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氣體在管道內流動,氣體的動壓、靜壓、全壓、總壓分別指什麼?

唐雲春


※一

a. 靜壓(Pi)

由於空氣分子不規則運動而撞擊於管壁上產生的壓力稱為靜壓。計算時,以絕對真空為計算零點的靜壓稱為絕對靜壓。以大氣壓力為零點的靜壓稱為相對靜壓。空調中的空氣靜壓均指相對靜壓。

靜壓是單位體積氣體所具有的勢能,是一種力,它的表現將氣體壓縮、對管壁施壓。管道內氣體的絕對靜壓,可以是正壓,高於周圍的大氣壓;也可以是負壓,低於周圍的大氣壓。

b. 動壓(Pb)

指空氣流動時產生的壓力,只要風管內空氣流動就具有一定的動壓。

動壓是單位體積氣體所具有的動能,也是一種力,它的表現是使管內氣體改變速度,動壓只作用在氣體的流動方向恆為正值。

c.

全壓(Pq)

全壓是靜壓和動壓的代數和: Pq=Pi十Pb 全壓代表單位氣體所具有的總能量。若以大氣壓為計算的起點,它可以是正值,亦可以是負值。

d. 機外餘壓

機外餘壓的概念一般來自廠商樣本

樣本上所提供的機外餘壓一般是考慮機組本身的壓力損失後所能提供的全壓,

關於機外餘壓到底是機外全壓還是機外靜壓?

可以理解為機外全壓,寫成機外靜壓是測試時通常把動壓看為0。可見,機外餘壓的概念並非一個標準性概念,但必然是考慮機組本身的壓力損失後所能提供的全壓。

※二

靜壓是由於分子運動力產生的對壁面的壓能,在流場內各點大小都一致;動壓是因為流體動量形成的壓能,僅在迎著來流方向存在。這是一對理論範疇。全壓是靜壓和動壓的總和,反應了流體的做功能力水平。在流體流動過程中,扣除阻力損失後,靜壓和動壓會相互轉化。並不是不變的。

機外餘壓是風機克服自身阻力損失後的全壓值,即進出口全壓差。風機出口風速較高,動壓也較大,靜壓相對較低;但像有的AHU出口馬上就進入一個靜壓箱,則在靜壓箱內幾乎所有的風機能都轉化為靜壓了。

所以我們一般說的風機壓頭都是說全壓,反應的是這颱風機的做功能力。說風機動壓和靜壓都是相對場合的說法,有特定條件的。

動壓實際是由於流體的宏觀流動所產生的能量。因此,如果沒有流體的宏觀流動也就不會產生動壓。

靜壓則是由於流體本身的分子熱運動所形成的內在能量,不管流體在宏觀上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它的分子都時刻在作熱運動,靜壓能的存在只決定於分子的熱運動,而與宏觀流動與否沒有關係。換言之,不論是靜止的,還是流動的流體,它都存在著由其分子的熱運動而產生的內在靜壓力。

動壓與靜壓之和叫全壓。因此,全壓是流體的宏觀流動與分子熱運動的綜合反映

※三

全壓=靜壓+動壓

動壓=0.5*空氣密度*風速^2

餘壓=全壓-系統內各設備的阻力

如:空調機組共有:迴風段、初效段、表冷段、中間段、加熱段、送風機段組成,各功能段阻力分別為:20Pa、80Pa、120Pa、20Pa、100、50Pa,機內阻力為290Pa,若要求機外餘壓為500Pa,剛送風機的全壓應不小於790Pa,若要求機外餘壓為1100Pa,剛送風機的全壓應不小於1390Pa,高餘壓一般為淨化機組,風壓的大小與電機功率的選擇有關。一般應根據工程實際需要餘壓,高餘壓並不都是好事。

空調機組或新風機組常將風機裝在最後,風機出口風速高,動壓高,靜壓小,工程中常在出口處加裝消聲靜壓箱,降低動壓,增加靜壓,同時起均流、消聲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