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改革開放40週年·看雞澤」-我的小城雞澤

「改革開放40週年·看雞澤」-我的小城雞澤

我的小城雞澤

我的小城只有一道長街的時候,兩側法國梧桐樹是最好的風景。多少春夏秋冬,多少青春歡暢,那一場場活劇,每一幕、每一個角色,都不是文字能夠描摹的活色生香。

「改革开放40周年·看鸡泽」-我的小城鸡泽

那時一條街上集聚了所有生活元素,老禮堂、新華書店、銀行、供銷社、電影院、照相館、文化館、加油站、學校……

最北頭的老禮堂,那兩層木製看臺很有範兒,這裡來過很多名家,常香玉、馬金鳳、海連池、新鳳霞、申鳳梅、牛得草都曾在這裡登臺,文化的繁榮讓雞澤很起範兒,老一輩兒的人們說起往事自豪又留戀。電影《少林寺》在老戲園上演之後,隨後是市場化的閉路電視在那裡連續放映,一大批如《射鵰英雄傳》《八仙過海》《醉拳》等等香港電視電影錄像節目,場面空前。之後南關新電影院和小錄像廳徹底湮滅了老戲園的榮耀過往。

老禮堂路口上就是新華書店。推開厚重的木框玻璃門,進得裡面來,油墨清香早沁入肺腑。那些張望的小腦袋、明亮的眼睛從這裡看到了未來和更廣闊的世界。那是整個縣裡面孩子們的聖殿,那裡可以找尋到十萬個為什麼的答案麼?在借書都要那麼虔誠的年代,得到一本新書是多麼幸福啊!常常覺得幸福碼滿了雞澤長街的那一頭,便願意往那裡多看幾眼,多過幾次,那也是福氣。

「改革开放40周年·看鸡泽」-我的小城鸡泽

哦,在最南頭的是雞澤一中,進門兩排高高的楊樹英武挺拔,在灰色調的教室、宿舍、食堂的中間還有高大茂盛的梧桐和永遠都藍的天空,雞澤的學子們驕傲地在這裡成長,從這裡開始追尋夢想。說起上學在一中,好像是在說清華北大一般神氣驕傲。

那時學校很多老師都是傳奇,魅力、個性、年輕、有才就是他們的標籤,雖然不一定每個人都能有幸聆聽他們的教誨,但是在這樣氛圍裡學習生活,那麼有趣,那麼生動,那麼難忘!

大概很多人都忘不了那準點又悠揚的上下課鐘聲。那時一中的鐘聲十來裡外都能聽得到。以至於離開那裡以後多少年每每聽到就心曠神怡,心嚮往之。

「改革开放40周年·看鸡泽」-我的小城鸡泽

一中東牆外最早有一家木料廠,後來有邱縣的一家回民飯店佔了這裡做涮羊肉,記得羊肉凍了之後是用木工刨子推的卷兒,薄又嫩,一涮便可入口,那是雞澤最早的火鍋店,紫銅的傳統火鍋,特別旺的木炭,厚道熱情的夥計。這裡有位夥計十幾歲開始做幫工,後來大家叫他六哥,他的好人緣好脾氣好用功助他做成了地道的民族風味。愛喝愛朋友的,誰沒來過“六味”呢?

再往南,就是一中的南牆外,在“六味”飯店聲名鵲起時,開了一條街,名作人民路。雞澤的新故事就從這裡開始了。

「改革开放40周年·看鸡泽」-我的小城鸡泽

人民路上最早的文化廣場,給雞澤人帶來了無數歡樂,至今新文化館前那一大片高臺都是夏天最涼爽四季最熱鬧的所在,晨練文化也最早從這裡向外輻射,吸引人們開展各種活動。時至今日,雞澤健康活潑多元的文化生活已蔚然成風。文化廣場名副其實的成為小城新文化發祥地。

「改革开放40周年·看鸡泽」-我的小城鸡泽

人民路上陸續建成的人民廣場、毛遂公園、詩經公園、樸園等等,如今已成為全縣乃至周邊兄弟縣鄉親們的休閒聚會所在。人民路東西兩端連接的環城水系是雞澤“兩環兩帶十園五十六星”的主體部分,自行車和健步環城已然興起,水系道路的景觀已有模有樣,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隨著水系河道的疏浚工程完工、全面通航時,雞澤必將愈發溫婉清麗起來。

由於長期治理,本來就少有工業汙染的雞澤,自然生態明顯改變,攝影家們在雞澤發現了越來越多的珍惜鳥類。紅腿娘子長腳鷸和各色鶺鴒鳥們的出現更是讓人稀奇,風水這邊獨好啊!雞澤歷史還有更讓人稀奇的地方,是關於毛氏,毛遂及毛亨、毛萇的史實已在雞澤印證,詩經之源正在挖掘,鶺鴒水鳥與詩經的淵源有詩文記載,千絲萬縷連著雞澤。《詩經·小雅·常棣》有言:

常棣之華,鄂不韡韡(wěi)。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喪之威,兄弟孔懷。

原隰(xí)裒(póu)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難。

我相信,我的小城雞澤之澤必是友愛之澤,福澤之澤。我愛雞澤!

「改革开放40周年·看鸡泽」-我的小城鸡泽

■初審:趙明川

■審核:王建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