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名詞解釋,這150個熟記,考試不丟分

《教育心理學》名詞解釋彙總


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名詞解釋,這150個熟記,考試不丟分


1、學習過程:指學生在教學情境中通過與教師、同學以及教學信息的相互作用獲得知識、技能和態度的過程。

2、心理發展:是指個體從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個生命進程中所發生的一系列心理變化。

3、學習準備:是指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或心理發展水平對新的學習的適應性,即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那些促進或妨礙學習的個人生理、心理發展的水平和特點。

4、關鍵期:個體早期生命中有一個比較短暫的時期,在此期間,個體對某種刺激特別敏感,過了這一時期,同樣的刺激對之影響很小或沒有影響,這個時期稱為關鍵期。

5、最近發展區:維果斯基認為,兒童有兩種發展水平:一是兒童的現有水平,二是即將達到的發展水平,這兩種水平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最近發展區是 指兒童在有指導的情況下,藉助成人幫助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與獨自解決問題所達到的水平之間的差異,實際上是兩個鄰近發展階段間的過渡狀態。

6、人格:又稱個性,是指決定個體的外顯行為和內隱行為並使其與他人的行為有穩定區別的綜合心理特徵。

7、自我意識:自我意識是個體對自己以及自己與周圍事物的關係的意識。一般認為,自我意識包括三種成分: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監控。

8、認知過程:是指學生藉以獲得信息、做出計劃和解決問題的心理過程。這個過程存在著個體之間的認知方式和認知能力等方面的個別差異。

9、認知方式:又稱認知風格,是個體在知覺、思維、記憶和解決問題等認知活動中加工和組織信息時所顯示出來的獨特而穩定的風格。

10、掌握學習:是指向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提供最佳的教學和給予足夠的學習時間而使絕大多數學生達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80-90%的教學評價項目)。

11、性格:是指個體在生活過程中形成的對現實的穩固的態度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習慣化的行為方式。

12、廣義的學習:是指人和動物在生活過程中,憑藉經驗而產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相對持久的變化。

13、知識:是客觀事物的特徵和聯繫在人腦中的主觀映象,它是來自反映的對象本身的認知經驗。(見43)

14、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符合法則要求的活動方式,它是來自於活動主體所做出的行動及其反饋的動作經驗。

15、行為規範:是用以調節人際交往,實現社會控制,維持社會秩序的思想工具,它來自於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的交往經驗。

16、強化:是指在刺激-反應聯結中改變同類反應在將來發生的概率的手段。

17、正強化:通過施加滿足刺激來提高反應發生的概率。

18、負強化:通過撤消某一厭惡刺激來提高反應發生的概率。

19、消退:消退是一種無強化的過程,其作用在於降低某種反應在將來發生的概率,以達到消除某種行為的目的。

20、懲罰:當有機體做出某種反應以後,呈現一個厭惡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類反應的過程。

21、學科的基本結構:是指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態度和方法。

22、意義學習:就是將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觀念建立起非人為的和實質性的聯繫。

23、接受學習: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習者接受事物意義的學習。

24、先行組織者:是先於學習任務本身呈現的一種引導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綜合水平高於學習任務,並且與認知結構中原有的觀念和新的學習任務相關聯。其目的是為新的學習任務提供觀念上的固著點,增加新舊知識之間的可辨別性,以促進學習的遷移。

25、動機:是指引起和維持個體的活動,並使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內在心理過程或內部動力。它一般有三種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強化功能。

26、學習動機:是指激發個體進行學習活動、維持已引起的學習活動並致使行為朝向一定的學習目標的一種內在過程或內部心理狀態。

27、學習需要:是指個體在學習活動中感到有某種欠缺而力求獲得滿足的心理狀態。它包括學習的興趣、愛好和學習的信念等。學習需要也稱為學習驅力。

28、認知內驅力:是一種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識,系統地闡述並解決問題的需要。

29、自我提高的內驅力:是指個體由自己的學業成就而獲得相應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30、附屬的內驅力:是指個體為了獲得長者的讚許和同伴的接納而表現出來的把工作、學習搞好的一種需要。

31、學習期待:是個體對學習活動所要達到目標的主觀估計。學習期待就是學習目標在個體頭腦中的反映。

32、誘因:是指能夠激起有機體的定向行為,並能滿足某種需要的外部條件或刺激物。

33、成就動機:是個體努力克服障礙、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決某一問題的願望或趨勢。

34、自我效能感:指人們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從事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

35、替代性強化:通過一定的榜樣來強化相應的學習行為或學習行為傾向。

36、自我強化:學習者根據一定的評價標準進行自我評價和自我監督,來強化相應的學習行為。

37、問題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難度,需要學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學習情境。

38、學習遷移:也稱訓練遷移,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或習得的經驗對完成其他活動的影響。

39、正遷移: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40、負遷移:指兩種學習之間的相互干擾、阻礙。

41、水平遷移:也稱橫向遷移,是指處於同一概括水平的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

42、垂直遷移:又稱縱向遷移,指處於不同概括水平的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

43、一般遷移:也稱普通遷移、非特殊遷移,是將一種學習中習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態度等遷移到另一種學習中去。

44、具體遷移:也稱特殊遷移,指一種學習中習得的具體的、特殊的經驗直接遷移到另一種學習中去,或經過某種要素的重新組合,以遷移到新情境中去。

45、同化性遷移:是指不改變原有的認知結構,直接將原有的認知經驗應用到本質特徵相同的一類事物中去。

46、順應性遷移:指將原有認知經驗應用於新情境中時,需調整原有的經驗或對新舊經驗加以概括,形成一種能包容新舊經驗的更高一級的認知結構,以適應外界的變化。

47、重組性遷移:指重新組合原有認知系統中某些構成要素或成分,調整各成分間的關係或建立新的聯繫,從而應用於新情境。

48、心向與定勢:指先於一定的活動而又指向該活動的一種動力準備狀態。

49、知識:個體通過與環境相互作用後獲得的信息及其組織。其實質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特徵與聯繫的反映,是客觀事物的主觀表徵。

50、感性知識:是對活動的外表特徵和外部聯繫的反映,可分為感知和表象兩種水平。

51、理性知識:是反映的是活動的本質特徵與內在聯繫,包括概念和命題兩種形式。

52、感知:是人腦對當前所從事的活動的對象的反映。

53、表象:是人腦對從前感知過但當時不在眼前的活動的反映。

54、概念:反映的是活動的本質屬性及其各屬性之間的本質聯繫。

55、命題:表示的是概念之間的關係,反映的是不同對象之間的本質聯繫和內在規律。

56、陳述性知識:也叫描述性知識,是個人能用言語進行直接陳述的知識。這類知識主要用來回答事物是什麼、為什麼和怎麼樣的問題,可用來區別和辨別事物。

57、程序性知識:也叫操作性知識,是個體難以清楚陳述、只能藉助於某種作業形式間接推測其存在的知識。它主要用來解決做什麼和怎麼做的問題。

58、心智技能:是運用概念和規則對外辦事的程序性知識,主要用來加工外在的信息。(見74)

59、認知策略:是運用概念和規則對內調控的程序性知識,主要用來調節和控制自己的加工活動。(見83)

60、符號學習:指學習單個符號或一組符號的意義,或者說學習符號本身代表什麼。

61、概念學習: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義,實質上是掌握同類事物的共同的關鍵特徵和本質屬性。

62、命題學習:指學習由若干概念組成的句子的複合意義,即學習若干概念之間的關係。

63、下位學習:又稱類屬學習,是一種把新的觀念歸屬於認知結構中原有觀念的某一部位,並使之相互聯繫的過程。

64、上位學習:也叫總括學習,即通過綜合歸納獲得意義的學習。

65、並列結合學習:是在新知識與認知結構中的原有觀念既非類屬關係又非總括關係時產生的。

66、直觀:是主體通過對直接感知到的教學材料的表層意義、表面特徵進行加工,從而形成對有關事物的具體的、特殊的、感性的認識的加工過程。

67、概括:指主體通過對感性材料的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從而獲得對一類事物的本質特徵與內在聯繫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認識的活動過程。

68、變式:用不同形式的直觀材料或事例說明事物的本質屬性,即變換同類事物的非本質特徵,以便突出本質特徵。

69、前攝抑制:是指前面學習的材料對識記和回憶後面學習材料的干擾。

70、倒攝抑制:指後面學習的材料對保持或回憶前面學習材料的干擾。

71、過度學習:指在學習達到剛好成誦以後的附加學習。

72、技能:是通過練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活動方式。

73、操作技能:也叫動作技能、運動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法則的操作活動方式。

74、心智技能:也稱智力技能、認知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法則的心智活動方式。

75、操作定向:即瞭解操作活動的結構與要求,在頭腦中建立起操作活動的定向映象的過程。

76、操作模仿:即實際再現特定的動作方式或行為模式。

77、操作整合:即把模仿階段習得的動作固定下來,並使各動作成分相互結合,成為定型的、一體化的動作。

78、操作熟練:指所形成的動作方式對各種變化的條件具有高度的適應性,動作的執行達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動化。

79、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動的實踐模式,瞭解“外化”或“物質化”了的心智活動方式或操作活動程序,瞭解原型的活動結構,從而使主體知道該做哪些動作和怎樣去完成這些動作,明確活動的方向。

80、原型操作:就是依據心智技能的實踐模式,把主體在頭腦中建立起來的活動程序計劃,以外顯的操作方式付諸實施。

81、原型內化:即心智活動的實踐模式向頭腦內部轉化,由物質的、外顯的、展開的形式變成觀念的、內潛的、簡縮的形式的過程。

82、學習策略:是指學習者為了提高學習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識地制定的有關學習過程的複雜的方案。

83、認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術,有助於有效地從記憶中提取信息。

84、元認知策略:是學生對自己認知過程的認知策略,包括對自己認知過程的瞭解和控制策略,有助於學生有效地安排和調節學習過程。

85、資源管理策略:是輔助學生管理可用環境和資源的策略,有助於學生適應環境並調節環境以適應自己的需要,對學生的動機具有重要的作用。

86、複述策略:是在工作記憶中為了保持信息,運用內部語言在大腦中重現學習材料或刺激,以便將注意力維持在學習材料上的方法。

87、精細加工策略:是一種將新學材料與頭腦中已有知識聯繫起來從而增加新信息的意義的深層加工策略。

88、組織策略:是整合所學新知識之間、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形成新的知識結構。

89、元認知:是指對認知的認知,具體地說,是關於個人自己認知過程的知識和調節這些過程的能力,它具有兩個獨立又相互聯繫的成分:對認知過程的知識和觀念與對認知行為的調節和控制。

90、問題:是給定信息和要達到的目標之間有某些障礙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91、問題解決:是指個人應用一系列的認知操作,從問題的起始狀態到達目標狀態的過程。

92、理解問題:就是把握問題的性質和關鍵信息,摒棄無關因素,並在頭腦中形成有關問題的初步印象,即形成問題的表徵。

93、創造性:是指個體產生新奇獨特的、有社會價值的產品的能力或特性。

94、發散思維:也叫求異思維,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種答案的思維形式。

95、聚合思維:是將各種信息聚合起來,得出一個正確答案或最好的解決方案的思維形式。

96、頭腦風暴訓練:通過集體討論,使思維相互撞擊,迸發火花,達到集思廣益的效果的訓練。

97、態度: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影響個人的行為選擇的內部準備狀態或反應的傾向性。

98、品德:是道德品質的簡稱,是社會道德在個人身上的體現,是個體依據一定的社會道德行為規範行動時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和傾向。

99、道德認識:是對道德規範及其執行意義的認識。道德認識是個體品德的核心部分。

100、道德行為:是個體在一定的道德認識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勵下所表現出來的他人或社會具有道德意義的行為,是道德觀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現,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標誌。

101、從眾:是指人們對於某種行為要求的依據或必要性缺乏認識與體驗,跟隨他們行動的現象。

102、服從:是指在命令、社會輿論或群體氣氛的壓力下,放棄自己的意見而採取與大多數人一致的行為。

103、認同:是在思想、情感、態度和行為上主動接受他人的影響,使自己的態度和行為與他人相接近。認同實質上就是對榜樣的模仿,其出發點就是試圖與榜樣一致。

104、內化:指在思想觀點上與他人的思想觀點一致,將自己所認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觀點、信念融為一體,構成一個完整的價值體系。

105、觀察學習:是社會學習的一種最重要的形式,它是通過觀察他人所表現的行為及其結果而發生的替代性學習。

106、心理健康:是一種良好的、持續的心理狀態與過程,表現為個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積極的內心體驗,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夠有效地發揮個人的身心潛力以及作為社會一員的積極的社會功能。

107、心理評估:指依據用心理學方法和技術蒐集得來的資料,對學生的心理特徵與行為表現進行評鑑,以確定其性質和水平並進行分類診斷的過程。

108、心理輔導:是指在一種新型的建設性的人際關係中,學校輔導教師運用其專業知識和技能,給學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協助與服務,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 認識環境,依據自身條件,確立有益於社會進步與個人發展的生活目標,克服成長中的障礙,增強與維持學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學習、工作與人際關係各個方面做出 良好適應。

109、系統脫敏:是當某些人對某事物、某環境產生敏感反應時,我們在當事人身上發展起一種不相容的反應,使對本來可引起敏感反應的事物,不再發生敏感反應。

110、教學目標:是預期學生通過教學活動獲得的學習結果。

111、教學方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師生雙方為實現一定的教學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而採取的教與學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

112、教學策略:指教師採取的有效達到教學目標的一切活動計劃,包括教學事項的順序安排、教學方法的選用、教學媒體的選擇、教學環境的設置以及師生相互作用設計等。

113、發現教學:又稱啟發式教學,指學生通過自身的學習活動而發現有關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種教學策略。

114、情境教學:指在應用知識的具體情境中進行知識的教學的一種教學策略。

115、合作學習:指學生們以主動合作學習的方式代替教師主導教學的一種教學策略。

116、個別化教學:是指讓學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進行學習的一種教學策略。

117、程序教學:指一種能讓學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學以特定順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個別化教學方法。

118、計算機輔助教學:指使用計算機作為一個輔導者,呈現信息,給學生提供練習機會,評價學生的成績以及提供額外的教學。

119、課堂管理:是教師通過協調課堂內的各種人際關係而有效地實現預定教學目標的過程。

120、群體:是指人們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動為基礎而結合起來的聯合體。

121、群體動力:影響群體與成員個人行為發展變化的力量的總和稱為群體動力,包括群體凝聚力、群體規範、群體氣氛以及群體成員的人際關係。

122、群體凝聚力:指群體對每一個成員的吸引力。凝聚力常常成為衡量一個班級集體成功與否的重要標誌。

123、群體規範:是約束群體內成員的行為準則,包括成文的正式規範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規範。

124、課堂氣氛:是指課堂裡某些佔優勢的態度與情感的綜合狀態。

125、課堂紀律:為了維持正常的教學秩序、實現課堂目標而對學生課堂行為所施加的準則與控制。

126、教師的領導方式:是教師用來行使權力與發揮其領導作用的行為方式。勒溫曾將教師的領導方式分為集權型、民主型和放任型等三種類型。

127、人際交往:是教師和學生在課堂裡傳遞信息、溝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過程。

128、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在相互交往過程中所形成的比較穩定的心理關係或心理距離。

129、合作:是指學生們為了共同目的在一起學習和工作或者完成某項任務的過程。

130、競爭:指個體或群體充分實現自身的潛能,力爭按優勝標準使自己的成績超過對手的過程。

131、課堂結構: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情境是課堂的三大要素。這三大要素的相對穩定的組合模式就是課堂結構,它包括課堂情境結構與課堂教學結構。

132、課堂常規:是每個學生必須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課堂行為準則。

133、問題行為:指不能遵守公認的正常兒童行為規範和道德標準,不能正常與人交往和參與學習的行為。

134、教學評價:指系統地收集有關學生學習行為的資料,參照預定的教學目標對其進行價值判斷的過程,其目的是對課程、教學方法以及學生培養方案作出決策。

135、測量:是一種收集資料數據的過程,是根據某種標準和一定的操作程序,將學生的學習行為與結果確定為一種量值,以表示學生對所測問題了解的多少。

136、測驗:是測量一個行為樣本的系統程序,即通過觀察少數具有代表性的行為或現象來量化描述人的心理特徵,為了減少誤差,測驗在編制、施測、評分以及解釋等方面都必須遵循一套系統的程序。

137、形成性評價: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實施的評價。

138、總結性評價:也稱終結性評價,通常在一門課程或教學活動(如一個單元、章節、科目或學期)結束後進行的對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的測定。

139、常模參照評價:是指評價時以學生所在團體的平均成績為參照標準,根據其在團體中的相對位置來報告評價結果。

140、標準參照評價:是基於某種特定的標準,來評價學生對與教學等密切關聯的具體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141、配置性評價:或稱準備性評價,一般在教學開始前進行,摸清學生的現有水平及個別差異,以便安排教學。

142、診斷性評價:有時與配置性評價意義相當,指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與個體差異;有時指對經常表現學習困難的學生所做的評價,多半是在形成性評價之後實施。

143、正式評價:指學生在相同的情況下接受相同的評估,且採用的評價工具比較客觀。

144、非正式評價:是針對個別學生的評價,且評價的資料大多采用非正式方式收集的。

145、標準化成就測驗:是指由講師或學者們所編制的適用於大規模範圍內評定個體學業成就水平的測驗。

146、教師自編測驗:是由教師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教材內容和測驗目的,自己編制的測驗,是為特定的教學服務的。

147、信度:是指測驗的可靠性,即多次測驗分數的穩定、一致的程度。

148、效度:是指測量的正確性,即一個測驗能夠測量出其所要測量的東西的程度。

149、區分度:是指測驗項目對所測量屬性或品質的區分程度或鑑別能力。

150、羅森塔爾效應:羅森塔爾借用古希臘神話中的典故,把教師期望的預言效應稱做羅森塔爾效應,或叫皮格馬利翁效應。

這150個教育心理學的名詞解釋,你都讀透了嗎?學贊教師致力於為廣大考生提供教師資格證/教師招聘考試知識資料,更多資訊瞭解官方微信:學贊教師。

學贊教師官網:xuezanedu.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