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日本鬼子兵為何二戰時寧肯自殺也不投降?知道真相後有點同情他們


在現在很多的影視劇或者書中,我們都可以看到當年侵略中國的日本鬼子,他們即使在戰敗之後,寧願拿刀剖腹自殺也不願意投降,那麼真實情況真的是這樣嗎?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講究“忠誠、信義、廉恥、尚武、名譽”所以江戶時代決鬥輸掉的武士甚至會選擇切腹自盡。這種“玉碎”的精神讓人欽佩甚至膽戰心驚。但是到了20世紀則被日本政府別有用心地利用,開始用武士道精神包裝好軍國主義,對平民進行洗腦。

這就導致了日本軍人對於天皇的絕對效忠,把天皇當做生命的信仰,而把為天皇犧牲當做一種榮耀。比如日本空軍飛行員出戰時乾脆不帶降落傘,導致偶爾有怕死的日軍飛行員帶了降落傘逃生都會在半空中被下面的日軍射死,因為他們根本不相信會有自己人跳傘逃生。這種“奉獻精神”簡直不可理喻。


日軍士兵被洗腦至哪怕戰死也不願投降,萬一被俘也會想盡辦法與敵軍同歸於盡,所以二戰時各國軍隊都極難俘虜到日軍士兵。

最著名的是1944年6月的塞班島戰役,島上4.3萬日軍對美軍發起自殺式衝鋒。這些拿著槍或是乾脆用木棍綁著刺刀的日軍口中喊著“天皇萬歲”,就開始了不怕死的衝鋒,這些無畏死亡的日軍士兵中還有很多是肢體不全的傷兵,就只為了能衝到美軍陣地後引爆身上的手雷。

美軍試圖用優待日軍俘虜的口號來勸降日軍。然而,日軍壓根不鳥這些,他們早就被日軍大本營洗腦成:全世界的軍隊都會虐待我們,所以我們才要虐待他們!日軍鐵了心的只求一死,當然,死了也要拉個美軍當墊背。最後島上4萬多日軍僅1000多人被俘,其餘不是戰死就是自殺。


在中國戰場,1937年的平型關大捷之後八路軍才抓到了第一個日軍俘虜,而新四軍抓到第一個俘虜是在一年以後了。影視劇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善良的我軍士兵看到日本士兵受傷,本著優待俘虜的原則對他們進行照顧,給他們食物,給他們藥品,而換來的卻是他們的刺刀。有多少優秀的士兵都倒在了日本俘虜兵或者傷兵的腳下。圖為舉手投降的鬼子兵

當然也有一些“珍愛生命”的鬼子,本來是準備要投降的,但一想到長官曾對他描述過的敵國虐待俘虜的方式就不敢投降了:與其被敵人虐待死,還不如干脆為天皇而死算了,好歹還能落得一個為國效忠的好名聲。這樣的人不在少數。

而那些受到武士道精神毒害較淺的士兵,或者說真的怕死、沒有勇氣自殺的一批最後被中國俘虜的日軍士兵,卻發現中國對待他們實在太好了,跟長官們說的根本不一樣,戰後都不想回到一片廢墟的祖國日本了。

可能只有他們才明白被那些“玉碎”“武士道精神”“為了天皇”等等言語欺騙的有多慘吧。他們沒有選擇自殺真的是謝天謝地了。

或許正是得知了我軍優待俘虜的政策才讓他們這樣有恃無恐、不以為然吧。

被美軍看押的日軍

被繳了械的日軍

牢房裡的日本兵,他們的表情令人氣憤

被一群八路軍圍著的日本兵

被繳了械的日軍

國軍戰俘營裡的日本兵

兩位八路軍戰士手拿三八大蓋,這位日軍軍官垂頭喪氣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