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4 老佛爺慈禧的除夕:賞壓歲錢、玩骰子、點松枝、包餃子

歲暮已至,辭舊迎新。採辦年貨、掛起紅燈籠、貼窗花、歸心似箭的人、人潮擁擠的車站、大街上車流一天漸次一天的稀少,這一切只為除夕當天親人的團聚。時移世易,瀾翻滄海。兩百多年前的清朝,他們的除夕,和今天的我們還是不一樣,接年的爆竹是為了迎灶神,老佛爺慈禧徹夜不睡這樣度過。

老佛爺慈禧的除夕:賞壓歲錢、玩骰子、點松枝、包餃子

除夕是歲末的最後一天,從這一天開始,無論男女老幼都得說吉利話,並寫下來貼在自家牆上。讀書的人常常寫的是“新春發筆,學有其益”,商人常常寫的是“新年提筆,一本萬利”。

除夕當天,街市商店交易火爆,採辦年貨的人摩肩接踵。寺廟來上香拜佛的人也很多,車馬往來,一直延續到晚上。時至中夜,當“新年的鐘聲敲響的時候”,爆竹聲響起,此起彼伏,以迎接灶神君下界。

這裡特別要提到的是,當時陝西人有一個風俗。除夕這天,陝西人會走出家門,來到一個十字路口,高聲的呼喚著:爺爺,我揹你回去過年。於是兩手向後,像揹著東西一樣回到家,來到中堂祖宗牌位前才慢慢放下。然後又出去一趟,照例把奶奶揹回家。如此往返數次,把家裡過世的人依次揹回。

老佛爺慈禧的除夕:賞壓歲錢、玩骰子、點松枝、包餃子

紫禁城,深宮內苑又是另外一番景象。除夕當天早上,老佛爺到偏殿禮神拜佛,祭奠祖宗。禮畢,入宮前來拜望的人絡繹不絕,計有老佛爺的嗣女固倫公主,醇王、恭王、慶王之福晉,貝勒之夫人,又有非近支而承襲了先輩封號的人及滿洲大員的妻女。等這些人見過老佛爺後,一個上午就過去了。

到了下午2點,這些人全部集中在大殿,以名分次序站立,由皇后率領向皇上和老佛爺行禮,這個儀式叫做“辭歲”。禮畢,各賞紅緞平金荷包一個,裡面裝著小銀錁一錠,作為壓歲錢。待到夜幕降臨,樂師開始奏樂,通宵達旦演奏,直到大年初一早上天亮才停止。

老佛爺慈禧的除夕:賞壓歲錢、玩骰子、點松枝、包餃子

這時,老佛爺把來看望自己的親友宮眷召集起來,玩擲骰子的遊戲。老佛爺很大方,本錢都是自己掏,每個宮眷都有賞銀,多的達到200元。後來玩的時間長了,老佛爺坐久了有點睏倦,就換了一個花樣,她把銀元撒到地上,讓宮眷們去搶。宮眷們為了博得老佛爺開心,自然是拼命搶銀元了,再說搶到的都是自己的。

到了後半夜,老佛爺把早已準備好的松枝,投到內室燒炭取暖的銅盤裡,宮眷們也緊跟著投上一些松枝和松香,很快雲霧繚繞,滿室飄蕩著濃郁的松香味,如臨仙境,這種做法取“吉祥”之意。然後,老佛爺和宮眷們一起,開始包餃子、剝蓮子,按規定大年初一宮裡不能吃米飯的,只能吃餃子、蓮子、水果這些食品。

老佛爺慈禧的除夕:賞壓歲錢、玩骰子、點松枝、包餃子

天亮後,老佛爺才略微眯一會。等她醒來,梳洗完畢,宮眷們進上數個果盤,分別裝著蘋果、青果等。蘋果取“平安”之意,青果取“長青”之意。晚輩們齊聲恭賀老佛爺萬古長青、平安吉祥!老佛爺一一接受了晚輩的拜年,最後她說上一句:汝等平安!

這就是清朝人的除夕,民間自有民間的風俗和習慣,宮裡也有它自己的熱鬧和講究,特別是老佛爺慈禧也不能免俗,在除夕這天一樣的辛苦,徹夜不睡,和晚輩們一起瘋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