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私立醫療要避開的3個坑,尤其是第一個……

上海健康50條和國家衛健委近2年出臺的各種政策猶如一陣春風,給社會資本辦醫行業這個前幾年如履薄冰的行業帶來一陣暖流。

私立醫療要避開的3個坑,尤其是第一個……


這些年,看著越來越多醫療人才和管理人才的流動,也看著越來越多新興的醫療機構興建,瞬時間真感覺社會資本辦醫的春天到了。但在這個行業裡越久,越是體會社會資本做醫療的不容易,簡稱“體制外那個險惡的世界“。因為是屬於靠資本投資才能得以運行下的領域,很多時候會更多依賴資本和政策方面的影響,而弱化了醫療的屬性。

筆者雖在體制外時間不長,但也接觸到了不少投資人和體制內外的大咖級專家。做醫療,我們究竟靠什麼在支撐?不同的人看看法角度不同,所謂屁股決定腦袋。

投資人


錢,不是萬能的。 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

與美國大部分私立醫療機構是非營利性醫療機構不同,國內大部分私立醫療機構是盈利性醫療機構。因此,作為一個企業運作的醫療機構來說,盈利是醫療機構的目的之一。國內醫生合夥人制度相對國外仍舊罕見,因此大部分醫療機構的投資人都是機構投資人或是非醫療行業的投資人。在國內目前割草賺快錢的投資邏輯之下,如果遇到一個有耐心並且懂得醫療邏輯的投資人,一定要好好把握住Ta。因為,

投資的邏輯和是否持續投資,取決於醫療機構是否能夠長久運行下去

筆者曾經看到過許多初期“亂花錢”的醫療機構,最後不是以出售或變更股東甚至改變辦醫初衷,便是在後期的投資上節約得離譜,以至於複製期間感覺不是同一醫療品牌旗下機構。也曾遇到過,投資人因為初期對於市場訴求不瞭解,導致到定位錯亂的醫療機構,比如從開始只做高端到後期開始低端患者。投資人的邏輯,說白了是資本對於醫療機構是否可以在培育期持續栽培(燒錢),這對於目前初創品牌醫療機構的運營整體會造成巨大影響,甚至會改變醫療機構發展的軌跡。因此,投資人在定醫療機構投資和運營戰略時,倘若不能在初期有充分市場調研和高瞻遠矚,後期會踩到不少雷區。所以,一個瞭解行業的投資人,才顯得如此彌足珍貴。

醫護人員


醫療最本質的核心,患者的第一訴求(看病)的直接服務提供者。

此處特別指明瞭是醫護人員,因為完整的臨床過程是由醫生和護士共同提供的。如果有出色的專家,配上一個抽血3針都不能找到靜脈的護士那麼估計專家再牛也無法掩蓋患者對於抽血過程的不滿。優秀的醫護人員團隊,是一個優秀社會辦醫機構的最基礎條件。

很多醫療機構,為了保證醫護人員良好的初心,其工作指標和業務量收入分離,而是更加考評繼續教育、科研、學術活動、患者教育等處。這樣做是可以讓醫護人員專心於醫療,但最大的弊端可能是醫護人員沒有經營的目標意識。也有不少醫療機構,為了彌補這個弊端,給醫護人員背了一些“業績指標”,以希望促進整個醫療機構的營收目標,早日實現財務目標,但這樣的弊端是可能導致少部分醫護人員為了“創收”而進行一些額外過多的檢查檢驗。

因此究竟是什麼樣對於醫護人員的考評方式是醫療機構運營者最需要思量的。無論是醫護人員有沒有經營壓力,守住醫療道德底線,堅守醫療品質,都是做好社會資本辦醫的頂樑柱

運營團隊


沒有鐵打的士兵,只有鐵打的團隊!

成功的案例各有各的不同,失敗的案例總是似曾相識。身邊不少失敗案例,資方有錢有勢+大咖醫生站隊甚至全職,但為什麼最終還是失敗?除了不可避免的政策因素,最大的一個原因是缺少靠譜支撐的運營團隊

運營團隊,既要很好地對於財務數字和經營目標負責,做到“提高運營效率”和“把錢花在該花的地方”,又要很好地把經營目標轉換在醫護條線上。如何將品質醫療推向市場?如何提高醫療機構產能?如何把無形的醫療產品進行標準化和有形化?如何根據市場反饋適時調整產品和推廣策略?醫療機構,其本身運營就是一件很Tricky的事情,因為醫療有慈善的屬性在內。如果能夠組建一支懂醫療運營管理的團隊,那麼對於臨床條線會幫助很多,也會將一些實際醫療運營中的困難通過投資人懂得的邏輯告訴對方。世界上百年傳承的梅奧診所和克利夫蘭診所中,運營團隊不乏臨床背景的人才,大部分是又讀了MBA或者MHA,或許醫療機構有了醫療背景的人士去共同參與運營,會帶來更多的便利性。但就目前市場來看,運營管理團隊本來就是私立醫療機構中稀缺的資源,因此優秀的醫療機構 運營管理者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稀缺人才。

結語


做醫療,尤其做私立醫療,要有堅定的醫學情懷和信念以提供患者最優質的醫療技術;要有資金雄厚的投資者來支撐籌建-爬坡期和持續醫療軟硬件投入(包含產業資源整合);也要有靠譜的運營管理團隊對於每一個服務流程和細節落地,將效率和效能最大化。這三者,最終才能成為支撐一個優質私立醫療機構的堅強後盾。說簡單?有時還真是簡單。說難?還真的非常難。但終究,一切事在人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