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 中美外交一次短兵相接,這四個細節意味深長!

中美外交一次短兵相接,這四個細節意味深長!

外交無小事。

會見的對象,時間的長短,乃至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一句話語,有時都有著豐富的內涵,傳遞出意味深長的信號。

10月8日,國慶長假後的第一個工作日,美國首席外交官蓬佩奧匆匆抵達北京,與中方舉行會晤。

四個很有意思的細節。

中美外交一次短兵相接,這四個細節意味深長!

細節一,超短的訪問時間。

按照媒體的報道,這一次,蓬佩奧只在北京停留了3個小時。

如果媒體報道沒錯的話,如果我也沒記錯的話,這麼短的訪問時間,應該也創下了美國國務卿訪華的新紀錄。

而且,這一次,他在北京也只見了王毅和楊潔篪。

考慮到當前的中美關係,這顯然這是在特殊的時間節點,特殊的人物進行的一次非常特殊的訪問。或者可以說,這是中美外交的一次短兵相接。

按照外電的報道,這次非常特殊的會見,雙方唇槍舌劍,一度互相指責。但從外交部網站刊登的照片看,王外長一臉嚴肅,蓬佩奧臉露微笑,至少都還保持著外交官的風度。

中美外交一次短兵相接,這四個細節意味深長!

細節二,王外長的這兩句話。

外交部網站,特意發了兩條王外長和蓬佩奧會晤的通稿。

有兩句話,很有內涵,並帶有情緒。

按照外交部網站,王外長的第一句話是:

國務卿先生提出希望訪華,我們願意與你見面。

話裡顯然有話。

如果沒猜錯的話,中方的態度應該是明確的:這是國務卿先生提出希望訪問中國的,按照美國最近的小動作,我們應該也可以拒絕,但我們最終還是願意和你見面。

這還是顯示了中方的理性、剋制,以禮相待。

畢竟,來的還是客。

然後,王外長又說:

中國完全尊重所有國家自身的選擇,從來不會干預其他國家的內政,在這件事情上,我們光明磊落,問心無愧。

請注意關鍵詞:光明磊落、問心無愧。

這顯然更有所指,而且還多少有些憤慨。

因為最近特朗普和副手都公開指責,中國干涉美國選舉,尤其是美國副總統,竟然還說“中國希望美國換一個總統”。

在美國中期選舉之前,這顯然是向中國潑髒水了。事實上,對於這種指控,美國國內都普遍不相信,認為不過白宮為可能的失敗尋找藉口。

美方這種亂潑髒水,就顯得太無賴了。這如何取信於人呢?


中美外交一次短兵相接,這四個細節意味深長!

細節三,王外長舉了一個例子。

在會見中,王外長還特意說了這樣一段話:

我知道,你此行還很想就朝鮮半島等地區熱點問題同中方交換意見。這恰恰說明,兩個大國,兩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需要也應該加強溝通合作,承擔起國際社會賦予我們的職責。同時,這種合作應當有一個健康穩定的雙邊關係作為支撐。

王畢竟是老外交,我總覺得,這句話正顯示了他的外交語言藝術,含而不露,但又綿裡藏針,加上他特有的那種外交官態度,還是很有殺傷力的。

意思也是很明確的:你們美國不是指責中國各種內外政策嗎,感覺你們恨不得要全面與中國斷開,但你們不還是想和中國在半島等問題上合作嗎?

那既然要合作,那就需要一個健康穩定的關係為基礎。

當然,除了這三句話外,根據新華社的報道,王毅其實還談到了很多,包括臺灣問題,包括貿易問題,包括半島核問題。

每一個都相當棘手,每一個都有一番重話。這裡,就不贅述了。

中美外交一次短兵相接,這四個細節意味深長!


細節四,蓬佩奧的“三不”表態。

很有意思的,還有美方的表態。

根據新華社的報道,蓬佩奧明確表示:

美中在很多問題上有明顯分歧,但美國不反對中國發展,無意圍堵中國,也沒有全面遏制中國的政策。

“有明顯分歧”,那意味著肯定就有爭論。

但“三不”,蓬佩奧似乎也有意澄清外界的揣測,強調美國不會全面遏制中國。

但考慮到蓬佩奧的授權有限,貿易也非他權力領域,而且他這次來北京,主要任務還是談半島核問題。

這“三不”,是他個人的表態,還是一個外交姿態?可能都需要事實來檢驗。

但三個鐘頭就走人,這次匆忙的北京之行,蓬佩奧應該永遠都不會忘記。

中美外交一次短兵相接,這四個細節意味深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