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新辦企業固定資產無發票怎樣入賬?

露餡的紅豆包


新辦企業固定資產如何入賬?針對這個問題,我不僅僅闡述新辦企業的固定資產問題還要闡述成立已久的企業固定資產無發票如何處理。主要從這幾方面進行闡述,固定資產採購要注意什麼?固定資產若沒有發票會導致什麼結果?固定資產無發票如何糾正?固定資產無發票對上市有什麼影響?

1、外購固定資產如何入賬?需要應該注意取得哪些原始憑證?

不管是新辦企業還是成立已久的企業,外購的固定資產以其購入的發票金額做為入賬原值,若取得的專用發票,以其不含稅金額作為入賬原值,若為普通發票,以其含稅金額作為入賬價值。採購時,一定要注意手續完整,大額採購要有合同,入庫單,驗收單等;小額採購有訂單、入庫單、驗收單,儘量保證單據齊全,若不能取得專業發票,取得普通發票也可。不管怎麼,發票、採購合同、驗收單還是要有,為以後企業上市儘量不要出現資產瑕疵問題影響上市進度。

2、固定資產若沒有發票在會計上與稅務上分別會導致什麼結果?

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者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不應僅以交易或者事項的法律形式為依據。那麼發票等扣除憑證只是形式要件,只要是企業發生交易,就需要進行記錄確認報告。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規定,只要是企業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合理的支出就准予稅前扣除,但是呢,根據發票管理辦法,沒有發票或者取得發票不合規在計算所得稅時不讓你扣除。所以稅法中成本費用在所得稅前扣除既要業務真實,又要有扣除憑證(也就是發票)。

不管是新辦企業還是老企業,固定資產購入時沒有發票,但是會計上你是要根據支付價款確認固定資產原值,並計提折舊,與購入的有發票會計處理是一致的,並無區別。而在企業所得稅處理上,既然購入的發票沒有扣除憑證,所有不得作為成本費用扣除,即計提的折舊最終是計入成本費用的,這部分無票固定資產計提的折舊額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時進行納稅調增,不然作為成本費用進行抵扣,否則發現了直接作為偷稅,補繳以前稅款及滯納金。

3、固定資產無發票在會計與稅法上如何採取補正措施?

區分兩種情況,固定資產無發票,但是通過企業公賬可以查到付款記錄;固定資產無發票,是通過私卡支付的,無發票憑證這兩種情況。

從企業會計準則將,不管何種情況,無發票,但是是真實的經濟業務,固定資產也為公司所用,公司因使用固定資產產生經濟利益,是可以確認為資產並計提折舊的。

稅務上,第一種情況,固定資產無發票,通過企業公賬支付,一般來說可以找外面的採購商補開發票,支付發票稅點錢,但是這個注意,儘量開具普通發票,開具專用發票產生的風險還是很高的,不建議。補普票就好了,只是需要滿足所得稅前扣除,有必要的發票扣除憑證;第二種情況,作為私卡支付的,這個本來賬上可能未確認固定資產,也未影響所得稅,不存在稅務風險,一般來說這個可以作為盤盈的固定資產,編制盤盈報告,經管理層批准,是可以入賬的,並確認營業外收入,金額大的話調整以前年度損益,並補繳企業所得稅。固定資產入賬後,計提折舊也是可以扣除的,因為你已經補繳了企業所得稅。

4、固定資產無發票對上市有什麼影響?

對上市肯定有影響,重大固定資產無發票,資產產權存在瑕疵。外購固定資產手續不健全,關鍵外購憑證有問題,可能存在外部糾紛,如重大固定資產採購雙方出現糾紛,對方不開票,糾紛始終未解決,涉嫌法律風險;第二個,固定資產無發票,以往年度計提折舊,在所得稅前扣除,少交所得稅,存在稅務風險。當這些問題性質較小但多了或者某一兩個問題對經營持續性影響重大單個問題性質嚴重,都可能導致上市遇阻,構成上市障礙。

總結:不要小看固定資產無票問題,特別是新辦企業,購入時儘量保證手續完整,購入憑證健全,否則後期補正措施代價較高;固定資產無發票,會計上正常確認並計提折舊,所得稅上做納稅調增即可;固定資產無發票,金額較小,可以採取其他手段進行補正;企業要想上市,資產完整,權屬清晰,無稅務風險也是很重要的。

想了解固定資產賬務處理、固定資產入賬原值如何確定、審計中如何對固定資產進行審計等相關財務、審計知識的,可以繼續關注我,我是悟空做財務,謝謝大家!


悟空做財務


新辦企業固定資產無發票怎樣入賬?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會計處理不是根據稅務發票來記錄的,而是根據業務交易發生的實質,這裡就是會計要素中的實質重於形式。

有些時候,會遇到固定資產與入庫安裝或完工使用,但是發票尚未開具,特別是大型機器設備或自建房屋建築物。在發票還未收集完畢的,但是固定資產是達到預定使用狀態的情況下,一般根據合同金額暫估入賬,並按照暫估金額和預計使用年限計提折舊。無需根據發票入賬,待發票收到時,並於供應商結算後,根據結算金額調整暫估金額,無需根據調整後的原值調整以前年度折舊,僅需根據調整後賬麵價值按照剩餘使用年限繼續計提折舊即可,不用追溯調整。

所以,根據實質重於形式原則,據實入賬。保證資產的完整性和賬面價值的準確性。公允的反映財務報表數據。

謝謝大家閱讀!


詢證函


購買的固定資產沒有發票,首先要看是否需要安裝後才能使用,如果是需要安裝後才能使用,且安裝是一個大工程的話,就按預估價格計入在建工程,安裝費一同計入在建工程,等安裝完畢,達到可以使用的條件時,一併轉入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等到收到發票時,調整固定資產的原值,不調整折舊額!如果購買的固定資產不需要安裝或者安裝只是很小一部分就能達到使用條件,那麼直接按預估價值計入固定資產,並計提折舊,待發票到了後調整固定資產的原值,不調整折舊!


小龍177555858


1. 外購固定資產。如果固定資產是外購的,那要儘量取得發票,不是想沒發票入賬的問題。沒有發票,一是會計上沒有入賬的依據,二是折舊在所得稅前不得扣除。儘管有些人會想把資產做成賬外,或者哪天做個盤盈,把資產入賬,但這都是不合理的,並且未必對稅收有好處,所以,企業不要為了所謂的節省稅費,不要發票。儘量取得發票後據實入賬。入賬時需要安裝的先計入“在建工程”,不需安裝的直接計入“固定資產”。

2. 投資取得的固定資產,或者相關的情形還有捐贈、交換等。這種情況按照資產的公允價值(一般由評估機構作出)和相關稅費作為基礎,進行入賬和計算折舊。投資方也是可以開具發票的,因此協議、評估報告,發票等都是原始的入賬依據。投資取得的固定資產計入科目“實收資本”。

3. 融資租賃固定資產。企業可能一時購買資產有困難,用了融資租賃的方式。在這種方式下,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價值是以資產公允價值和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所要付的錢折現) 中較低的金額確定。計入“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


財會小童


兩種情況考慮

一種是確實就沒有發票,如果是這樣,在會計的處理上是以收據實際入賬,但在稅法上這個是不能計入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即使在會計上計入並計提了折舊,在彙算清繳時也是要調增應稅所得的。

二種是暫時發票沒有收到,如果是這種情況,行計入在建工程,等發票到了以後轉入固定資產,並計提折舊。


用戶3679584405


首先,確認固定資產來源,為什麼沒有發票,如果是正常採購,肯定是有發票的,估計樓主也不會問了。是不是集團內調拔或自建而成的。集團調拔的,可以憑調拔單和驗收單,原發票複印件入帳,如果是自建,那就根據成本支出入帳。建議提問時說清楚前因後果,如果是買東西硬不要發票,那就不值得討論了


知行sure


可以入賬,按成本.結算價格.評估價格等入賬。也可以計提折舊,但計提的折舊要在企業所得稅前調增,當然如果你是企業所得稅免稅那就簡單多了。


財稅小魔怪


可以先按送貨單入在建工程,等發票來後轉入固定資產,再計提折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