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4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祕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去年年底,瀋海複線福安至蕉城漳灣段正式通車,整個閩東就像打通任督二脈,寧德到福安的時間大大縮短,極大地方便了兩地市民的出遊。

在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上的觀裡村就像一顆遺落在閩東大地上的璀璨明珠,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革命老區基點行政村——觀裡村,來一場返璞歸真的紅色心靈之旅!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在福安,觀裡村一直是個獨特的存在。

纏繞于山間的雲霧,聳立蒼翠的林木,安靜純樸的古民居,多彩紅土地上的崢嶸事蹟,所有的美好都藏匿於觀裡村的各個角落,等著我們去尋覓。

【觀裡村的前世今生】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春天的觀裡村,猶如一個活潑的少女,帶著絲絲茶葉幽香,把自己的美麗,向世人展現得淋漓盡致,新一年觀裡村的故事序幕就從此刻開啟。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觀裡村古時鶴多營巢其樹,稱為鸛裡,已有一千多年曆史。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這裡是中共安德縣委、縣蘇維埃政府所在地,鼎盛時期下轄八個區蘇維埃政府,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葉飛、曾志等曾在這片熱土上留下歷史的足跡,觀里人民也為革命事業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和犧牲。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為緬懷革命先烈傳承歷史精神,在觀裡村村口還開闢了一個革命紀念園,它既是一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緬懷革命先烈和歷史的場所。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革命紀念園佔地面積4.5畝,以紀念碑、思源亭為主體,加上水池、假山、噴泉、以及園林花圃草地,

紀念碑上的【思源亭記】概括記載了安德革命鬥爭的歷史。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這裡不僅是愛國教育基地,也是村民、遊客休閒的好去處,這個花架走廊種滿了一排排的紫藤花,個把月後,絢爛芬芳的紫藤花將迎來盛放的季節,那時候的觀裡村又多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古村秘境—安德公園】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三月的觀裡村,鳥語花香,生機勃勃,彷彿是走進了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你會一下子陶醉其中,整個人瞬間靜了下來,時間也彷彿放慢了腳步!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這個投資400多萬元沿溪而建的安德公園也是觀裡村的一張名片,清澈見底的溪水緩緩地流過村莊,向人們述說著這個美麗古村的風韻和故事。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三三倆倆的村民在早春的田野辛勤勞作,春播、採茶、施肥,一片繁忙的景象。小編看到這種正在晾曬的榨菜乾,像回到兒時的老家,倍感親切。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沿著安德公園拾階而上,感受著青山綠水帶來的愜意,讓人不禁驚歎,在觀裡村竟還有這樣一個秘境,不僅有著旖旎的風景,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革命歷史。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1934年3月31日,為擴大蘇區,下南區主席兼安德縣委軍事委員陳洪妹和安德縣縣委書記葉秀荃率領70多名戰士,開赴寧德龜山主持成立龜山蘇維埃政府。龜山民團頭目林明益設圈套假投誠,暗中埋伏,搞突然襲擊。

赤衛隊員除薛細妹身受十七處刀傷爬入古墓內死裡逃生外, 其餘71人全部遇害。為了替死難烈士報仇,4月21日,葉飛、詹如柏、阮英平、陳挺親率獨立師一部和赤衛隊千餘人,包圍龜山村,將民團兵一網打盡,捕捉並槍斃民團頭目林明益三兄弟,繳槍20多支。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1936年5月,閩東獨立師重回安德根據地,進駐湄洋村。同年11月,安德縣委按照閩東特委的部署,對叛徒內奸、反動民團團長、反動保長髮動了一場“鎮反運動”,鎮壓反動人物70多人,有力地打擊了敵人。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1936年,安德縣委巧妙跳出敵人包圍圈,為保全革命實力,轉移到寧德龜山、周寧竹州等地。安德革命鬥爭三年曆史,老區人民經受了血與火的洗禮、生與死考驗,湧現出無數的英雄人物,福安市“烈士英名錄”中確定的甘棠籍革命烈士275名,在閩東革命鬥爭史上寫下光輝的一頁。

【新村新姿】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改革開放以來,觀裡村人民不等不靠,充分發揮村子地處平原、毗鄰鎮區的地理優勢,勞務輸出就業及大力發展茶業,大步邁上了發展致富之路。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如今,觀裡村已是遠近聞名的茶苗專業村。除了培育金觀音、龍井、安吉白茶、金牡丹等高優品種茶苗,銷往全國各地,村民們還利用農閒時光,為周邊村落茶葉育苗戶插苗、剪苗、拔苗等。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漫步在觀裡村,你會對傳統村落有新的認知,由村委會統一規劃的103棟歐式風格鄉村別墅式住宅在這裡拔地而起,美觀氣派儼然一個新開發的小區。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每家每戶,門前屋後,栽種著各式花草,可以想象,每當清晨打開家門,縈繞在眼前的是鳥語花香,心情是何等的暢快。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離開村口的別墅新區,走進村中,就像走進與自然融合的詩畫,這個榮獲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的美麗古村有著豐厚的古建築文化積澱。現有古民居建築三十多座,其中保持較為完整的古民居建築十一座。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慢慢走,慢慢看,黑瓦黃土牆,高高的馬頭牆,記載的是這片水土過往的風華絕代,歌頌的是一首首風流絕唱。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走在深悠的小巷子裡,處處覆蓋著時光的痕跡,處處散發著質樸的氣息,讓小編盡情品味著歲月的滄桑和凝重!

從大山到平原,從土房到別墅,新家新村,變的是欣欣向榮的生活,不變的是觀里老區人謀求發展的火熱之心。

【紅色傳承 不忘初心】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觀裡村不僅有豐富的古民居資源,還有不少革命遺址和紅色印記,曾經是曾志、葉飛、阮英平、黃聖松等老一輩革命家奮鬥過的地方,也是安得縣政府所在地。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政權機關舊址主要是由四座土木結構的獨立的中型民宅組成,分別為中共安德縣委、安德縣蘇維埃政府、紅軍獨立營、下南區蘇維埃政府等駐地舊址,是當時安德縣委、縣蘇維埃政府指揮土地革命武裝鬥爭的政權中心。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在參觀這些舊址時,小編感悟到了在那戰火紛飛的戰爭年代,老一輩革命家以及革命群眾與敵人浴血奮戰的場景,他們所留下不怕犧牲、不屈不撓的紅色革命精神永遠值得我們緬懷和學習!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觀里老區革命歷史展覽室,是小編最後要介紹的一個地方,教學樓的第一層是老人活動中心,第三層的教室則創辦了展覽室。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整個展區內容分為:紅色政權、崢嶸歲月、歷史豐碑、傳承偉業、村史概述、領導關懷、縱觀今朝、展望未來等八個方面展示了安德革命鬥爭歷史和觀里老區基點村發展史。

以照片、文字和雕塑景觀反映了當年老一輩革命家為革命事業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場面,使人們永遠銘記革命志士的歷史功績。


瀋海複線高速公路沿線藏著個秘境古村,很多人都不知道!


時間在觀裡村放慢了腳步,獨特的紅色歷史沉澱,街巷風貌,都賦予了它更強的生命力,雖經風雨侵蝕,歷千年滄桑變幻,卻絲毫不曾褪色,反而愈加鮮活,最美觀裡,我們下次再約!


分享到:


相關文章: