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經歷喪子之痛 湖北老太花7萬多開免費熱線挽救百餘家庭......

[摘要]退休後在自家臥室裡開起工作間,18年打壞8部座機,一條熱線拯救了百餘人的生命,挽救了129個家庭……3月29日,華商報記者撥通湖北荊門的“袁阿姨熱線”,來聽聽70歲袁梅芳的熱線故事……


經歷喪子之痛 湖北老太花7萬多開免費熱線挽救百餘家庭......


“一條熱線,系牽世上可憐事;萬里行程,開解人間曲折心。”

退休後在自家臥室裡開起工作間,18年打壞8部座機,一條熱線拯救了百餘人的生命,挽救了129個家庭……3月29日,華商報記者撥通湖北荊門的“袁阿姨熱線”,來聽聽70歲袁梅芳的熱線故事……

>>熱線背後

經歷喪子之痛 開通服務熱線

“我今天已經接聽十多個熱線了……”3月29日下午,“袁阿姨熱線”熱得打不進去,華商報記者只能撥通袁梅芳的手機。

袁梅芳告訴華商報記者,1998年,她從荊門市汽車站客運中心站退休。2001年12月至今,她開辦的“袁阿姨熱線”接聽求助電話13萬餘次,接待12000餘次上門求助,勸阻98人放棄實施犯罪,勸導102人放棄輕生,挽救了129個家庭。

從袁梅芳爽朗的熱線接聽聲中,不難感受她火一樣的熱情,但很難想象老人開通這條熱線背後的苦痛。老人哽咽著向華商報記者講述了48歲經歷的失子之痛。

“我兒子當時上高一,學習優異,聽話乖巧,但沒想到他16歲就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袁梅芳介紹,兒子在班上因為坐了同學的座位,和同學起了爭執,隨手打了同學。後來有家長向班主任反映後,班主任讓兒子當著70位同學的面道歉、做檢討,兒子的自尊心受損,精神變得消沉,期終考試成績也不好,一下子鬱鬱寡歡,最終選擇服用安眠藥自殺。“我們送到醫院搶救過來後,兒子對我說想吃餅乾,我很傻地跑去商店買,兒子就是利用這個空隙跑到附近的鐵軌上臥軌自殺……”袁梅芳痛苦地說,1996年兒子走時只有16歲,那年她48歲,這是她一輩子心中的痛,她感覺她這個當媽的當時根本不懂兒子的心,懊悔萬分,這也成為她下決心學習心理學的初衷。

“我當時覺得整個世界都坍塌了”。袁梅芳說,痛不欲生的她偷偷為自己準備了200粒安眠藥,準備隨兒子而去,幸被細心的女兒發現。“女兒對我說:‘媽媽,我已經失去了一位親人,我不能再失去你。如果你前腳走,我後腳跟。’”為了女兒,袁梅芳選擇了活下來。

抑鬱消沉的袁梅芳曾參與了荊門廣播電臺“象山夜話”節目,她的不幸遭遇打動了很多聽眾,他們鼓勵她堅強地活下去。這給了她很大的啟迪。“人的生命是寶貴的,生命的方式只有兩種,腐爛和燃燒,為他人服務是化解痛苦最好的方法。”袁梅芳不光在日記裡這樣寫,更想這樣做。

“如果不是經歷喪子之痛,我也不會開通服務熱線。人在最絕望的時候,最需要有人來拉一把、扶一下,也許體驗過痛苦的自己能夠幫助其他身處逆境的人打開心結。”袁梅芳萌生了創辦熱線的心思。

>>精神感人

丈夫去世 熱線也未曾關過

袁梅芳說,兒子的自殺,讓她意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她自學了心理學。“2004年我就考取了武漢大學組織的心理學專業輔導班,拿到了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職稱。”

2001年12月,袁梅芳靠當時每月400多元的退休金,在兩室兩廳自家單元房內騰出一間臥室,利用自家座機電話24小時開通免費熱線。在她接聽熱線工作間的牆上,張貼著工作宗旨和定位:心理諮詢,情感解困,答疑解惑,排憂解難,打開心結,化解仇恨,阻止犯罪……袁梅芳說自己一天平均要接聽十多個求助電話。“除了港澳臺三地外,其他各個省份的都接聽過,最短的半小時,最長的一個從晚上9點打到第二天凌晨2點,什麼事都有……”

18年來,袁梅芳打壞了8部座機,用壞2臺電腦主機。“我現在的退休金每月有2000多元,開通這個熱線我已經花了7萬多元,這些都是我多年的積蓄,每條來電都有記錄,我一共記錄了60多萬字的熱線日記。”

因為能排憂解難,幫助上萬人走出心理困境,袁梅芳被人們稱為“解憂奶奶”,“袁阿姨熱線”也被譽為“永不消逝的電波”。她用一顆滾燙的心,捂熱了萬千冰冷的心,曾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百名公益優秀新聞人物獎”“湖北十大女傑”“湖北十大傑出老人”“荊楚楷模”……這幾年來,袁梅芳收穫了太多的榮譽,但榮譽背後,她也忍受了失去親人的悲痛。“忙於接聽熱線,無暇照顧家人,尤其對不起我的父親和丈夫,在他們病重期間,我都很少陪護他們。2002年,我父親病逝,我在他的遺體前長跪不起,一跪幾個小時……2009年,我的丈夫去世,因為要給丈夫辦喪事,女兒勸我把熱線暫時先關了,但我沒關一天……

袁梅芳的女兒其實很不希望母親辦這個熱線,一是媽媽年紀大了,長時間接聽熱線身體吃不消,尤其是晚上接聽電話影響休息;二是很多家長裡短的閒事,怕媽媽勞神,也管不過來。但這十多年下來,她漸漸理解了媽媽。自從爸爸走後,她當教師平時忙於教學工作,成家後也很少有時間回家照顧獨居的媽媽,媽媽很孤獨,老有所樂,有個老人自己喜歡乾的事情,老人也不會太過寂寞,這從媽媽現在的精神狀態上就可以得到證明。

“我現在除了熬夜引發的高血壓外,身體非常好,昨晚還去跳了廣場舞……”袁梅芳說,其實女兒就是怕她接熱線太辛苦,“但我接熱線可以經常和人交流,我還愛學習,愛動腦子,所以我沒有得老年痴呆症啊(笑)”。袁梅芳平時喜歡看書養花,也喜歡運動,動靜結合,“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傳遞,我被選為火炬手,到湖北宜昌參加了接力傳遞。”

>>熱線故事1

女會計想自殺她勸導一天一夜

18年來勸導102人放棄輕生

“沒有袁媽媽,可能就不會有今天的我……”3月29日,湖北荊門某幼兒園的李女士回憶了她與袁梅芳成為“母女”的一段經歷。

2005年剛畢業不久的李女士在一家公司做會計。有一天,單位派她去銀行取錢。“當時公司的車就在銀行外面等著,我從銀行櫃檯取完錢就匆匆返回,回到公司後才發現少了1萬元。”李女士說,當時她家經濟條件不好,絕望之下,她有了輕生年頭。跳樓前,她給袁媽媽打了電話。“袁媽媽一聽,就在電話裡勸我別做傻事,並很快打出租車來到我的住處,和我談了一天一夜。她跟我講了她兒子的事情,開導我如果輕生,會給父母帶來一輩子的悲痛。錢沒了就當是破財消災……”“從那以後,我一直管她叫袁媽媽。”李女士說。

袁梅芳說,這樣的故事在她記錄的熱線日記裡還有很多,18年來她累計勸導102人放棄了輕生念頭。

>>熱線故事2

女友不再接受他他想槍殺女友全家

18年成功勸阻98人放棄犯罪

2018年,湖北黃陂一個小夥在熱線裡說,他追求一個女孩10年了,女孩後來不見他了,他到女孩家去找被趕了出來。電話裡,小夥恨恨地說:“今年春節我要用槍把她們全家打死。”

袁梅芳意識到事態嚴重,第二天,她給小夥寫了一封5000字的信,但是小夥反給她寄來了怎麼製作槍支的資料。袁梅芳一邊告誡女孩一家注意安全,一邊繼續苦口婆心地勸說小夥。“每隔兩天給他打一個電話,一個星期給他寫一封信,堅持了兩個月,終於感化了他。”

2018年春節後的一天,小夥在電話裡對袁梅芳說:袁阿姨我聽你的,我不報復別人,春節後我去湖南打工,重新尋找幸福。袁梅芳說:“小夥走之前,我還給他匯了300元。18年來藉助這條熱線,我成功地勸阻了98人放棄實施犯罪。”

>>熱線故事3

疑老公有外遇女子請偵探跟蹤調查

18年挽救了129個家庭

2014年4月,一位劉女士哭著打進熱線,想讓袁阿姨勸勸自己的丈夫不要離婚,她說自己如果失去丈夫就活不下去。劉女士懷疑丈夫有外遇,就花錢請了私人偵探跟蹤調查丈夫,前後被人騙去7萬多元。這些錢本來是丈夫給她買車的,如果丈夫發現實情,一定會跟她離婚。她感覺無法面對丈夫,想離家出走。

當時,劉女士已經買好車票,袁梅芳就讓她先把車票退了,她邀請劉女士來自己家住幾天。“我每天和她同吃同睡,開導她,終於讓她明白了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後來我知道她設法把7萬元跟丈夫解釋清楚了,丈夫原諒了她,夫妻倆和好如初”。袁梅芳說,類似這樣的例子很多,她因此挽救了129個家庭。

>>熱線故事4

婚外情後對方反悔男子深夜持刀上門

18年接待1.2萬餘次上門求助

2014年11月的一天晚上,一男子不停敲袁梅芳家的門。考慮到獨居和自身安全,袁梅芳有些猶豫該不該開門。“袁阿姨,你不開門,我會做傻事的。”聽到男子這麼說,袁梅芳立即開門讓他進來。看到男子手上拿著一尺多長的刀時,袁梅芳愣住了。男子解釋道:“袁阿姨,您不要害怕,我不會傷害您的。”袁梅芳舒了一口氣,她讓男子坐下,端了一杯茶,聽他慢慢講述。原來,這位男子有了婚外情,男女雙方相約離婚後結合。可是當男方離了婚淨身出戶,而且兒子也歸前妻後,女方卻反悔斷了聯繫,男子便起了殺意。袁梅芳苦口婆心,一直和他談到第二天凌晨6點多,最終勸說男子放棄了殺人念頭。

“後來我得知他與前妻復婚,才徹底放心。”袁梅芳說,這些年來她接待了12000餘次上門求助,成功地為他們排憂解難。

>>袁阿姨語錄

■幸福不在某個結果上,而在愛的過程中。

■愛過就是幸福,放棄也是一種完美,如果一直陷在失去的痛苦中不能自拔,對生命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浪費。失意也是一種磨礪的過程,這過程教人長大,教人成熟,並學會思考調整和承受。

■戀愛成功與否,決非僅僅取決於能否找到一個恰當的人,還取決與自己是否是個恰當的人,想讓別人愛你,首先要有可愛的地方值得別人去愛,只要自己可愛,哪怕是分了手,也照樣有人愛你,大可不必自暴自棄。 華商報記者 李華

如果您有法律問題,請您通過私信平臺向我們提問具體說明您所需要的法律問題的事實以及問題,小編將竭力為您解答,但意見僅代表小編個人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