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東北夫妻紮根新藏線“無人區”:不怕寂寞,過往遊客都是朋友

東北夫妻紮根新藏線“無人區”:不怕寂寞,過往遊客都是朋友

新疆晨報訊(文/首席記者 張夢雨 圖/記者 秦月雯)在國道219線新藏公路阿卡孜達坂與賽力亞克達坂之間,是一段無人區,這裡沒有自來水、沒有電、沒有手機信號,只有寂靜的崑崙群山。就在這裡,一家陳舊的小飯館格外扎眼,這裡也成了新藏線上自駕遊和旅友的重要補給點。

東北夫妻紮根新藏線“無人區”:不怕寂寞,過往遊客都是朋友

這家小店位於新藏公路新疆段兩個達坂之間的山坳裡,略顯“古老”的門牌上寫著“東北人家”,如字所言,經營這家小店的,是一對東北夫妻。時值十月,此處氣溫已經低至零下10攝氏度左右,遊客稀少,見到記者到來,老闆娘熱情招呼:“進來暖和暖和,屋裡燒了爐子!”

東北夫妻紮根新藏線“無人區”:不怕寂寞,過往遊客都是朋友

今年56歲的張鳳琴和丈夫從遼寧來到新藏線這處“無人區”開店已經五六年了,這個只有三十平方米的小平房裡,只有兩張簡單的桌子,裡面還有三四張單人床,和其他飯館不一樣,這裡沒有菜單。“這山裡啥也沒有,全靠貨車定期給送,所以只有土豆、蘿蔔、白菜等耐放的菜,綠菜啥的都見不著。”張鳳琴一邊親切招呼記者烤火取暖,一邊和記者拉起了家常。

東北夫妻紮根新藏線“無人區”:不怕寂寞,過往遊客都是朋友

2011年,在親戚的介紹下,夫妻倆盤下了這家小店,從東北第一次來到這裡,兩人也驚呆了:“當時親戚就說不在縣城,可是沒想到這麼遠,離最近的縣城葉城縣也要250多公里,還要翻一座山。而且啥也沒有,喝的水都得靠送,天黑了也只能靠發電機發電一兩個小時,就要斷電摸黑。”當地海拔三千多米,兩人剛來的第一個月都因為高原反應每天昏昏沉沉的,一個多月後才算適應。

當適應下來,兩人漸漸愛上了這裡:“每年4月份開始人就多了,有自駕遊的、有騎摩托的、有騎自行車的,還有徒步的,路過咱們這兒,不少人就進來買個水、吃個飯啥的。”這些年來,夫妻倆和南來北往的全國遊客交了朋友,張鳳琴笑著說,“因為這邊物資緊缺,所以比山下略貴一點,比如一盤白菜炒肉,比山下貴個十五六塊錢。吃飯的客人都喜歡跟我們聊聊天啥的,為了一些騎自行車的和徒步的,我們還專門添置了幾張床,一晚上20塊錢,省的他們扎帳篷怪冷的。”

東北夫妻紮根新藏線“無人區”:不怕寂寞,過往遊客都是朋友

當記者問及為什麼不找個人多一點的地方開店?張鳳琴搖著頭:“我現在就覺得這兒挺好!這麼多年,路過的駕駛員遊客啥的,都習慣來我們家吃飯,我們不能走!走了他們上哪吃飯去?”夫妻倆樸實熱情,和不少大貨車司機都成了朋友,從縣城上山時都會免費給他們進貨:“這樣我們成本就更少了,一年我們從4月份幹到10月份,能掙個十萬塊錢。”

十月底的崑崙山幾乎都是冰雪路面,大貨車越來越少,自駕遊的車也幾乎沒有了,夫妻倆準備那個時候回老家:“女兒生了外孫,要回去看看,平時沒信號,要打個電話發個微信啥的得騎著摩托車跑四五十公里到附近村裡去。不過每年回去還得適應,在海拔高的地方習慣了,回去反而頭重腳輕的。”

說到未來的打算,夫妻倆說:“雖然東北口音還沒改,但是其實我們骨子裡都已經是新疆人了,所以這裡就是我們的家鄉。這深山裡年輕人呆不住,我們年齡大了耐得住寂寞,還想多守幾年,有我們的店在這裡,給過路的人都給個方便。”

【晨報爆料熱線:0991-88011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