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生平簡介

黃秋園(1914-1979),江西南昌人,名明琦,字秋園,號大覺子、半個僧、清風老人等。

祖父曾任兩廣督總督府參事,父親畢業於江西法政專科學校,曾任吉安縣、豐城縣縣佐,警 佐等職。後棄政在南昌劍聲中學教書。母親為家鄉賢達。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秋園先生幼年啟蒙於私塾,後就讀南昌 滕王閣小學,畢業於南昌劍聲中學,失學後曾在裱畫店學徒一年。秋園先生從小酷愛繪畫,十多歲就從師 父親好友左蓮青先生學傳統中國畫,由於其繪畫悟性好,藝術較為超然,十九歲就開始賣畫為生,作品頗 為暢銷。一九三八年經伯父介紹考入江西裕民銀行工作,任文書。曾經擔任過江西裕民銀行物資調撥處主 任。新中國成立後為南昌市人民銀行科員,行政十九級。直至一九七零年退休。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名稱:黃秋園 山水 立軸

款識: 靜觀造化帶,時時出新意。退叟半個和尚畫。

自幼酷愛繪畫,少年家貧,進裱畫店學徒,得覽古今名作,刻苦臨寫,尤喜王蒙、石溪、石濤諸家。1932年 先後在武漢、長沙、濟南等地舉辦個人畫展,後一直任銀行職員,業餘堅持作畫,1970年退休 。六十年 代黃秋園先生髮起創辦了“南昌書畫之家”、“南昌國畫研究會”等民間組織。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山水 立軸

曾出席江西省第二屆文代 會,為列席代表。曾為“南昌書畫之家”創辦人,南昌國畫研究會會長、江西個山書畫會榮譽會長 。 作品有《朱沙衝》、《廬山高》、《廬山夢遊圖卷》等 。《秋山幽居圖》等藏中國美術館 。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1976年作 石壁幽居圖 立軸

黃秋園出生於江西南昌一個官宦世家,其祖父曾任兩廣督總督府參事,父親畢業於江西法政專科學校,曾任 吉安縣、豐城縣縣佐,警佐等職。後棄政在南昌劍聲中學教書。母親為家鄉賢達。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井岡山圖 創作年代 1977

秋園先生幼年啟蒙於私 塾,後就讀南昌滕王閣小學,畢業於南昌劍聲中學,失學後曾在裱畫店學徒一年。秋園先生從小酷愛繪畫 ,十多歲就從師父親好友左蓮青先生學傳統中國畫,由於其繪畫悟性好,藝術較為超然,十九歲就開始賣 畫為生,作品頗為暢銷。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匡廬覽勝

一九三八年經伯父介紹考入江西裕民銀行工作,任文書。曾經擔任過江西裕民銀 行物資調撥處主任。新中國成立後為南昌市人民銀行科員,行政十九級。直至一九七零年退休。1986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黃秋園遺作展,引起強烈反響。其後,追認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央美術學院兼任名譽教授,中國畫研究院名譽院委。1988年於香港舉辦其遺作展。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井岡山圖

 黃秋園在繪畫方面多能兼善,山水、花卉、人物、界畫無所不工,他晚年的山水 有兩種面貌十分引人注目,一種格局近乎宋人,層巒疊嶂,骨體堅實,墨法精微,畫 面不強調空間的縱深,反覆用鬼臉皴,形成一種 現代感,所作雪景尤覺玉潔冰清,另 一種筆法遠勝元人,丘壑雄奇錯綜,植被豐茂多變,彷彿有一種精 神閃耀在雲蒸霞蔚中,從中可看出他對傳統山水的領悟已達到極高的境界。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在長期研習創作中 ,繼承中國畫的優良傳統,並把積墨法的運用推向新的高度。所作山水雄渾博大,元氣淋漓,獨具風貌。 其傳統國畫、工筆仕女、寫意花卉均俱精絕。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1977年作 幽 壑煙雲

 黃秋園去世後他的小說詩歌文學作品逐漸被人們認識,並得到藝術界的承認,80年代北京更興起黃秋園熱,1986年舉辦了黃秋園個人畫展。李可染先生 在參觀過黃秋園畫展後,對黃秋園的長子黃良楷說“我很敬佩黃先生的畫,想用自己的一張畫換黃老的 一 張畫。”他還親自書寫了一段題跋:“黃秋園先生山水畫有石溪筆墨之圓厚、石濤意 境之清新、王蒙 佈局之茂密,含英咀華,自成家法。蒼蒼茫茫,煙雲滿紙,望之氣象 萬千,樸人眉宇。二石、山樵在世 ,亦必歎服!”這種評價是極少見的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丁巳(1977年)作 山居圖 鏡心

秋園先生的山水畫由傳統入手,欲開創出個 人風味強烈的畫風。長於山水、工筆、寫意兼擅;水墨、青綠並能,其界畫功力為現代僅見。而且兼工人 物、花鳥,能詩善書,精古字畫鑑賞,業餘政治評論、修養全面。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青綠山水 鏡心

在他的山水世界裡既沒有南北之分,也 沒有文人、院體之別,他以“南人”的心境探秘,“北宗”的各種技法、技巧來陶冶“南人”的胸襟。南 北宗的董源、郭熙、李成、王蒙、黃公望,“院體”的戴進、吳偉、馬遠、夏圭以及畫家兼文人的倪瓚、石濤、石溪、龔賢等,無不在他的畫中得到成功體現。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宴樂圖 立軸

抗戰期在泰和,贛縣參加過抗日義賣畫展 ,其作品被搶購一空,所賣款項均贈難民救濟會。當時報刊對秋園藝術有專文介紹。六十年代黃秋園先生 發起創辦了南昌國畫研究會、南昌書畫之家等民間組織。曾出席江西省第二屆文代會,為列席代表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策杖遊山 立軸

一九 六二年行隨江西其它畫家赴井岡山寫生,同年赴滬與上海中國畫院畫家賀天健、王個簃、唐雲等進行藝術 交流。晚年他獨創了一種有別於歷代名家的皴法新技法“秋園皴”,並編著有《中國山水畫傳統技法》一 書。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仙山樓閣 鏡心

 黃秋園生前困頓,但孤介不媚時俗。遠離名利,不求聞達,一受到地方美術界少數人排斥, 去世前未吸收為地方美協會員。逝世五年後,他的作品公諸於世,震撼整個中國畫壇。一代宗師李可染先 生嘆出:“國有顏回而不知,深以為恥”。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秋山紅樹

一九八七年中央美術學院追聘秋園先生為名譽教授。中國畫研 究院追聘秋園先生為榮譽院委委員。一九八七年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江西省文化廳決定批准在南昌建立 “黃秋園紀念館”江西人民政府、南昌市人民政府先後將“黃秋園故居”,黃秋園居室列為省級、市級文 物保護單位。人民美術出版社、臺灣錦繡出版社聯合出版的《中國巨匠美術週刊》中被列為自晉代、唐、 宋、元、明、清至近代的一百位中國美術巨匠之一。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四季山水四屏

李可染:國有顏面而不知,深以為恥,象秋園這樣的大家長期被埋沒是我們工作的缺點。整個中 國美術史上能作積墨的不多,成功的更少。在積墨法上有突出成就有龔賢、石溪、近代的有黃賓虹,再就 是秋園先生了。中國畫藝術是在發展的,決不是到了窮途末路,黃秋園先生的藝術成就再一次說明了中國 畫強大的生命力。北京人眼光很高,這麼多展覽,看多了也麻木了,像這樣成功的展覽還沒有過,展覽有 法國的、德國的、日本的、國內就更多了,都沒有這次成功,東山、平山我看都不如秋園。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溪山訪友圖

劉海粟:黃秋園先生是江西人民優秀的兒子,我中華民族傑出藝術家,他的畫體現了中國人永不 枯竭的創造力,工筆崇唐,底功紮實,以元人松秀之筆,取宋人構圖,又得明末清初諸家之長,是自學成 才的代表,作品證明了中國畫並無所謂“危機”,而是生機鬱勃。化古為新,人們正在認識他,他必將給 祖國帶來光榮。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仿古山水 備註:漆伯麟鑑題

潘茲先生:秋園的作品就是放在故宮裡也是精品,他是江西的光榮,也是我們民族的光榮。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山水

華夏先生:黃老功力深厚,修養全面,昨日黃苗子,啟功先生對我講,黃老的筆墨功力在當代可能找 不到第二個。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蓬萊仙境 鏡心

 黃苗子先生:傅抱石先生和黃秋園先生同時江西人,同時當代畫家,同樣有高度的成就,但傅先生生 前就已有了盛名,而黃秋園先生直至他身後五六年,才有人發現他一輩子默默耕耘的驚人收穫,……香港乃至全世界美術界做夢也沒有想到江西會出一個黃秋園。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山水人物

黃君壁先生:黃秋園先生是位百年難遇的一位大畫家,了不起,比黃賓虹先生還高明。

白雪石先生:現在整個京城都在議論黃秋園先生遺作展,為之震動,他的作品是國之瑰寶,他是一位 了不起的大畫家。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古宮瓊樓圖 鏡心

梁樹年先生:秋老的傳統功力,藝術修養,人品都很高,他集中古人最好的東西,加上自己的理解和 生活中新的感受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我看展覽時當場寫了一首詩以表敬仰之情:“大滌大覺總歸真,清 風清汀兩老人,留得廬山真面目,文章道德敢望塵”。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山水 鏡心 此是何等雅趣 老園 鈐印:大覺子(朱文)

 何海霞先生:象秋園先生這樣深厚的傳統功力,這樣全面藝術修養,這樣嚴謹的治學精神,令人吃驚 。歎服,咱們北京第一次有這麼好的展覽。這不僅是江西的財富,也是我們國家國寶。

 候一民先生:黃先生不愧為一代大家,為後世學者的典範。學院決定追聘黃秋園先生為我院教授,這 是經過院藝術學術委員會全體委員通過的。院刊“美術研究”準備出黃秋園研究專刊,並在適當時候在院 裡舉辦黃老展覽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山水卷 手卷

本幅作者無款識。

鈐印:半個和尚

伯麟提跋:黃秋園山水畫真跡。己卯秋日伯麟鑑定。

收藏印:詹福壽珍藏、鄱湖詹氏福壽堂珍藏書畫碑帖印

黃秋園的晚年山水有兩種典型面貌:一種格局近乎宋人,層巒疊嶂,骨體堅實;另一種則筆墨變化遊乎元人之間,丘壑繁密錯雜,植被蓊鬱豐茂,繁密的重山覆水間,似有精神的律動,此作正是這一風格的典範。畫中,分不清何為筆墨何為形象,是古法抑或我法,是自然山川的整體還是局部,令人感到撲面而來的只有草木蒙茸與嵐氣山光。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乙卯(1975年)作 山水 鏡心

乙卯秋月半個僧畫

鈐印:半個僧(朱文)

黃秋園雖起步於師古,但亦不廢師造化。他曾寫詩道:

作畫需得山水情,山若有骨水有聲。

師人不如師造化,何論范寬與李成!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1976年作 山水 立軸

鈐印:秋吉曲

款識:深山訪僧圖。山霧溪雲淡掃開,層層峭壁綠於苔。尋條蹊徑通峰頂,不訪吟僧莫上來。丙辰明香月六日畫,半丁僧年六十有三。

詩堂:養之致美,王襄,息翁。

細觀他的山水,很少見到單純的寫生之作,畫中的境象,實在而又虛靈,真實而變化莫測,遊刃於真境之間,是運二石、元人的筆墨丘壑,與自我蓬勃曠達的內心、神奇的江山巧妙交織而成的心象,正如啟功先生所歎服的“秋園翁放筆寫山水,何減二石!”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1949年作 秋山平遠圖 手卷

己丑初春秋園。

鈐印:半個和尚(朱文)

題跋:△秋園山水筆墨橫絕,朴茂蒼勁,有石濤老年之筆勢。丁卯冬日壯暮翁稚柳觀因題。

△秋園老友為江西第一高手,此卷更精妙師石濤老年之筆,非近世草草者可比也。丁卯冬日觀於大石齋,杭人唐雲。

△秋園健筆是人豪,近比張爰遠石濤,首夏晴窗開卷處,海天如鏡映霜毫。一九八八年清和之月獲觀於香江旅次因題,啟功。

鈐印:壯暮翁(白文)、稚柳(朱文)、大石翁(朱文)、啟功之印(白文)、元白(朱文)

謝稚柳題耑。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漢宮秋色 立軸 :

鈐印:秋園之印(朱文)、半個僧(朱文)、樂極畫此(白文)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溪山小隱 立軸

鈐印:清風老人

題識:吾隱吾無隱 空山花自開 清風老人畫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山水圖 立軸

山水畫一代宗師李可染先生,從不迷信名家,更不用索畫的方式聯絡感情,也很少有當代畫收藏,有的,便是齊白石、黃賓虹與林風眠的手澤,在看過黃秋園的畫展後,卻一反常態地向秋園長子表示,願以自己的一張畫交換黃秋園的一張畫,並在其後書跋:“黃秋園先生山水畫有石谿筆墨之圓厚,石濤意境之清新,王蒙佈局之茂密,含英咀華,自成家法。蒼蒼茫茫,煙雲滿紙,望之氣象萬千,撲人眉宇。二石山樵在世,亦必歎服!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丙辰(1976年)作 山居圖 立軸

題識:丙辰秋八月。半僧畫。時年六十有三。

鈐印:蒼潤、不覺子、秋園、清風老人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1974年作 寒山覽勝圖 手卷

題識:寒山覽勝圖。甲寅年秋七月清風老人。

鈐印:清風老人(白文) 秋園(朱文) 畫此樂極(白文)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1978年作 麗人行圖 手卷

題識:麗人行圖,丁巳冬月大寒後二日呵凍畫此,老園年六十有四。

鈐印:長留天地間(白文) 清風老人(白文) 秋園(朱文) 秋園之畫(朱文)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寒山勝攬 立軸

鈐印:清風老人(白文) 秋園(朱文)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1976年作 山水 立軸

此作疏朗厚實,運筆圓潤,意境空靈,多受王蒙影砒。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山居圖 立軸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山水 立軸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臨趙之謙書法 立軸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雪景 鏡心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山水 立軸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賞春圖 立軸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1956年作 秋雨初晴 立軸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雨後青山 鏡心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1975年作 仿石濤筆意山水 立軸

詩塘:(啟功題)大痴脈遠應無忝,大滌堂高敢入林,舉世易言師二石,幾人布地墨拋金。黃秋園先生畫馳騁縱橫,一似石濤濟禪師,何賴耶識,奔來筆下,紙上精金,自有真鑑,生前不獲入社,何損千秋耶。啟功。鈐印:啟功之印、元白居士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1977年作 雪江樓閣圖 鏡心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瀛臺春色 鏡心 :

此《瀛臺春色》與前面一張《蓬萊仙境》當屬同一題材作品。蓬萊、瀛臺是中國人心目中的伊甸園,畫遠山以寫意筆法畫出,仙山樓閣則以工筆畫出,在當代畫家中,對中國古代山水能有如此心領神會者,也只有黃秋園一人,他一生過著半隱居的生活,對藝術忠心耿耿,心無雜念,心摹意追,以一生的功力來畫一個作品,在當代確實罕見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終南積雪 鏡心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仕女圖 鏡心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仿古山水小冊頁 鏡心(四幀)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觀瀑圖 立軸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仿宋元山水 鏡心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水閣讀書圖 立軸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丙辰(1976年)作 秋山圖 鏡心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1977年作 攜杖訪友圖 立軸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松亭山水圖 鏡心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山水(七片) 託片

漆伯麟題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秋山高隱圖 立軸

薛永年題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廬山五老峰 立軸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石溪深處小橋通 立軸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石溪深處小橋通 立軸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山水(三片) 鏡心

遊新民 漆伯麟題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仿古山水 鏡心

漆伯麟題跋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秋山懸瀑 立軸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潼關瑞雪 鏡心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1976年作 秋山幽居 立軸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秋山清泉 立軸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庚戌(1970年)作 花鳥 立軸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乙卯(1975)年作 青山雨霽 立軸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1950年作 溪山行旅圖 立軸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江山密雪圖 鏡心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山水畫稿(八幀) 鏡心

傍跋:此秋園先生草圖之一,伯麟。

摘錄:黃老功力深厚,修養全面,昨日黃苗子、啟功先生對我講,黃老的筆墨功力在當代可能找不到第二個。

—華夏在首都黃老畫展座談會上講話

秋園先生為人耿介、謙和,儉樸、不逐名利,不追時尚,他忠於他的藝術,藝術也是他真誠的慰藉,……西歐有米勒、梵高,生活困厄而熱愛藝術之情不減,我們則有秋園這樣的畫家。 —摘自光明日報孫克文章《黃秋園、一位默默無聞的畫家》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山水小品冊 冊頁(十五開)

摘錄:予命駕洪都,得觀秋園先生百餘幅遺稿……,精華薈萃且筆法精湛,不但可為初學者之寶筏,就是有造詣的人持此一編,也會開卷有益。……惜時過境遷,所留無多,然吉光片羽,彌足珍貴。 —摘自曲冠傑著《黃秋園山水畫譜編後記》

真是無巧不成話,傅抱石先生和黃秋園先生同是江西人,同是當代畫家,同樣有高度的藝術成就,但傅先生生前就享有盛名,而黃先生直到他身後五六年,才發現他一輩子默默耕耘的驚人收穫。千秋萬世名,寂寞身後事。 —摘自黃苗子著《寂寞之道—讀秋園先生畫有感》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雲山秋氣佳 鏡心

附黃秋園之子黃良楷鑑定證書。

摘錄:黃秋園的山水,運用精湛的傳統技法, 熔鑄了他親歷的自然景觀,抒寫出一位熱愛祖國河山,志趣高尚的當代畫家的情感。

—摘自《文藝報》雲海報導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名稱:黃秋園 仿古山水 鏡心

摘錄:秋園老友為江西第一高手,筆精墨妙,此卷更精妙,師石濤老年之筆,非近世草草者可比也。 — 丁卯冬日觀於大石齋,杭人唐雲

先生宗法宋元,服膺山樵、清湘,髡殘,取法各家之長,匠心獨具,自成一格。

—香港《大眾報》漆伯麟文章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青山幽閣 立軸

摘錄:先生筆墨高古,功力深厚,其大幅青綠山水用筆直追唐宋,設色雅逸,界畫更見功夫,此寫法國內少見也,後輩當學習、繼承。

先生寫意潑墨之作,深得石濤,石溪之精髓,巧中見拙,水墨淋漓,滿紙菸雲,生動可愛,意境高遠。……欽佩欽佩。得益、得益。 —宋文治題記甲子秋月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1973年作 梧桐仕女 立軸

錄文:梧桐院落秋聲起,抱膝閒吟溽暑消。癸丑秋洪都女史三知並題。

摘錄:黃秋園先生傳統功深,機參造化,化古為新,驅遣百家,繼往開今。……人物丰神俊爽,顧盼傳神。花鳥活潑天機,生意俱足。 —潘絜茲於北京,公元一九九0年十月。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梅花 鏡心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黃秋園 夜雪圖 鏡心

1.附黃秋園之子黃良楷先生鑑定證書。

2.夜雪圖,黃先生以界畫融宋人雪景山水之中,雖摹古,卻不為古所囿。山石樹皴,構圖佈局皆有己意。雪山紅樹,高閣梵剎,氣魄雄渾博大,觀之鬱郁蒼蒼。黃賓老曾謂“疏無立錐,密不走馬”,先生反其道而行之,故於繁茂中自現空靈秀色,非一般匠手可為。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名稱:黃秋園 寒山勝攬 立軸

黃秋園先生山水畫有石溪筆墨之園厚,石濤意境之清新,王蒙佈局之茂密,含英咀華,自成家法,蒼蒼茫茫,煙去滿紙,望之氣象萬千,撲人眉字,二石、山樵在世,亦必歎服。一九八六年丙寅元宵可染拜觀敬題於師牛堂。——李可染先為黃秋園畫集題詞。

經黃秋園紀念館館長、黃秋園之子鑑定為真跡。

黃秋園國畫作品欣賞


一九八七年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江西省文化廳決定批准在南昌建立“黃秋園紀念館”江西人民政府、南昌市人民政府先後將“黃秋園故居”,黃秋園居室列為省級、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人民美術出版社、臺灣錦繡出版社聯合出版的《中國巨匠美術週刊》中被列為自晉代、唐、宋、元、明、清至近代的一百位中國美術巨匠之一。

地址:南昌市繫馬樁小桃花巷21號。黃秋園的故居是傳統的中國建築,一樓為清風堂,為接待友人的客廳,古樸的中國傳統傢俱,及許多名人的書法,佔據了牆面,二樓為主人自己的起居及小客廳,現在在小客廳裡,擺滿了從民間收購而來的中式傳統傢俱及瓷器等物品,而主人的大副半身相片,掛在廳堂的正中央,顯得莊重典雅,寂靜如斯,而藝術的泉水卻在這寧靜之中,彷彿在身邊流淌……而三樓目前是先生生前的作品展覽之地,牆上掛著先生各個時期的作品,有山水,有人物,有花草,有動物,也有工筆畫及書法作品等等,據館內的工作人員介紹,該館每半年更換一次先生的作品,許多從全國各地慕名而來的美術愛好者,大多會來兩次,這樣才能更多地觀摩先生的作品,從中學習中國畫的精髓,許多人在此一待就是一天,極其認真地學習體會先生的畫風與內在的藝術成就,由於館內不允許拍攝先生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