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痰是如何形成的?

亞馬遜蝌蚪ZMX


痰是人體中的水分和津液聚在一起形成的粘稠物質,是身體功能降低或者不足造成的,主要是脾虛運化不足造成的水分和津液的停聚,人體隨時隨地都會產生痰溼,這種痰溼的形成有外在的原因,也有身體的問題,天氣寒冷會造成人體的陰陽失調,使人體的陽氣不足,肺氣不能正常宣降,水分和津液就會停聚在肺中形成清稀的痰液,排出體外就是清鼻涕,像感受風寒會流清鼻涕一樣,如果寒邪入裡化熱,就會形成粘稠的痰液,咳出來就是粘痰,有時還會咳出白痰來,這是寒邪入裡太久造成的粘痰,有時很難咳出。

天氣炎熱也會影響肺氣的蕭降,也會生成粘稠的痰液,停聚在肺中發生咳喘和咳痰的症狀,久居溼地也會造成肺失宣降,痰溼積聚在肺中,影響肺氣的蕭降出入,就會發生咳嗽和痰多的症候,所以外界的天氣變化,也是產生痰溼的一個方面,因此人體的氣機不利就會有痰溼生成。


“肺為儲痰之器,脾為生痰之源”,因此痰的形成與脾虛運化不足關係密切,脾胃的運化一旦不足或者瘀阻就會有痰溼形成,而痰溼又會影響人的氣機運行,就會使人發生疾病,“氣生百病,痰生怪病”,所以痰溼是造成多種疾病的原因,因此中醫有:治痰先治氣,氣行痰自去。在正常的情況下,人體不會產生痰溼,只要有痰溼就說明身體有不足的地方,或者外界影響太大造成。身體中的寒熱虛實都會生成痰溼,人體的陽氣不足就會產生痰溼,而痰溼形成又會影響人體陽氣的正常運行,所以痰溼嚴重影響人的身體健康。

痰和溼是程度上不同,粘稠的是痰、清稀的是痰液,從嘴裡咳出來的是痰,身體中的肥肉也是痰溼的積聚,粘稠的汗液也是痰溼的表現,大便粘稠也是痰溼旺盛,痰就是溼氣、水谷聚在一起形成的,飲食不節、過食肥甘厚味,就會影響脾胃的運化,就會有痰溼形成,過食寒涼和太熱的食物,也會造成脾胃的功能降低,喝下去的水和吃下去的食物,由於不能及時消化吸收,就會在體內產生粘稠的物質,影響氣血的正常運行,這就是痰溼。過量飲酒、吸菸都會有痰溼形成,特別是心情不好,就會影響氣血正常運行,就會有痰溼生成,有些情志鬱滯或者經常熬夜,也會使氣機運行不暢,都會有痰溼形成。



痰溼無處不在,五臟六腑都會有痰溼形成,臟腑功能一旦不足就會有痰溼,心火旺盛也會焦灼津液形成痰溼,嚴重的會有痰火攻心,發生心煩失眠或者譫語的症狀。肝火旺盛也會造成痰火上升,就會有血壓升高或者中風症狀。肺氣不足或者感受外邪,都會有痰溼形成,脾氣不足、運化失常,水谷精微就會化為痰溼停聚在體內,腎氣虛弱、陽氣不足,水分津液也會停聚在體內,都會有痰溼形成。有些脂肪瘤、糖尿病、血壓高也是痰溼旺盛造成,無痰不成核,有些腫瘤也是痰溼積聚形成,身體中的痰溼有的是有形的,有的是無形的,只是表現在症狀上,像神昏譫語、頭暈耳鳴、失眠健忘、咳嗽氣喘等,都是痰溼旺盛造成的疾病症狀。


痰溼說到底就是人體中的正常物質,是吃下去的食物、喝下去的水、甚至是身體中的氣血、津液、精等,由於人體功能降低或者不足,使功能不能正常發揮,這些物質就會停留在身體的不同部位,影響人體的氣血運行,從而使人發生疾病,這就是痰溼。如果身體功能恢復正常,這些聚在一起的津液,就會有可能變成有用的物質被身體吸收,所以痰溼和正常的營養物質並沒有兩樣,身體吸收和運化的就是營養物質,停聚在體內影響氣血正常運行的就是痰溼。中醫治療痰溼的方法是行氣化痰、清熱化痰、健脾祛痰等,氣行則血行、血行則痰化,所以治痰先治氣是治療痰溼的重要方法。


中醫雜症


痰是什麼東西形成的?

在中醫裡面,一般認為痰就是我們人體水液代謝出現故障的產物,一般痰的產生和我們的脾,肺,腎三個髒關係很緊密。


中醫裡面認為“脾是生痰之源,肺是貯痰之器,腎是生痰之本”。我們的脾胃主要有運化水溼的功能,那麼現在溼邪困脾,脾胃運化水溼的能力不行,所以人的溼氣就比較嚴重。外溼的入侵也會加重溼氣症狀,內溼和外溼共同作用,就會導致我們體內的津液轉輸受阻礙,因此就容易化為痰溼,上輸於肺。

痰這個東西,我們可以怎麼去祛除它呢?

很多人總是覺得喉嚨有痰,尤其是早上起來,痰聲陣陣。祛痰有妙招,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些好的方法~歡迎收藏哦!

(1)半夏


半夏是一個十分美好的名字,也是一味中藥,因為出生在夏至間,陰陽交泰之季,夏天過半的時候,所以叫半夏。夏天本身溼毒嚴重,那麼半夏這一味中藥就具有很好的化痰燥溼,止嘔降逆的功效。

(2)豐隆穴

《玉龍歌》上說:“痰多宜向豐隆尋”,豐隆穴是祛溼化痰的名穴,按摩此穴位可以把脾胃的溼濁很好的排洩出去,將痰溼排出體外,讓我們氣血流通,血脂也可降低,從而有效地化痰祛溼,還可以降血脂。




關注我!帶您正確養生,改善脾虛問題!分享養脾乾貨!


脾胃範兒


脾主運化,即消化和吸收水谷和各類營養物質,然後輸布到各臟器。

如果脾虛,水谷不能正常運化,溼邪就容易阻滯胃腸;

或情緒不暢、思慮過度、肝氣鬱結等,都可能傷脾影響運化功能,造成水溼內停;

最後溼會凝結成痰,出現痰溼兼夾的狀態。

這裡的痰,不全是咳嗽咳痰的痰,指的是“無形之痰”,能流竄肌肉全身;

比如痰溼化熱,矇蔽心竅導致失眠;

又比如痰氣凝結,阻滯咽喉導致慢性咽炎;

比如痰溼水溼停滯經絡肌膚,導致皮膚臃腫、水腫、肥胖的現象。

而對於“有形之痰”,就是咳嗽咳出來的,大家能夠看得見的,也分成幾種狀況;

比如寒痰,痰多呈白色、清稀狀,病人多怕冷,舌淡苔白。這種情況多由脾胃虛寒或感受寒邪引起;中成藥可以選擇風寒咳嗽丸等。

比如熱痰,痰多黃黏稠,多由熱邪犯肺或痰溼鬱熱轉化而來,病人多怕熱、口乾或伴有咽痛等,舌紅苔黃。中成藥可以選擇川貝枇杷膏等。

比如溼痰,痰多清稀,病人身體沉重、容易疲勞,舌苔白膩;多由於溼邪侵入人體或飲食油膩等導致脾胃運化失調,化生痰溼導致;中成藥可以選擇二陳丸等。

還有燥痰,痰多幹結、不易咳出,多伴有口乾咽燥,舌紅少苔,要多喝水,保持空氣乾燥,中成藥可以選擇百合固金丸等。


中醫養生鄭芝環


痰其實是呼吸道黏膜產生的分泌物,可以粘附塵埃、病原體等。當接觸到細菌、塵埃顆粒等刺激物後,就會促進痰液的分泌,以更好地粘附、清除這些刺激物。痰液產生後,通過呼吸道纖毛擺動、咳嗽等機制,就能夠將痰排出體外,而粘附的塵埃、細菌等都就也被一起排出體外,這樣呼吸道也就得到了保護。因此產生痰液其實是非常正常的,是我們身體的一個保護機制。

不小心把痰吞進去了,對身體有影響嗎?

一般不會……

從上面我們知道,痰液中是含有細菌的,但是很多人不小心把痰吞進去後很擔心自己把病菌吞進去了會不會就被感染生病了?事實上,痰液中主要是白細胞吞噬病菌後留下的“屍體”,被吞進胃裡後會經過胃酸的浸泡,即使還殘留了一些病菌大部分最後也會被胃酸殺死。

但是,如果你有長期吸菸的習慣甚至患有肺結核等病症的話,

那最好還是把痰不要吞進去。結核桿菌相對比較頑抗,單靠胃液很難把它們殺死。所以如果吞了帶有結核桿菌的痰,就很容易會受到感染,造成胃、腸結核等疾病。因此,如果可以,最好還是把痰吐出來。


奇妙的本草


西醫認為痰是一種由許多成分組成的物質。它的高液體含量是上皮對離子和水轉運的結果,而它的大分子主要來源於血液的漏出或局部分泌細胞的產物。認為痰的粘稠,主要與痰中酸性糖蛋白增多有關。認為呼吸道的感染,是痰主要產生路徑。痰夜主要成份是電解質,呼吸道感染時大量炎症細胞核破壞產生DNA使痰液變得增多,不易被排除。呼吸道感染包括感冒,支氣管炎,肺炎等疾病都容易生痰咳嗽。治療要對症治療,控制感染,止咳,祛痰,溶解痰液等,使痰液更加容易排除,保證呼吸道呼吸順暢。比如氯化銨,羥甲思坦等,中成藥,枇杷膏,鮮竹瀝液等


中醫認為,痰的產生主要與肺、脾兩髒有關。肺主呼吸,調節宗氣的出入和升降。如肺失肅降,就可出現咳喘、臥不平等症。在風邪或寒邪侵肺時,使肺內的津液凝聚成痰。脾主運化,即消化和運送營養物質至各臟器。如果溼邪侵犯人體,或思慮過度、勞倦及飲食不節,都能傷脾而使其失去運化功能,造成水溼內停凝結成痰。

中醫中將痰分為含痰,風痰,熱痰,溼痰及燥痰。

寒痰,主要認為寒邪入體,使肺精液凝而成痰。喜熱怕冷,痰白,舌苔白。主要治療是去除寒邪,中醫上比較著名的是"小青龍湯"。



風痰,風邪侵肺及傷風,始痰白稀可轉濃稠黃,病人怕風,治療主要是祛風,可以用杏蘇飲。

熱痰,由熱邪侵肺或先受風或寒邪而發高熱數天後,使津液燒灼而轉化為黃黏痰,病人怕熱喜涼飲,舌紅苔黃膩。可瀉白散治之。


溼痰,溼邪入體導致脾胃運化失調。痰白稀易出,量多。中醫認為千邪易除,一些難排。溼氣入體還會身重,便溏等,中醫上常用"二陳湯"

燥痰,主要是天氣燥熱,長期的乾旱。肺得不到潤,導致的痰。痰黃,不易咳出。嚴重還有咳血。平時要注意滋陰潤燥,主潤肺澡。麥冬,百合等


藥店小熊


痰是人體呼吸系統的分泌物,健康的正常人一般是有痰的,只是相對較少一些,當呼吸系統受到外界刺激,刺激包括刺激性氣體,微生物等,呼吸系統就會發生炎症從而導致呼吸道分泌增加,痰量增加,痰液的成分也會改變。

痰液的成分主要包含粘液、異物、病原微生物,各種炎症細胞及壞死脫落的黏膜上皮細胞等成分。粘液主要是主要是由於分泌粘液的腺體和粘杯狀細胞分泌。異物主要是空氣中隨呼吸進入肺的一些微塵顆粒,病原微生物可以是經過呼吸進入肺的也可以是血源播撒進入肺組織的,但是主要還是經過呼吸道侵入。各種炎症細胞以及壞死脫落細胞是由於機體對異物及微生物的反應以及新陳代謝所產生的。

呼吸道分泌適量的粘液是正常的,對人體起一個保護作用,痰的排出是通過支氣管表面的上皮細胞的纖毛運動(這是從肺部向上呼吸道也就是口鼻處推動),最後一定量的痰液刺激呼吸道引起咳嗽反射,將痰液排出體外,同時也會使吸進肺部的微塵、有毒的顆粒,及細菌和自身的脫落的上皮細胞等代謝廢物排出體外,保持呼吸道的通暢,從而保護肺組織。

痰對疾病的指導意義

痰量

一般以24小時為時間單位,正常人是無痰或僅有少量泡沫或粘液樣痰,當呼吸道有病變時痰量增多,比如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膿腫、肺結核等

如果在疾病治療過程中,確保呼吸道通暢的情況下,痰量減少表示肺部炎症減輕,病情有所好轉,反之則有惡化。痰量突然猛增並出現膿性痰常見於肺膿腫或者膿胸破壞肺組織聯通支氣管腔。

痰顏色

正常是無色或者灰白色,疾病狀態下痰的顏色會有改變。

1.紅色或棕紅色:這是由於痰液中含有血液和血紅蛋白。鮮紅色血性痰常見於肺癌、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等。這是由於疾病破壞了肺組織血管所引起的。

2、鐵鏽色痰:這是由於血紅蛋白變性呈現的顏色,常見於大葉性肺炎、肺梗死等疾病

3、黃色和黃綠色:黃痰常見於呼吸道細菌感染,比如化膿性支氣管炎、金葡菌肺炎、支氣管擴張並感染等,黃綠色痰常見於:銅綠假單胞菌或乾酪性肺炎

4、棕褐色痰:常見於阿米巴肺膿腫以及心衰導致肺淤血等情況。

肺癌的咳痰有什麼特點

癌症由於危及生命的嚴重性,所以我在此著重提一下肺癌其痰液有什麼特點

肺癌引起的咳嗽症狀與肺癌發生的位置、腫瘤大小、類型有很大關係。

咳嗽:

肺癌的早期症狀,通常是無痰或少痰的一種刺激性乾咳,只有當腫瘤增大到一定程度引起支氣管狹窄則可以加重咳嗽。並且由於狹窄導致痰液無法及時排出,易引發細菌繁殖導致併發細菌感染,從而痰量增加,呈粘液膿性痰。

痰中帶血或直接咯血:

這常見於侵犯大的支氣管的中央型肺癌,腫瘤向官腔生長可以有間歇性或持續的痰中帶血,如果肺癌糜爛嚴重侵蝕大血管,則可以引起大咯血。

建議

肺癌一般發生在中老年人,長期吸菸史的人發病率更高,以及一些在化工廠工作而防護不足的人也容易發生肺癌,所以這些人群一旦出現一些無明顯誘因的咳嗽咳痰,痰中帶血,尤其是經過抗生素治療無效的需要及時去明確診斷,排除肺癌,一般在醫院門診就診拍個胸片即可初步篩查肺癌。胸片費用也很便宜,幾十塊錢就可以搞定。如果是感染原因的話,做個血常規也可以看出異常。

歡迎在留言區評論,我將積極回覆每一條留言,感謝您點贊、轉發和關注!


骨科木匠劉醫生


咳嗽痰多是判斷哮喘的主要依據嗎?



有時候咳嗽和痰多,很容易被誤認為是支氣管炎,所以這兩種症狀不能作為判斷哮喘的主要依據,因為這兩種症狀,有的哮喘患者有,有的哮喘患者沒有。

那怎麼判斷哮喘呢?首先一聞到什麼特殊氣味,就上不來氣兒就喘問題,那九成就是哮喘,那哮喘患者除了喘以外,很多患者還會出現,比如胸痛咳嗽和痰多等症狀,那胸痛主要可能與呼吸肌過度疲勞有關,當合並氣胸時,可突然出現嚴重的胸痛,那痰一般是以白色泡沫痰最為常見,如果伴有感染的話呢,也會出現黃痰。

那出現哮喘該如何治療呢?能不能治療好呢?

早期通過有效的干預是可以治好的,但是到了中晚期,發展到肺氣腫或者肺心病就會有治療難度,但是還是可以控制病情的?你看之前就有一位哮喘患者找到我,是冬天的時候,他喘的挺嚴重,晚上都不能睡覺,通過我給他的診斷,他是屬於肺脾兩虛證:症狀_喘促短氣,氣怯聲低,言語無力,痰吐稀薄,自汗畏風,面色蒼白,食少脘脹,便溏或食後即便,咳聲低弱,極易感冒,舌胖,邊有齒痕,苔薄白,或薄白膩,脈細弱。

治法:健脾益肺。方藥:生脈散合六君子湯加減。5天症狀減輕,半月症狀消失。患者能夠正常生活了。


馬氏中醫傳承人


肺部產生痰液的過程。

痰來自於支氣管中主動產生的粘液,是身體的自我保護機制,非常重要,因為肺需要連通外部世界,而我們呼吸的空氣中,不可避免的充斥著塵埃、細菌、病毒等異物,而它們不能沉積到我們的肺泡中,不說別的,要是把肺泡堵死了,你就會窒息而死。所以,在支氣管中,相關的細胞分泌粘液捕獲這些異物,然後再通過呼吸道的纖毛的規律性運動將粘液不斷向上運送到特定位置,就成為我們所說的痰,痰會刺激喉嚨產生咳嗽反射,將其吐出體外,但如果量不大,則會刺激吞嚥反射,直接吞到胃裡去。


痰的生理功能和潛在的風險。

有痰就代表,外界環境中的有害物質增多了,刺激呼吸道產生了過多的黏液。當空氣中的各種刺激物增多時,或者我們的呼吸道被細菌病毒入侵,導致免疫系統和細菌病毒大戰,局部爆發炎症的時候,粘液的分泌量會明顯增加,這是一種釜底抽薪的戰術,不停的把敵人的部隊運出體外,於是我們的咳嗽吐痰的次數也會大幅度增加。


所以,不到萬不得已,現代醫學不支持止咳!咳嗽反射是非常重要的自我保護機制,胡亂止咳,是資敵行為,免疫系統如果有知,肯定會抱怨跟錯了主人的。^_^


呼吸道在遇到不同的刺激時,所分泌的黏液,其物理化學性質會有相當大的差異。黏液屬於果凍狀凝膠,因為黏液中含有重要的“漁網”形狀的蛋白質,因此它不是簡單的液體,而是凝膠,這些“漁網狀”蛋白質,就是機體的救生網防護網保護網,這張網阻止病毒和細菌,接觸到我們的細胞,將這些進入呼吸道的異物重重包裹,是我們的身體讓人驚歎的一種自我保護手段。

圖示:哮喘患者支氣管中過於濃稠的粘液(金黃色)

但萬事有利就有弊,如果細胞受到過度刺激,分泌了過多“漁網”蛋白,就會導致這張防護網過於密集,此時形成的黏液凝膠將非常濃稠,其粘著能力極強,甚至難以咳出,有讓我們自己窒息的風險。這在老年肺氣腫、慢阻肺患者是常事,這時候就需要緊急人工吸痰來解決,這些救助在醫院中都是由護士完成,由於儀器不完善,有時候還需要直接用嘴吸痰。讓我們向護士這個職業致以敬意吧,她們是最可愛的人。


裸猿的故事


痰是人體衛士白細胞與入侵者金黃色葡萄球菌或革蘭氏陽性菌廝殺的殘骸😊

痰生成的原因是體弱,中醫科學認為主要是六淫襲擾而生痰焉。六淫者,風寒暑溼燥火,細究之:

風痰,肝經之病也,筋脈偶或痙攣而牽動體液集聚某處為患,有內風外風之別也,脈弦多怒,或在肺喉癢,吐痰清多泡,外風也。

寒痰,外寒所致,或素體內寒而招引外寒來襲所致也,痰白而稀。

暑痰,溼熱侵襲體內,神昏不清,有垂涎或不垂,所謂痰涎也。

溼痰,外感於溼而困於脾,痰若塊或厚重,色或白或黃,皆發於脾而燻蒸於肺。

燥痰,上焦火灼體液而生,X 光透視肺葉紋理粗糙松,聽診有溼羅音,甚者有幹羅音,痰粘稠而塊小,或痰燥已不可吐而作水雞聲,鳴響於支氣管焉。

火痰,脈洪數面赤,聲高目亮,喘息聲粗,痰黃若赤。

除上述而外,另有痰症,俗語云:久坐傷脾。脾失健運,水溼內停,此非六淫所傷亦自生痰者,乃久坐電腦💻前,缺乏運動,而需要代謝之體液積存,體溫熬煉而成痰,或於皮下可觸摸者則成塊,即所謂瘰癧者,未成塊者為水腫,未成痰也。


106492757089


痰的形成:

呼吸道黏膜下有黏液腺,黏液腺的分泌受迷走神經支配,經常分泌少量黏液,使呼吸道黏膜保持溼潤。呼吸道黏膜上皮細胞間隙中有杯狀細胞,也可分泌黏液。

正常情況下,支氣管每天分泌的痰液量為70~100毫升。這些痰液吸附被人們吸入肺裡的塵埃、細菌等微生物,並藉助柱狀上皮纖毛的擺動,將其排向喉頭,隨咳嗽咳出或被嚥下。所以人們一般不感覺有痰。只有在呼吸道黏膜受刺激的情況下,痰量才會增多。

痰的增多:

當氣道受到病原體入侵或者物理、化學及過敏因素等不良刺激時,杯狀細胞和黏液腺細胞增生,同時黏液分泌量增多。

當氣管、支氣管或肺泡發生炎症時,黏膜充血水腫,黏液分泌增多,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漿液滲出,滲出物與黏液、吸入的塵埃混合而成痰。

痰的組成因不同病理而異,可包含黏液、漿液、紅細胞、白細胞(膿細胞)、巨噬細胞、免疫球蛋白、補體、溶菌酶、纖維蛋白等成分以及不同種類的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卵和壞死組織、塵粒、異物等。

疾病會導致痰液量增加

支氣管疾病:包括急性慢性氣管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支氣管內膜結核、支氣管擴張、原發性支氣管癌等等

肺部疾病:包括各種原因的肺炎、肺結核、肺膿腫、肺梗死、肺水腫、瀰漫性肺間質纖維化、結節病、塵肺等。

各種疾病引起的繼發感染:包括呼吸道的原發性或轉移性腫瘤繼發感染、胸膜腔疾病辦法的支氣管或肺部感染等等。

心血管疾病:二尖瓣狹窄或其他原因所致的左心衰竭引起肺淤血、急性肺水腫;等等

中樞神經因素:腦炎、腦膜炎可引起乾咳,合併氣道感染可有咳痰。


希望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