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日本足球教父拯救過籃球,你覺得姚明能帶得動中國足球嗎?

魯世榮


先糾正一下題主,川淵三郎被稱為日本的足球教父是因為他在日本足球領域內所進行的長達幾十年的改革。在他所創立的框架和基礎之上,日本足球完成了從青少年聯賽到頂級聯賽的一次重生,近些年更是連續打進了世界盃16強,成為了亞洲頂級勁旅。自從2015年開始,川淵三郎被任命為日本籃協主席,在他任期內,日本的籃球水準也出現了大幅度的提高,但要說拯救“過”籃球,還為時過早。

川淵三郎原本就是日本足球名宿,他對日本足球體系所展開的大刀闊斧的改造令人欽佩,而當他“跨界”開始指導籃球領域的工作後也是做得有模有樣。但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就要讓姚明去指導足球工作,合適嗎?專籃認為依然為時尚早,原因有四。

首先,姚明對於籃球體系的改革尚未成功,仍需進一步的努力。雖然在最近結束的亞運賽場上,不管是業餘球員擔綱的三對三,還是職業球員出戰的五人制籃球,中國隊包攬了全部的四枚金牌,尤其是男籃紅藍兩隊的建隊方式更被認為是挖掘年輕球員的催化劑。自從姚明上任籃協主席一年多以來,他的工作成效也得到了認可。亞運會也只不過是一個小測驗,真正的大考則是明年的籃球世界盃。如果中國隊能夠在自己家門口打出全新的成績,那麼姚明的改革才算是取得了真正的成效。

其次,大家往往喜歡關注國家隊層面的戰績,但實際上姚明所做的改革可不僅僅是領導國家隊。姚明上任以來大力扶持青少年籃球運動的發展,也為CUBA聯賽賦予了更高的目標和要求。如果說國家隊的勝利代表著中國籃球的面子和現在,那麼青年籃球的發展則更像是中國籃球的裡子和未來。少則一兩年,多則三五年,面子問題相對還是比較好處理的。可是要想中國籃球從此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裡子問題反而更為重要。川淵三郎也是經過了二十多年的耕耘才有了日本足球的今天,同樣的,姚明依舊任重而道遠。

第三,專籃相信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兒。別看足球和籃球都是職業化程度相當高的體育運動,但是在二十多年的職業化進程當中遇到的問題跟籃球也截然不同。雖然姚明在籃協任期內的確做得不錯,但是中國足球或許更需要足球圈子裡的人來解決問題,比如郝海東,比如范志毅。他們更瞭解中國足球的現狀,也知道桎梏足球發展的痛點和難點,如果他們能夠挺身而出,相信能夠更好的為中國足球的發展貢獻力量。

第四,姚明不僅僅是一名出色的運動員,更是優秀的管理者,足球圈也需要發現/培養這樣的人才。大多數人提起姚明的時候都知道他是我們國家最出色的籃球運動員,曾經在NBA也是叱吒風雲的人物,可是在他上任國家籃協主席之前也姚明的身份可不僅僅是一名職業球員,也是一名擁有廣泛社會影響力的商人和慈善家。他自己經營的產業涉及餐飲、體育、互聯網等多個領域,並且有著不錯的成就。雖然當籃協領導和自己當老闆還是不大一樣,但同樣需要他擁有非常高的管理才能和人格魅力。這種領導力並非普通運動員就能具備的,這是姚明和他背後的團隊經過多年的磨合和商業實踐才打造出來的。或許中國足球更需要尋找這樣的領導力,而不是姚明本身。

綜合以上四點原因,專籃認為姚明雖然幹得不錯,不過還是專心做好當下的籃球工作吧。至於中國足球,讓更適合的人去管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