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 古玉做舊造假防不勝防,古玉的真偽鑑別知識需要掌握

文玩收藏市場裡,仿古做舊是最防不勝防的了,尤其在字畫、瓷器、玉器領域中最為常見!尤其現在科技的發展,古玉仿造水平也在不斷提高,給辨偽工作帶來了越來越多是新難題。

古玉做舊造假防不勝防,古玉的真偽鑑別知識需要掌握

此外,淘翠網小編了解到,還有一些詐騙團伙,在市場上引導人們買假貨的所謂“專家學者”,他們把假貨說成真貨,真貨說成假貨,混淆視聽,弄的收藏界烏煙瘴氣的。

於是乎,不少收藏愛好者見到真正的古玉,也疑神疑鬼的不敢下手。

古玉作假方式

古玉沁色是指古玉上的沁色,是因為玉器長期埋在土中,通過本身微量元素與土中物質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顏色變化。

古玉沁色是辨別古玉真偽的重要標準,因此有清代《玉紀》所述:“諸色受沁之源難以深考,總名之曰十三彩。”

古玉做舊造假防不勝防,古玉的真偽鑑別知識需要掌握

淘翠網小編查詢到,相傳,古玉作假早在北宋就有了,不過古玉的造假方式秘而不宣,在古玉鑑賞的書籍中,亦有造價方式的論述,但是也只能作為一種參考,畢竟近現代的科學帶來的便利性,給了造假者更多、更加巧妙的辦法。

(1)古玉改作

古玉做舊造假防不勝防,古玉的真偽鑑別知識需要掌握

從古代流傳下來的古玉大件,儘量按原來器物的造型及紋飾改作成零星小件,或對殘器進行補整,對容易暴露廬山真面目的斧鑿之痕,重點進行染色、褪光,這種手法不易被察覺。

(2)新玉臆或新玉摹古

古玉做舊造假防不勝防,古玉的真偽鑑別知識需要掌握

宋代流傳至今的仿古做法,所仿古玉似古非古,有時甚至是不倫不類。這在考古資料嚴重缺乏,斷代知識剛開始積累的宋代,確實是難免的。後代仿古者,包括宮廷仿製,也往往採用宋元時代的考古圖錄如淘翠網小編髮現的《考古圖》、《古玉圖譜》等摹繪的許多古玉形狀;紋飾仿製。

(3)古玉後雕

指利用未成器形或器形不規整、雕琢不精的古玉進行加工。將素面或一面有紋飾一面素面的古玉器,重新切磋,雕琢紋飾。據調查,有時高達偽制器的十分之一,令人震驚。

(4)人工染色

古玉做舊造假防不勝防,古玉的真偽鑑別知識需要掌握

沁色是古玉的一個重要標準,雖說本身是一種缺陷,但是卻是鑑定家識別古玉的依據,於是造假造就會用染色的手法,偽造沁色,這種種方法不僅如今仍被廣泛運用,而且還被不斷推陳出新。

如油炸法、酸蝕法、褪光法、火燒法、造黑斑法等等,令淘翠網小編詫異,都是在破壞玉石結構的基礎上進行的一系列人為操作,手法之多,令人咋舌!

古玉的鑑別

說完了造假方式,再看看如何辨識真偽!

古玉辨偽是一門非常專業的學問。淘翠網小編建議,擁有較高的鑑賞能力和成熟的辨偽技巧的朋友,一定是非常注意學習和借鑑專業人士的的研究方法的,並且十分熟知每個時代玉器的器形、紋飾、琢工等特徵的。

(1)看工藝痕跡

古玉做舊造假防不勝防,古玉的真偽鑑別知識需要掌握

在10倍或20倍放大鏡下可觀察粗細不均,但較為順暢 的細凹線,間或也有雜亂無章細凹線,區別於機械拋光或仿照古法拋光的細密均等較為平行的細凹線。這種工藝是鑑定古玉真偽的重要方法之一。

(2)看凝結物

古玉做舊造假防不勝防,古玉的真偽鑑別知識需要掌握

所謂凝結物,就是我們常說的包漿了,包漿通常是指玉在各種環境中,由其它物質在玉器表面粘附形成的一種物質,出土品的包漿是凝結在玉器表面的物質,淘翠網小編髮現,這種物質在放大鏡下觀察也 呈斑駁狀,有的是礦物質溶化後形成的;有一些是透明狀;有的則是墓土。無論哪一種,都十分自然,凝結較實,並伴有墓葬氣味,這種氣味有的即使刷洗也仍然 有,這也是氣味辨偽的一個重要方法。假器就不是這樣,包漿鬆散,無墓葬味,無透明礦物質,即使有泥土包漿堅固的,也是膠一類物質所為。

(3)看氧化程度

古玉做舊造假防不勝防,古玉的真偽鑑別知識需要掌握

氧化是指玉在各種自然環境下與空氣、水及其它物質所產生的化學變化。氧化有三種現象:一是鈣化程度輕重不一的雞骨現 象;二是蝕孔、蝕斑現象;三是氧化嚴重成粉狀。

從礦物學角度上看玉器,它的質地緻密程度是不同的,也夾雜含有一些其它物質,在長時間的化學作用下質地弱的 部分,特別是玉器表面可出現不同程度的浸蝕形成的小孔洞,有的口小腹大,在放大鏡下可觀察到孔內的化學變化形成的閃亮結晶體,這一點是目前任何方法都無法偽造的。

(4)聞氣味

不容易掌握的一種方法,需要大量的經驗累積,玉器埋藏環境的不同,氣味也不同,大多有墓葬味、土腥味,還有傳世味等。

(5)看沁色

亦如前面所述,淘翠網小編了解到的,這是個要點,沁色鑑定重在學習理解古玉長時間在各種存放環境下與所接觸的器物之間的顏色變化,實則是實物現象,它所產生的自然質變到色變。

通常情況下,真品沁色比較單一;顏色較暗,較亂的沁色和鮮豔沁色就值得懷疑了。真品即使玉有解理、裂隙,但不是接觸部位,不一定有沁色。

(6)識工藝

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藝術分割,這個是最難仿造的部分,該辦法需啊喲熟悉各個時代、各個地區的玉器工藝水平是鑑定古玉的先決條件,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看一些玉器理論書籍,而且還要多看玉器圖錄及博物館、 收藏家的實物資料。

以上就是淘翠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古玉的一些知識學習心得分享,希望能夠幫助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