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3 李嘉誠:30歲成為“塑料花大王”,白手起家的亞洲首富

-----------------------------------

說起李嘉誠,大家都不陌生,曾經蟬聯亞洲首富20年,李嘉誠小時候生活非常困難,家裡的條件很差,父親幾次被迫到南洋去做生意,然而都沒賺到錢,最後不得已回到家鄉來教書,維持著一家人的生計。
李嘉誠:30歲成為“塑料花大王”,白手起家的亞洲首富

小時候的李嘉誠,放學後常常到碼頭邊撿東西補貼家用,在抗日戰爭爆發後,李嘉誠一家人逃難到香港,經常露宿街頭。而為了生活,李嘉誠和父母不得不到大街上靠賣香、糖果、針線掙點錢過日子。在那個時代兵荒馬亂,李嘉誠父親因積勞成疾,不到40歲就離開了人世。

李嘉誠的母親為了養活家庭,不得已去批發一些塑料花來賣,因為在那個兵荒馬亂的時代工作是很難找的。而李嘉誠一家五口人,靠母親來賣塑料花,一天賺幾角錢,根本無法養活家庭,李嘉誠作為家中長子,只能當承擔起家庭生活的重負,到處找工作。
李嘉誠:30歲成為“塑料花大王”,白手起家的亞洲首富​後來一位茶樓老闆看他們可憐便答應收李嘉誠在茶館裡面當跑堂。至此,16歲的李嘉誠開始踏入紛繁複雜的社會,開始了頑強拼搏的人生旅途。

李嘉誠平時看著茶樓裡的客人,最讓他羨慕的就是這些企業家。受他們的影響,李嘉誠慾望的種子越來越強烈,暗暗下定決心,長大後一定要做一個企業家。
李嘉誠:30歲成為“塑料花大王”,白手起家的亞洲首富​在17歲那年,李嘉誠辭掉了茶樓裡的工作,找到一份塑膠廠當推銷員的工作,李嘉誠非常勤快,他總是事先想好幾套方案,使人家自然而然的接受他的商品。短短一年之後,李嘉誠的業績就超過了廠裡的那些老推銷員,踏實苦幹,為李嘉誠贏得了人生的第一個跳板。

接下來李嘉誠用幾年的時間,累積了7000港元,又向朋友借了錢,在維多利亞灣附近的一個小溪旁租下一間灰暗的小廠房,又買了一臺老掉牙的壓塑機,辦起了長江塑膠廠。
李嘉誠:30歲成為“塑料花大王”,白手起家的亞洲首富​李嘉誠發現各大商店幾乎都沒有塑料花賣,但是他了解香港人是最喜歡擺設的。果然不出李嘉誠所料,他生產的塑料花很快就進入了千家萬戶,為他帶來了一筆可觀的收入。

然而更大的驚喜也隨之到來,他從一些商人的口中得到一個重要的消息,歐洲人最喜歡塑料花。隨後,李嘉誠開始大量生產塑料花,銷往歐美市場,工廠的年利潤也猛升至上千萬港幣。


李嘉誠:30歲成為“塑料花大王”,白手起家的亞洲首富​這時30歲的李嘉誠,已經成了老少皆知的塑料花大王。他從一個茶樓跑堂成為千萬富翁,只用了十多年時間。面對這樣的成績,李嘉誠並沒有滿足,就在塑料花暢銷全球的大好形勢之下,李嘉誠敏銳地意識到了,由於塑料行業高利潤的吸引,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湧入進來。這勢必會導致行業內的競爭,於是他又開始尋找下一個機會。

香港本來是一個彈丸之地,自上世紀50年代末,經濟開始復甦。世界各國冒險家、投機家紛紛湧入香港。由於經濟和人口的迅速增長,土地資源很快出現了短缺的現象,所以李嘉誠和夫人經過反覆商討,果斷決定轉向房地產業。他毅然賣掉了塑膠廠,用這筆資金開始買進房地產,幾年之後香港房價暴漲,先行一步的李嘉誠一下子從千萬富翁跨入億萬富翁行列。


李嘉誠:30歲成為“塑料花大王”,白手起家的亞洲首富就這樣,李嘉誠一步一步的涉足了很多行業,他也以自己的商業智慧和敏銳的預見性將財富源源不斷的彙集到自己手中,從白手起家到亞洲首富,他的經歷或許給我們很多啟發跟思考。


眾創思維創客圈,專注分享關於創業、科技、營銷、自媒體運營的知識和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