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有人說恆大挖了許多好苗子,花的錢也不多,應該感謝足協,你怎麼看?

君臨天下140580906


我認真想了一下,這事跟足協的“四個帽子”是有一定的關係的,足協的“調節費”和限薪令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住了國內球員的虛高,這對於需要買人的俱樂部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

但就今年的轉會市場來看,恆大目前不過官宣了三人,我們先來看下這三人跟足協的關係大不:



1.韋世豪。我實在沒想到國安居然能賣給恆大人,這事真的有點不可思議,韋世豪雖然在施密特手下不怎麼被重視,也是其自己要求轉會,但依照國安等俱樂部的秉性,賣給誰也不能賣給競爭對手恆大啊!

那麼問題來了,這背後有沒有足協的“關照”呢?其實我們真的是多慮了,國安貴在皇城腳下,會那麼聽足協的話嗎?唯一的一個事實是,轉會費2000萬人民幣真的不貴,這個肯定是得益於足協的調節費政策的。

2.高準翼。這個真的應該謝謝足協的四個帽子,再加上華夏幸福本身的資金鍊也出了問題,華夏幸福今年是不得不瘦身了,這個時候恆大拋開橄欖枝,華夏幸福沒有理由拒絕。



真的,只要你看上了華夏幸福的人,我覺得都好說,這不趙明劍也去了大連一方嗎?只是,這一波瘦身後,我不得不為華夏幸福的前途擔憂。

3.吳少聰。這個是從日本聯賽買來的,真心和足協的關係不大,不過,就怕有人又要噴恆大耽誤人家的留洋前程了!

4.緋聞對象張修維和劉奕鳴。這個純粹沾了權健意外事故的光,至於轉會費是不是得益於足協,目前還不知道。



所以,看到了嗎?在足協的各種限制之下,忽然發現俱樂部在買人上居然可以省錢了,我替恆大說一句,感謝中國足協!


草臺班子


2019年2月1日消息,根據德國《轉會市場》中國區管理員透露,北京中赫國安韋世豪和河北華夏幸福高準翼兩名球員,已經確認轉投恆大。根據《轉會市場》的標註,兩人的轉會費均為260萬歐,合2000萬元人民幣。

有消息稱足協正部署讓恆大成為“準國家集訓隊”征戰中超,並傳出恆大向國安、蘇寧索要國腳轉會但被拒絕的消息。但是事實證明,高準翼和韋世豪的轉會並不是在足協政策影響的大背景下完成的。雖然高準翼和韋世豪兩人都屬於潛力不錯的年輕球員,兩人已經年過24歲,將不會佔用恆大的U23球員名額。包括正在洽談轉會的張修維在內,恆大引進這些有實力的本土國腳球員,一方面是為了完成球隊的新老交替,另一方面是為了實現老闆許家印提出的2020年實現全華班的目標。


青春的麻小


人家也是在搞自己的青訓的,從2010年進入足球之後,恆大就十分注重青訓,2011年在廣東清遠建設了世界規模最大、硬件設施一流的新型足球學校。2012年9月,恆大足球學校開學,2014年10月設立恆大西班牙足校。辦學以來,獲64項重大賽事冠軍,309人次入選中國國青、國少隊,入選各年齡段恆大俱樂部梯隊的球員近百人,輸送各層級青少年人才超3000人。


還不趕快跑


恆大是足協錢袋子,互惠互利[靈光一閃]



新野猴藝老藝術家


恆大為了企業的廣告效益和名氣,不惜餘力高薪在國內足球隊員中招賢納士,他們在足球方面獲得了成功,同時使得他們的企業也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但是,恆大的這種做法使得中國足球的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從而導致足球市場的惡惡性循環,在教練和球員們的眼裡只有錢,他們自認為高人一等,互相攀比,互相炫耀,生活作風混亂 ,場上場下襬譜耍大牌,把平時的訓練認為是“新兵蛋子”才應該積極的行為。

恆大的這種做法對國家的足球運動帶來了嚴重的禍害 ,攪亂了中國的足球市場,也直接導致人們有一種“有錢才能踢球,踢球才能有錢”的概念,使得很多熱愛足球事業的孩子和好苗子“望球興嘆”的距至之於門外。總之,恆大的做法對他們有利,但對中國足球的發展只有弊沒有利。


國際大總統


試問足協下死命令強賣強買了嗎?試問中國足協如果公然操縱球員交易行為國際足聯會置之不管嗎?試問球員交易恆大一方說了算嗎?一個漏洞百出根本不值得推敲腦洞大開的問題。此言的話外音不外乎又是足協的屁股坐歪了,再次成為恆大的總後臺和保護傘。可能嗎?恆大的八連冠都作古,無可奈何花落去。眼下不就因為恆大大舉購買了一批新生代優秀球員,苟合之說又甚上塵囂。恆大真背透了,黃泥巴掉到褲襠裡不是屎也是屎。恆大簡直就是中國足壇的冤大頭。林高風必毀之。這一切只能證明恆大的優秀!

商業化運作模式下的球員交易只能依循市場法則。足協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建立起來,怎麼能自己拆自己的臺?足協不可能只要今天不要明天乘一時之快。急功近利也不至於拆自己的櫃檯。近視短視也不能無視。

恆大網羅天下年青才俊是許家印再次引領全華班發展趨勢的繼續。恆大老態龍鍾不該加速新陳代謝嗎?恆大刻意打造全華班不該儲備新人開篇新作嗎?恆大在冬季轉會市場上的所作所為並非偶然。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說三道四。

恆大願不願買,各俱樂部願不願賣,球員願不願來,價格談得談不攏,足協能說了算嗎?公然違反常規的行為足協明裡暗裡敢嗎?不說各俱樂部,就是媒體和球迷也不能接受。時代變了,遊戲規則變了,用舊日的思維方式去看待足協已經完全落伍。上港奪冠,說足協幫忙。恆大買人,又說足協幫忙,怎麼邏輯!中國足壇的行毒和內鬥讓歎為觀止。

恆大處心積慮千方百計嘗試全華班的新路數有何不好?沒花國家一分錢,沒侵佔中超各隊的利益。為什麼總有人挑三揀四的廢話一堆?恆大做自己的事,誰說什麼都無所謂,路是走出來的,闖出來!誰為中國足球幹實事就頂誰?


劍之神807


不要緊盯著恆大一家。 彭欣力和王永珀加盟申花,而鄭龍永久轉會一方,轉會費都是261萬歐元,也就是2000萬人民幣。

在足協出臺國內球員轉會費不得超過2000萬之後,那一屆球員的轉會費統統都是2000萬。沒有誰特別的吃虧。或者賺了大便宜。

要說韋世豪值錢,那也是在恆大踢出了相應的身價才讓人覺得他值錢。 看他連續兩年接連被上港,國安出售,要當初真的是有水平,有能力,奇貨可居。會連續被拋棄?

橘生淮南不只是一個成語,現實中大把這樣的現實案例。不是所有出眾的年輕人,換了平臺之後還依然能保持光環。 人要看清楚,到底是自己值錢,還是自己所在的平臺值錢。


淡藍色牽牛花


足球是一項團體合作的體育運動,職業選手們對於取得的名譽更加看重,所以與薪資相比,更在乎取得榮譽,所以更想去一些好的俱樂部,就像絕代雙驕梅西與C羅的金球獎之爭,更在乎榮譽,恆大足球俱樂部是中超頂級球隊,能在這個隊裡踢球更容易得到榮譽,就像剛剛結束的中超聯賽,冠軍就是恆大隊。


風之翼10476


這種問題,沒有任何的價值所在,作為中超俱樂部,不是隻有恆大一家,作為足協對於諸多俱樂部都是一視同仁的政策和幫助,並不會因為誰怎麼樣而改變,俱樂部都可以在足協政策範圍自由購買和行使自己俱樂部的權利,近一兩年來,各俱樂部在足協政策的支持下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各隊都根據需求和能力進行了諸多的人員引進和調整,使得中超比賽的對抗強度和精彩程度都提高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總體水平都有了提高,並不是哪家球隊得到實惠。


小四壹肆柒


果然是有人說,不可信啊。首先足協又不是人家恆大開的,制定的政策啥的又不是便利恆大一家,而是針對所有中超球隊的,再說足協的使命不就是要幫助中國足球更長遠的發展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