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八成P2P網貸平臺出局,12月成交腰斬,P2P要涼了嗎?

史文廣


進入2019年,P2P已然到了備案劇終時刻,在1月份1號文與15號文相繼曝光之後,可以看到,真正能夠通過備案和持續經營的平臺數量預計在100家左右。按照這個趨勢,對絕大部分P2P來說,真的涼涼了。

1.2016年開始的監管,到2019年來到了劇終。

遙望2016年8月24日,國家出臺了互聯網金融P2P指導意見,標誌著該行業正式進入了監管時代。一直到2019年1月,1號文與15號文的曝光,預示著長達三年的的備案工作即將落幕,預計只剩下100家能夠通過備案。

2.長遠來看,P2P會迎來更大的機會。

雖然今年絕大部分P2P平臺將退出歷史舞臺,但從長遠看,備案工作即將落幕,讓所有P2P參與者都能夠更加獲益。

對於通過備案的平臺運營者,由於大部分平臺已經離場,但需求卻沒有降低,未來市場機會巨大。

對於平臺投資者,由於通過備案的平臺均為合規經營,出現之前爆雷跑路的情況幾乎不再有,有效保護投資人利益,選擇也更容易。

對於借款者,由於監管越來越嚴格,套路貸,高利貸等將會越來越少,借款成本也會越來越合理。

2019年,對P2P來說一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大部分平臺都涼涼了,但行業會變得越來越好!


大南山伯爵,NUS博士後,資深金融科技人士,用專業的知識、大白話的方式為您科普投資理財,讓天下沒有難懂的金融!歡迎關注、留言交流。


大南山伯爵


第一網貸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末,全國基本正常平臺1363家,在總計7703家P2P網貸平臺當中佔比僅為17%。剩下的平臺已不足兩成,八成的平臺淘汰出局。

這是好事兒,說明大浪淘沙,將騙子P2P淘汰之後,希望留下來的是真正合法合規的網貸平臺。

像美國的借貸俱樂部(LendingClub),在網絡上利用金融創新,繞過銀行進行借貸業務,借款人的優勢在於:首先,借款利率要低於信用卡公司和銀行;其次,通常來說借款人無需資產抵押擔保。而個人投資者(貸款人)將獲得更高的回報率(利率高於儲蓄賬戶或定期存款)。尤其在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當銀行的信任度和利率都降到了歷史最低點,這種融合了“利他主義”的高回報融資方式,吸引了許多個人投資者。

借貸俱樂部反饋給借貸雙方的利益,要比大多數銀行更好。總體回報率的平均值在6%~9%之間。因為借貸俱樂部購買了貸款票據,他們是債務的擁有人,承擔票據貸款的義務。這就意味著風險,一旦借貸俱樂部破產或宣佈破產,投資者可能會損失全部或部分投資,即使借款人繼續支付利息或本金。不過,投資者在貸款到期前,只要支付1%的手續費,便可在二級市場出售貸款票據,使得借貸俱樂部成為第一家提供這一服務的P2P公司。

希望國內剩下的平臺像借貸俱樂部那樣合法合規經營!

篇幅有限,點到為止吧。

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更好的意見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陳思進


有人說,18年是買單的一年。要為之前無監管的狂歡買單,為之前的野蠻生長付費,但是買單的群體不應該僅僅是我們。

我們始終要對這個世界懷揣著善意與信心,生活還要繼續過,路也要堅持走下去。真正的P2P能否在未來的中國金融市場佔有一席之地,並不好說,甚至是面臨九死一生,我們期待著它能倖存,同樣期待著能夠得償善果。


一、繼雷潮、清退潮、降息潮之後,勸退仍是主流趨勢。

2018年,雷潮肆虐,截至年底市場上的平臺存量已從5000餘家平臺銳減到1000家左右。但是參考目前市場上信託公司、第三方支付公司等總的牌照數量不過300家,這無疑需要讓P2P的存量進一步減少。

同時,作為P2P改革戰爭的先鋒陣地,深圳又一次的走在了最前面,昨日剛剛出臺“良性退出徵求意見稿”,依據存量是否達到5000萬,將平臺劃歸到兩類清退程序,值得注意的是,文件中提出了出借人大會,監委會和知情人舉報制度等三大機制,有助於儘早發現風險,對違法違規行為儘早從內部攻破,大幅降低出借人的監督成本,有助於出借人合法,有序維權。

二、不想退出,P2P有哪些路可走,哪條路又好走?

根據目前形勢來看,大平臺尚能繼續存活,然而存量不高的中小平臺仍舊需要積極尋找出路。

1、轉型。不少人提出過,將P2P轉型網絡小貸公司。\t但是轉型網絡小貸將需要補交金額龐大的的實繳註冊資本,這對承接P2P債權關係的網絡小貸主體構成了較大的註冊壓力。也有人認為轉型做引流平臺不失為一種出路。但是P2P之所以能夠在傳統金融機構的夾縫中生存,其核心競爭力主要來源於它所具備的的低門檻與靈活性。若與持牌金融機構掛鉤,P2P的出借人大多無法達到正常信託或券商的100萬認購門檻,引流效果不佳。


2、兼併。\t之前圈內一直在傳各地出具清退方案,例如北京清退待收5000萬以下的問題平臺,杭州清退待收1億以下的問題平臺,深圳清退待收2億以下的問題平臺。不難看到中小平臺能夠存活的希望渺茫。現在市場環境不好,新客戶拉不進來,老客戶在不斷流失,存量很難做上去,與其同死,不如共生。幾家中小規模平臺合為一家,或者是讓大平臺去收購資產端不錯的小平臺,都是一種辦法。

但是其中自然也有諸多麻煩,金融辦能否通過,即使通過了,每個平臺的收益均不相同,合到一塊以後,出借人那邊又怎麼安排是個問題。

三、對於出借人。\t總的來說目前已經進入了平穩期,大多數平臺的主要問題是債轉慢,錢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出來。現在平臺跑無可跑,上面不會讓他們跑,但是沒錢也是真的。

2月的最後一天,銀保監會開了個會,針對潛在的風險,當然也就是日常所說的求穩,準備採取一些手段。發言人表示:\t“個別金融機構可以試點破產退出機制,但主要還是要採取兼併重組手段”。


其中意思也就不言而喻了。如果還是要堅持在車上,就挑上市的那幾家頭部平臺玩玩吧。

關注“呼酒夕陽紅”,翻看酒酒在下方的評論內容。對於自己平臺有什麼問題,或者近期感到焦慮,可關注後在評論區留言或私信,私信很多,甚至半夜三、四點仍然有很多私信發來,希望給我點時間。雷潮雖很殘酷,各方正在努力,溫暖尚在人間。


呼酒夕陽紅


據第一網貸數據顯示,截止到2018年年末,我國p2p網貸平臺數量累計達7703家,基本正常運營的有1363家,2018年共退出平臺1215家,佔總退出平臺總數的27.57%,其中7月份退出平臺最多,達263家。


照目前這種情況來看,大量的p2p平臺“暴雷”,網貸平臺規模減小,清退一系列的不合規平臺,這是未來網貸勢必發展的趨勢,網貸平臺整頓,只會留下合規的平臺,從而保護出借人的合法權益,p2p網貸平臺大部分涼了,但這卻是一個好現象。



2018年國家嚴格監管p2p網貸平臺,並陸續發佈一系列相關文件,2018年3月28日,互聯網金融整治辦下發《關於加大通過互聯網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整治力度及開展驗收工作的通知》。

2018年8月8日,互聯網金融整治辦下發《關於報送p2p平臺借款人逃廢信息的通知》

2018年8月17日,網貸整治辦下發《關於開展p2p網絡借貸機構合規檢查工作的通知》。

在國家陸續發佈的文件中,體現出國家對於合規的重視度,所以按照目前監管情況,不良平臺無法生存,並且推進網貸備案,網貸平臺的不良風氣得到遏制,很好地保護了出借人的合法權益。


以上。


今融易說


P2P要涼了嗎?P2P早就涼了吧?

其實這不是一個新的現象,只是趨勢更明顯了,早在2018年上半年,P2P行業的衰敗已然非常明顯,幾個頭部平臺要麼跑路,要麼控制人自首,整個P2P行業風聲鶴唳。

而2018年7月6日,由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發布的《2018年上半年P2P發展監測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在運營P2P平臺共2835家。今年上半年新增P2P平臺36家,消亡721家,而2018年整體數據報告還沒有發佈,但我估計情況比上半年更不樂觀,而第一網貸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末,全國基本正常平臺1363家,在總計7703家P2P網貸平臺當中佔比僅為17%。剩下的平臺已不足兩成,八成的平臺淘汰出局,這個數據更驚人,我不做評價,還是覺得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的數據更具權威性。

但是僅根據起截至2018年12月底,互聯網金融風險分析平臺數據監控顯示。累計收錄65197各互聯網金融網站,其中發現存在異常的互聯網金融網站有31240各,也就是說有近一半的網站有問題。

現在吧,P2P平臺,不跑路、良性推出的都算好樣的,能夠堅持運營的都很難得,但是半年後,一年後,還能剩下多少呢?誰也不知道。

踩雷的遊戲,我勸大家還是不玩為佳。


鑫財經


我覺得P2P不會消失,只是在大清洗,篩選後的P2P要更加正規,更加規範!

簡單說說我的想法。


有效的監管,才能促進P2p穩定發展

碰到東西,如果沒有有效的監督機制,可能在利益的驅動下,都會走向歧途,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規範的管理,合理的運行,才能促進P2p行業的發展和穩定。


大眾所需

為何P2p行業,在多次雷潮中還能繼續存在,因為需求,大眾的需求是存在的,所以,他才能存在,投資者需要追求利益的最大話,借貸者也需要資金的週轉。如何安全有效的進行,是行業需要思考的問題。


分散投資合理規劃

投資者,語言保持清醒的頭腦,切勿追求高利息,要知道風險與利益同在,分散投資保證投資的多元化。


最後希望大家2019都可以健康投資,規避風險!


星星爸爸愛旅遊


這是一種好的現象,互聯網金融和所有的互聯網企業一樣,都具有相同的特性,最後都將會走向寡頭壟斷的格局,市場集中度高度集中。因為,互聯網本身就是一個信息採集、處理和分發的行業,邊際成本會隨著用戶量的增加而降低。


比方說,大公司可以直接用網站來吸引儲戶,因為大公司有保障,安全做的好,就大大減少了銷售成本,那麼就可以以更低的利率來進行貸款,那麼就更容易獲得優質的貸款需求,反過來又會進一步降低P2P貸款的風險,增加平臺的安全性。


以支付寶為例(雖然不是P2P),它可以通過芝麻信用來進行資質審核,大大降低了審核成本和銷售成本,因此,給予貸款用戶的利率就會更低,違約風險就會大大降低。P2P也是一樣,大公司的優勢會變得越來越明顯,以陸金所為代表的P2P公司將會成為未這個領域的領頭羊。


因此,P2P走向集中化,對用戶來說是好事情,是行業走向成熟的標誌。雖然利率可能會下降,但是風險將會大大降低,以後除了銀行存款以外,還能夠有較為穩妥的理財方向。也將淨化P2P市場。


以股易金


金融業務永遠只有少數機構可以正常操作運行,就好比銀行機構,只有正規合理的金融產品才會有更好的發展!發展前期不合理,高利現象包括一些假標就是非法集資的平臺,實際上好多公司因為監管不力,都是像雨後春筍一樣大面積的湧現,那麼現在管理那肯定是要去管理。重要的還是我說的最後只會留下像銀行一樣一些是地方性有服務比較好的一些,你像農商行這一類的,再或者是全國性的大機構如陸金所等一類的平臺肯定還會繼續發展並且賺到大錢!


阿蒙說財經


首先,成交量的下降是客觀環境導致的,一方面接近年底,大家需要用錢的地方多,所以各個平臺提現的比較多;另外一方面,有一備案號遲遲不落地,影響投資者信心,P2P投資者觀望情緒嚴重;與此同時,出問題的平臺型還在繼續,良性退出的平臺也在增加,這也影響了航業成交量。

但是,這個行業不會走想消亡。強監管下的行業,只會越來越規範,平臺自我約束越來越強,大浪淘沙,優勝劣汰,活下來的一定會走得更遠!


何毅


網貸平臺加速洗牌,這已經是一種必然發展趨勢。實際上,早在2016年網貸行業步入監管元年後,實際上意味著前期爆發增長的P2P網貸行業也將會面臨實質性的洗牌,加快行業優勝劣汰的速度。至於八成網貸平臺出局,其實多與合規性不達標、風險抵禦能力不強等因素有關,而行業內優勝劣汰的加快,也會直接影響到未來網貸行業的發展命運。

這些年來,網貸行業成交腰斬、平臺加速洗牌,這其實已經屬於預期之內的事情。但是,對於行業優勝劣汰的過程,估計還是會延續一段時期,並不會輕易終結。但是,一輪加速洗牌後,未必會是一件壞事,對合規性強、風險抵禦能力較高的P2P平臺而言,反而會是一件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