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1 陳子公—千里入絕域,斬首震天山!

公元前36年冬,一支漢胡聯軍浩浩蕩蕩的出現在西域康居境內的郅支城外。這次征伐的緣起還得從八年前說起。

陳子公—千里入絕域,斬首震天山!

漢朝軍隊

漢武帝北攻匈奴後,曾經不可一世的匈奴在歷經漢朝軍隊屢次重創後元氣大傷。公元前60年爆發了“五單于相攻”,匈奴一分為五,相互攻伐,“死者以萬數,畜產大耗什八九,人民飢餓,相燔燒以求食,因大亂。”《漢書.宣帝紀》“五單于之亂”後,逐漸形成以呼韓邪單于為首的南匈奴以及以郅支單于為首的北匈奴,雙方為了取勝都先後向漢朝遣使投降,遣質子入漢,以期獲得漢朝支持。起初漢朝以平衡策略對待南北匈奴,呼韓邪單于被郅支單于打敗後歸順漢朝,漢朝對其賞賜頗豐並且派兵護返。在得知漢朝派兵護送呼韓邪回大漠收復失地後,郅支惱羞成怒,“怨漢擁護呼韓邪而不助己”,遂“困辱漢使”,並向西域進兵,擊敗烏孫,吞併烏揭、堅昆、丁令三個小國,建都堅昆(今俄羅斯境內葉尼塞河上游一帶)。公元前42年,郅支單于派出使者到漢朝進貢並要求遣還質子。漢元帝派使臣谷吉護送郅支的兒子回去,但郅支單于卻殺了漢朝使臣。

陳子公—千里入絕域,斬首震天山!

漢朝時期地圖

郅支單于殺漢使後害怕漢朝報復,遂離開堅昆,繼續向西遷徙。公元前44年時,康居(西域國名,今新疆北部至俄羅斯中部)求助郅支,欲聯合北匈奴攻擊烏孫(西域國名,在今吉爾吉斯共和國伊塞克湖東南)。藉此良機,郅支單于遂引北匈奴到康居境內。郅支單于徵發康居人為他修築單于城,並勒索大宛(西域城國,今烏茲別克共和國境內)等國,令其每歲納貢,其勢力範圍控制千里之闊,逐漸坐大。

在此背景下,歷史選擇了陳湯。陳湯,字子公,山陽瑕丘人(今山東兗州北)。陳湯年少時好讀書、博學多識,寫得一手文章,但因家貧常向人借貸,偶爾欠帳不還,同鄉都因此鄙視他,史書稱其“不為州里所稱”。後富平侯張勃看中他的才能,於元帝初元二年舉薦他為茂材。但在等待安排職位期間,陳湯的父親突然去世。做官心切的他沒有按慣例奔喪回家,後被人檢舉不守孝道,被拘捕丅獄。因其確實有才,他後來又被推薦郎官。陳湯主動請求出使外國,公元前36年,被任為西域都護府副校尉,與西域都護甘延壽一起出使西域。

陳子公—千里入絕域,斬首震天山!

陳湯

不通地理者,不為將才。在赴西城都護府的路上,每經過城邑山川時,陳湯都要登高望遠、觀察地形。

陳湯到達西域後深感局勢不容樂觀:郅支遠遁康居後,漢朝邊境雖無烽火之災,但從漢宣帝以來確立的西域秩序開始面臨挑戰。如果聽任北匈奴在西域繼續坐大,勢必影響漢朝在西域的威望。所以陳湯想要快速出兵攻打郅支部,但甘延壽表示要向朝廷請旨後再出兵。此時,甘延壽突然病了,陳湯就代職理事,他充分利用這次機會,以都護名義假傳聖旨,調集漢朝在車師地區(今新疆吐魯番)的屯田漢軍,集合了西域諸國軍隊。大軍雲集、準備出兵之際,臥病在床的甘延壽得知消息,馬上從病床上“驚起”,想要阻止這次作戰行動。陳湯遂手持劍柄,厲聲警告甘延壽:“大軍都已集合,你想讓眾軍洩氣麼?”甘延壽無奈“遂從之”。

公元前36年冬,在谷吉遇害八年後,大漢王朝西域都護甘延壽、副校尉陳湯統率四萬漢胡大軍向康居梃進。大軍分成六路縱隊,其中三路縱隊沿塔里木盆地南部邊緣越過帕米爾高原,穿過大宛王國,另三路縱隊,由塔里木盆地北部邊緣經烏孫王國首都赤谷城,橫穿烏孫王國,進入康居王國邊界,挺進到闐池(中亞伊賽克湖)西岸。在康居嚮導的指引下,漢胡聯軍勢如破竹,在郅支單于城格殺郅支單于,此戰共斬單于閼氏、太子、名王以下一千五百多級,生俘一百四十五人,投降者一千多人,斬獲頗封、全勝凱旋。公元前35年正月,北匈奴郅支單于的人頭被快馬送至漢朝首都長安。

陳子公—千里入絕域,斬首震天山!

陳湯進軍路線圖

甘延壽、陳湯後上奏道:“郅支單于慘毒行於民、大惡逼於天。臣延壽、臣湯將義兵、行天誅,賴陛下神靈,陰陽並應、陷陣克敵,斬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懸頭槁於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漢臣谷永曾評:“關內侯陳湯,前斬郅支,威震百蠻,武暢西海,漢元以來,征伐方外之將,未嘗有也。”陳湯斬首郅支,一戰定天山,陳湯之名,威震西域。不論現在民族英雄的評定標準如何改變,陳湯都應該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陳子公—千里入絕域,斬首震天山!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彰顯了一個朝代的強盛,也成為了我們這個國家的最強音。

陳子公—千里入絕域,斬首震天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