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機槍的1000發子彈能打多久,如何保證火力持續?

和風漫談




這兩張動圖是美軍槍械設計人員對M249“班用支援武器”750發/分鐘極限測試的情景,當射擊到50秒時,M249的槍管已經完全紅熱,槍管前部分已經被燒燬。為啥要用這兩張動圖呢?就是要告訴大家,機槍進行火力支援的時候是以點3~5發短點射或者5~8髮長點射為主,而不是扣動扳機就不撒手了,這樣對於武器來說是極大的傷害! 現代步兵班都會有一挺輕機槍(外軍叫:重管步槍或者班用支援武器)作為主要火力支援武器,輕機槍一般來說理論射速都在600~1200發/每分鐘,雖然射速較快,但在實際作戰中保持在300發/分鐘以下就足夠了。

美軍所使用的M249輕機槍理論射速750~1200發,採用200發彈鏈供彈,也可根據彈箱的容量裝200~500 發。M249 的每條200 發5.56彈鏈重2.75千克,連同槍在內總重量在9.8公斤左右,如果只有機槍手一個人,攜彈量可能要低於600發, 當然要是有載具數量有可能增加一倍以上是根據情況而定,如果是班一級小隊作戰,可能會有3~4個人另外替機槍手背一條200 發彈鏈,輕機槍算是班級火力的核心!如果機槍沒了子彈這仗就不好打了!300~600米距離就會出現空擋,敵人的輕機槍會逐一壓制班內其它步槍手!所以輕機槍是非常重要的武器,為了己方所有人的安全考慮,背輕機槍子彈的人誰也別嫌累!

那麼1000發子彈到底可以打多久?這個事情要根據戰鬥的緊張程度而定!如果一個班對抗幾個“蟊賊”,400米外幾分鐘內,幾個長點射50發子彈也許就能結束戰鬥,如果是在防禦的過程中出現敵方集群式進攻,1000發子彈連一個小時都不到就會打光了。 不過幾分鐘也好,不到一個小時也罷,都不能對機槍進行野蠻射擊!射擊方式仍然以頻繁更換射擊陣地,以長短點射為主,大多數情況下絕對不允許連續射擊,在敵情不明是時候,很快的將1000發子彈打光了會讓整個班處於缺乏火力持續性都尷尬境地!而且連續性射擊對武器的損耗也大,子彈發射藥所產生的高溫和子彈與膛線高速摩擦對槍管來說磨損是極大的,如果真的有必要連續射擊時就需要更換槍管,使其自然冷卻,否則就會出現槍管損壞。所以,輕機槍都會有3~4根以上的備用槍管來保證必要的持續射擊。 輕機槍需要正確的射擊方式,


重機槍也是如此,也得像輕機槍那樣的點射,因為世界上大多數型號的重機槍都是50發彈箱供彈,而且重機槍屬營連級火力支援武器,重量是很大的!在沒有載具的情況下一個重機槍班組要有8個人,其中2人是供彈手每個人要揹負3個50發彈箱,手裡還要提一個彈箱,一個人最多揹負200發子彈,一個重機槍班加一塊最多400 發子彈,哪來的1000發?

我軍重機槍班進行實戰演習的圖片,這五名戰士當中,兩人揹負89重機的備用槍管、一人揹負三腳架,剩下兩名戰士就是供彈手,除了200發12.7毫米子彈外其它東西一概沒有。

重機槍是營連級作戰分隊的核心火力,不輕易開火,它的作戰任務是:消滅敵輕機槍、輕型裝甲防護的摩托化車輛、消滅敵800外的狙擊手…等更加重要的目標,並且它一次射擊最多十幾發子彈,因為大口徑機槍子彈發射藥更多,膛壓也更高…這些對槍管的侵蝕更大,所以它儘量不進行連續不斷的射擊,同時50發的供彈箱也限制了它持續射擊的時間和子彈發射量,或多或少的帶有強制性停止射擊的功能。
重機槍理論上可以連續發射200發子彈,但為了保證火力持續性和槍的使用安全,發射到100 發之後就必須要更換槍管,否則再進行持續射擊槍管就會出現紅熱狀態,自然空氣冷卻也有可能使槍管變形,所以決不能破壞性的使用。 重機槍和輕機槍都是作戰分隊裡的火力核心,根據所攜帶的彈藥量分配使用,要從始至終的為作戰分隊提供火力支援,不能只顧自己痛快將子彈在短時間內打完!沒有機槍的支援這仗也就沒法打下去了,連隊講究的是梯次火力打擊,指戰員手裡的武器要各司其職,才能發揮最大的效能!1000發子彈雖多,但也要看怎樣使用,中外影視劇裡面像“潑水”一樣的射擊方式,在真正的戰場上是絕對不允許發生的!


皇家橡樹1972


這要看在什麼條件下,在一般的戰鬥中,1000發子彈可以讓一挺機槍打完全場,。如果採用不間斷的彈鏈供彈,扣住扳機不放,1000發子彈只能讓機槍打一分鐘。

機槍的主要作用就是火力壓制,和普通突擊步槍相比,它的特點就是射程更遠、持續射擊時間更長,擁有更加強大的火力壓制效果。對於機槍而言,火力持續性是非常重要的指標。那麼,機槍1000發子彈能夠連續打多久呢?

實際答案可能會人很多人大吃一驚,以大名鼎鼎的美軍M249通用機槍為例,資料顯示,M249通用機槍的射速達到750~1 000發/分,由此得出的答案就是1000發子彈只能供機槍連續打一分鐘。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

機槍的射速分為理論射速和戰鬥射速。理論射速是在理想條件下,連射不間斷,彈藥無限,槍管保持不熱。戰鬥射速則要包含瞄準、擊發、轉移射向,更換槍管和彈藥箱,以及轉移陣地的時間。例如國產的89式12.7毫米重機槍,理論射速為600發/分鐘,但戰鬥射速則降為80發/分鐘。

在實際作戰使用過程中,M249通用機槍的射速是遠遠達不到上述設計指標的。首先,這款通用機槍主要使用彈鏈供彈,下掛有一個200發彈鏈箱,也設置有彈匣插口,必要時可以使用北約標準的30發彈匣,所以M249射擊1000發子彈時需要更換5次彈鏈箱或者是34個彈匣,自然無法實現連續高速射擊。

而第二個原因也是最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在連續射擊時,會造成槍管和槍機等部件急劇升溫,此時必須停止射擊等待槍管、槍機冷卻下來。否則可能會出現因為槍管過熱導致上膛子彈走火等事故,還很可能會導致槍管、槍機報廢。國外玩家的測試視頻顯示,M249機槍在持續射擊大約500發後,槍管已經開始發紅,持續射擊到大約700發時,槍管上的消音器都已經開始被高溫融化了,再繼續射擊時M249機槍就炸膛了。所以,在實際使用過程中,M249機槍的連續射擊速度大約只有50發/分。

為了儘可能的提升連續射擊速度,M249機槍不僅採用重槍管,還採用可快速更換槍管設計,只有鬆開相關螺栓,就可以快速從護木前方抽出發熱的槍管,插入新的槍管,從而提高持續射速。

隨著戰場環境的演變,機槍開始不需要繼續追求過高的持續射擊能力。在實際作戰過程中,機槍火力發揮巨大壓制作用的同時也非常容易引來敵人的針對,戰場上機槍一直在一個地方進行射擊很容易遭到對方各類先進單兵導彈、火箭筒的集火攻擊。為了更好的保護自己,支援隊友,機槍在戰場上同樣需要經常性移動,在中斷射擊到找到新陣地重新進行射擊時,中間的轉移時間足夠讓發熱發紅的機槍槍管喘上一口氣了。


科羅廖夫


啪啪啪地不停地射,貌似玩機槍非常爽快,但戰時,機槍射手是最早被對手的迫擊炮、擲彈筒和狙擊槍幹掉的傢伙,所以戰時機槍射手的戰損率非常高,比步槍手的存活要低許多。

1000發子彈,以100發一箱彈箱計需要10箱,200發一箱彈箱也有5箱,因此,1000發子彈已經不少了。

儘管機槍射速很高,比自動步槍要高許多,不知道比栓動和半自動步槍要高多少倍,但機槍的射速和火力持續性,永遠卻是一對難以調和的矛盾。

二戰時期,在突尼斯戰役一舉成名,打得美國大兵毫無脾氣的MG-42通用機槍,率先被美國大兵稱為“希特勒電鋸”,理論射速高達每分鐘1200-1500發,實際射速也能達到每分鐘1000分,但事實上,在戰鬥的時候,是不能有如此高的射速的,作為戰場上的吞子彈巨獸MG-42同用機槍,如果不假思索地突突突地射個不停,子彈是供應不上的,管後勤的兵還不是累死。

由於MG-42通用機槍沒有射速調節器,德軍培育培養一名合格的機槍射手非常不容易,只有當射手每分鐘能將射速控制在500發左右,才算是真正出師,能獨立操控MG-42通用機槍了。

日軍的九二式重機槍,戰鬥時射速每分鐘僅100發左右,馬克沁重機槍理論射速600發,戰鬥時也僅100餘發,當然馬克沁可通過射速調節器調整為慢射速每分鐘100發,一般機槍還真沒有射速調節器可用。

因此,對一挺高射速的機槍來說,1000發子彈理論上不停地射擊,可能也就一分多鐘到二分鐘也就射光了,堅持不到三分鐘。機槍是壓制火力,為了保持火力的持續性能,一般訓練有素的射手,不會像個新兵蛋子那樣,一摟火就突突突地射個不停,那樣的話多少子彈都是供應不夠的。


射手會選擇3-5發的短點射,從而確保一箱100發或200發彈鏈供彈的機槍,有持續不斷的火了,保證步兵班排戰鬥單位,有足夠的火力輸出。


國平軍史


如果是持續射擊,1000發的子彈一般是在2分鐘內打光,一般來說機槍的理論射速都是在600發/分,這種理論射速都是隻計算一下槍械從擊發到退殼,在推送下一發子彈上膛,再重新進行下一次射擊的時間,但是一般戰鬥射速都是要計算諸如更換彈匣或者彈鏈的時間,所以一般重機槍的戰鬥射速都是在300發左右。

按照這樣來估算,1000發子彈通常可以在3分鐘左右就打完了。不過,現在使用的重機槍都是採用速換槍管來進行槍管的冷卻,一般是發射500發左右的子彈,重機槍就會換一根槍管繼續進行射擊。
怎麼一說持續射擊,就找到了這個機槍槍管都打紅了的圖,說的那個射擊實驗就是這個。

在重機槍發射90到120發子彈後,這時由於槍管的溫度升高,是子彈發射藥的燃燒速度加快,子彈的初速可以增加10米/秒。而如果繼續發射由於發射藥和彈頭膛線的摩擦所產生的熱量會使槍管受熱膨脹,這樣就會使口徑增大,反而子彈的速度會降低。

對於長時間的發射,現在所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冷卻槍管,現在的機槍都是使用氣冷方式,這樣就無法長時間的發射,國外的視頻上邊,長時間的發射子彈,大約700發左右,槍管就已經變紅了,這種情況下其實子彈還能不能有效的命中目標都已經是成問題了。如果還是想要長時間的發射,那就目前只能是回到原來的辦法,就是使用水冷卻,這樣才能解決槍管冷卻的難題,不過可以攜帶重機槍,但是水井卻無法隨身攜帶,如果想持續射擊,那就要是要不斷的補充冷卻水。


重機槍陣地。
重機槍陣地,要很好的隱蔽起來。

對於現實的戰場來說,重機槍已經不會是不斷的發射彈頭了。現在的戰場上,如果重機槍長時間的在一個地方不動,那麼很快就會被對方的各種火力所摧毀,比如各種口徑的迫擊炮,榴彈發射器,甚至包括槍榴彈或者槍掛式榴彈發射器,都會第一時間摧毀對方的火力點,而這種火力點通常重機槍火力點。
如果長時間在一個射擊陣地不動,那麼對方的各種炮彈榴彈很快就會招呼過來的。

現在的戰場條件下一般都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都是要避免在一個射擊陣地長時間的停留,重機槍的聲響和火光本來就大,長時間發射射擊痕跡更加明顯,十分容易被敵人發現而遭到敵人的火力襲擊。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一般重機槍在一個發射陣地上也就是發射50發子彈就要轉移陣地,以免被對方火力殺傷。

而從進攻的一方來說,現在各國普遍步兵都採用散兵隊形展開,一般每個士兵之間都有6-7米的間隔,甚至是10米,一般是要保證一枚手榴彈不會同時殺傷兩個士兵,原來那種可以供重機槍長時間掃射的集團目標也已經是不復存在,現在重機槍的常用射擊方式是短點射5-10發,長點射10-30發,那種摟著板機不鬆手的場景只有在遊戲裡邊才會再出現了。在這種情況下,槍管的溫度上升速度並不是特別快,所以火力的持續性都是有保證的,如果是轉移射擊陣地,通常是會有其他位置的機槍可以覆蓋轉移陣地機槍的火力範圍。


紅色手電筒


M249班用機槍在連續射擊14秒之後消音器開始被徹底融壞


一般情況下,機槍的射速都在每分鐘600發以上,也就是說1000彈藥如果連續射擊的話,會在2分鐘內全部射光。但是這種射擊很少會出現,一般多用在測試槍械持久工作性能還有槍管承受能力才會進行,因為機槍在連續射擊超過200-300發子彈後,槍管會發熱變紅膨脹這時雖然機槍還是可以射擊的,但是彈道的準確性卻無法保證,也就是說想打準已經很難了。

連續射擊25秒之後槍管明顯開始變紅,消音器已經徹底廢掉。


國外有槍械測試小組對M249的射速進行過試驗,一條700發彈藥的彈鏈使用1分左右的時間全部打光,而此時M249的消音器在打到300-400發子彈時徹底融化了,而槍管連續射擊20秒鐘之後開始變紅。

連續射擊40秒之後槍管徹底全部變紅,消音器被高溫融斷。


其實像這樣超過600發每分鐘的射速都是理論射速,在沒有任何影響下機槍的工作狀態。可是在實戰中,一般對機槍的射速會主要看戰鬥射速。因為機槍手不可能在一個地方連續把1000發子彈都打光,戰場上像機槍這種支援性武器都是被敵方重點照顧的,你老在一個地方不動,1000發子彈沒打光之前可能已經死好幾回了。所以一般機槍戰鬥射速要減少到200-300發左右。


連續射擊43秒之後700發子彈全部射擊完畢,這時整個槍管全部變紅,與槍身連接部分也被燒紅。


對於機槍連續火力的保持,並不難。如果排級單位作戰,每班戰鬥班都至少有一支班用機槍,可以相互掩護,保持火力不間斷。而如果一個戰鬥班只有一挺機槍,也可以在機槍補充彈藥的間歇由戰鬥班中的多支自動步槍來形成短時的不間斷的火力,為機槍裝彈爭取時間,從而恢復持續的射擊火力。由於射速過快,因此要求射手不能一扣到底,在進行火力壓制時要多采用2-3發的短點射來儘可能精確射擊,遇到來敵太多的情況下再改用長點射來壓制射擊。不然,2000發彈藥也不夠你吐吐2分鐘~~然後就把槍管幹廢了,結果那肯定是你就悲劇了~~~


陶德中士


額,機槍的射速確實快,但那個是理論射速啊,什麼是理論射速?通俗來說就是你按住扳機不放,在規定時間內(比如一分鐘)打出去的子彈數量就叫做理論射速。目前班用機槍的理論射速通常在600~1300發不等,比如我們的95式班機,理論射速大概在650發/分鐘,德國的MG3機槍,理論射速為每分鐘700~1300發,美國佬的M249班機,理論射速則是在750~1000發/分鐘左右,如果使用理論射速打,1000發子彈根本打不了多久,也就1分多鐘的事情就完事了!


但是,在戰時機槍的射速不是以理論射速來衡量的啊,因為現代戰爭的戰爭形式跟以往已經大不相同了,隨著戰爭形式的改變,在今天的戰場上基本不會再出現高密度步兵集群衝鋒的情形,所以在使用機槍時根本就不需要長時間按住班機不放來提供持續火力,真要這樣做的話,再多子彈也不夠你浪費的,現在使用機槍時是以點射為主(包括長點射和短點射),嗯,就是打一下停一下那種,因此,戰場上機槍的實際射速通常在每分鐘100方法以內,幾十發都很正常,這種射速也叫戰鬥射速!


所以,如果是按照機槍的戰鬥射速來計算的話,那麼1000發子彈能打挺久了,以100發/分鐘為例,那麼1000發子彈起碼能提供10分鐘以上的火力壓制,這種點射的射擊方式就能很好的保證火力的持續啊,題主是想問機槍的供彈方式麼?機槍的供彈通常是以彈箱(裡面裝有彈鏈)或者彈鼓為主,一個彈箱的攜彈量在500發左右,比如給Mk.48 Mod0機槍使用的“鋼鐵俠”(Ironman)揹負式彈箱,至於彈鼓的話,我們95班機使用的彈鼓好像每個的容量只有75發子彈!


哨兵ZH


機槍也分輕機槍,重機槍分類,輕機槍是單兵裝備,屬於班級壓制火力。重機槍是排級裝備,屬於火力壓制以及火力覆蓋,需要不間斷射擊。

輕機槍在戰鬥時一般是採取短點射的方式開火,如果持續開火再多的彈藥也堅持不了多長時間,輕機槍低烈度戰鬥採取1-2發短點射,高烈度戰鬥採取3-5短點射,要求的是持續火力輸出,因為步槍要經常換彈匣,會有火力空白期,就靠100發彈容量的輕機槍來採取短點射持續火力輸出的,持續開火只會降低精準度多餘浪費彈藥,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暴露火力輸出點,讓敵人摸清首先打擊的目標,一個班失去輕機槍那麼就說明沒有火力壓制的能力了,火力壓制唯一目的就是轉移掩體拉槍線從而達到消滅敵人的目的。

重機槍則跟輕機槍的用途不一樣,大多在陣地戰中以及大規模攻堅戰中使用,要設立機槍陣地,彈藥足,隨著摩化機動步兵來轉移陣地,作用就是要持續開火,火力覆蓋一面陣地,儘可能的消滅搶奪陣地的大規模集團部隊,機槍陣地設立一般不動,也是相當隱蔽而且不易受攻擊的地方,可以大面積火力覆蓋戰場,重機槍陣地人員最起碼2人以上,機槍配件,機槍槍管,冷卻裝置,掩體,成堆的彈藥很足,所以要持續火力輸出。還有就是在攻擊戰鬥中作為裝甲兵以及空軍的攻堅打擊武器,一般裝載在載具上隨著機械運動,比如直升機,裝甲車,悍馬車,中國的猛士車等等,以前攻堅戰機械化能力差,所以要靠步兵3-5人的重機槍火力班抬機槍運動,找好機槍陣地抬機槍上去然後開始開火,但現在常規軍以及全部機械化建設,都隨載具運動了,在小規模戰鬥中,靠單兵輕機槍以及可以輕鬆應付,如果需要火力投送,直接會呼叫上一級重火力來支援。

和輕機槍不同的就是重機槍隨載具運動,或者在防禦戰中設立機槍陣地固定火力覆蓋,則輕機槍是單兵裝備,隨人員運動,多用於火力壓制,重機槍是用於火力覆蓋,火力持續性不一樣,作用也不一樣,如果單純的持續開火,那麼輕重機槍在十幾秒內就會打光彈匣中彈藥,這樣就失去機槍的作用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b0619cd4c674b0aea928ad066b0a906a\

兵器知識譜


以二戰德國著名的MG-42通用機槍理論上最高可以達到每分鐘1200-1500發的射速,按照這個標準1000發子彈也撐不過一分鐘。不過看了許多書籍和視頻資料發現,德國MG-42連續高速射擊的話時間一旦超過14-15秒,就必須更換槍管,不然槍管很容易就廢了。而根據一些二戰實地視頻來看,德軍在使用MG-42都是進行短點射,很少進行長點射或者掃射。這樣既可以保護槍管,提高槍管壽命,也可以減少子彈的消耗,讓機槍的火力持續時間更長。



要想機槍的火力持續時間更長,那就得降低機槍的射速,降低彈藥的消耗,以保持長時間對敵進行火力壓制。雖然各國的重機槍的射速普遍都在每分鐘400發左右,不過這都是理論最高射速。不過在實際戰鬥中只要敵人不發動自殺式的集群衝鋒,機槍手估計也不會死命的摁住扳機不放,畢竟,機槍的作用更多的是進行火力壓制,短點射才是真正機槍的使用方法。


這絕對是要累死後勤的節奏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好問題啊

這就來源於大家的認識了,機槍到底怎麼用?

以M249通用機槍為例:

美國陸軍目前使用的最多的通用機槍就是M249了,每分鐘可以射擊750至10000顆子彈。

那麼1000發子彈如果持續射擊的話也就是能打1分多鐘。


但大部分M249裝備的是200發彈箱,如果不斷的射擊那麼200發子彈也就只能堅持不到10秒就被打光。覺得坑爹的去點贊吧。


如果機槍手無腦摟火的話根本發揮不了機槍的作用。因此,機槍雖然能夠連續射擊,但也是要打點射的。一般的來說 短點射是2-3發子彈,長點射是5發子彈。配合射手瞄準和射擊的時間,一場低強度的戰鬥機槍手基本上200發子彈的彈箱是不需要更換的。上面的動圖也就是一個長點射的過程。


那麼M249在使用過程中和普通的M4、M16突擊步槍是不是似乎就沒有區別了呢?是也不是。大部分使用突擊步槍的士兵都會以單發射擊的方式進行射擊,偶爾會給出一個短點射打出3發子彈(極少)。即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場低烈度的戰鬥一個射手也會打出2-3個彈匣的子彈。

但射手換彈匣造成的戰機延誤、火力繼續性的下降就需要依靠輕機槍和通用機槍進行彌補,另外機槍比突擊步槍有著更重的槍管,射程和彈道特性要優於普通突擊步槍,所以會成為伴隨步兵進攻的一種支援武器。在射擊過程中就添加了很多不斷移動的要素,因此在一個點持續打幾百發子彈覆蓋目標的情形根本不會出現。


說到火力覆蓋那是重機槍乾的事情,重機槍負責火力覆蓋和壓制。

在進行超越射擊的過程中重機槍會向標定好射擊諸元的區域持續不斷的進行射擊,基本上屬於火炮支援的範疇了。

這個時候重機槍就會搭配彈鏈持續不斷的開火,在目標區域上形成一場子彈雨。


而在壓制射擊的時候也是採取“看到了一群敵人以後再開火,看不到敵人就停火”的射擊方式

無論是什麼機槍肆無忌憚的射擊只能早早的讓自己彈盡糧絕無法作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