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渦輪增壓的車跟自然吸氣的車有什麼不一樣的駕駛體驗呢?

小拎桶哈


渦輪增壓與自然吸氣已經爭論很多年了,隨著渦輪增壓技術的日趨成熟,以及更重要的是對大排量自然吸氣車的大額徵稅,讓自然吸氣越來越淡出人們的視野。


本文不講油耗、保養、故障等等,只講駕駛體驗上的不同,渦輪增壓、機械增壓、自然吸氣這三種車我都有,除了自己有的,也開過其它的車,說的都是真實感受,不代表全部起碼也能代表大多數情況。


在自然吸氣橫行的年代,其實不流行“線性”、“絲絲入滑”這些詞的,頂多討論變速箱順不順暢,有沒有頓挫。當進入渦輪增壓年代後,人們才開始了渦輪與自然吸氣的對比。


剛開始可能是日德之爭,兩軍鐵粉刀光劍影,德軍炮轟日軍技術陳舊、性能弱雞,日軍反抗說德軍渦輪增壓故障高、動力突兀不線性,以豐田V6大後超銳志為代表的轎跑就開始在馬路上亂飆,以彰顯日系自吸軍團的牛X之處。


相反,德系渦輪軍團主打TSI+雙離合的省油組合,號稱黃金動力組,1.4T、1.8T、2.0T,大小通吃。確實省油了,在動力數據相差不大的情況下,1.4T比2.0L省油,1.8T比2.5L省油,2.0T比3.0L省油。此戰日軍完敗。


以上囉嗦這麼多,都是在說渦輪增壓是怎麼流行起來的,渦輪增壓技術已經非常久遠,真正在民間流行起來就是前些年德軍打敗日軍開始。那渦輪增壓車開起來與自然吸氣有什麼區別呢?


區別在縮小,但還是存在。在渦輪剛流行時區別特別大,渦輪車動力確實不線性,特別突兀,有一個閥值,就像開關一樣,轉速達到一定時突然打開,舉個例子,2.0T的車子正常開0~20加速時就當2.0L用,如果你再深踩那麼一點油門,馬上變成2.0T,竄一下你能非常明顯地感受到比剛才加速快很多,雖然快了,但不舒服了,速度不再被腳下完全掌控,動力與人的意志有出入。這就是渦輪增壓不如自然吸氣的地方,這裡的自然吸氣僅指2.5L以上的中大排量自然吸氣,2.0、1.8、1.6以及更小排量的這些自然吸氣就不要來湊熱鬧了。


隨著渦輪增壓應用技術的改進,區別縮小了很多,但還是做不到像中大排量自然吸氣那樣行雲流水動力隨叫隨到,腳下踩多少動力就是多少,我經常在自然吸氣車與增壓車之間換著開,從渦輪增壓車(2.0T)換到自然吸氣車(3.7L)時不需要適應,而從自然吸氣換成渦輪增壓時,需要適應,不是因為動力的變化,是腳感,自然吸氣車的動力都在司機腳上,而且可預見,你知道下一秒車子的動態,渦輪增壓車不一定,有變數,你不知道下一秒還是維持現有加減速水平還是加減速發生的變化,車子動態大多可預見,但有時不可預見,所以略有點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也許只開渦輪車就不會有那麼明顯的感覺。


渦輪增壓車正常開時,除了動力沒大排量自吸那麼線性外,還有一點就是動力遲滯。一臺2.0T發動機,2.0L那部分動力與"T"的那部分動力不是任何時候都同時到達的,比如起步最明顯,“T”要晚1~2秒產生動力。


2.0T與2.5L相比,2.0T就像一條100M的中國移動寬帶,2.5L就像50M的中國電信寬帶。


山下木頭


渦輪增壓發動機能夠在發動機轉速較低的時候就輸出較高的馬力,因此它能夠讓駕駛者感到車的動力比較充沛,駕駛起來較為輕快!

其實這不過是一個錯覺,汽車的絕對動力主要還是跟發動機的功率關係最大的。

因此一些小排量渦輪發動機,在市內駕駛會讓你感覺很輕快,一旦上了高速就露餡了,當時速超過100公里後就可能讓你感覺沒什麼加速感了。

總之渦輪發動機能夠對車輛的舒適度有一定的提升,因為發動機轉速不用太高就比較有勁,這樣帶來的振動和噪音相比自然吸氣發動機會小一些,其他方面並沒有什麼本質的提升。

另外,渦輪發動機的保養費用會高一些,需要用全合成機油,並且有些車型需要終身使用較高標號的汽油。

總之,家庭日常代步的話,選用渦輪發動機車型還需慎重斟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