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 烏克蘭人概況

1.具有烏克蘭國籍的人。2.烏克蘭的主體民族。烏克蘭族屬歐羅巴人種-東斯拉夫人。另有部分在俄羅斯、美國、摩爾多瓦、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另有部分烏克蘭人分佈在加拿大、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阿根廷、巴西、澳大利亞。

簡介

烏克蘭人概況

烏克蘭街拍美女

烏克蘭族屬歐羅巴人種東歐類型。前蘇聯人數最多的少數民族,共4234.7萬人(1979),其中約3650萬人居住在烏克蘭,佔該國居民的73.6%,其餘分佈在俄羅斯(約365萬人)、哈薩克(近100萬人)、摩爾多瓦(60萬人)、白俄羅斯(25萬人)、吉爾吉斯(15萬人)、烏茲別克(14萬人)等共和國。使用烏克蘭語,分西南、東南和北方3大方言,屬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有以斯拉夫字母為基礎的文字。信仰東正教,西部地區的部分居民信東正教與天主教相結合的一種教派。

歷史

10世紀前後,東斯拉夫各部落在今烏克蘭地區結合形成古羅斯部族,並建立了基輔羅斯國家。

12~14世紀,由於封建割據,古羅斯部族逐漸分裂成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小俄羅斯人)和白俄羅斯人3個支系。

約從14世紀起,烏克蘭人開始脫離古羅斯而形成為具有獨特語言、文化和生活習俗的單一民族。

17~19世紀,在第聶伯河中游一帶以基輔、波爾塔瓦和切爾尼戈夫為中心形成了烏克蘭現代民族。由於不同的地理條件和歷史發展,烏克蘭民族內部又可劃分成北部地區的利特文人和波列舒克人,西南山區的古楚爾人、博伊克人、倫克人等分支。

13~15世紀,烏克蘭人曾先後抗擊蒙古人、日耳曼人及土耳其人的入侵,從14世紀起歷受立陶宛大公國和波蘭等國的統治。

1667年,東烏克蘭被俄羅斯帝國兼併;18世紀末,西烏克蘭也被併入俄羅斯版圖。

1917年底建立蘇維埃政權,成立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22年底加入蘇聯。

1991年蘇聯解體,烏克蘭獨立。

經濟

過去,烏克蘭人主要從事農業,種植小麥、玉米、大麥等,經濟作物有甜菜、苧麻、馬鈴薯、葡萄等。耕作技術落後,用重型木犁耕地。十月革命後,經濟得到全面發展。重要工業部門有燃料動力、採礦、黑色冶金和機器製造等,種植業以生產穀物和甜菜為主,園藝業(葡萄生產)和畜牧業(豬、羊)等都較發達。烏克蘭地區現已成為蘇聯工業和糧食的重要基地。隨著經濟發展,生活方式逐漸都市化,但在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中仍保留濃厚的民族特色。

人文

典型的烏克蘭農舍是木架結構的多房間平屋,室內牆壁上繪有傳統的色彩鮮豔的花鳥圖案。

服飾別具風格,

烏克蘭人概況

烏克蘭人民宅

婦女上衣的袖口、 領子、 衣襟、肩部和胸部都繡有各種花紋和圖案;還有一種豎領直襟半開的齊腰長的"烏克蘭挑花襯衫",受到蘇聯各族青年的喜愛。

烏克蘭人的主要食物是麵包、蔬菜及乳製品,愛吃鹹魚、 酸黃瓜和用奶渣、 白菜等做成的甜餡餃子。"烏克蘭紅菜湯"是他們的一道名菜。

烏克蘭人的家庭一般都由父母和未成年的子女組成,婦女在家中深受尊敬。

民間文學和民族舞蹈頗負盛名,如反映烏克蘭民族歷史上悲慘遭遇和英勇鬥爭的敘事詩,短小精悍的對口唱、相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