,但防守徹底被爆的局面。

說到這,我想大家能捋清思路了,猛龍這支球隊上賽季的問題在哪:

第一,瓦蘭丘納斯作為進攻端重要消化球權的球員,在防守端被針對的情況下,猛龍經常不敢用——對凱西這個選擇存疑,但瓦蘭的確被針對是事實;

第二,在缺少一個進攻端重要球員之後,光靠雙槍猛龍匹配不了騎士級別的進攻,需要擺進攻端有正面加成的配角輔助;

第三,但猛龍沒有足夠攻防兩端可以應對騎士的配角——只有阿奴諾比勉強合格,CJ邁爾斯、賴特、範弗利特、西亞卡姆、珀爾特爾都不是終極陣容的最佳人選。

我想講到這,猛龍夏天這筆交易的價值如何,就不言而喻了。

2.倫納德和丹尼-格林正是猛龍需要的

多倫多猛龍——很可能又是東部第一


倫納德是比德羅贊更強的球員這點毋庸置疑——不只是倫納德的防守完爆德羅贊,在季後賽場景下,倫納德也比德羅贊更能維持效率,倫納德職業生涯季後賽真實命中率最低也有57.1%,距今最近的16-17賽季達到了67.2%,而德羅贊季後賽真實命中率最高只有55%。

但凱文-陳這位讀者提出的德羅贊大量消化的球權,現在誰來消化,的確可以說一下。

這裡面有個誤區,就是倫納德的確是個場均得分不高的球員,但很大程度受到了馬刺偏慢的節奏和他偏低的出場時間影響,倫納德15-16、16-17兩個賽季回合佔有率都達到了31%以上,季後賽也接近30%,消化球權能力比場均得分看起來要強。

當然,倫納德有組織偏弱的問題,但這可能不是特別需要擔心的問題——猛龍只有在終極陣容時才會遇到開發進攻資源不夠的情況,而猛龍現在能擺的終極陣容是攻防一體的,理論上,換防能力最強的陣容是這樣的:

洛瑞+丹尼-格林+倫納德+阿奴諾比+伊巴卡

這套陣容的防守,酸爽無比,並且每個位置都有三分球,空間比過去有德羅讚的任何陣容都要開闊,魔球打法的洛瑞也會因此受益,有希望更加高產。

如果你還覺得這套陣容開發進攻能力不夠強,那麼可以拿掉丹尼-格林,用CJ邁爾斯,範弗利特,或者賴特——注意,過去猛龍這麼擺有問題,是因為德羅贊存在兼容性問題,側翼再擺一個小個防守端壓力太大,可倫納德沒這個問題,擺個CJ邁爾斯或者賴特又怎麼了?(何況現在東部沒有大打小最可怕的詹姆斯了)

這就是攻防一體、持球無球一體的核心球員,比拖防守、無球能力差的核心球員的優勢——特別是側翼核心,他們對球隊的陣容搭配彈性有非常大的影響,把德羅贊升級為倫納德,可不只是擁有了更好的保持高產還能高效的球員,也讓球隊陣容搭配變得更加簡單。再加上丹尼-格林的加入,猛龍完全擺脫了擺不出攻防兼顧換防型小陣容的尷尬,現在他們拿出的這套終極陣容,東部能匹配的也只有凱爾特人的歐文+杰倫+塔圖姆+海沃德+霍福德。

3.猛龍相比綠軍和76人的優勢在哪

多倫多猛龍——很可能又是東部第一


比之76人,猛龍的優勢在陣容深度——猛龍能打球的人太多,他們上個賽季就擁有聯盟最強的替補陣容,主要輪轉只是損失了德羅贊和珀爾特爾,增加了倫納德、丹尼-格林和門羅,前文提到的終極陣容變強不說,看起來輪轉深度也沒有減弱。

比之綠軍,如果是常規賽,那麼猛龍依然有深度優勢——雖然綠軍的深度也極佳。但如果是季後賽,雙方把輪轉砍到9人時,恐怕深度就在一個級別,關鍵點在最強唯一陣容,前文說到的各自王牌小陣容,目前看來,很難判斷誰更強。

不過對於猛龍下賽季輪轉怎麼做,還是略有一些疑問。上個賽季,猛龍替補之強已經到了首發經常苦苦支撐咬住比分,等待替補出場,然後一波帶走,首發回來保住勝利果實的程度。但沒有了珀爾特爾,猛龍不該簡單粗暴的把門羅放在這個位置——門羅的優勢是低位能力,但防守端不管是護框、換防、還是退防,他都不如珀爾特爾,而猛龍替補陣容1~3號位都能開發進攻,他們未必需要門羅的低位,猛龍替補固有的換防彈性出色、限制有效命中率出色、退防出色,都可能因為門羅的加入被改變。猛龍應該在銜接段嘗試小陣容,內線除了瓦蘭、伊巴卡、西亞卡姆,還可以加入阿奴諾比和倫納德作為小球四號位,門羅的出場時間不宜過多——他跟瓦蘭的定位重合,能力又不如瓦蘭,季後賽瓦蘭都有侷限性,就更加不要說門羅。

總結

多倫多猛龍——很可能又是東部第一

與馬刺的交易,讓猛龍把困擾他們的頑疾解決了,他們現在有了季後賽高產同時高效的頭號球星,有了兩位鋒線攻防可以兼顧的球員,核心球員攻防、持球無球兼備,陣容更好搭配,終極陣容比過去強了太多。同時也沒有損失陣容深度,常規賽靠深度打球的優勢還在,這種情況下,很難讓人不看好猛龍在新賽季的表現——他們上個賽季常規賽就是59勝球隊,東區第一,攻防都是聯盟前五,新賽季猛龍有希望延續這樣的攻防兼優的大樣本表現。常規賽猛龍拿下東區第一的可能性很高,我甚至認為高於凱爾特人。但季後賽能不能打得過凱爾特人不好講,因為這兩支球隊都能拿出非常牛逼的終極陣容,替補席上又都留有餘地,也不像上個賽季的猛龍與騎士那樣可以看出明顯的對位問題,這就很難判斷了——畢竟史蒂文斯動不動給你藍白變橙卡,而猛龍這隊風水是不是有問題,這玩意太玄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