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解散國足,停辦聯賽,採用休克療法,停個十年再從青少年開始建立新體系和新的選拔機制。你覺得如何?

湯姆布利穆


第一、國足的存在與青訓工作並不矛盾。很多人想當然的以為,解散國足、停辦聯賽,甚至停個10年8年,認真抓好青少年足球,中國足球就可以提高了、國家隊水平跟著水漲船高了。這是錯誤的認識。說句難聽點的話,沒有了國家隊、沒有了聯賽,球迷想罵都沒得罵,想好出口悶氣都沒地兒。久而久之,就不再有人關注中國足球了,更談不上去關注什麼青訓。都沒人關注的項目,誰還能潛下心來默默無聞地搞上10年!這麼搞,萬一10年後還是不行,豈不成了災難!

首先說,青訓的主體不在足協,在俱樂部。足協只能是從宏觀的高度提出規劃,並採取相應措施推動、促進規劃得到落實,但所有的具體工作都必採是俱樂部來做。解散國家隊、停辦聯賽,俱樂部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存在的意義都沒有了,誰還會去抓青訓?要求俱樂部不出成績、不追求經濟效益,一個個埋頭苦幹整上10年,讓人家這10年裡喝西北風?就像中學成績不好,高考升學率不高,你不能讓一個地方的所有教育部門全部停辦高中,所有領導天天到幼兒園去抓教育不是?這不笑話嗎!

其次,青訓的目的和意義,以及檢驗青訓的效果,最直接也最有效的載體就是聯賽。沒有國家隊、沒有聯賽,你以為是金庸的武打小說,讓青少年藏在深入老林裡頂風冒雪練上10年就成了鐵砂掌、九陽真經?不經過一級一級的聯賽檢驗、國家隊的比賽,誰知道你培養出來的是人材還是餅材啊?一級一級的聯賽、一茬一茬的青少年源源不斷地進入聯賽,甚至到海外留學,到歐洲足壇、到五大聯賽。只有這樣,才能促進足球的良性循環和發展。

第二、青訓工作確實要重視。國家隊的現狀、中超的現狀,根源確實在青訓,這是目前的共識,關鍵是如何改變、提高。瞭解了現狀、看到了問題還不夠,還必須找到有效的解決辦法。

目前一個悖論是:中超還在繼續,足球合格、優質的後備人才還是不足。導致一個結果就是,聯賽中高薪低能的現狀可能短期內無法完全消除,這也是呼籲停辦聯賽得以有一定市場的一個支撐依據。但正如不能因噎廢食一樣,不可能因為後備人才不足、聯賽還存在這樣那樣問題就廢除它。相反,更應該重視、規範青訓工作,早出人才、多出人才,以滿足聯賽的需要。這就是中國足球的供求關係,供給側改革。

目前足協已經深刻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並已經在採取措施進行整改,有的正在抓落實。比如中超四帽中,明確提出俱樂部的准入以及新賽季注意球員中,必須要有自已青訓的梯隊球員。

胖子不可能一口吃出來,過於冒進,同樣是不科學、不可取也不現實的事情。我覺得,重視青訓,足協或者說俱樂部確實有很多事情可以實際操作。比如完善、規範各級青少年聯賽體系,加強對基層教練員的培養,建立健全青訓的獎懲制度,加大激勵機制等。

第三、國家隊青訓體系。目前國家隊有系列的梯隊,但給人感覺比較龐雜,各種風格、水平的教練都有。我覺得應該足協應該到一些足球強國去考察取經,多看一看、學一學,瞭解人家是怎麼做的。其次,從國少開始,基本上統一大國家隊的風格。

但無論怎麼做,重視青少年足球的技術基本功,這一點永遠都應該排是在第一位的。我覺得足協應該在這方面還可以做得更多、更細一點。比如搞一些技術比武,就像機械行業搞的技能大賽一樣,足球也可以參考開展一些活動,以激發、促進青少年學技術、苦練本領的熱情。又比如,哪個教練培養的技術能手多的,給予相應的獎勵等等。


久古gg


解散國足,停辦聯賽,採用休克療

法,停個十年再從青少年開始建立新

體系和新的選拔機制。你覺得如何?



停辦聯賽,解散國足休克一下,那麼,大賽經驗哪來?主要競爭對手的觀敵瞭望誰來做?適齡球員怎麼安置?他們的足球夢想上哪實現?他們怎麼掙錢活下去?國內教練和裁判的保存、安置、提升等等怎麼辦?

球迷沒球看怎麼辦?給社會帶來不穩定因素怎麼辦?



十年後你這些二十多歲的苗子如何提升比賽經驗,不是大賽經驗……

現在中國足球已經有了不錯的端倪,恆大代表著國內球員和外援融合越來越讓人放心,魯能在厚重矇頭成長方面走了兩年了,北京,從早期就重視技術,以小快靈著稱到現在被外教調理的更加在各方面技術上保持高質量。



球迷和各路人士,給中國足球從業者機會和耐心吧!我也看了快四十年的球,說著急是真的,但是,現在有了新的氣象,相信他們,相信中國足球。

禱告吧!



王海斌2020年盡心致勝


國足協已腐朽透頂,痼疾沉痾,就是扁鵲華佗在世已無能為力了。聶棋聖,您就別操心了。

這不由得使鄙人想起晚清鬧“長毛”時,大清的綠營兵(現國足與之很是相似),它可是清廷的正規軍喲,可毫無作戰能力,一觸即潰,一潰而散,連烏合之眾都不及,若用這種兵去平定“長毛”之亂,是毫無勝算之機會的。

還是曾文正公髙瞻遠矚,回到湖南老家辦團練,一切從頭開始,不用綠營的一兵一卒,團練的上至官佐下至士卒精心遴選,結果訓練出一支虎賁之師(湘軍),最終剿滅了洪秀全的太平天國之暴亂。


廣德春和景明


中國足壇的南郭先生太多,自以為是的人更多,不謙虛向世界名帥裡皮先生學習,卻天天惦記著別人的高收入?請了名帥卻沒有自己端正學習的態度,如此本末倒置,真是冤死了那些花出去的錢。

中國足協的做法更為荒唐,日本足球的成功經驗不去踏踏實實地學習,卻總是做出一些讓人心寒的所謂新政。上樑不正下樑歪這句諺語,用在中國足協最為恰當。

中國足球改革了幾十年,水平卻越來越差,其中原由足協應該做出徹底的反思與調整。不能總是天天喊口號,求政績,足球發展有它的客觀規律。足協官員們應該認認真真向日本足球學習成功經驗,不要再去瞎折騰了,為了一己之私,而置中國足球的整體發展前景於不顧,這樣的行為是對中國足球的犯罪。

我們根本就不需要什麼大破大立,因為日本足球的成功經驗就是我們可以直接借鑑的他山之石。只要踏踏實實建設好青訓體系,實實在在的發展足球人口,用最專業化的管理水平運作各級聯賽。基礎打好了,國家隊的實力自然不會太差,關鍵是我們足協官員們有沒有日本足協官員們的工匠精神?


笑臉包公1


國家男足輸球了,這次是沒有進亞洲盃,網上又出現了“解散足”的討論。其實這已經不新鮮事。

去年世界盃期間,中央電視臺的一個做主持的美籍華人就提出過:要解散國家隊,取消中超聯賽,然後國家在少年兒童中選苗子,集中訓練,等到培養出11個人時再申請加入世界足球聯合會,打世界盃。



現在提問題的人不知是那路神仙。還為自己的說詞找到了“休克療法”的理論根據。老朽不才,百度一下才明白是一種用電刺激給人治病的技術。和題主理解的根本不是一回事。“休克療法”是在病人休克的狀態下治療。題主的意思是讓人通過“休克”就能吧病治好。

一個人休克的時間是有限的,時間過了就會死亡。題主的真實想法很明顯,是讓足球在中國消失。

這種思想代表了許多根本不關心中國足球,甚至不知足球怎麼踢,但是榮譽感還挺強的人的心理。國足一輸球就像真打了他們的臉,罵球員,罵教練,罵足協。要解散國足。

其實這些人,不是關心中國足球的發展,他們是怕丟人。他們的真實想法是:沒有國足,就不能參加國際比賽。不比賽就不會輸球,臉上就有面子。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希望聽聽您的看法?


李冠朝


我這魔鬼曾是恆大擁護者,是恆大令我關注中超,我擁恆大就愛護恆大,正是愛之深責之切。好多所謂球迷把裡皮封神,因他們總會把時間停畄在2006年那些年,好多所謂恆迷亦把恆大停畄在奪亞冠冠軍那些年,不切實際,最為惹笑的是贏一起狂,輸一起杆,這就是對恆大沒要求了,滿足了,不思進取了的寫照。正所謂愛之深,責之切,自從恆大由裡皮引入意大利雙老開始,我就不停批評裡皮好有問題,到他離開硬引薦賣笑卡我已罵他是騙子,他和許家印的關係雖耐人尋味,亦不到我們深究,但恆大多年來浪費多少年青有為的球員?荒廢多少國字號球員,大家有目共睹,這是為什麼?我雖愛恆大,但更愛國足,畢竟國家隊才是代表中國的,但這多麼國腳遭荒廢了,國家隊變成沒人可用,濫芋充數,加上裡皮又用人唯親,試問國足又怎能有成績?恆大有自己青訓,有自己梯隊,這麼多年,廖力生已可上位,不善用,徐新,陳澤鵬,馮博軒,鍾義浩,甚至溫小將沒給機會發揮,只作為恆大的花瓶,上季,買來邒涵文,唐詩,楊立瑜等,今季賣來何超,張修為,高準翼等,左後只留一個李學鵬,連陳澤鵬這個年青左後衛也放走,到李學鵬傷停就要高準翼串演左後衛,唉,我真不想見到高準翼成為第2個張5。

好了,這麼多年,恆大有沒有培養出一個親生兒成為球隊主力???你們看看其它俱樂部都有U23的尖子,為什麼恆大沒有?恆大屯積這麼多U23球員,就堵塞了他們的發展空間,這就妨礙了國足的接班,大家反思一下,深思一下。


球場魔鬼


其實解散國足、仃止聯賽等等。這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現有問題,足協的體制和制定的所有遊戲規則存在著缺陷,而且一些規則朝令夕改,,而且急功近利嚴重,在不切合實際的情況下,追求夢幻般的成績,由於制度的不規範,夢想與現實嚴重失衡,現在的國足出現的問題,不能簡單的歸結是教練不行 或球員岀工不出力,試問足協管理層:你們不存在問題嗎?


夕陽57716


扯淡的提問,解散國足?取消聯賽?然後集中搞青訓?虧這些人能想!那麼以後呢,中國還要足球嗎?誰來看這沒有熱度的青訓?中國足球沒有了聯賽,名知度又在哪裡去了?

沒有人關心,沒人觀看的中國足球,又哪裡來支持的力量?那些肥到流油的俱樂部大享們,不再投資中國足球的時候,國家青訓?這些培訓的錢呢?是不是又向廣大人民群眾索要這筆青訓培養經費?一個沒有了情熱,沒有受到追棒的運動,還有可能有人不辭勞苦、傷痛去學習訓練嗎?這些問題,最後的答案,我想大家都會很清楚?

作為一個泱泱大中國,有可能不關心不注重這個問題,?難道真如某部分人所說的那樣:中國的發展只注重在:軍工科技、電子工業、通訊科技和農林種養,就不要體育競技了嗎?我想不可能吧,別說中國現在的軍事,工農業,和通訊還沒有發展到最強大的地步,足己傲視世界,即算是到那個地步,體育強身健體方面的運動依然得要吧!

所謂的全面發展,並不單純於某方面強大,就是強大,而是要全方面發展起來,在世界的每一個領域,都能佔一席位置,享有一定的知名度,那才能算是一個超級強國!

當然啦,中國足球的整頓,不可能只在大牌教練身上,也不可能只是在金錢元素上,而更重要的是在於圳養與訓練的根基上,所以重抓青訓也是中國足球的重中之重!


掘筆耕塵


改革開放四十年,體育事業有了長足發展,唯有足球只活不動,只走不進。與日韓比,同為亞洲人,差距不減。看上去踢的尚可,但始終無果。前些年還有一個奇怪的特點:無論遇到強隊弱隊都敢輸。數十年,花了那麼多錢,也採取了不少辦法,球迷熱情不減,球市也算火爆,就是上不去,連亞洲都排不上號,究竟是什麼問題,實在令人費解!老話說,置於死地而後生,早死早託生。同意解散國足,其他暫時不變,完全按照市場經濟規律,自由發展,優勝劣汰。經過數年競爭和磨合,再組建國家隊。不知行否?


花椒老麻


問題的本質不在於此,而是市場功利心太強

這個問題的最根本之處在於中國足球人口之匱乏令人瞠目結舌,大家經常掛在嘴巴上的一句話:堂堂十三億人口,居然找不出11個會踢球的!我們歐洲大陸的足球國家不去做對比,就對比一下兩個鄰國,日本人口二點幾億,註冊職業足球運動員為100萬之多,再看韓國,也有四五十萬足球人口,反之我們國家足球註冊人口為8000人、青少年只有7000人、女子足球只有寥寥400人,再回到題主所描述的休克療法,我想只能是越療越壞,再看看這兩年崛起的越南足球,曾經的魚腩為何突飛猛進,為了這道題,我特地去查了一下,越南的註冊球員數字為5萬人,差不多是中國足球人口的五倍之餘,任何一個競技體育都沒有捷徑可走,也不可能是大家在網上你噴一句我噴一句水平就能上去。

作為一名多年的球迷,曾經也是一名鍵盤俠對國足恨鐵不成鋼,但是回過頭想想,這個結果的錯誤根源是他們嗎?我想大家在鍵盤上敲下那些憤懣之語時是否想過,自己能為中國足球做些什麼?答案就在大家心裡,什麼時候大家都有一種強烈的心願送自己的小孩去到足球場的時候,正是中國足球騰飛的時候,我想,這一天應該不會很遙遠,與其王者峽谷捉對廝殺,不如足球場上林波微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