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在象棋棋藝上,存在不存在剋星現象?你怎麼看?

克萊爾A


舉例來說,比如說1960年全國象棋個人賽決賽,胡榮華勝楊官璘,楊官璘勝王嘉良,王嘉良勝胡榮華,最終胡榮華獲得冠軍,楊官璘獲得第三,王嘉良沒有進入前六。就棋風來說,少年胡榮華出其不意,楊官璘棋風穩健,王嘉良棋風剛烈,三者之間有一定的相剋關係。

楊官璘棋風太穩,面對少年胡榮華的衝擊,大意失荊州,輸了。

少年胡榮華經驗欠缺,贏楊官璘靠的是“左炮封車”的飛刀,但面對攻殺更加兇猛的王嘉良,敗了。

王嘉良棋風剛烈,面對陰柔細膩的楊官璘,輸多贏少,這也是棋風相剋的緣故。

還有一個明顯的棋風相剋的例子,許銀川和陶漢明。陶漢明是1994年全國象棋冠軍,在2000年前後棋力達到巔峰,這期間陶漢明參加各種象棋大賽經常有闖進決賽的驚豔表現,但如果在決賽中碰到許銀川,陶漢明就沒辦法了,經常輸給許銀川。就棋風來說,陶漢明是業餘出身,下棋不按套路,棋風詭異;而許銀川是科班出身,下棋堂堂正正,滴水不漏,如此一比較,當然是許銀川更勝一籌。


象棋愛好者


存在!不但存在還非常有意思!不光象棋,很多競技體育都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比如圍棋、乒乓球等等都發生過!

陶漢明特大巔峰時在我感覺就有點克胡榮華胡司令,為什麼呢?主要是陶特大是野路子出身,雖說後來也經過正規訓練,但畢竟是野路子出身,而胡司令當時歲數也大了!所以一下快棋時陶特大經常會突然走出野路子棋,胡司令雖說老辣,正步一般都不太怕,可是突然出的野路子就要細算才行,所以胡司令老容易算錯或算漏!可是後來許銀川特大的崛起,在加上許特大那時也年青,正當壯年,腦子也快,陶特大的野路子就有點不好用了!尤其是進入殘局,陶特大更不好使了!記得2000年到03年,好像是這三年!中國象棋形成了四人爭勝,北方的趙國榮、陶漢明,廣東的呂欽、許銀川,他們四個老是在各種比賽上進四強,可是陶特大好像從來就沒贏過許銀川,他和趙特大、呂特大都有勝有負,趙特大和呂特大對許特大雖輸多贏少,但也能贏個一兩次。最好一次陶特大第一盤先手贏了,第二盤後手下和就行,結果輸了!加賽快棋拿先手優勢下讓許仙頂和,第二盤快棋輸了!

圍棋界也有幾個典型相剋的例子,聶衛平老聶,當年在中日圍棋擂臺賽上大殺四方,春風得意!一代棋聖!在國內連續六次輸給程曉流六段,而且無論在國內和國外程六段下誰都不行,但就是專殺老聶!還有李昌鎬九段,當年獲得冠軍無數,尤其是對常昊常年壓制,絕對是常九段的最大苦主,可是一對上芮迺偉九段就束手無策了!李昌鎬巔峰期只有芮迺偉九段勝率領先李昌鎬!而且芮九段還經常中盤獲勝。不知道為什麼?難道石佛也動情了!芮九段可是圍棋界第一才女呀!

後來聽說國內有人在打乒乓球上專克鄧亞萍、劉國樑、孔令輝的,而且這幫人共同特點是在國內專克世界盃冠軍,一到國際賽場上專被老外克,聽說外國也有人專門學他們的打法和技術,甚至有的人已經得到了真傳,可也怪了,他們用不好使!非要專人專用。這也是聽說當年有個高手也學芮九段的方法和李昌鎬下,結果讓李昌鎬殺飛了!哈哈哈……

這也許就是競技體育的魅力所在吧!不知最後兩人是誰克誰?








用戶51404416257


大家好,我是專注傳播象棋文化的象棋軍師,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題主說的這確實是一個比較有趣的現象,對於剋星一說,我的看法如下,歡迎指正。

首先,象棋之道,相生相剋,各家各派,出手不同。每個人的下棋風格不一樣,比如最早的幾位天王,楊官磷鋒芒不露,長於思考,屬於大智若愚、穩健型;胡榮華技術全面,佈局時有創新,常常在與不同的對手交戰時出其不意,奇兵克敵;柳大華人稱“東方電腦”,擅長中局搏殺,招法兇狠;李來群棋風穩健細膩,綿裡藏針,精於運子謀兵取勢,耐於久戰;“東北虎”王嘉良則佈局精密,棋風兇悍、大刀闊斧。其實他們都技術全面,實力相差不大,但棋風不同,對戰時可能某位棋手對某一對手特別瞭解,更容易抓住對方的弱點,所以就出現了所謂的“剋星”。這也從另外一個方面反映了,這位棋手在某一方面比你更擅長,促使你必須總結經驗,繼續進步。比如,一些野路子著法,很多頂尖高手在初次對陣的時候也容易吃虧,但是經過研究之後,最終還是可以戰勝、融會貫通並加以深化。所以,“剋星”能促進棋藝進步!

其次,對某位棋手總是輸多贏少,心理因素是非常關鍵的。一旦心理上落於下風,勢必影響技戰術的發揮。高手之間決定勝負的往往就是微妙的那一步棋,一著不慎,全盤皆輸,隨後演變為惡性循環。比如胡榮華十年霸時期,其他棋手對胡都有“恐胡症”,一旦與胡對陣,首先在心理上就有所畏懼,這種情況下當然容易輸棋。這種情況也適用於其他競技體育項目,如圍棋、乒乓球、足球等。就像中國足球,多年來的“恐韓症”……哈哈,扯得遠了。

另外,象棋比賽中,輸贏乃兵家常事,年齡、身體狀態、臨時發揮、賽前準備等都是影響比賽的重要因素。非要比個高低,不能以某幾場比賽論輸贏,得用綜合數據說話。棋如人生,生活中出現的困難就是我們的“剋星”,只有不斷突破自己,運籌帷幄,才能書寫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人生。

最後,感謝老一輩的象棋人為中國象棋做出的貢獻!


象棋軍師


還是引用周伯通的一段話吧‘空明拳以柔克剛,但像你師傅那樣把降龍十八掌練到頂級了,空明拳又剋制不了了。’

象棋棋風與人的性格有關,像我這種大大咧咧,猛打猛衝,愛用險招的,碰上勇猛型,那是天雷勾地火,我這天雷一般能滅了地火。

若是遇上老牛🐮型的,擺起堅陣,磨嘰起來,我一般被磨趴下了。

可惜的是,比我棋力高的不多,所以縱然是蝸牛🐮,我也能打破他的殼。

就像水能滅火,但火大了就把水燒乾了。到底誰克誰呀?功力有高下。

功力相同時確實有剋制。


口水丁羊羽


謝謝棋友提出的問題!

大家好!我是熱愛象棋的老炮,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在象棋棋藝上,存在不存在剋星現象?你怎麼看?

首先這個“剋星”有點扎眼,不如稱為“苦手”比較合適些。棋壇一直就有一種“苦手”的說法,即某某是某某的苦手。實事求是講,無論圍棋還是象棋,絕大多數棋手都有自己的苦手。這樣的例子太多了,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那什麼是“苦手”?就是你在和對方下棋過程中,雖然水平大致相當,但與苦手下棋會感覺特別彆扭,總有種發揮不出的感覺;從結果上來看,和苦手下棋肯定是勝多負少,甚至慘敗了。

那如何看待苦手呢?老炮有以下看法,分享給大家:

1、從結果上看,對苦手戰績不理想,最實事求是的原因,確實是實力上有差距。

在圍棋界一度時間棋迷們認為小林光一是馬曉春的苦手,因為一段時間馬曉春在國內已經蓋過了聶衛平,但是逢小林必敗,甚至八連敗,得了個“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稱號,當時馬曉春接受記者採訪時自己也承認了,剛開始輸給小林光一,確實是實力還沒到火候。

象棋特級大師陶漢明最大的苦手不僅僅包括許銀川(陶漢明PK許銀川,2勝46和26負),用數據來說話:陶漢明PK王天一,0勝2和8負,陶漢明PK趙國榮,0勝20和19負。這個結果就事論事,說明實力確實有差距。

2、對於棋手而言,技術全面無明顯漏洞標誌著一個棋手的技術成熟,如果有明顯的短板,恰好某一位棋手正好擅長這個環節,於是苦手的說法就出現了。比如,當初李昌鎬全勝時期經常贏馬曉春和常昊半目,其實就是說明很多棋手在官子方面有漏洞。

胡榮華十連霸期間的確是技高一籌,尤其是佈局上屢有創新,而其他棋手明顯落後,所以他就成了所有人的剋星。許銀川全勝時期,以殘局磨功著稱,實際就是其他棋手的殘局細活跟許相比有差距,所以一旦進入殘局尤其是那種戰線超長的殘局,許獲勝的概率明顯提高,許銀川在鼎盛時期也扮演了很多棋手的剋星角色。

3、為什麼出現苦手現象?

①實力不濟輸棋。

②實力相當,為什麼還輸棋?老炮認為還有一定的心理原因,棋手之間,狹路相逢勇者勝,有時比得是誰內心強大,誰意志比較頑強。心勝則勝,心敗則敗,出現苦手,說明自己的內心還不夠堅強,如果內心強大了,說不定就是別人的苦手了。當初馬曉春輸棋後痛定思痛,全方位反省提升自己,尤其是加強自己的內心修為,終於越過了小林光一這個苦手,最終摘得世界冠軍,哈哈哈,很有趣的是,後來小林光一遇到馬曉春屢屢慘敗,反而成了他的苦手。所以內心強大很重要啊!

③輸棋還有很多原因,除了以上幾個因素之外,還有運氣成分、賽前準備等原因。

④象棋進入高科技時代後,很多棋手都採用了軟件輔助訓練。軟件的幫助,使得棋藝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時代,越早接觸的棋手越早受益。比如蔣川和王天一都是較早採用軟件輔助訓練的棋手,棋迷盛傳蔣川為了訓練曾購買了16核電腦,其實從現在來看,那個電腦的配置一點都不高了,蔣川全盛時期的勝率也是驚人的高,而王天一的棋一度時間令很多棋手望風披靡,所以迄今為止只有這二人的等級分曾經越過2700分大關。短時間內這二人都扮演了“剋星”的角色。所以現在苦手現象越來越少了,棋手拆棋時遇到不明白的,自己冥思苦想還搞不明白的,隨時可以用象棋軟件拆棋,很容易找到輸棋的原因,不像以前沒有象棋軟件,純粹靠人腦冥思苦想拆棋,人的思考畢竟侷限性很大,確實不太容易找到輸棋的破解招數。

關於苦手,老炮最後總結如下:

①出現苦手是好事,有苦手作為參照,剛好說明自己的技術和心理還有短板,剛好能發現自己的不足。

②勝敗乃兵家常事,不要以為輸了幾盤棋,就說是苦手,現在頂尖棋手之間其實差距不大的,輸贏很正常。

③苦手之間可以相互轉化的,下棋時,不要仰視對手,要平視對手,更不要有崇拜心理,只要全身心投入到棋裡面去,下完棋不要糾結於結果及時總結及時拆棋,時候一到,你就是別人的苦手了。

④其實每個人最大的苦手是自己,勝人者強勝己者無敵,你自己強大到天下無敵了,你就是任何人的苦手。


老炮象棋


中國九州大地,棋牌娛樂有很多種、麻將丶撲克丶各種棋類等,象棋只是其中的一個,深究呢?是有一些對抗性,在運子次序,對弈時的雙方佈局,中局到殘局,也是各有千秋。個別人對弈時,也有一些長時間的糾纏,象棋,就是一種娛樂,充其量也可以算得上一個體育小競技項目。至於什麼-----高度對抗,制中有制,不傳之秘.......顯然是一些人神神鬼鬼的誇誇其談!近年來!象棋這個小把戲,明顯的已經是窮途末路了,尤其是各類象棋軟件的不斷問世,象棋遊戲已經是岌岌可危,對抗性,趣味性江河日下.......

但是呢?讓人匪夷所思的是一個什麼樣的象棋組織部,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近年來愈演愈烈,自己給自己設置了一系列超大,超高調,毫無羞恥,不倫不類的頭銜,讓人匪夷所思,忍俊不禁!什麼中國象棋大師,什麼中國象棋特大,特大,中國棋王,中國超級棋王..............

有些個名頭,比如,西北棋王,東北棋王,劉仙人,魔叔....屬於民間藝人說說,玩玩,調侃,調侃也就罷了,可是眼下,在一個小把戲中,正經白咧的自吹自擂,吹上雲,吹破天,是不是有點恬不知恥,有點滑稽!

這裡說的這種現象,說白了就是一種中國象棋的自我顛覆的現象。這種現象感覺依據不可靠,是不合適存在的,象棋就是帶有一定小競技的小遊戲,也有一點點藝術,主要是娛樂功能,比賽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文冰高科


看了好多回答,我還真相信這個世界原來有這麼多傻逼,竟然相信象棋界有剋星這種事,並且好多還說的有憑有據,諸不知你把零零星星的特例千篇一律的總結為剋星這種現象的想法多麼無知和愚蠢,這裡麵包括某些平時講棋的人,其實你根本不配講棋,你對不起自己這份職業。競技界壓根不存在什麼剋星這麼一說,都是拿實力說話,只是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方,特定的場合,每個競技者的狀態不同,發揮出的水平不同罷了,但是實力不會說謊,可以拿大數據說話。今年中國象棋錦標賽個人賽上,不知名的陳泓盛連續淘汰三位鼎鼎大名冠軍,包括如日中天號稱外星人的王天一,直接進了決賽,照你們這麼說,陳泓盛就是冠軍的剋星嘍,特別是這三位冠軍,那好,往後的日子還長,比賽多的是,大家拭目以待,看看陳泓盛還能克多少冠軍,在每個冠軍面前是輸是贏,輸多少贏多少,是輸的多還是贏得多,拿大數據說話,別再整個三五場的比賽贏了兩三場就說他是冠軍的剋星就行了,記住是拿大數據說過。看到時你們怎麼自圓其說。


戀上香水697


棋風相剋,肯定是有,每個人都各擅長,當然就會各有所短,以短擊長,當然被克


冬日飛花哥


這說明象棋軟件前期最頂尖的高手也有缺陷!還沒達到滴水不漏!經過軟件訓練出來的外星人王天一。你看看他的棋!現在誰能抗的了?連等級分第二的同樣軟件高手鄭惟桐都扛不住!6翻棋下到第五局便結束了!所以時代在進步!棋手水平也在提高!


酷男79275741


這裡說的這種剋星現象,說白了就是一種不可顛覆的現象。這種現象個人感覺依據不可靠,是不存在的,頂多只能說是個別這樣的案例存在罷了。下象棋輸贏的要素也不只棋藝啊,像心態啊,身體狀況啊,還有別的什麼,單拿棋藝說事,這不科學,所以說這種棋藝上的剋星現象的說法是錯的。

不過像題主描述的,我們在面對對手時,假如我們之前都是輸給對方的話,這在心裡多多少少都會有一個概念——自己不如對方。這在交戰過程中就處於弱勢,也常常是再次白給對方結束。但這不能就說是一種什麼現象,現實中反超對手的例子也不少啊。像我下象棋就贏過我之前輸過很多次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