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印度有可能解體變成小邦國嗎?

嚼著炫邁papapa


最近有不少關於印度題材的電影都很賣座,其實印度一直都是一個帶著些許神秘色彩的國家,好像特別適合發生一些有趣的故事。這種印象跟印度的歷史根源有很大的關係。區別於澳洲這類的移民國家,印度是一個多民族組合國家,是英國利用自己的武裝力量將這些鬆散的民族糅合成為一個國家的。

很多人擔心印度會解體,只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其實參考印度的歷史沿革,這種可能性還是很大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印度所包含的民族太多了,總共有超過一百個民族,而且其中最大的民族人口總數還沒有佔到總人口的一半,這種民族結構是非常不牢固的。

再就是信仰,印度人是非常重視信仰的,有著同樣信仰的民族會更加牢固些,但問題是印度人的信仰很多,有的信印度教、有的新伊斯蘭教等等,這些不同信仰的人生活在一起當然會產生矛盾和糾紛,印度歷史上也發生過不少因為宗教信仰的問題而導致的武裝事件,其隱患之大不容忽視。

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我國在秦始皇時期就已經解決掉的統一語言的問題,簡直超乎想象,印度境內正在被使用的語言多達2000多種,而且其中有好幾十種都有自己的文字,也就是說,印度到今天都沒有統一的語言和文字,這對於團結和和平來說是大大的不利。

另外,印度目前面臨的現狀也是非常的尷尬,有幾個不安分的地區一直在以實際行動搞獨立活動,最典型的就是阿薩姆,阿薩姆人一直覺得自己不是印度人,一直尋思要獨立出去,這幾年不停的搞事情。這樣看的話,印度解體似乎只是時間的問題。


利刃號


說實話,印度還真有分家的可能,為啥這樣說?請看看印度的三大怪。

印度一大怪,國旗當做被子蓋

印度國內的政治教育薄弱。不僅教科書很少對學生進行理想和愛國主義教育,在考試的時候,品德和政治是不計入考試成績的。以至於學生不能具備德智體全面發展,重技能重數理化,輕歷史,輕思想品德在印度是多年存在的普遍現象。

比如要是電視直播體育賽事中,有本國運動員參加的比賽,很少有人坐下來看,印度人從來不會因為賽場上升國旗而歡聲雷動。 至於印度在奧運會上的成績,說出了你可能不信。參加奧運會60年了,人家沒有得過金牌,只拿過一枚銀牌。



不是印度人不行,而是國家在競技體育上不想花錢,參賽的都是俱樂部和個人。沒有驕人的體育成績,不重視德育教育,讓印度這個人口大國一盤散沙,沒有民族凝聚力。 印度好多地方沒有升旗儀式,以至於有人竟然不知道印度有國旗。

有個段子說,有記者隨機採訪一個印度老叟,你最愛哪個國家?回答說中國。為什麼?回答:有國旗。 有一次印度總理到農村去,看到路邊瓜棚下有個老農在睡覺,身上有一面國旗,非常感動:看看老農睡了都離不開國旗。話沒說完,老農的小孫孫在路邊喊爺爺說拉屎了,老農把國旗撕下一角給孫子遞了過去。

說這個國家有多少凝聚力,你信嗎?

印度二大怪 ,貧民窟裡說豐年

印度原來是英國殖民地,印度獨立已經有60多年了,印度頑強鬥爭,為之追求的建國宗旨就是共同富裕。

可現實是印度國內等級森嚴,幾大家族壟斷國內政治資源和自然資源。因為土地高度的私有化,財富壟斷在少數人手裡,國內經濟增長跟老百姓沒有一點關係。


印度每一次大選,參選人都信誓旦旦說要改善百姓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受教育水平。可是你到印度,印象最多的竟然是貧民窟。在鄉下,在城市,甚至在鐵路旁,貧民窟到處可見,這和印度電影裡新德里和孟買的燈紅酒綠形成鮮明對比。


印度是軟件生產大國,是軍事大國,是核大國,近幾年的GDP增速超過了中國。但我們目睹的印度底層人民的生活卻感覺有點穿越到了中世紀。國富民強國家才有希望,國富民弱,禍之將至。

印度三大怪,不見宗教只見派

去印度你會看到,教派比路燈都多。除了美國,沒有哪個國家像印度這樣那麼多門類的宗教,像武林那樣派別林立。


印度教,錫克教,伊斯蘭教,猶太教摺疊耆那教,還有個襖教。印度國內教派的最大特點不是和平共處,而是相互歧視相互爭鬥,每天都在影響著教徒的工作和生活,也孕育著仇恨和分離的種子。

每個教派沒有正常渠道維護自己的權益,只有拉幫結派。很多派別有自己的地盤甚至有私人武裝,教派的流血衝突成了永恆的主旋律。

印度教按照官方說法,教徒超過十個億。可是印度教並沒有被列入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信徒遠遠沒有它多的佛教反而是世界級宗教。原因就是印度教內部教義不清,教派過於眾多,教派之間矛盾很深,讓印度教很難被看做一個整體的宗教。這也嚴重的影響了印度的凝聚力。

林林總總說了這麼多,說了印度有分家的可能,並不是說印度的前途一片暗淡。任何一個國家都有潛在的危機,但也都有利好的一面。印度民族的隨和,隱忍和悠閒,對一個人口大國來說,也許就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國家向心力和穩定因素吧


小約翰


印度地處南亞,戲稱三哥,它海有航母,陸有核武,它人口暴增,經濟強勁,科技發達。它得錫金、望不丹、想尼泊爾;它西脅巴基斯坦,東眈孟加拉國。三哥一項宣稱他要稱雄印度洋,自號南亞霸王。印度這麼牛,那麼它有沒有可能變成小邦國呢?有,可能性非常的大,而實現則需要其內部的合力以及外力。我們來看看印度存在解體危險的那一年的地圖吧。

這張地圖是不是很觸目驚心啊,只是地圖解釋很籠統,那麼福垊先談談印度解體的精神因素吧。

第一、歷史形成的文化不同、信仰不同。

印度的歷史上長期分裂,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後才完成了“統一”,看起來是因禍得福,但融合時間太短。尤其其境內還有印度教、錫克教、佛教、伊斯蘭教等幾大宗教,有的宗教甚至相互仇視,從而造成一定的離心力和族群撕裂。

第二、歷史形成的種姓壓迫、貧富撕裂。

印度的種姓制度(五等人,最低的賤民)根深蒂固,遠古的殖民者婆羅門的地位高高在上而本土土著卻卑微可憐。他們被歧視被侮辱被傷害,物質上受苦,精神上受辱。儘管印度一直在法律上強調廢除種姓制度,但千年糟粕根深蒂固,於是就形成了福垊發的上面那個地圖的局面。

這個地圖分為五種顏色,福垊就按顏色來講。

【深紅色】納薩爾派控制區。納薩爾派,大家可以自行百度,這裡不便談論太多。

【橘紅色】納薩爾派普通影響區。

【橘黃色】納薩爾派邊緣區。

【淺橘黃色】納薩爾派目標區。

納薩爾派有自己的軍隊,武裝組織有兩萬人,成員五萬人,實行的是農村包圍城市戰略,不時發動襲擊。其影響力達到18個邦,1.8億人口,是一支不能小覷的力量。他們的目標很簡單就是取而代之。受到了印度的不斷圍剿,其勢力範圍也就變得比較狹小了。下圖是2013年其勢力範圍情況。

【黃色一】錫金。錫金國王一直有復國夢,雖然力量超級弱 。

【黃色二】東北。印度東北諸邦都有武裝勢力,甚至還有一定的合作,他們不時襲擊,謀求自立。

【黃色三】克什米爾。土邦謀求自立,巴基斯坦跟印度有很大爭議,並不時交火。

只要這些力量能形成合力,並受到外力的助力下,那麼印度的解體就容易多了。

第一、東北方向。東北諸邦一向團結,如果孟加拉國、不丹給力的話,那麼事成之後不丹就能擺脫印度的控制,錫金能獲得自立,東北諸邦也能實現自。對孟加拉國來說解體,它就是最大的成功,作為巴基斯坦的小老弟孟加拉國這個外力是非常樂意給力的。

第二、印度北部。這裡是納薩爾派影響區甚至是控制區,基於共同主張以及共同敵人的情況下,尼泊爾這個外力會給力的。

第三、印度西部。巴基斯坦可繞過克什米爾尋找其西部佈防空虛處。

在一個合適的時機,裡應外合,群起而攻,那三哥首尾難顧,顧此失彼,更加上其聯邦制還有信仰不同等因素。從而激發族群徹底撕裂,印度也就開始進入了群雄逐鹿的戰國時代了。


福垊


根據聯合國安全署的一項調查,印度國內出現不樂觀分裂現象。估計在2023年,印度有可能分裂成三個以上的獨立邦國。

(一)印度佈防空虛的西部地區。

在印度西部,居住著大約2.1億印度本土原生態居民,也是印度種姓歧視的最大受害者。他們成立了人民自衛軍,從2002年開始,在西部聯盟首領猶利瓦的帶領下,與印度軍隊公開發生六次武裝衝突,而西部聯盟也有5.7萬人死在印軍槍下,這更加劇了雙方的矛盾,西部聯盟為獨立在所不惜,通過秘密渠道,購買了阿拉伯國家的部分武器設施。

(二)民主黨控制的北部地區

民主黨實際控制的印北地區,也就是納薩爾派,他們有2.8億擁護者,60多萬武裝力量,31座印北城市。與尼泊爾有著深厚的交往,背裡得到大力支持。在與印度軍隊的九次戰鬥中,印北領導人薩特默爾帶領印北武裝力量,七次獲得大勝,特別2016年,薩特默爾在嚴厲打擊來犯印軍之後,第一次打出獨立的旗幟,現在印北的41個大中城市已經掌握在印北民主黨手中,獨立近在咫尺。

(三)印度東北地區的獨立趨勢

印度東北地區的1.7億居民,在孟加拉國和不丹的力挺下,與北部的民主黨同時打出獨立旗幟。

面前印度出現的三個獨力團隊加起來已經達到七億人,三股勢力相互配合,同心協力,準備在2020年同時發起獨立宣言,並準備好了一切可能發生的武裝行為。有三個團隊的同時進攻,印度政府無力操控亂局,首先是印軍會失去戰鬥力。

印度的分裂已成事實,據專家分析,印度將分裂成四個邦國。


用戶3892928207086


印度的統一和分裂,是中國人很關心的問題。

直言不諱的說,印度地處亞熱帶和熱帶,三千多年無法實現不了統一,目前的內部依舊矛盾重重。

印度古代史上的大一統國家,主要是孔雀王朝、笈多王朝和莫臥兒王朝。聽我給你一一介紹:


1,孔雀王朝,存在於前324年-前188年,創建者旃陀羅笈多。這時期相當於秦國稱王(公元前325年)到呂后專權(漢惠帝公元前188年去世),這個持續150年的王朝,面積大約有420萬平方公里,已經比現在的印度大了(印度現在280萬平方公里)。

2,笈多帝國,存在於320—500年,這個時間相當於中國的東晉建立(517年)到南齊(502年)滅亡。這時期中國陷入大分裂,印度卻在大一統,笈多王朝佛教十分盛行,對中國進行文化輸出。

3,莫臥兒帝國,存在於1526年-1857年,是突厥化的蒙古人帖木兒的後裔巴布爾在印度建立的封建專制王朝。1858年,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被授予印度女皇稱號,成立英屬印度,莫臥兒王朝滅亡。在帝國的全盛時期,領土幾乎囊括整個南亞次大陸以及阿富汗等地。

印度這三個大一統王朝的總時間加起來,實際上不超過700年,相對於不足2000年曆史的三分之一。說白了一句話,印度不具備大一統的條件。

印度歷史上很難實現大一統,主要原因在於:

1,南亞的地理環境比較複雜,恆河平原和印度和平原分割成兩大塊,難以形成最大的向心力。北部的青藏高原環境特殊交流先對少,東北部的阿富汗高原正好處在亞歐心臟的十字路口。這樣的地理環境,讓印度長期處在受到外界威脅的狀態下。

2,南亞的緯度太低,氣候過於炎熱,大大抑制了生產的發展和軍事力量的提升。世界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高緯度征服低緯度容易,而低緯度因為長期的高溫和食物豐盛,不論是戰鬥力還是生產力,始終保持在很低的狀態。

3,地形支離破碎,造成民族眾多,民族眾多有都不如外來民族勤勞勇敢,印度的土著居民地位不斷降低。在種姓制度的框架下,婆羅門教不斷吸收大量外來軍事貴族作為統治者,進而試圖建立政教合一體制。於是大多數的印度原住民,從吠舍,降低到首陀羅,甚至降低到不可接觸者。

不過,到現在,促使印度不能統一容易分裂的三大因素已經基本不存在了。尤其是現在低緯度地區越來越成為發達地區,因為人類生產力提高了,低緯度提供大量農作物的好處大大提高。

不僅如此,印度在被英國殖民統治的100年中間,實現了真正的統一。不僅實現了真正統一,還大大擴張了領土。

英屬印度到底有多大?來看幾個數據就行了。

  • 人口1.6億,僅次於中國。
  • 土地面積430萬平方公里,幾乎佔據整個南亞次大陸。
  • 不僅佔據了南亞次大陸,還把觸角伸向了緬甸和中國。


幾乎可以斷言,在英國的改造下,印度開始真正成為一個國家,成為一個有向心力的國家。唯一特殊的一點,英國人臨走前擺了印度一道,讓印度一下分裂成三個國家——印度(280萬平方公里)、巴基斯坦(88萬平方公里)、孟加拉國(14萬平方公里)。

英國人把印度一分為三的決策也許出於惡意,但真的有很好效果。分裂後,新印度繼承了英屬印度大部分土地,還有了自己的主體民族——佔總人口72%為印度-雅利安人。有了主體民族,這個國家就不那麼容易分裂了。

不僅如此,印度在英國人的馴服下建立了民主制度,也強化了等級制度。民主制度讓大部分的人群有政治參與,這使得印度從中央到地方不容易實施過於傷害某個民族某個地區的政策,而等級制度的強化,讓大多數印度人保持“沉默的大多數”,即使受到奴役,也願意委曲求全。

印度的聯邦制給各個地方很大的自主權,這使得印度很多邦實現了高度自治。既然已經高度自治,獨立出去建立一個新國家,很明顯成本太高不划算。所以,印度馬拉提族、孟加拉族、比哈爾族、泰固族、泰米爾族等民族,壓根沒想過獨立,他們打的主意是,我們拼命生孩子,然後移民到其他邦,擴大地盤。

獨立後的70多年中,印度人已經習慣用大量生孩子實現強國夢,強邦夢。因為印度的土地產權制度很奇怪,公共土地被私人佔據一段時間後就會變成私人領地。所以印度很多大工程建成後,周邊原先的工棚就成了貧民窟,窮人只要在這裡多生孩子,將來就能多拿拆遷費。這也是印度搞不起來高鐵等大工程的制度和文化因素。

試想一下,如果獨立出去,印度的窮苦百姓如何實現“孟買夢”和“加爾各答夢”?

印度的各個地方中,最有獨立傾向的是東北部七個邦。這裡被稱為世界民族博物館,但這裡同時也是全印度乃至全世界最貧窮的地方。這裡有著200個民族,曾有過500個自制土邦。上世紀70年代,印度政府在這裡駐軍,並且收回了絕大部分自治權。現在,這些窮人們有的尋求獨立,尋求高度自治,但力量弱小,難以成事。

退一萬步說,印度放任東北部獨立,也許不是壞事。因為這裡本來從來沒有和印度成為過同一個國家,這是英國殖民者免費贈送的。也許丟了土地沒面子,可是天天在那搗亂,也是在是鬧心啊!


歷史知事


印度是與我國相鄰的國家中發展最快的,也是未來可能給中國帶來麻煩的最大國家。印度目前人口是13.39億,將在很快的時間內超越中國成為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印度的高速發展以及在國際中自我定位等給中國帶來了不小的麻煩,這位後起之秀極有可能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裡成為中國最大的競爭對手。

一、印度制度存在的可能。

印度與中國是不一樣的,假如有人問中國有可能解體變成小邦國?回答是不可能的,中國不可能解體,也不會解體。但是印度確實有這個可能。印度全稱是:印度共和國。印度憲法在1950年1月26日生效,憲法中規定了印度是一個聯邦制國家,也就是說和美國是一樣的。各個省有自己很大的權力,只是把一部分權力讓給了聯邦共同體。省與中央之間不是嚴格的上下級關係,而是分別分管不同的方向,各有各的權力。

歷史上分裂過的最大的聯邦制國家是蘇聯。現在的印度成立並不是自己歷史由來已久或者沒有中斷的傳承以前的國土,而是在英國的操作下實現的“獨立”。獨立之所以打引號是因為印度有很多地方在歷史上並不是同一個國家,有些地方是同一個國家但是在“獨立”的過程中丟失了。

二、印度的歷史存在著可能。

在英國統治印度期間,印度國內有英國劃定的13個省,還有700多個由印度王公統治的土邦國。這些土邦國之間關係並不是很融洽,經常發生戰爭。其實早在沒有有殖民統治之前,印度國內還是一片混亂,經常發生各個地區之間的戰爭。

印度不同地區的信仰是不一樣的,雖然主要是信仰印度教,但是有些地方比如靠近巴基斯坦的地區信仰伊斯蘭教,有些靠近緬甸的地方信仰佛教。宗教問題是引發一個國家動亂的主要原因,不同信仰的地區之間極有可能爆發衝突,從而使這些地區脫離聯邦加入其他國家或獨立出去。

印度歷史上基本上沒出現過長久的大一統時期,也沒有像中國一樣強有力的中央政府,這一點上和中國是完全不同的。自從秦始皇建立秦朝以來,我國一直都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雖然改朝換代經常發生,但是無論是哪個朝代制度和治國思路都是一樣的,類似於“換湯不換藥”。

三、文化的差異存在著可能。

印度雖然是文明古國,但是文明並沒有延續下來。我們都知道中國的文化傳承從來沒有斷過,但是印度不一樣,印度基本上換一次朝代就換一種文化,甚至連人都換了。也就是說現在在印度生存的很多人並不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的後代。印度人口最多的民族印度斯坦族占人口總數的50%都不到,各個民族之間甚至是世仇,也就是說印度各個民族和地區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文化差異,甚至價值觀方面都達不到統一。

不要小看文化的力量,中國與世界上所有國家最大的區別就是文化。現代以西方為主的很多國家都是“契約型國家”,但是中國不一樣,中國是“文化型國家”。把中國人維繫在一起的不是宗教或者契約等,而是文化認同感,英國一個學者在這方面有很深刻的見解。

以前的時候外國人總是不理解為什麼中國人思想情結為什麼那麼嚴重,為什麼中國能在多次改朝換代中依舊保持民族向心力。因為“契約型國家”是一種利益共同體,當一旦利益消失不見或者對自己不利時就會反對契約甚至破壞契約本身,如“英國脫歐”。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存在著一定的可能,因為聯邦制靠的是“契約精神”,但是印度國內情況錯綜複雜,各地區之間,各民族之間、各宗教之間問題繁多。正如狂人言: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契約也是用來撕毀的。一切皆有可能。


無筆


一、民族結構複雜

從分佈上來看,印度分為27個邦、6個聯邦屬地及1個首都轄區,現在的印度人口一度有超過我國的苗頭,已經超過了13億。

但是在這13億人中,印度斯坦民族的人口僅僅佔了4成,其他民族的人口已遠超過了印度斯坦人,所以說印度的民族組成非常複雜。

他們的這種複雜和我國不同,我國大體上已漢族人為主,其他少數民族雖然有55個,但是人口分佈並不多,而印度的其他民族分佈就已經突破了7.8億。

除了民族之外,印度存在五大種族,分別是尼格羅,地中海,迪娜拉,土著和原始澳洲五大人類種族。

從人口的組成中,我們可以推斷:現在的印度還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的影響到了印度整個國家的凝聚力,所以未來的印度是存在分列成很多個小國的可能性的,而且這種可能性很大。

二、融合程度不夠

歷史上的印度雖然出現過古文明,但是,印度除了孔雀王朝前後的歷史幾乎是一片空白,因為其他時期的印度一直都是處在分裂狀態的。

如果不是英國人的到來,很可能印度這個國家一直都不會存在,反而是因為英國人的到來,在他們的殖民統治之下促成了印度的統一。

但是,自從印度擺脫了英國人的控制之後,直到現在,他們處在統一狀態的時間並不長,融合度是遠遠不夠的,這也是他們未來有可能分裂的一個隱患。

三、宗教、制度差異導致矛盾尖銳

從宗教組成上來講,印度境內存在印度教、錫克教、佛教、伊斯蘭教等幾大宗教,而且信仰這些宗教的人口也不在少數,在整個印度規模非常龐大。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宗教問題在印度展現的非常激烈,宗教同宗教之間存在眾多矛盾,甚至有的宗教把其他的宗教當成是“死敵”,這種現象對印度的國內安全造成了非常大的威脅。

接著,種姓制度是印度現存的一種極具封建落後思想的制度,遠古的殖民者婆羅門的地位高高在上,而本土土著卻卑微可憐。

最卑微的土著們一直都受到排在他們之上等級人民的欺壓,這種欺壓是存在於生活中的任何一個方面的。

雖然在印度獨立之後印度政府一直都在淡化種姓制度帶來的影響,但取得的成效並不大。

所以,越是排在社會最下層的種姓百姓越希望趕緊脫離苦海,從印度政府的所作所為中看,似乎並不能達到這個目標,而他們唯一的出路也可能只有脫離印度政府實現獨立。

總結

最後我們再來看看印度的這27個邦,首先是錫金,自從被印度吞併之後,錫金時刻都沒有停止過尋求復國的機會,所以,印度的分裂錫金這個邦肯定會第一個跳出來支持。

其次就是處在印度東北部的很多個邦,他們這些邦之間的聯繫非常密切,而他們之間聯繫密切的原因就是出於對印度政府的抗拒,本來他們之前就是獨立的,所以,他們也非常希望脫離印度政府謀求獨立。


夏目歷史君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國與印度都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但是我國有共同的文化與血緣基礎,分裂都是暫時的,最後總能重新統一。印度則不同,並沒有共同的文化與血緣基礎,在英國人殖民之前,現代印度版圖從來沒有統一。即使是印度歷史上版圖最大的莫臥兒王朝,也僅僅是統一了北部印度而已。印度能夠成為統一的現代國家,要感謝英國殖民者。沒有英國人的殖民,現在的南亞次大陸一定還是小國林立。印度統一的基礎非常薄弱,非常有可能解體變成小邦國。

首先,印度內部宗教矛盾嚴重。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都屬於古印度地區的一部分,都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在1947年印巴分治的時候,以伊斯蘭教為主要信仰的地區建立了巴基斯坦,以信奉印度教為主的地區成立了印度。不過,在印度國內存在大量非印度教徒,印度堪稱是“宗教博物館”。印度人82%信奉印度教,12%信奉伊斯蘭教,其餘信徒1000萬以上的宗教還有基督教、錫克教、佛教等等。自從印度獨立以來,印度教與伊斯蘭教之間的矛盾從未停止。隨著伊斯蘭教人口比例不斷增長,印度的宗教矛盾很可能會有一次大爆發。

(印度教建築)

其次,印度內部民族眾多,主體民族是拼湊而成。現代國家多數是民族國家,一旦國內民族關係複雜化,非常容易引發內亂。以南斯拉夫為例,陸續解體為7個民族國家。即使如此,塞爾維亞內部的阿爾巴尼亞族還是要求獨立,以極大的代價成立了科索沃。在印度,民族關係更加複雜。印度的主體民族為印度斯坦族,佔總人口的46.3%。不過,印度斯坦族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民族。在莫臥兒王朝征服印度以後,將首都德里周邊的土語整理成通用語言,取名為印度斯坦語。此後,講印度斯坦語的人就是印度斯坦族。事實上,印度斯坦族也是由無數個小民族組成。除了印度斯坦族以外,印度還擁有其他200多個民族。以印度複雜的民族構成,一旦出現經濟等方面的危機,極其容易引發民族分裂。

最後,印度政治制度難以長時間維持統一。印度是一個聯邦制國家,實行的是議會制共和制。在印度,各個邦的自治權利非常大。印度人經常以其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而自豪。但是,在印度的現行制度下,內部問題重重。例如,已經是21世紀的今天,印度作為全球第七大經濟體、每年花費好幾百億美元的軍事大國,內部卻活躍著數量巨大的反政府武裝!印度最大的納薩爾派反政府武裝影響力已經遍佈40%的國土!

(納薩爾派反政府武裝分子)

歡迎大家討論,您認為印度會解體嗎?


美國觀察室


印度三大怪,怪得神奇,離譜,還很有意思。印度人重技能,重數理化,是可以肯定的,讚美的。但印度不重視思想品德教育,沒有愛國主義思想。這是值得批評教育加以否定的。很多印度人,不知道印度國旗什麼樣,有什麼重要意義,作用,價值。國旗代表國家,讓民族有信心和凝聚力。正如民族有信仰,國家有力量。印度人文化不高,素質不高,踐踏自已國旗,是在自取其辱,作賤並作死自已。印度人太隨和,隨便了。踐踏國旗,會被判重刑,甚至被槍斃的呀!印度人愚昧無知,蠢得要死。不知者不為怪。印度人太隨和,踐踏自已的國旗,不知道在踐踏自己的國家,人民,自己了呀!l印度等級制度十分嚴格,森嚴,密不透風。財富高度集中在大地主,大資本家手裡。貧民窟裡說豐收,印度GDP在近幾年超過中國,印度是軟件生產大國,軍事大國,核大國。印度人隱忍才成為大國。印度教,教汳多,窩裡鬥,鬥得太厲害了。印度人太悠閒,吃飽飯沒事做,加入印度教,打打殺殺,真過癮,真沒王法,真逍遙,真的幹了壞事,還可以逍遙法外?印度教,教規不嚴,禍害了印度的國家和人民,讓法律成了一紙空文。印度人太悠閒,太自由,目無法紀,可以違法犯罪?印度人三大怪,優點中有缺點,缺點中有優點。印度不會因這三大怪而解體,說不定還因三大怪而強大。印度有三大怪,才有印度軟件生產大國,軍事大國,核大國。


中國美6220


從回覆數量來看,這個話題很火熱,這至少說明了人們心目中的美好願景。

但願景往往就是願景,雖然畫風很美,實現的可能性不大。

印度是否有可能解體為小邦國?

乍一看,這個問題的提出是有一定根據的,印度半島在英國人管控之前,可不就是一盤散沙嘛!


印度曾經面臨過解體的高風險。

其一,從印度的發展史來看,印度曾多次悲慘喪國,被其他民族瓜分,最早是雅利安人,後又有馬其頓、大夏希臘、阿拉伯人、突厥人等輪番蹂躪,近代又被葡萄牙人、法國人、英國人殖民,這樣一個一直被瓜分、解體才是常態化的國家,國家分裂是固有傳承。

其二,發展不協調,貧富差距過大。一個國家若是想聚民心、集民意,首先要保證人民物質基礎。從印度的發展開看,雖然發展速度非常快,甚至名列前茅,尤其是在電子信息領域實力非常雄厚,但是印度的經濟基礎是英國人一手栽培的,印度的工業化設備、產業基礎有許多是被殖民時繼承下來的,並且隨著經濟的發展,出現了地區發展不平衡,東北部、南部、內地的區域發展差距越來越大,區域貧富差距懸殊越來越大而導致了區域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經濟發展失去了平衡,部分人心就會渙散,窮困的東北部人民就會鬧獨立,國內局勢一旦發生戰亂,印度維持統一就難了。


其三,沒有共同的民族文化基礎,教派林立,種族矛盾尖銳。印度是世界上民族關係最為複雜的一個國家,我國雖是56個民族,但我們有著共同的民族文化——中華民族文化,我們不排斥少數民族文化,但是這些少數民族文化是以中華民族文化為根基從而開枝散葉,各自發展。但印度不一樣,印度有200多個民族,並且他們語言不同,文化發展史不同,他們沒有共同的價值觀,各自發展,文化若是解體,民心就渙散。印度宗教信仰更是大相徑庭,而這種宗教信仰若是不能有效解決,最容易引起動亂,國內局勢難以控制。

其四,大國干涉內政。經濟發展多元化,政治格局一超多強,但美國依舊是經濟大國,無論是在政治、經濟、軍事上都非常強大,而且又想謀權霸權主義,實行強權政治,對各個國家打壓,干涉內政的事例數不勝數,印度又何曾不受美國的恐嚇與威脅?美國若是一旦將手真正伸入印度內部,印度內部矛盾將會越陷越深。

但一個現代大國,往往又是很難輕易解體的,那麼,印度不可能解體的因素又有哪些呢?

其一,印度曾被那麼多的國家瓜分與殖民,但最終還是走向了統一,反過來正說明很多印度人民是希望自己的國家能建立一個完整的政權,生活在共同一片藍天之下的。



外來民族曾多次將他們打趴,但卻不能使他們屈服,一旦被入侵,民族凝聚力就會強大,這會成長為印度地區人民的共同特點。

其二,印度政府能夠在錯綜複雜的民族矛盾之中維持國家統一併且發展自己的國家,這說明印度政府的政治組織架構沒有問題,具備一定能力和穩定性。況且,政府肯定也看出了這些問題,自然通過了一些措施來解決問題,根不根治暫且不說,但政府能使大宗教派之間不產生分裂現象,能使大一些的民族不走向獨立趨勢,也不得不說,印度政府具備這種實力。

加上隨著經濟的發展紅利,印度通過一些改革,與國外加強合作,借鑑先進管理經驗,印度的種種社會矛盾將穩步走向被解決。


其三,印度近幾年國內GDP增長迅猛,國內經濟總值也在不斷提升,經濟發展速度超越了我國,已經有經濟機構預言印度經濟很快可能超越日本,成為三大經濟體之一。如此看來,印度經濟內在潛力巨大,一旦爆發,可謂是勢不可擋,若是經濟發展又能做好財富分配協調,印度前景還是非常廣闊的。

其四,分裂主義勢力逐漸式微。這與民心思變有關,老是鬧分裂,鬧多了也就力疲了,倒不如搞好經濟,品嚐經濟發展紅利。

印度官方對分離主義者的政策也在多年對抗後逐步摸索成型,剿撫結合,恩威並施,有效的分化了分離主義者的勢力。

最關鍵的一點,印度境內分離主義者缺少國際方面的支持,當今世界已經不是冷戰的年代,大家誰也沒有心思耗費大量財力物力去班弄南亞次大陸的是非,這塊大陸一隅,畢竟不是全球戰略的核心位置。


任何一個能夠使自己民族在錯綜複雜的矛盾中依舊向前發展的國家都應該不是等閒之輩,雖然印度現在經濟還是有很多不足,國內矛盾也非常深,但沒有哪個民族的發展是一帆風順的,也沒有哪一個比較強大的國家說解體就解體。

當然,總是會有萬一,萬事皆有可能,但“萬一”這個詞從字面意思來講,終究是幾率只有萬分之一,說印度面臨解體,還是為時尚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