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 下一个杨威,或许就藏在省运会的赛场上

楚天都市报10月12日讯(记者徐平 摄影记者邹斌)32年前,在黄石,23岁的仙桃年轻教练彭友平带着刚练体操才一年的杨威参加省运会。那次比赛,杨威一块牌都没有拿到,谁都不会想到,这个谁都没注意的小不点,日后成为了中国体操队的扛旗者,并揽获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个人和团体的双料冠军。

下一个杨威,或许就藏在省运会的赛场上

32年后,又是在省运会的体操比赛上,已经成为仙桃李小双体操学校副校长的彭友平带着他的小队友们再次来到了黄石。湖北体操的下一个杨威会在哪儿呢?或许,就藏在参加本次省运会的91名小运动员中间!

杨威的首次大赛在黄石

“那届省运会,是杨威参加的第一个大赛!”彭友平告诉楚天都市报记者,当年,杨威参加省运会时,才练了一年的体操,也才刚刚入门,我们主要是抱着锻炼队伍的目的来的。“他报名参加了单杠、自由操等项目,拿了个第三,还有一个第四,其他的项目好像还差一些。”彭友平说。

杨威走上体操之路多少有些机缘巧合,彭友平说,“当年我去一所小学挑苗子,临走时发现教室后面冒出来两个一脸泥土的小家伙,原来两人趴在地上玩了半天,直到我走之前才爬起来,这其中的一个孩子就是杨威。”在将杨威选入体操学校后,彭友平才发现他是杨威的表哥。“我外出读书时,杨威才两岁。”而此时,有不少人认为,杨威的腿部力量不足,不是练体操的料,不过彭友平却不这么看,他的理由很简单,“杨威上肢力量强,臂长比身高多出4到5厘米,这点很少见!”

下一个杨威,或许就藏在省运会的赛场上

有天份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后期的训练。彭友平笑着说,“我练杨威时,外人都说我不是杨威的表哥,因为练得太苦了,我对他的要求也比其他人更严。”

仙桃队依然是场上焦点

参加本次省运会体操比赛的共有襄阳、孝感、武汉等地的8支代表队、91名小运动员,其中最引人关注的还是来自体操之乡的仙桃代表队。因为自李小双在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夺金后,仙桃体操人才辈出,包括李大双、李小双、杨威等共为湖北省夺得7枚奥运金牌,也为我省奥运届届见金贡献了一份力量。

仙桃代表队的小队员们全部来自李小双体操学校,该校校长谢涛告诉楚天都市报记者,此次省运会,他们一共带来了19名队员,最大的10岁,最小的7岁,目标是6—8枚金牌。他指着吊环比赛的场地上说道,“你看,那个047号和049号的小队员,一个叫梁梓康,一个叫李林杰,都是各方面都比较全面的好苗子,此前,两位小将已在全国比赛中联手夺得了7枚金牌。”此次省运会,李林杰的爸爸也来到场边给儿子助阵,“他从小喜欢体操,也特别喜欢参加比赛,并希望未来能成为像杨威那样的人,我们支持他的选择!”

曾经独步荆楚的仙桃队,近年来也感受到了省内其他代表队长足进步所带来的压力。像来自襄阳代表队的12岁小姑娘康佳美,就俨然成为了本次省运会体操赛场的小明星之一。今年8月,在全国少儿体操锦标赛U12组中,康佳美一个人拿下了跳马、高低杠、平衡木、自由体操4个单项及1个全能项目的冠军。

下一个杨威,或许就藏在省运会的赛场上

让更多的孩子爱上体操

作为杨威的启蒙教练,彭友平还记得李小双体操学校最火热的时候,那是2008年奥运会之后,那一年,体操学校一下子涌来了200名孩子,还有不少是外地来的。“如今,在校的学生只有79人。”彭友平说。

彭友平表示,与当年所不同的是,如今要想吸引更多孩子,特别是要留下那些极富潜力的孩子来参加体操运动,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去幼儿园、小学去推广体操,对此感兴趣的孩子不少。不过一旦到了家长那儿就卡住了,认为练体操太苦,让孩子去玩玩可以,但却不支持孩子走上体操这条路。其实体操锻炼的是孩子们的综合运动能力,转到其他项目很容易,像跳水世界冠军昌雅妮就是成功的例子。”

为让更多的孩子爱上体操,这些年来,省体操中心做了不少的工作,该中心副主任肖荫春告诉楚天都市报记者,该中心一直在倡导快乐体操的理念,先做普及工作,吸引孩子来认识和参与这项运动,扩大体操人口,再从中发现与挖掘好的苗子。目前,由黄石输送到国家队的殷思思已经成为中国队备战东京奥运会的希望之星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